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渺无极,俯仰慨古初。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
堪舆渺无极,俯仰慨古初。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
勋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誓命缵王业,侵伐纷霸图。
勋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誓命缵王业,侵伐纷霸图。
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天不生夫子,民极谁其扶。
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天不生夫子,民极谁其扶。

shàngjiāshūyǐnxiānshēngliùshǒu--mèngguì

kānmiǎoyǎngkǎichūhuángfēngzhàn涿zhuō鹿cǎoshāngxuè

xūnhuáwénmíngkěnjūnzhūshìmìngzuǎnwángqīnfēn

chūnqiūèrbǎidàotiānshēngzimínshuí

何梦桂

何梦桂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4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外侮¹需人御²,将军赋采薇³
译文:来自国外的侮弄需要人去抵挡,戴安澜将军受命于危难之中,率部远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抗日的《采薇》诗篇。
注释: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 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¹外侮:来自国外的侮弄。侮:欺负,侮辱。此指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²御:抵挡。³将军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¹称机械化,勇夺虎罴(pí)²威。
译文:戴安澜将军所率领的200师靠英勇善战,勇敢顽强,大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风。
注释:¹师:军队。此指戴所率领的国民党第5军第200师。²虎罴:这里比喻凶猛的敌人。罴,熊的一种。即棕熊。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浴血东瓜¹机,驱倭(wō)棠吉²归。
译文:东瓜之战中,将军率领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坚守住了东瓜重镇,又在棠吉之战中,率领将士从日寇手中夺回了棠吉。
注释:¹东瓜:即同古,缅甸南部重镇。²棠吉:缅甸中部地名。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沙场¹²(yǔn)³,壮志也无违
译文:一代抗日英杰竟然命丧缅北战场,将军虽壮志未酬,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凌云壮志,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注释:¹沙场:即战场。²竟:副词,竟然,表示有点出乎意料。³殒命:丧命。⁴无违:没有违背。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首联二句,直书事始,即从戴安澜将军率所部入缅甸远征抗日写起。两句是因果关系。国难当头,拄危急需栋梁;骁将受命,慷慨即赴疆场。诗人一落笔便将被挽者的高大形象安置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大背景中,凛然正气,遂尔笼罩全篇。“赋采薇”三字,用远征赴敌的古典,精切不移,于叙事则有雍容不迫之气度,于行文则有渊雅流丽之风致。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颔联二句,机律对仗,突出戴安澜将军所辖之第二○○师的军威。上句言其装备之精良,扣住其师为机械化部队的特点。不过,武器虽然很重要,但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人,故下句紧接着就强调该师将士之勇猛,笔意十分周至,且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见识甚为高卓。古诗词中例多以虎罴、貔貅之类猛兽来赞颂勇武的军队,本篇却说“勇夺虎罴威”,是翻倍写法,比直接用虎罴来形容悍师劲旅,更其生动。此五字神采飞扬,亦是一篇之警策。“机械”、“虎罴”,各为本句自对,也颇工致。

  “浴血东瓜机,驱倭棠吉归。”颈联二句,仍然机律骈偶。辞意是进而叙说第二○○师在缅甸的战争历程。“东瓜”、“棠吉”,以域外战地译名入诗,谓之实录,可称“诗史”。当日参加戴安澜将军追悼会者,很多是第二○○师的将士,挽诗中特别提及他们在缅甸的战斗经历,对他们来说,倍显亲切。这样,挽诗也就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尾联二句,收笔回到戴安澜将军本身,哀悼他赍志以殁,缴出挽诗吊唁逝者的主题。一“竟”字写出诗人闻此将星陨落之噩耗后的震惊与痛惜,虚字传神,富有感情色彩。而痛惜之余,思及戴安澜将军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暨中华民族的抗战大业而献身的,乃觉得他虽死犹荣,重于泰山,故结句赞其壮志无违——壮志无违则问心无愧,将军的英灵可以含笑于九泉了。这里名副其实是卒章显“志”:此“壮志”是戴安澜将军之壮志,又是诗人毛泽东之壮志,更是当日四万万中华儿女之壮志。孔夫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日本侵略者的罪恶的子弹,能够射穿将军的躯体,却不能够毁灭将军的精神。一夫之志尚不可夺,何况四万万众之志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此诗不啻是借歌颂一个戴安澜将军来歌颂整个中华民族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誓与侵略者奋战到底的伟大精神。所吊者国之殇而所彰扬者国之魂,其笔重矣!其旨大矣!

