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消渴梦魂摇,驴背风烟又灞桥。玉露金茎何处问,汉宫秋色正岧峣。
十年消渴梦魂摇,驴背风烟又灞桥。玉露金茎何处问,汉宫秋色正岧峣。

qiūbìngyuánxiǎnqīnghòuzhīhàomínguò访fǎngèr--yīnglín

shíniánxiāomènghúnyáobèifēngyānyòuqiáojīnjīngchùwènhàngōngqiūzhèngtiáoyáo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31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fēi)霏漠漠¹²还凝(níng)³
译文: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注释:¹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²散:飘散,指空中的雪。³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岭梅谢后重妆蕊(ruǐ)¹,岩水²铺来却结冰。
译文: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注释:¹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²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牢系鹿儿¹防猎客²,满添茶鼎(dǐng)³候吟僧(sēng)
译文: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注释:¹鹿儿:驯养的小鹿。 ²猎客:打猎的人。³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⁴僧:和尚。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好将膏雨¹同功力²,松径莓³(tái)又一层。
译文: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¹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²功力:功能,功劳。³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⁴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这首咏雪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山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雪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雪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雪花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雪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雪白洁净的雪花,冬天刚刚过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连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散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动:系鹿防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雪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山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雪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雪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春雨相等,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春雨素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雪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春雨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尽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雪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雪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雪景,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参考资料:
1、 程景新 ,邹同庆,关淑惠.咏雪古诗百首:海燕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chūnshānzhōngduìxuěyǒuzuò--xún

zhúshùshēnghuòyǒushēngfēifēisànháiníng

lǐngméixièhòuzhòngzhuāngruǐyánshuǐláiquèjiébīng

láo鹿érfánglièmǎntiānchádǐnghòuyínsēng

hǎojiānggāotónggōngsōngjìngméitáiyòucéng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海棠珠缀(zhuì)¹一重重。清晓²近帘栊(lóng)³。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译文:晨曦时分天刚露白,窗边盛开的海棠花如重重珠缀。娇艳的颜色好似美人脸上晕晕染染的胭脂红。
注释:¹珠缀:连缀珍珠为饰的什物。²清晓:指天刚亮时。³帘栊:窗户。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译文:花红叶嫩,意趣无穷。只愿我与你的情谊似这海棠花叶,年年岁岁共春风。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
鄙夫¹²衰谢³,抱病昏忘集。
译文:我的身体逐渐衰老,身体多病,头脑又乱又健忘。
注释:录事:录事参军的省称,掌总录众官署文簿,举弹善恶。《唐六典》卷二六:太子左右卫率府有录事参军一人。¹鄙夫:杜甫自谦词。《东都赋》:“鄙夫寡识。”²行:行将。³衰谢:犹衰退。⁴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译文:对于平常来往的人,十之八九已记不得。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
程侯¹晚相往,与语才杰立²
译文:程先生是我晚年相遇的人,交谈中显示出卓立的オ气。
注释:¹程侯:指程录事。²才杰立:才气卓立。
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熏然¹耳目开²,颇觉聪明入。
译文:精辟的言论使我耳聪目明,觉得增加了许多聪明智慧。
注释:¹熏然:和顺貌。薰乃薰炙之意。²耳目开:耳聪目明。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
千载得鲍叔¹,末契(qì)²有所及。
译文:您是千年之后再世的鲍叔牙,把宝贵的友谊及于我身。
注释:¹鲍叔:鲍叔牙。此以鲍叔比程录事。²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陆机《叹逝赋》:“托未契于后生。”
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意钟¹老柏青,义动修蛇²(zhé)
译文:我们的情意持久,如同长青的老柏;我们的义气厚重,可使蛰伏的长蛇惊动。
注释:¹钟:全唐诗校:“一作中。”²修蛇:长蛇。《淮南子》:“封稀修蛇。”《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¹泣。
译文:如果您经常能与我相见,足可宽慰我这白发之人一颗痛苦的心。
注释:¹垂白:白发下垂。《前汉·杜钦传》:纪阳侯书,诚哀老姊垂白。注:自发下垂也。
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¹别无淹晷(guǐ)²,百忧复相袭。
译文:想到分别就在眼前,各种忧愁一齐袭上心头。
注释:¹告:全唐诗校:“一作生。”陆机诗序:“悼心告别。”²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
内愧突不黔¹,庶羞以²(zhōu)³
译文:我感愧事务繁忙,来不及为您饯行,您却拿来许多佳肴替我设宴。
注释:¹突不黔:指烟囱尚未熏黑,无烹煮以待客。²羞以:全唐诗校:“一作明似。”³赒给:救济。
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素丝¹(qiè)长鱼,碧酒²随玉粒³
译文:用洁白的丝绳提来长鱼,还带来碧酒和晶莹的白米。
注释:¹素丝:汉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宛转素丝绳。”²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³粒:指米。社修可曰:《酒谱》:安期先生与神女会于圜丘,酣玄碧之酒。《战国策》:“粒米如玉。”沈约诗:玉粒晨炊,华烛夜炳。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
途穷见交态¹,世梗²悲路涩³
译文:途穷之际才能看清世态人情,世事梗塞啊感慨生路的艰难。
注释:¹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翟方进传》:“一贵一贱,乃见交态。”²世梗:世道梗阻。³路涩:路难行。潘尼诗,“世故尚未夷,崤函方路涩。”
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东风吹春冰,泱(yāng)¹后土²湿。
译文:眼下东风吹化了早春的残冰,江河宽广大地湿润。
注释:¹泱莽:昏暗不明貌。²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
念君¹惜羽翮(hé),既饱更思戢(jí)²
译文:感念您如此珍惜自己的羽翼,温饱之后就要把它敛起。
注释:¹君:指程录事。²戢:收敛。
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莫作翻云鹘(hú)¹,闻呼向禽急²
译文:不作那翻动云烟的猛鹘,一听到鸟鸣便急速地扑击。
注释:¹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²闻呼向禽急:卢注:鹘闻人呼,则向禽而击。

