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
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
□□□□,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
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zhúyǐngyáohóngyòuyòngzhāngcáiyùn--zhāngniáng

méixuězhàróngdānchuīchèhányóuqiǎncóngdēngxiàjiǎnchūnfānxiàojiāopányàn

yúnpíngkāiliánjuǎnfàngchángé广guǎnghángōngyuànxīngyínhànyuèmǎnhuāràochéngxiánguǎn

qiáolóurèngèngchóuhuànjǐnxiáyínshùqiáoliánshuídàopéngshānyuǎn

shìxiāoshēngduànmànàohènchūnxiāoduǎnkānhuíshǒuzhàoduàncháng鸿hóngyàn

张玉娘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1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告俨、俟、份、佚、佟:
告俨(yǎn)、俟(sì)、份(bīn)、佚(yì)、佟(tóng)
译文:告诉严、俟、份、佚、侮诸子:
注释:俨、俟、份、佚、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参见陶渊明《责子》诗。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译文: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
注释:赋:给予。谁能独免:逮本作“谁独能免”,今据《宋书》及李本、焦本改。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为孔子四友。(见《孔丛子·论书》)子夏与他们是同辈。音旨:指孔子的教诲。旨:要义。发:发表,讲。斯谈:这话,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语。将非:岂不是。穷达:失志与显达,指命运的好坏。妄求:非分地追求。寿夭:长寿与短命。外请:在命定之外求保。故:缘故。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wǔ)。自量为己,必贻(yí)俗患。僶(mǐn)(miǎn)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xù)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译文: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家中常常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
注释:以:因。弊:贫乏。游走:在外奔波,指外出做官。性刚:性格刚直。才拙:才能拙劣。指不会逢迎取巧。与物多忤: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忤:逆,违背。自量为己:自己估量自己。即为自己考虑。贻:遗留。俗患:指世俗官场上的祸患。僶俛:勉力,努力。辞世:指辞去世俗事物,即辞官归隐。汝等:你们。孺仲:东汉王霸,字孺仲(《后汉书》作“儒仲”),太原人。《后汉书,逸民列传》说他“少有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以病归。隐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征不至,以寿终”。又《后汉书·列女传》载:太原王霸“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于儿女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败絮:指破棉袄。拥:缠裹,穿着。何惭儿子:又何必为儿子的贫寒而惭愧呢。一事:一样的事。是说儿子同自己一样,同处贫寒之中,故不必为之惭愧。靡:没有。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事见《高士传)、《列女传》)抱兹:怀此。良:甚,很。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xù)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译文: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注释:树木交荫:树木枝叶交错成荫。时鸟:候鸟。羲皇上人:太古之人。羲皇: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意浅:思想单纯。识罕:见识稀少。谓:以为。斯言:指“常言”四句。保:保持,维持。机巧:指逢迎取巧。好疏:很生疏。.缅:远。眇然:渺茫的样子。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fèn)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fàn)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译文: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
注释:就:接近。衰损:衰老。遗:遗弃。药石:泛指药物。石:指治病的石针。大分:寿命。每:常。役:担任,被迫从事。若何可言:意渭有什么话可说呢。若何:怎么。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长子俨为渊明前妻所生,后四子为续弦翟氏所生。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无猜:无有猜忌。事见《读史述九章·管鲍》注。归生、伍举:战国时楚国入,二人为好友。伍举因罪逃往郑国,再奔晋国;在去晋国的路上与出使晋国的归生相遇。两人便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叙说昔日的情谊。归生回到楚国后对令尹子木说,楚国人才为晋国所用,对楚国不利。楚国于是召回伍举。(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国语·楚语》)班:布列。道旧:叙旧。以败为成:指管仲因得鲍叔的帮助而在失败中转向成功。起初,管仲辅佐公于纠,鲍叔辅佐公于小白,后来公子小白打败了公于纠,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禁,鲍叔向齐桓公极立推荐管仲。管仲被起用力相,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事见《史记·管晏列传》)因丧立功:指伍举在逃亡之中因得归生的帮助而回到楚国立下功劳。《左传·昭公元年》载:伍举回到楚国后,辅佐公子围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楚灵王。他人:别人,非亲兄弟之人。这里指鲍叔与管仲。归生与伍举。尚尔:尚且能够如此。颖川:郡名,今河南省禹县。韩元长:名融,字元长,东汉时人。年轻时不为章句而善辨事理,声名甚盛,曾受到大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等五府的同时征召;汉献帝时官至太仆.为九卿之一。(事见《后汉书·韩韵列传》)没齿:犹言终身。济北:古地名,在今山东省长清县。氾稚春:名毓,字椎春,西晋时人。《晋书·儒林传》说他家累世儒素,九族和睦,到氾毓时已经七代。当时人们称赞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操行人:品行高尚的人。同财:共同拥有财产,指没有分家。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译文:《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注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二句语出《诗经·小雅·车辖).意思是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尔:那样。至心:至诚之心。尚:崇尚,羡慕。汝:犹“汝等”,你们。其:语气词,这里有“应当”的意思。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所作的一封家信。诗人在信中用平易浅显的语言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还告诫儿子们要互相友爱,期望儿子们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准则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体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信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生必有死,接着从孔子弟子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名言中,引出“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道理,然后就此分层叙说。

