谷日风兼雨,农家抱岁忧。占书期不验,王政戒先脩。
谷日风兼雨,农家抱岁忧。占书期不验,王政戒先脩。
野色抽寒麦,春声唤暝鸠。行人本田父,荷笠爱驱牛。
野色抽寒麦,春声唤暝鸠。行人本田父,荷笠爱驱牛。

guìyángshānxíng--lín

fēngjiānnóngjiābàosuìyōuzhànshūyànwángzhèngjièxiānxiū

chōuhánmàichūnshēnghuànmíngjiūxíngrénběntiánàiniú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1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楚乡¹春晚,似入仙源²。拾翠³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rě)香尘。闲闲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译文:在一个暮春的时节,我郊游踏青,桃红柳绿,恍如进入了桃源仙界。捡拾翠羽、采摘鲜花,闲闲地随着曲曲的流水前进。踏青的路上,不经意间宝马香车留下的浓浓芳香惹起了自己的春心。心中牵念,都在柳荫外的酒家歌楼,花树下的朱门绣户。
注释:两同闲:词牌名。此调有三体,这首词为平韵体,创自晏几道。双调六十八字,上片七句三平韵,下片七句四平韵。¹楚乡:楚地。²仙源:特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³拾翠:拾取翠乌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⁴踏青:古人有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上巳日郊游的习俗。⁵香尘:带有花香的尘土。⁶闲闲:彼此间的情意。⁷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此处借指酒家。⁸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¹。好意思²、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译文:对着芳景,聊天并且借助美酒来消忧,不要说起那让人销魂的离愁吧。美好的心意,我们曾共一轮明月;痛苦的滋味,最是那黄昏时分。相思的时候,只有那一封封信笺、满袖的泪痕。
注释:¹“莫话”句:谓不要说伤闲的话。²意思:闲情,情绪。

  上片写春游赏识美女。清明、寒食时节,春光仍好,许多女子外出踏青拾翠,词人尾随其后,饱览秀色。张先《木兰花》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是唐宋时期诸多男子猎艳的日子。平日难得见到郊外如此莺莺燕燕,花花绿绿。秦观《望海潮》云:“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写的就是一次类似的经历。“柳外青帘,花下朱门”中的那位歌妓,最为美艳,最叫词人动心,心心牵挂,眷恋不已。

  下片写与歌妓相聚相别。词人尾随到朱门,与歌妓有了“对景且醉芳尊”的销魂经历。明月下共饮共眠,让词人记忆深刻;到次日黄昏,不得已告别离去,让词人都是“恶滋味”。分手后,自然“一纸红笺”传递相思情意,红笺上有无数相思泪痕。

  晏几道的这首小词,使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汇,更好地表现了儿女情长,恩怨尔汝。正如陈廷焯所点评的那样,像“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在语言风格上确实和元曲的自然泼辣非常接近。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250页

liǎngtóngxīn··chǔxiāngchūnwǎn--yàndào

chǔxiāngchūnwǎnshìxiānyuánshícuìchùxiánsuíliúshuǐqīngànxiāngchénxīnxīnzàiliǔwàiqīngliánhuāxiàzhūmén

duìjǐngqiězuìfāngzūnhuàxiāohúnhǎocéngtóngmíngyuèèwèizuìshìhuánghūnxiāngchùzhǐhóngjiānxiànhén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相逢旅馆意多违¹,暮(mù)雪初晴候雁²飞。
译文: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
注释:¹违:徘徊。²候雁:随季节变换,春时北飞,冬时南归的大雁。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主人¹酒尽君未醉,薄暮²途遥归不归。
译文:酒已喝光,唯有你还无醉意。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注释:¹主人:诗人自指。²薄暮:傍晚,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这首七言绝句写两个故友在旅馆相逢相送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简短的插曲。那是一个暮雪纷纷的北地的傍晚,诗人与友人李少府在旅馆邂逅相逢。也许故友要很快离去,诗人置酒相送。此时,暮雪初晴,归雁南飞,酒已喝光.可故友还无醉意。诗人诙谐地问道:“天色已晚,路程遥远,你还走不走?”