  全诗以戴安澜将军率部人缅抗日为题材,以缅南东瓜之战、缅中棠吉之战以及缅北遭遇伏击、不幸牺牲为线索,歌颂了戴安澜将军的抗日伟绩和反侵略的英雄气概。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献身,长歌当哭,英名永存。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红旗出版社,2002年5月:第201页至203页

 ·wǎndàiānlánjiāngjūn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wàirén jiāngjūncǎiwēi 
shīchēngxièhuà yǒngduówēi 
xuèdōngguāshǒu tángguī 
shāchángjìngyǔnmìng zhuàngzhìwéi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幽兰生前庭,含薰(xūn)¹待清风。
译文: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注释:¹薰:香气。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清风脱然¹至,见别萧艾(ài)²中。
译文: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注释:¹脱然:轻快的样子。²萧艾:指杂草。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行行¹²故路³,任道或能通。
译文: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注释:¹行行:走着不停。²失:迷失。³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失故路”指出仕。⁴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¹
译文: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注释:¹鸟尽废良弓: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yǐnjiǔ ·yōulánshēngqiántíng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yōulánshēngqiántíng hánxūndàiqīngfēng 
qīngfēngtuōránzhì jiànbiéxiāoàizhōng 
xíngxíngshī rèndàohuònéngtōng 
juédāngniànhuán niǎojìnfèiliánggōng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山坡陀(tuó)¹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tuí)²
译文:斜坡山冈啊下入江,山崖陡直啊被荡漾水波撞击后,好像一堵斜墙。
注释:¹坡陀:山势起伏貌。²颓墙:倒塌的墙垣。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松茀(fú)¹兮百尺旁,拔此惊葛²之。
译文:松树曲折啊百尺旁荫,挺拔的树干使千岁蘸惊哀。
注释:¹茀律:曲折貌。²葛:植物名,落叶木质藤本。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yè)杖兮吾僮(tóng)亦吾之书随。
译文:我上面见不到太阳啊下面可有依靠,牵引着我凭拐律行走啊是家僮也是学生。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藐余望兮水中汦(zhǐ)¹,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译文:我遥远地望见啊水里附于山体如箸的东西,是挺立修长的长者、穿着草服和羽服的道士。
注释:¹汦:此同“坻”。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huàn)(yí)¹坦腹盘石箕(jī)坐兮,山亦有趾(zhǐ)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译文:瀚海般舒身仰卧,盘石般两腿张开坐着啊,有基稳固不会动摇,四面空旷无人啊连饥饿都忘掉了。
注释:¹澣颐:澣,同浣。颐,指下巴。簿颐犹言洗脸。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仙人偓(wò)(quán)¹自言其居瑶之圃(pǔ),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译文:仙人偃俭自言他居住在仙境,一天一夜飞行往来不计次数。
注释:¹偓佺:古传说中的仙人名。《神记》:“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能飞行。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译文:你叫他开口说话啊,难道只有那无边的银河惊怖我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默不言兮,蹇(jiǎn)昭氏之不鼓琴。
译文:沉默不说话啊,如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dàn)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¹我归路。
译文:蹇昭氏安然地能使山河和日月长在,假若有贤人出世啊,梦里的仇池山是我的归路。
注释:¹仇池:山名。在甘肃省,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此非小有兮,噫(yī)¹何以乐此而不去。
译文:这不是狭小之地啊,噫嘻乎我怎么乐此而不去?
注释:¹噫乎:叹词。表示慨叹。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昔余游于葛天¹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译文:往日我游于葛天之地啊,身份不同陶氏人,还是难和他们和谐同趣。
注释:¹葛天:传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¹
译文:飞升到那辽阔的部落不大吉祥啊,车夫悲叹我马有情意。
注释:¹怀:怀恋。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聊逍遥兮容与¹,晞(xī)²余发兮兰之渚。
译文:姑且逍遥啊从容闲适放任生活,沐浴我的头发啊于兰渚。
注释:¹容与:从容闲舒。此句全用《九歌》。²晞:晾干,《九歌》:“ 晞汝发兮阳之阿。”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jié)¹兮欲知余者稀。
译文:我认为世事啊千年出一圣人犹如一时之事,余行路曲折啊真正了解的人稀少。
注释:¹诘曲:屈曲,屈折。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峨峨洋洋¹余方乐兮,譬(p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译文:峨峨洋洋啊我才快活啊,我好比船归属于水,鱼游鸟举也不感觉到。
注释:¹峨峨洋洋:本形容音乐高亢奔放,此形容欢乐之态。《列子·汤问》:“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何必每念辄(zhé)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译文:不必每一思念随意实现,应和我之音好似乐声,排位如此高之人啊乐人钟子期。

