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zhēchūnxiǎo--zhāngniáng

yuèguāngwēiliányǐngxiǎotíngyuànshēnchénbǎodǐngxiāngxiāonóngshuìkānwénniǎoqíngzhúyúnmèngqīngchūnyǎohǎitángyīnyángliǔmiǎoshūhányānshìchóuduōshǎoshuíchàngzhúzhīshēngliáoràolínfēngdōngfēngzǎo

张玉娘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1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shēng)(huáng),却对菱(líng)¹淡淡妆。
译文:傍晚,来了阵风,下了场雨,洗尽了白天逼人的暑热,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抹上一层薄薄的晚妆。
注释:¹菱花:指古代铜镜中一种花式外形的镜,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的镜。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jiàng)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sū)香。笑语檀(tán)¹:今夜纱厨枕簟(diàn)凉。
译文:理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醉人的幽香阵阵袭来。轻轻一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
注释:¹檀郎:是西晋的潘岳(即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是心中情郎的代称。

chǒuér··wǎnláizhènfēngjiān--qīngzhào

wǎnláizhènfēngjiānjǐnyánguāngshēnghuángquèduìlínghuādàndànzhuāng

jiàngxiāobáobīngyíngxuěxiāngxiàotánlángjīnshāchúzhěndiànliáng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道由白云尽¹,春²与青溪(xī)长。
译文:蜿蜒的山路从白云尽处延伸过来,长长的溪水两边都是春天的美景。
注释:¹道由白云尽:指山路从白云尽处延伸过来,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²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译文: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闲门¹有山路,深柳²读书堂。
译文: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读书堂掩藏在茂密的柳树林中。
注释:¹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²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yōu)¹²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每当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¹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²每:每当。

  阙题即缺题。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此诗时便没有题目,后人因以“阙题”名之。此诗描绘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它不是写诗人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全诗清新自然,婉转流畅,按空间顺序写来,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此诗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读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

参考资料:
1、 刘逸生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64-365

quē

liúshèn tángdài 

dàoyóubáiyúnjìn chūnqīngcháng 
shíyǒuluòhuāzhì yuǎnsuíliúshuǐxiāng 
xiánménxiàngshān shēnliǔshūtáng 
yōuyìngměibái qīnghuīzhàocháng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yìn)恭勤不倦¹,博学²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náng)³(chéng)数十萤(yíng)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在文中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¹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谨慎的意思。²博学:学识渊博。³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⁴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嘉陵江¹色何所似?石黛(dài)²碧玉相因依。
译文:嘉陵江水色像什么?仿佛就是石黛碧玉相接交错的感觉。
注释:¹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在中国四川省东部,发源于秦岭,重庆市注入长江。²石黛,即石墨。青黑色,诗词中因多称“青黛”。古时妇女用为画眉墨,相因依,犹相融和。因兼有黛碧二色。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¹归。
译文: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
注释:¹沙际,犹言水边岸边。岸草先绿,故春似从沙际而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巴童¹荡桨欹(qī)²侧过,水鸡³衔鱼来去飞。
译文:巴地的孩童荡着桨从旁边经过,水鸡衔着小鱼来出飞翔。
注释:¹巴童:巴地儿童。²攲:倾斜。³水鸡:水鸟名。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làng)¹胜事²可肠断³,阆州城南天下稀!
译文:阆中胜事美景令人爱杀,阆州城南的胜景真是天下稀有!
注释:¹阆中:是举全部而言。²胜事:美景。这里指山水之美。³可肠断:极言其美之可爱。

  首句“嘉陵江色何所似”问春天的嘉陵江水的颜色,次句“石黛碧玉相因依”是对上一句的回答。这两句是在描述嘉陵江水的自然景色,属于寄情于景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正怜日破浪花出”说乘船于嘉陵江上,正在对倒映在江面上的太阳进行欣赏之际,一阵阵浪花涌来而将水面上的日影搅乱,杜甫对此美景受破坏感到怜惜。杜甫在刚表达了对嘉陵江江面倒映着红日的美景被破坏之惋惜心绪后,紧接着又将岸边河滩上的绿草看在眼里而使用转折的语句“更复春从沙际归”说来赞美嘉陵江(西汉水)。前句中“日破浪花出”是在写景,而前面的“正怜”就是在写情;后句中“春从沙际归”,既与“日破浪花出”相对仗,又与“更复”即“更看到希望”所表达的情感相交融。这两句属于融景于情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巴童荡浆欹侧过”在《杜诗镜铨》中被刘须溪评价为“景少”;“水鸡衔鱼来去飞”又被刘须溪评价为“语长”。这里的前句,虽然只描写了有巴人小儿划着小船从杜甫的身边穿过去这一较为单调的景色,但是在此却体现了杜诗之中的人民性——“巴童”,这是在《阆山歌》与《阆水歌》里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出现在诗中的人物代表;这里的后句隐约寓指杜甫在写此首诗时他所处的位置——大约就是在阆中的南津渡或正处在南楼(华光楼)一带。这后句看似写景的诗,却被刘须溪评价为“语长”而之所长的地方,既是在为后人辨别杜甫写此诗的环境而告诉人们有关诗圣当时的位置,又能为此诗重点内容即最后一句的现出,铺展其必要的文化意境;所以,“语长”。这两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诗句表现法。