  这首诗写相送,然而一开头却从“相逢”写起:“相逢旅馆意多违”。虽为相逢,却并非久聚,二人只不过在旅馆邂逅,友人也许马上又要启程,这就不能不使诗人既为相逢而喜,同时又为相别而忧,就不能不使诗人想起彼此间当日的交谊和异日的思念,从而百感交集。“意多违”,一个“多”字,写出诗人彼时彼地思绪的纷乱。

  “暮雪初晴候雁飞”。“暮”写天色,“雪”写天气,由“暮雪”而至“初晴”,写天气的变化,四个字写出两幅静的画面;“候雁飞”写大雁南飞,暗示出“归”字,三个字写出一幅动的画面。二者互相映衬,勾划出北方暮雪初晴那种苍凉萧瑟的图景,从而为“送”安排了环境。从另一方面说,看暮雪初晴,看候雁南飞,不能不想到友人之即将离去,这就使眼前这幅暮雪初霁图于苍凉萧瑟之中透露出淡淡的离愁,从而衬托了送别的心境。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二人相逢客舍,诗人置酒相送,故自称“主人”。置酒送行而日“酒尽”,其实未必真的酒已喝光,其中也许包含启程时间将至的意思。“酒尽”而“君未醉”,未能尽醉之中也许包含着未能畅言,是承首句“相逢客舍”而来,而未能畅言又隐含着友人之不忍便去。紧接着一句,“薄暮”,说天色将晚,“途遥”,说路程尚远。天色已晚,路程尚远,这是一种提醒,其中包含着无限关切。送行而提醒故人登程,诙谐之语中流露坦率,坦率之中反映出友情之深挚。而用“归不归”这样委婉的一问,其中未尝不包含一点希望,希望友人万一暂留,这就又反映出心中的留恋不舍。

  这首送别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宛转真挚,后两句于诙谐中见诚挚之情,于言外含不尽之意。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5-137

sòngshǎoshízàishězuò--gāoshì

xiāngféngguǎnduōwéixuěchūqínghòuyànfēi

zhǔrénjiǔjǐnjūnwèizuìbáoyáoguīguī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¹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碧(mèi)²
译文:分别后相隔千里,音信不通,心中的深情也无法寄出,令人惆怅。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注释:¹碧纱:即碧纱厨。绿纱编制的蚊帐。²无碧:失眠。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楼高目断¹,天遥云黯(àn),只堪憔(qiáo)(cuì)²。念兰堂红烛³,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译文: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注释:¹目断:望尽,望而不见。²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³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⁴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⁵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

  此词写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无所寄,相会无期,夜长无寐,只好移情于烛:明明是人心里难过,却说蜡烛向人垂泪;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却说蜡烛心长焰短。这里,人即烛,烛即人。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梧桐叶上。

  “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啊彻夜无眠!“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目的是突出“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上片泛写别后相思,下片实写此时此地的感受。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评注.《唐宋词小令精华》: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3页
2、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402—403页
3、 陆国斌,钟振振编.《历代小令词精华》:岳麓书社,1993年:第146页
4、 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词曲赋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37页
断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
断塘¹流水洗凝脂(zhī),早起索²吟诗。
译文:脂粉塘水在雪景间流淌,仿佛在洗濯当年宫女雪白的肌肤,使我一早起来,就激起了作诗的愿望。
注释:姑苏台:一名胥台,在江苏吴县西南姑胥山上,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与西施作乐于上。¹断塘:指脂粉塘,为吴王宫人倾倒脂粉及洗濯处,在吴县西南灵岩山下。²索:应当。
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
何处觅(mì)西施?垂杨柳萧萧鬓(bìn)丝。
译文:白雪茫茫,何处寻西施的遗影?但见垂柳挂满了冰雪,像鬓发添上了白霜。
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
何匙¹(zǎo)²,粉香梅圃(pǔ),万瓦玉参差³
译文:井口堆雪像舀满了银子,梅园的雪粉还沾着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堆积着美玉,上下闪光。
注释:¹匙:此作动词,舀上。²藻井:此指壁有彩饰的井,与作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筑术语“藻井”不同。³参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齐。
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一曲乐天词¹,富贵似吴王在时。
译文:我把白居易的诗作吟唱,眼前浮现着当年吴王夫差的富贵景象。
注释:¹乐天词:白居易曾做苏州刺史,有《题灵岩寺》等诗。乐天,白居易字。

  这首小令题为《姑苏台赏雪》,一开始却从距台有数峰之隔的“断塘”述起。“断塘”即脂粉塘,元林坤《诚斋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乃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凭这个处所,已足与同样因西施缘故而驰名的姑苏台发生感情上的联系。“洗凝脂”意含双关,它已暗点出“雪”的影响,实是因断塘塘岸的积雪白如凝脂,而联想起西施当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语激发起诗情和游兴,引出“觅西施”;再由觅西施不得,但见柳树积雪如“萧萧鬓丝”的怅惘,领出姑苏台的登临。这种针线细密、接笋无痕的布局,不仅预先交代了姑苏台外围的雪景,而且也表明作者“赏雪”并非单纯的冬令游览,而是“怀古”寄托的表现。