  首先用年过知天命的岁数来回首已往,虽有自责,却也有清除非己的无奈和闲居躬耕的欢然自喜,孺仲妻的话使他深信对生活方式作出的选择,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羲皇上人般的闲适。这种对平生志趣的追述,实际上充满了“穷达不可妄求”的生活哲理。

  其次是以病重难久的心情来交代后事,尽管没有足够的财产留给后代,诗人还是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像鲍叔、管仲那样对待家产,像归生、伍举那样念及情谊,像韩元长那样兄弟同居,像汜稚春那样七世同财,这又是在“寿夭永无外请”思想支配下的殷殷嘱托。

  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提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参考资料:
1、 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

yǎnděngshū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gàoyǎn  bīn  tóng 

    tiānmìng shēngyǒu shèngxián shuínéngmiǎn xiàyǒuyán  shēngyǒumìng guìzàitiān  yǒuzhīrén qīnshòuyīnzhǐ tánzhě jiāngfēiqióngwàngqiú shòu寿yāoyǒngwàiqǐng 

    niánguòshí shàoérqióng měijiā dōng西yóuzǒu xìnggāngcáizhuō duō liángwèi huàn mǐnshì shǐ使děngyòuérhán chánggǎnzhòngxiánzhīyán bàiyōng cánér shì dànhènlínèrzhòng shìlái bàoxīn liángnèikuì 

    shàoxuéqínshū ǒuàixiánjìng kāijuànyǒu biàn便xīnránwàngshí jiànshùjiāoyīn shíniǎobiànshēng huānrányǒu chángyánliùyuèzhōng běichuāngxià liángfēngzànzhì wèishìhuángshàngrén qiǎnshíhǎn wèiyánbǎo yuèsuìwǎng qiǎohǎoshū miǎnqiúzài miǎorán 

    huànlái jiànjiùshuāisǔn qīnjiù měiyàoshíjiànjiù kǒngfēnjiāngyǒuxiàn bèizhìxiǎojiāpín měicháishuǐzhīláo shímiǎn niànzhīzàixīn ruòyán ránděngsuītóngshēng dānghǎijiēxiōngzhī bàoshū guǎnzhòng fēncáicāi guīshēng  bānjīngdàojiù suìnéngbàiwèichéng yīnsànggōng rénshàngěr kuàngtóngzhīrénzāi yǐngchuānhányuáncháng hànmíngshì shēnchǔqīngzuǒ shíérzhōng xiōngtóng zhìchǐ齿 běifánzhìchūn jìnshícāoxíngrén shìtóngcái jiārényuàn 

     shī yuē  gāoshānyǎngzhǐ jǐngxíngxíngzhǐ  suīnéngěr zhìxīnshàngzhī shènzāi yán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¹将伐颛(zhuān)(yú)。冉(rǎn)²、季路³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事。”
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注释:¹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²冉有:名求,字子有。³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⁴见:谒见。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¹?夫颛事,昔者先王²以为东蒙主³,且在邦域(yù)之中矣,是社稷(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注释:¹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名词作动词,责备。²先王:指周之先王。³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⁴是:代词,这,指颛事。⁵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⁶何以:以何,凭什么。⁷为:表反问语气。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曰:“夫子¹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译文: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做,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注释:¹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曰:“求!周任¹有言曰:‘陈²力就³,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diān)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¹⁰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¹¹出于柙(xiá)¹²,龟¹³¹⁴毁于椟(dú)¹⁵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注释:¹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²陈:施展。³就:担任。⁴列:职位。⁵止:不去。⁶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⁷持:扶持。⁸颠:跌倒。⁹扶:搀扶。¹⁰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¹¹兕:独角犀牛。¹²柙:关猛兽的笼子。龟玉都是宝物。¹³龟:龟版,用来占卜。¹⁴玉: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¹⁵椟:匣子。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曰:“今夫颛事,固¹而近²于费(bì)³。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译文: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注释:¹固:指城郭坚固。²近:靠近。³费: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求!君子疾¹²³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guǎ),安无倾¹⁰。夫¹¹如是¹²,故远人不服,则修文¹³德以来¹⁴之。既来之,则安¹⁵之。今由与求也,相(xiàng)¹⁶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¹⁷而不能守¹⁸也;而谋动干¹⁹²⁰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事,而在萧墙²¹之内也。”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担忧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¹疾:痛恨。²夫:代词,那种。³舍:舍弃,撇开。⁴辞:托辞,借口。⁵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⁶患:忧虑,担心。⁷寡:少。⁸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⁹和无寡:和平了,人口就不会少了。¹⁰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¹¹夫:句首语气词。¹²如是:如此。¹³文:文教,指礼乐。¹⁴来:使……来(归附)。¹⁵安:使……安定。¹⁶相:辅佐。¹⁷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¹⁸守:守国,保全国家。¹⁹干:盾牌。²⁰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²¹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这里借指宫廷。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事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事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事,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