  第一层,写登大庾岭巅,观浈水,借史叹息不幸人生。“山坡陀”、“下属江”描绘岭的形景。“势崖绝”、“游波所荡如颓墙”,描绘水的势态。“松弗律”、“百尺旁”,描绘山水问的松貌。即景联想,追述历史,发出惊叹。接着写梦中的自我:“上不见日”,“下可依”,老了只有帮助“曳律”的“吾僮”亦是“书随”。词人仿佛是“水中溉”,是“颀然”“长者”即“黄冠而羽衣”道士,是“擀颐坦腹”,“盘石箕坐”,是“山亦有趾安不危”,快活地过着“四无人兮可忘饥”的悠静生活。

  第二层,幻想、追求仙境及仙人偓佺。一开头就以仙人的口气自报家门:我“仙人偓佺”,居“瑶之圃”仙境。论本事,“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一“开口”,“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蹇昭氏”“不鼓琴;论寿命,“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绍介“仙人俚俭”的“瑶之圃”,我将视为“梦中仇池”,梦中“归路”和归宿。这的确是广阔的仙境, “我何以乐此而不去”。除此,还有其它乐土,词人追慕偓佺,欲走仙人之路,显然是对召用无望的自我嘲笑。

  第三层,写梦中神游、人生追求与晚年向往。一开头用“昔余游”三字,仿佛神话般的世界,也许是词人曾经有过的梦寐以求的幻境神游之地。“游于葛天”和“陶氏”这些古老部落——桃花源般的世界。尽管“身非”葛天、陶氏之民,但与他们“犹与偕”。在神游中遇到去理想国“乘渺茫”,“良未果”,“仆夫悲余马怀”的不悦花絮,但词人仍放任前行,“聊逍遥兮容与”,“唏余发兮兰之渚”。由此显然看出词人所追求的是歌舞升平的乐土与愉悦放旷的晚年生活。同时,他深深感叹人生道路极其艰难:“千载一人犹并时”,昙花一现,“余行诘曲”,世人“知余者稀”。这是东坡的自信、自谦而又自卑之词。最后六句,词人仰天长啸,随缘放旷:“峨峨洋洋余方乐”啊,如系舟于水,如“鱼潜鸟举亦不知”。似觉自由了,解放了,物我相忘,清净无为,可谓高山流水觅知音:“应余若响”的钟子期——仙人俚俭。如梦,如醉,召用无望,只好以仙道来寄寓晚年归隐情怀。

  此词全部采用神话之笔,史故之典,传达出词人晚年召用无望的无奈而求助于仙道的梦幻情调。名为写“山坡陀”,实际寄寓着他的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与矢志不渝的晚年美好追求。全词道话色彩特浓,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愫,是东坡继承与发展楚词与屈风的另一特色。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341-1344页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半壁东南¹三楚²雄,刘郎³死去霸图空。
译文:东南地以楚的形势最为雄险,而刘道一的牺牲,致使原来宏伟的图谋落空了。
注释:刘道一:原籍湖南衡山,迁居湘潭。留学日本期间,参加同盟会。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后,在长沙被捕牺牲。¹半壁东南:谓东南地区占全国领土之半。半壁,半边。²三楚: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包括今苏北、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地区。³刘郎:即刘道一。⁴霸图:这里指推翻清王朝、恢复中华的宏伟计划。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¹(kāng)(kǎi)同。
译文:义军残部尚存,革命事业还非常艰巨,如今有谁能像他那样奋发激昂呢。
注释:¹斯人:这人。指刘道一。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¹泣哀鸿²
译文:边塞上秋风萧瑟,战马悲嘶;神州大地,在暗淡的落日余晖之中,传来鸿雁的哀鸣。
注释:¹落日: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²哀鸿:哀鸣的鸿雁,喻流离失所。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几时痛饮黄龙酒¹,横揽(lǎn)江流一奠(diàn)²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北京,痛饮庆功祝捷之酒?到时定酹酒在江流之中,祭奠您的英魂。
注释:¹痛饮黄龙酒: 语本《宋史·岳飞传》,岳飞率军北伐抗金,取得多次胜利,他曾满怀胜利信心跟部下将领相约:“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府,金初的都城,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黄龙酒,喻取得最后胜利时的庆功酒。²公:对刘道一的尊称。