sòngchéngshìháixiāng--

xíngshuāixièbàobìnghūnwàngchángshíwǎngháirénshíshí

chénghóuwǎnxiāngcáijiéxūnráněrkāijuécōngmíng

qiānzàibàoshūyǒusuǒzhōnglǎobǎiqīngdòngxiūshézhé

ruòrénshùjiànwèichuíbáigàobiéyānguǐbǎiyōuxiāng

nèikuìqiánshùxiūzhōugěiqièzhǎngjiǔsuí

qióngjiànjiāotàishìgěngbēidōngfēngchuīchūnbīngyāngmǎnghòu湿shī

niànjūnbǎogèngzuòfānyúnwénxiàngqín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
梦冷黄金屋¹。叹秦筝²、斜鸿阵里³,素弦尘扑。化作娇莺(yīng)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shū)。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qióng)台、涌起弹(dàn)棋局。消瘦影,嫌明烛。
译文:梦中的黄金屋已然凄冷,可叹秦筝上斜排的弦柱似雁阵飞行,洁白的筝弦蒙上了灰尘。她化作娇莺飞回去,还能辨认出纱窗旧日的绿色青痕。窗外正吹过细雨蒙蒙,樱桃如红豆般圆润晶莹。这相思愁恨难以平静,君可知情?它就像琼玉棋枰,弹棋局起伏不定。孤灯相伴映出我消瘦的身影,总嫌那烛光太明。
注释:¹黄金屋:形容极其富贵奢华的生活环境。²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³斜鸿阵里:筝柱斜列如雁阵。⁴素弦:素琴的弦。⁵荆桃:樱桃。⁶菽:豆的总称。⁷弹棋局:弹棋,古博戏,此喻世事变幻如棋局。
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鸳楼¹碎泻东西玉²。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chāi)³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xiāo)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译文:鸳鸯楼上碰杯饮酒,玉杯碰碎美酒倾。试问她的芳踪,何时再能相逢?实在难以嫌头簪翠钗的丽影。欲把宫眉画成纤云式样,生绡的画幅描上她的秀容,只怕不是时兴的新妆。歌舞的彩扇、牙板如今都在,只恨无人,能将大宋隆盛的乐曲听懂。空虚地掩袖拭泪,独倚着寂寞寒冷的翠竹!
注释:¹鸳楼:即鸳鸯楼,为楼殿名。²东西玉:据《词统》:“山谷诗:‘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注:酒器也。玉东西亦指酒。³翠钗:翡翠钗。⁴横云:唐代妇女眉型之一。⁵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⁶红牙:牙板,古乐器。⁷开元曲:盛唐时歌曲。⁸倚寒竹: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的词,词用笔极为婉曲,意境幽深,极尽吞吐之妙。