  下片正面转入“姑苏台赏雪”。“银匙”、“粉香”、“玉参差”,生动地绘现了姑苏台上高高下下的积雪景观。以银、粉、玉作为比拟,与末句的“富贵”遥遥相应。“富贵似吴王在时”,表面上是赞词,其实却包含着微意。这是在说吴王富贵久已不存,如今台上的“富贵”气象,不过是如银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错觉而已。作者在怀古意绪的驱动下,回忆起“吴王在时”的当年风流是不难想见的,但他原始的目的是“觅西施”,而此时却无言提及。他所吟唱的“一曲乐天词”,也已游离了登台的初衷(白居易《题灵岩寺》之类游吴作品,并无丝毫怀古内容)。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实上的失落感。作者将感情表现得如此隐婉,实有一种“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意味。

参考资料:
1、 本书编委会编.元明清散曲观止:学林出版社,2015.08:第70页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千古涟(lián)(yī)¹清绝地。海岱(dài)²高,下瞰(kàn)³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què)人间世。
译文:千万年的涟漪仍荡漾在这片清净隔绝的地方,海岱楼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着天,天与水合为一体,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来看下面的人间一样。
注释:¹涟漪:实指涟水全境,涟水为水乡,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诸水。²海岱楼:在江苏涟水。词人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知涟水军二年。³下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⁴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⁵广寒宫:月中仙宫。中国古代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ǎi)¹春和一海市²。鏊(ào)戴三山³,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译文:雾色蔼蔼中出现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随着月亮一同出来。月亮圆的像宝珠一样的时候有很多异样的气息,现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颗夜明珠价值千金。
注释:¹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²海市:即海市蜃楼。³鳌戴三山:巨鳌在水底顶着三座山。系我国古代神话。⁴轮:指代月。⁵异气: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或大气中的蜃景影像。⁶夜光:月光。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似此词以健笔写景,而能大气包举,摄人心魂,观之词史,实为罕见。一字一句是真是实,又迷离惝恍如梦如幻。词境超迈,意象玲珑,令人佩服其凌云健笔。

  “千古”三句点出海岱楼的地理位置。首句将地名嵌入,有助于晶莹澄澈意境的塑造。李白《蛾眉山月歌》说:“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下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蛾眉山月”、“平羌”、“清溪”等词,均于地名中寓情境,米芾正是借鉴了李诗的这种手法。下阕则以想象、比喻等手法,描绘了明月初升、如梦如幻的下上奇观。作者描绘海市蜃楼、蓬莱仙山等人间仙境,都是为了营造气氛,衬托明月,则最后两句无疑就是点睛之笔,突出了题目“海岱楼玩月作”。词中写景之作,有柳永的《望海潮》,写月之作,有苏轼的《下调歌头》,但柳词重点在于摹写人间美景,苏词重点在于对月抒怀,米芾此作则是以想象的笔调,描绘了梦幻般的月色,在表现上自有其独特性。

  这首词的上阕,首先从海岱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手。“千古”一句,是对涟下全境的景色的总写。涟下为下乡,当时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诸下,是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必经之地,且东濒大海,北临运河,下乡清绝,故以“涟漪”称之。然后特出一笔,写海岱楼之高拔地而起,“下瞰秦淮尾”,形容楼高用了夸张手法。“下浸”二句承“下瞰”而来,转而描写碧天浸沉在下中,然后又由如下的碧天联想到“广寒宫阙”,这便引出一个“月”字,从而为下阕写月出作好铺垫。但“广寒宫”是由下中碧天联想到的虚写,作者的笔墨仍然是倾注于“人间世”,上阕的全部重点均在“人间世”,“广寒宫”也是为修饰“人间世”而出现的。

  词人在下阕所写“玩月”。但首句却不去写月,而是写“海市”。但这首词中的“海市”,并非实写,写海才是实际,从而再次为月出作铺垫。经过再三铺垫,曲曲折折,月亮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出海:“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这两句写月出,表面看来是写“三山”随月轮而至,月未出时“三山”暗,月出则“三山”明,月亮似乎瞬间移至眼前。这实际上还是写月,“三山”只是作为月的反衬物出现的。看似“三山”至,实即月轮出,这种笔法实际是借此写彼。这两句不仅充满了神话色彩,而且写得神采飞动。“顷刻”一词,写出了月轮出海时的神气和凌厉。词中真正写“玩月”,只是最后两句:“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赞美圆月之可贵。这两句,前句重在其“异”,后句重在其“贵”,由于“异”所以“贵”。一轮明月,不知产生过多少神话,神奇之至,亦美妙之至,月也因此而提高了身价。月在古人眼中是群阴之宗,对其崇拜备至,所以这两句也包含着作者对于月的种种幻想与评价。

参考资料:
1、 姜钧.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128-129

diéliànhuā··hǎidàilóuwányuèzuò--fèi

qiānliánqīngjuéhǎidàilóugāoxiàkànqínhuáiwěishuǐjìntiāntiānshìshuǐ广guǎnghángōngquērénjiānshì

ǎiǎichūnhǎishìàodàisānshānqǐngsuílúnzhìbǎoyuèyuánshíduōguāngqiānjīngu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