  “阆中胜事可肠断”,杜甫用“可肠断”的悲情,来叙说他在了解阆中古老“胜事”之后的感受;说明杜甫所得知阆中胜事的心绪、与回忆遭遇“安史之乱”的状况相似。《杜诗镜铨》所引《杜臆》犹云“恼杀人意”来解释杜甫此时此刻的心情,说明了杜甫此时很可能心绪悲怆。结句“阆州城南天下稀”:《杜诗镜铨》结合“阆州城南天下稀”所作的解释,举出了“阆之为郡,有五城十二楼之胜概”的例子。这说明在清代,已有文人(包括在此之前而可能前延于唐代或更早的文化背景)识阆中古地,就是昆仑阆苑、就是阆苑仙境——阆州城南的锦屏山以山载人、人高如山自成仙,其山势、其风水、其神话“三位一体”,成为了杜甫所赞的“天下稀”。最后两句诗,是抒情兼叙事的诗句——这样的表现手法,就更能够易于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在诗句之中。

  杜甫在阆中的时间虽然不长,创作的诗篇却不少。这首《阆水歌》专咏阆水之胜,它与《阆山歌》一起成为杜甫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37-238
2、 刘文刚.《阆山歌》与《阆水歌》[J].杜甫研究学刊.1996,(01).

làngshuǐ

 tángdài 

jiālíngjiāngsuǒ shídàixiāngyīn 
zhèngliánlànghuāchū gèngchūncóngshāguī 
tóngdàngjiǎngguò shuǐxiánláifēi 
làngzhōngshèngshìchángduàn làngzhōuchéngnántiānxià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余于¹长沙公²为族³,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译文:与长沙公是同一宗族,祖先都是大司马陶侃的后裔;由于世次相隔已远,彼此也互不相识;这次路司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以此诗相赠。
注释:¹于:犹“与”。²长沙公:指陶延寿。³族:宗族,家族。⁴祖:陶延寿是陶侃的玄孙,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非嫡系),这里的“祖”兼指对方的曾祖父辈与自己的祖父辈。⁵大司马:东晋名臣陶侃,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⁶昭穆:指同宗世系;古代贵族宗庙制度,二世、四世、六世居于左,叫作昭;三世、五世、七世居于右,叫作穆。⁷既远:指世次相隔已远。⁸路人:过路之人,指关系疏远,彼此陌生。⁹浔阳: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是陶渊明的家乡。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同源分流¹,人易²世疏³,慨然寤叹,念兹厥(jué)
译文:同一源头分支流,世系渐远人相疏;感悟此理深慨叹,因念彼此同初祖;
注释:¹同源分流:同一水源分出的支流,比喻同一宗族的不同后代。²人易:人事变更。³世疏:世系疏远。⁴寤:通“悟”,觉悟,醒悟。⁵厥初:当初的始祖。厥:其。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礼服¹遂悠²,岁月眇(miǎo)(cú)³,感彼行路,眷然(chóu)(chú)
译文:血缘宗亲渐疏远,岁月悠悠不停仁;感叹族亲成陌路,犹豫徘徊心恋慕。
注释:¹礼服:服丧的礼服,这里指宗族关系;古人因血缘亲疏关系不同,丧礼之服也有别,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绸麻等五种。²悠:远,指关系的疏远。³眇祖:指年代久远。眇:同“渺”。⁴行路:行路之人。⁵眷然:恋慕的样子。⁶踌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于穆¹²族,允构斯堂³,谐气冬暄(xuān),映怀(guī)(zhāng)
译文:君为同族美名扬,弘扬父志功辉煌;温文尔雅谦和态,美德生辉映圭璋;
注释:¹于穆:赞叹之辞。毛传:“於,叹辞也;穆,美。”²令:美,善。³允构斯堂:指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允:诚信,确能;堂:正室,喻父业。⁴谐气:和谐的气度。⁵冬暄:像冬天的阳光般和暖。暄:暖和。⁶映:辉映。⁷怀:胸怀。⁸圭璋:宝贵的玉器。这句是说长沙公的胸怀与可与美玉相映生辉。这两句赞美长沙公气度温和,品德高尚。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yuán)采春华¹,载警秋霜²,我曰钦³哉,实宗之光
译文:风华正茂光灿灿,立身谨慎防秋霜;可钦可佩令我赞,君为我族增荣光。
注释:¹爰采春华:光彩如同春花;这里是形容长沙公风华正茂,功绩卓著。《宋书·高帝纪》载:“义熙五年(409年),慕容超率铁骑来战,命咨议参军陶延寿击之。”可知陶延寿于义熙间颇立功业。爰:语助词。采:光彩;华:同“花”。²载警秋霜:惕于秋霜之微;是说长沙公立身处事机敏练达而小心谨慎。载:通“再”,又;警:惕。³钦:敬。⁴实宗之光:实在是宗族的荣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伊余云¹(gòu)²,在长³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译文:彼此偶然一相逢,我愧辈长忘同宗;笑语欢言尚未久,君将离去各西东;
注释:¹伊、云:语助词。²遘:遇。³长:长辈;指作者为长沙公的长辈。⁴同:指同宗。⁵逝:往,去;这里指分别。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遥遥三湘¹,滔滔九江²,山川阻远,行李时通³
译文:三湘遥遥君归处,九江滔滔我意浓;远隔山川路途阻,频将音讯互为通。
注释:¹三湘:泛指湖南,这里指长沙公将返封地长沙。²九江:指作者所在地。³行李时通:经常互通音讯。行李:使者。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何以写¹心,贻(yí)²此话言,进篑(kuì)³虽微,终焉为山
译文:如何表达我心意,且送几句肺腑言;积土可以成高山,进德修业是圣贤;
注释:¹写:抒发,倾泄。²贻:赠送。³篑:盛土的竹器。⁴为山:指建立功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加一筐土虽然很少,但积少成多,最终亦能成山;这里是勉励长沙公不断进德修业,最终可以建成伟大的功业。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¹哉离人²,临路³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译文:愿君此去多保重,相送登程意凄然;路途遥远难再晤,愿得音讯早早传。
注释:¹敬:有“慎”的意思。²离人:离别之人,指长沙公。³临路:上路,登程。⁴款襟:畅叙胸怀款:诚,恳切。⁵辽:远。⁶音问其先:是说可以常通音讯。