  前两联写烈土的品德和才干,正因为烈士的德才兼备,他的逝去也就更使人感到痛惜;后两联写出刘道一烈士牺牲后的斗争形势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全诗哀挽死者,激励生者,慷慨悲歌,沉雄豪壮。

  首联“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孙中山首先想到的是刘道一生前发动武装起义的三楚地区。孙中山说,湖南湖北一带地区,在中国东南半壁江山占很重要的地位。它地形险要,开展革命活动极有战略意义。但由于刘郎一死,使宏伟的革命计划落空了。开头两句诗既见一位革命家对革命事业高瞻远瞩的襟怀,又充满着对死难者无限惋惜、哀悼之情。一个“雄”字,一个“空”字,一开一阖,一扬一抑,含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字字句句铿然作金石声。

  颔联紧承首二句,伸足自己的深悲剧痛:“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刘道一遗留下来的革命重担是十分艰巨的,有哪一个能像他一样慷慨激昂地抛头颅、洒热血呢!孙中山先生极口称赞刘道一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叹这种热血男儿的难得,同时也就倾泻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

  颈联“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诗人描绘了一幅外患内忧交相煎迫的景象:边地战马在秋风中嘶鸣,塞上烽火熊熊燃烧,外国帝国主义正虎视眈眈,,伺机入侵;而国内满清政权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政治腐败不堪,人民流离,哀鸿遍野。此时此际多么需要革命志土奋起救亡图存,而恰在此时,刘道一同志与他的同志永别了,令人怆然涕下。笔墨酣畅饱满,情思悠悠不尽。

  尾联从眼前的沉痛一笔宕开,描绘一幅革命胜利的前景:“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刘道一同志,安息吧!有朝一日,同志们将推翻满清,直捣黄龙,把酒洒在大江之上祭奠你的英灵!

  该诗多处用典取事,但都自具特色而耐人品味,令人激赏。孙中山就于诗中妙手巧借典籍史事化为己用,遂能以少许语言表达深广意蕴。其用典取事有三大优点:一是熨贴精当,饶有情韵。如“三楚”“哀鸿”等,字里行间蕴藉着丰富的潜台词,体现了“篇中有余味”“句中有余意”和“神余言外”的高超要求,却都恰切、新鲜,于全诗的整体意境中显得圆润而条贯。二是避直就曲,富于造型。如“神州落日”“痛饮黄龙酒”等,都是意象生动、形态鲜明的用典佳例。以“黄龙”一典而言,由于岳飞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此典一用,立即在人们面前再现出一队队威武雄壮、纪律严明、所向披靡、百姓拥戴的将士形象,令人眼明心亮,豪气顿生。三是大胆反泼,妙化新意。古人诗词中“临江酾酒”本是常事,但那只是一般地浇酒祭江,藉以倾发其抑郁情怀,往往带有消沉的色彩。而孙中山却以“横揽江流”这矫健豪雄的气概英姿,一反“临江酾酒”旧典的迟暮之气,并进而一扫古往众多吊亡诗词哀悯凄戚的感伤色彩,做到了在借典用事上能“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总之,此诗于沉雄,悲壮中焕发出激越、磅礴、浩瀚、高兀的阳刚美。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正气诗歌100首[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392-394.
2、 贺新辉主编.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48.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江国¹(yú)²千里,山城近³百层。
译文:南国的江河众多,水程超过一千。岳阳城在巴陵山上,将近百层。
注释:¹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²逾:越过。³近:将近。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译文:湖岸的风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飘落灯前。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留滞风难尽,艰危气益增。
译文:留滞他乡,有风无用,艰危时局,气节弥坚。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图南¹未可料,变化有鲲(kūn)(péng)²
译文: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注释:¹图南:语出《庄子》,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韧,具有雄心壮志。²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

  以“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开端,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滞留风难尽,艰危气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风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气魄壮大,临危无惧而弥坚。接下来“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句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段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天宝十四年(755),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风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仗,“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非常贴切。

  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参考资料:
1、 陈元生.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296

yuèyángchéngxià

 tángdài 

jiāngguóqiān shānchéngjìnbǎicéng 
ànfēngfānlàng zhōuxuěhándēng 
liúzhìcáinánjìn jiānwēizēng 
nánwèiliào biànhuàyǒukūnpé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