  “梦冷黄金屋”词中描写的对象乃是一位不凡的美人。“黄金屋”用陈阿娇事。汉武帝年少时,长公主想把女儿阿娇许给他,汉武帝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贝班固《汉武故事》在这里作者借阿娇来写一位美人。词人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不仅是美人,还有故国。起句意谓美人梦魂牵绕的黄金屋已变得凄冷,实际上含有故宫凄凉之意。“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写室内器物,见到自己曾经抚弄过的乐器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不禁感慨万千。故以一“叹”字领起,化实景为虚景。秦筝,弦柱斜列如飞雁成行的古筝。素弦,即丝弦。梦魂化莺飞回金屋,还认得旧时的绿色纱窗,雨过,只见荆桃果实已长得如豆大。“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令人心中升腾中怀旧惜春之感。“化作娇莺”梦魂化莺,想象不凡。笔力奇幻,独运匠心。金屋冷寂之境、秦筝尘扑之景,亦为化作娇莺所见。逆入平出,特见波澜。景物描写,虚实交错。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琼台,此处则指玉石所作的弹棋枰。弹棋局,其形状中央隆起,周围低平。李商隐诗称为“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无题》)、词人在此以玉制之弹棋局形容心中难平之恨。“此恨难平”总结上面各种情事,积愤难抑,自然喷发。词人由写景到抒怀。“消瘦影,嫌明烛。”借写消瘦的形象,表达一种悲凉的心境。借说“瘦影”,从而通过照出的反常心理曲折加以表露。

  下片以“鸳鸯碎泻东西玉。”起笔。以杯碎酒泻比喻宋朝的覆亡。鸳楼,即鸳鸯楼,为楼殿名。东西玉,酒器名。这句从写和美人的分离,喻指和故国的永别。佳人已远离,眷恋情仍深,词人仍希望能重睹其旧日丰采。“问芳踪、何时再展?”流露出自己重见佳人的热切愿望,但“翠钗难卜”佳人踪迹何在?又表明这一愿望的实现何其渺茫。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装束。”说自己准备把那容颜描绘在生绡画幅上,想来还是宫人旧时的装束吧。生绡,未经漂煮的丝织品,古人用以作画。眉横云样,指双眉如同纤云横于额前。旧时的装束代指故国的形象。与美人分离,希重会而又渺茫,只好托之丹青。通过这几层描绘,把故国之思写得力透纸背。“彩扇红牙今都在”。彩扇红牙(歌舞时用具),旧时之物俱在,已物是人非,自己聆听盛世之音,百感交集,却知音难觅。此时怀恋故国之人已越来越少只好独自伤怀。作者的这种感叹是对民族意识已经轻淡薄的情况而发的。然以“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的词语表达,曲笔抒怀也。开元曲,借唐开元盛世的歌曲,此处指宋朝盛时的音乐。“空掩袖,倚寒竹”,借竹的高风亮节表现自己坚贞不渝的品德。

  这是一首具有典型婉约风格的作品。在“梦冷黄金屋”起笔,以幽独伤情作结。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和不同凡俗的高尚志节。词中借梦抒怀,使境界迷离。以美人为灵魂化身,写故国之思。词人曲笔道出心中郁积很久的块垒,虽用词较为清丽婉约,但表情却仍显酣畅淋漓。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264-2266页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320-322页

xīnláng ·mènglěnghuángjīn

jiǎngjié sòngdài 

mènglěnghuángjīn tànqínzhēng xiéhóng鸿zhèn xiánchén huàzuòjiāoyīngfēiguǐ yóurènshāchuāngjiù绿 zhèngguò jīngtáoshū hènnánpíngjūnzhīfǒu qióngtái yǒngtán xiāoshòuyǐng xiánmíngzhú 
yuānlóusuìxièdōng西 wènfāngzōng shízàizhǎn cuìchāinán dàigōngméihéngyúnyàng miáoshàngshēngxiāohuà shì xīnláizhuāngshù cǎishànhóngjīndōuzài hènrén jiětīngkāiyuán kōngyǎnxiù hánzhú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故人¹不可见,新知²万里外。
译文: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注释:¹故人:古人,死者。²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丹心¹照夙(sù)²,鬓(bìn)发日已改。
译文: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注释:¹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²夙昔:指昔时,往日。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我欲从灵均¹,三湘隔²辽海³
译文: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注释:¹灵均:在这里指屈原。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²隔:间隔,距离。³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duānshì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yuè zèngzhīài 
rénjiàn xīnzhīwànwài 
dānxīnzhào bìngǎi 
cónglíngjūn sānxiāngliáohǎ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