  这首诗共四章,诗人以长者的身份,一方面感叹宗族的悠久历史,赞美宗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赞扬长沙公能继父业,并勉励其不断进德修业,希望日后常通音讯。

  陶渊明与长沙公虽然同宗,但由于支系略远而形同路人,这不禁使颇重亲情的陶渊明有些失意,“眷然踌躇”。但临别之言,作者并无抱怨而是以长者口吻,述先祖之洪烈,赞宗族之美德,而长沙公又能“允构斯堂”,“实宗之光”,颂扬其继承祖业的才识与功绩。这是一种长者的期盼与肯定。“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道出即将离别的不舍,二人言谈相投,惜别之情自然而生,“逝焉西东”乃见聚散匆匆,失意与怅然交渗其中。临别寄殷勤之意这是必然,更何况二人又是同宗之亲。此地一别有“三湘”“九江”阻隔,路途遥远,希望能书信相通,聊慰相思之情。“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是作者对长沙公的劝勉,虽为临别之言,但能见出作者勉励长沙公继续进德修业再荣宗族的真诚。

  全诗以长者口吻娓娓道来,既道出自己与长沙公的宗族亲情,又体现出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关爱,语气和蔼,态度恳切,体现出诗人重视立身处世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对亲情关系的敬重。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9-13

zèngzhǎngshāgōng--táoyuānmíng

zhǎngshāgōngwèitóngchūzhāoyuǎnwèirénjīngguòxúnyánglínbiézèng

tóngyuánfēnliúrénshìshūkǎirántànniànjuéchū

suìyōusuìyuèmiǎogǎnxíngjuànránchóuchú

lìngyǔngòutángxiédōngxuānyìng怀huáiguīzhāng

yuáncǎichūnhuázàijǐngqiūshuāngyuēqīnzāishízōngzhīguāng

yúngòuzàizhǎngwàngtóngxiàoyánwèijiǔshìyān西dōng

yáoyáosānxiāngtāotāojiǔjiāngshānchuānyuǎnxíngshítōng

xiěxīnhuàyánjìnkuìsuīwēizhōngyānwèishān

jìngzāirénlínránkuǎnjīnhuòliáoyīnwènxi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