  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说“冉有啊,古时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话:‘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任职,不能胜任的便不要担任。’站不稳却不扶着,要跌倒了却不搀着,那么扶着瞎子走路的人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你的话不正确。老虎和独角犀从笼子里出来了,龟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毁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孔子引经据典,以两个问句的句式对弟子发出请问,以比拟的修辞方式责备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两位弟子没有辅佐好季氏,就是严重的失职。

  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事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事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

  揭穿了季氏讨伐颛事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

  孔子最后又将话锋转向两位弟子,此话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将会引起鲁哀公的猜疑,进而引发内乱。联系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可知孔子的一番驳斥和规诫具有现实意义。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事,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事一起讨伐自己。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孔子批评两位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

shìjiāngzhuān

kǒng xiānqín 

    shìjiāngzhuān rǎnyǒu jiànkǒngyuē  shìjiāngyǒushìzhuān  

    kǒngyuē  qiú nǎiěrshìguò zhuān zhěxiānwángwéidōngméngzhǔ qiězàibāngzhīzhōng shìshèzhīchén wéi  

    rǎnyǒuyuē  zhī èrchénzhějiē  

    kǒngyuē  qiú zhōurènyǒuyányuē  chénjiùliè néngzhězhǐ  wēiérchí diānér jiāngyānyòngxiàng qiěěryánguò chūxiá guīhuǐzhōng shìshuízhīguò  

    rǎnyǒuyuē  jīnzhuān érjìn jīn hòushìwéisūnyōu  

    kǒngyuē  qiú jūnshěyuēzhīérwéizhī qiūwényǒuguóyǒujiāzhě huànguǎérhuànjūn huànpínérhuànān gàijūnpín guǎ ānqīng shì yuǎnrén xiūwénláizhī láizhī ānzhī jīnyóuqiú xiàng yuǎnrénérnénglái bāngfēnbēngérnéngshǒu érmóudònggānbāngnèi kǒngsūnzhīyōu zàizhuān érzàixiāoqiángzhīnèi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朝雾弥¹琼宇²,征马³嘶北风
译文:早晨整个天空雾气弥漫,战马在怒号的北风中嘶叫长鸣。
注释:张冠道中: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十四万余人,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3月18日晚,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随后,他在陕北延川、清涧、子长、子洲、靖边等县转战。张冠道,是他当时转战中经过的一条道路。¹弥:弥漫,表示充满、遍布。²琼宇:即玉宇,指天空。³征马:这里指战马。⁴嘶北风:在怒号的北风中长鸣。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露湿尘难染¹,霜笼鸦不惊。
译文:由于雾天霜重,空气潮湿打湿黄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雾气笼罩的树林里也听不见寒鸦的叫声。
注释:¹露湿尘难染:该句写寒露打湿黄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戎衣犹铁甲¹,须眉等银冰。
译文:军服因雾沾露湿结冰,像铁衣一样又重又硬,眉梢霜染结成银色的冰。
注释:¹戎衣犹铁甲:该句写军服因雾沾露湿而结冰,像铁衣一样又重又硬。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chí)(chú)¹张冠道,恍若塞上²行。
译文:在张冠道中缓慢前行,仿佛像在塞北行走。
注释:¹踟蹰:徘徊不进,此为慢行。²塞上:边塞之上,古代多指西北边陲。

  首联“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写的是凌晨部队出发的场景:雾气弥漫,北风萧萧,偶尔传来马的阵阵嘶鸣,给人以苍凉宏大之感。这两句写部队凌晨出发。马匹在行进中,是顾不上叫的。而在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或突然停下来时,则会发出习惯性的嘶鸣。例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别友人》)、“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李白《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王维《从军行》),便是这种情形。这首诗写马不写人,是因为大雾弥天,一切都笼罩在浓雾中。写马,是因为听得见马嘶,不写人,是因为征人保持着肃静。雾作为一种物候,其特点是弥漫性,诗人用“琼宇”这个词来形容雾晨,可见当天的雾很大。“征马嘶北风”,容易使人联想到《古诗十九首》的“胡马依北风”,原句有禽兽亦恋故土的意思。这也比较符合人们离开一个驻地,哪怕是暂住地的时候的心情。何况每到一地,老乡都会给自己的部队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临去时难免依依不舍。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两句写张冠道中行军的情形。“露湿”、“霜笼”是互文,兼管上下句。《诗·秦风·蒹葭》有“白露为霜”的名句,所以诗中“霜”、“露”往往连带出现,这里偏重于霜。由于雾天霜重,空气潮湿,尽管部队在通过,道上却不起尘埃,树林里也听不见寒鸦的叫声。特别提到“鸦不惊”,是因为作者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习惯了早行中听见鸦叫,在月夜尤其如此。骤然听不见鸦叫,反而使征人感觉异样。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两句写到官兵的感受和形容,突出的感觉是寒冷。“戎衣”即军装。古代军人穿铠甲,唐代诗人岑参写白雪的奇寒,有“都护铁衣冷难着”之句。解放军的军装是棉布制作的,比“铁衣”或“铁甲”保暖性好一些。然而由于太冷,感觉上却接近,故云“犹铁甲”。紧接着以一个精彩的细节来表现天气的寒冷,那就是官兵的眉毛、胡子上挂满了银白的冰粒。写出这样的细节,就使人感到冷得新鲜,寒得有趣,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这些诗句颇使人联想到岑参笔下的“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及“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环境的艰苦,同时就突出官兵的不怕艰苦。

  后两句是抒情。“踟蹰张冠道”对前六句是收束,描写行军,却用“踟蹰”二字,这是耐人寻味的。“踟蹰”,在词典中的释义是犹豫、徘徊的样子,这表明在张冠道上的行军不是急行军而是慢行军。为什么会慢行军呢?这就必须提到毛泽东的“蘑菇”战术了。毛泽东撤出延安后曾发电报给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确定西北战场作战方针为“蘑菇”战术——“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灭之……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踟蹰”就是“蘑菇”。“蘑菇”是老百姓的语言,就是磨蹭,磨磨叽叽,消耗,牵制。不过,“踟蹰”还有一读,就是“踌躇”——不是踟蹰不前,而是踌躇满志——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怎能不踌躇满志呢。

  张冠道的这段路,让诗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塞上风光。天气的恶劣、敌人的追剿都难不倒众志成城的将士,诗人以豪迈的笔调写出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100页

 ·zhāngguāndàozhōng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zhāoqióng zhēngběifēng 
shī湿chénnánrǎn shuānglǒngjīng 
róngyóutiějiǎ méiděngyínbīng 
chíchúzhāngguāndào huǎngruòsàishàngxíng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xù)两轻轻。
译文:中午的时候,雨过天晴,天高气清,微风拂面,被风雨吹打的残花和柳絮轻轻地飘扬起来。
垂鞭缓辔饶间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垂鞭(biān)缓辔(pèi)¹饶间²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译文:我骑着马缓缓而来,登楼往野外眺望,不时听到树林里布谷鸟的叫声。
注释:¹辔:驾驭马或其他牲口用的缰绳。²饶间:吊脚楼的结构。四排扇三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

wēidēngchéngèrshǒu--liúchǎng

fēnggāoxīnqíngcánhuāfēiliǎngqīngqīng

chuíbiānhuǎnpèiráojiānwàngshílínjiānmíng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岭水争¹分路转迷,桄(guāng)(láng)²(yē)叶暗蛮溪³
译文: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
注释:¹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²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³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愁冲毒雾¹逢蛇草,畏落沙虫²避燕泥。
译文: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
注释:¹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²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五月畲(shē)¹收火米²,三更津(jīn)³报潮鸡。
译文: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
注释:¹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²火米:指赤谷米。³津吏:管理摆渡的人。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jǐn)¹花中越鸟啼。
译文: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¹红槿:落叶小灌木,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这首《谪岭南道中作》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下面是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授王启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颈联转向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的时候,三更时分鸡就会叫,津吏也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这一切和北方完全不同。这两句为尾联抒发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尾联是在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到了令人肠断的地步。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最后一句是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挚。

  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晚唐的抒情名篇。

zhélǐngnándàozhōngzuò--

lǐngshuǐzhēngfēnzhuǎnguānglángànmán

chóuchōngféngshécǎowèiluòshāchóngyàn

yuèshētiánshōuhuǒsāngèngjīnbàocháo

kānchángduànxiāngchùhóng槿jǐnhuāzhōngyuèni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