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重九共追游,今日西风两地秋。遥想登高南望远,茱萸满眼不胜愁。
去年重九共追游,今日西风两地秋。遥想登高南望远,茱萸满眼不胜愁。

jiǔliúshìhēngshì--zhāngníng

niánzhòngjiǔgòngzhuīyóujīn西fēngliǎngqiūyáoxiǎngdēnggāonánwàngyuǎnzhūmǎnyǎnshèngchóu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8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¹下上,流莺(yīng)来往,无限痕魂。
译文:平坦的沙滩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个芳草鲜美的村庄,春天的绿色早已覆盖了冬季曾经带来的荒凉。游丝在微风中上下飘拂,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派大好风光,却让人无限惆怅。
注释:¹游丝:春日里,一些虫子所吐的细丝飘拂在空中。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qǐ)¹深静人归晚,金鸭²水沉³温。海棠(táng)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译文: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儿还不见归还。鸭形铜香炉上袅袅青烟,炉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阳拉长的海棠树的影子里,耳听着杜鹃声声悲啼,整个黄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注释:¹绮窗:雕刻有花纹的窗户。²金鸭:金属制鸭形香炉。³水沉:即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古代用以熏衣和去秽气。⁴子规:即杜鹃鸟。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叫声凄切,昼夜悲鸣。

  这首词构思了一位黄昏日暮伫立渡津跷首企盼意中人归来的闺中痴情少妇形象。

  词首二句“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交待了这位女主人公所处的地点和时令。她住在一个靠近沙滩渡口的小村子上,时间已是芳草萋萋的盛春。“去年”二字,表明时序的更替,那村边渡口,芳草再绿,暗示意中人分手离去已是去年之事。此二句写主人公移步来到村外所见渡头春景“依然去年时”。入笔即已情在景中,宛曲流露闺中人的思怨之情。三四句“游丝上下,流莺来往”仍是景语。游丝,指蜘蛛类昆虫结的网。这里是说蜘蛛儿正在林间上下结网,黄莺儿往来穿梭于树梢之间。这一切皆昭示着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昆虫、小鸟皆自由自在地活动于大自然中,到处一派勃勃生机。然而,独有这位思妇触景伤情,感到“无限痕魂”。这魂离魄散的无限惘怅,正来自对意中人一别经年的刻骨相思。以乐景写哀,倍增哀怨,看来洪氏亦深明此道。过片“绮窗深静人归晚”直写思妇企盼归人的情感。绮窗,表明所居之华,侧面交待思妇显贵的身份。“深静”二字渲染了闺中独处的孤寂氛围。“人归晚”表明对意中人的思念。接着“金鸭水沉温”再次交待这位思妇显非普通人家。鸭形香炉中水沉香带着温和的香气冉冉上升。这句回应上句“深静”二句所设置的空寂和无聊的氛围。煞尾三句“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为闺中思妇安排了特定的环境:一是婆娑摇曳的海棠树影之下;二是哀啭啼血的杜鹃声里;三是晚霞落照的黄昏暮色。“立尽”二字表明思妇渡头盼归人伫立之久,从早至晚,直至黄昏逝去,夜幕降临。可见思妇期盼归人心情之切。全词至此,一个独立黄昏渡头翘首企盼的闺中少妇形象已十分丰满地再现出来。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烟霏(fēi)¹,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译文:云雾迷蒙,小雪飘飘。梅花枝上堆满雪,春天从哪里来?
注释:¹霏霏:纷飞的样子。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¹塞管催。
译文:朦朦胧胧翻开悟,那时的梅景还存在吗?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
注释:¹从教:任凭管:乐器。

  上片连用“霏霏”叠字,强调风雨如晦,气候极其恶劣。一团团的残雪无情地堆积到梅花枝上,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虽然明知冬天不会太久了,残冬一过,春天就要来临。但眼前这种烟雨、雪压霜欺的景象,直叫人怀疑春天还会有么?不言而喻,这恶劣的自然气候正是暗喻吴淑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蒙受种种冤屈的弱女子所感受到的黑暗社会对她的重压。她从心底发出“春从何处回”的呼喊,渴望春天快快降临,渴望洗刷蒙受的不白之冤。

  下片憧憬获得自由后的美好情景:那时冰雪消融了,一簇簇,一朵朵的梅花从睡梦中醒来,绽开了绯红的醉眼。月亮出来了,梅枝在月光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呵!然而,这种境界并不存在,现实仍然是昏暗冷酷,所以“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是以设问句提出的,这就与上片设问承接起来,并更进一步强烈地表达了渴望自由的心情。最后以“从教塞管催”作结,意思是:既然无情雪堆积在梅枝上,梅花无法展现她的美丽,就任笛曲吹吧!吹得梅花纷纷飘落也毫不怜惜(古有《落梅花》笛曲。)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孙舣《落梅词》:“一声羌管吹鸣咽,玉溪半夜梅翻雪”;既然一切诬告不实之词象脏水一样往我身上泼来,我的冰清玉洁被玷污了,形象被歪曲了,就让脏水继续泼吧,直至我窒息、消亡!这是出自愤愤不平的呼喊。

  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小词,正象婷婷玉梅那样,天然、淡雅,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而又风流蕴藉,情致缠绵。也象羌笛声那样,哀怨、悠扬,余音娟,不绝如缕。构思极巧,是咏雪?还是咏梅?亦此亦彼,浑然莫辨。出自步性的锦心绣口,倍觉细腻、灵巧。笔笔写景同时又曲曲传情,化实为虚,终不许一语道破。作者的真实感情隐藏在霏霏烟雾、纷纷雪片背后,让读者去玩味。小词的语言也清新而纯净,声调和美。即如开头三句;叠字“霏霏”,又复沓一次, “雪”宇也以“顶针”的形式重叠,造成轻快的节奏,如同小儿女的窃窃私语,又如哺晡梦呓,与词的内容十分协调。 “堆"字下得新颖而贴切,形象感强,完全是从口语中提炼出,绝无文人笔下的书卷气。这种天籁之趣,十分难得。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七卷:中国妇女出版社,2001年7月:第57页
2、 徐荣街 徐瑞岳主编.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82页

zhǎngxiānglìng··yānfēifēi--shū

yānfēifēixuěfēifēixuěxiàngméihuāzhīshàngduīchūncóngchùhuí

zuìyǎnkāishuìyǎnkāishūyǐnghéngxiéānzàizāicóngjiàosāiguǎncuī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人生无根蒂(dì)¹,飘如陌²上尘。
译文: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注释:¹蒂: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²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分散逐风转,此¹已非常身²
译文: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注释:¹此:指此身。²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落地¹散兄弟,何必骨肉亲!
译文: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只是骨肉之亲呢?
注释:¹落地:刚生下来。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得欢当作乐,斗¹酒聚比邻²
译文: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注释:¹斗:酒器。²比邻:近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盛年¹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译文: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注释:¹盛年:壮年。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及时¹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注释:¹及时:趁盛年之时。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难再晨:是说没有第二个早晨。这两句是说,壮年不会第二次到来,一天之内没有第二个早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两句是说,趁着盛年之时应当勉励自己,光阴流逝不会等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结尾四句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对这四句诗作如此理解,未尝不可。但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难得,那么,对于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点点欢乐,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的标准和信仰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的在生活中寻找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来自生活,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78-579页

shīshíèrshǒu ·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rénshēnggēn piāoshàngchén 
fēnsànzhúfēngzhuǎn fēichángshēn 
luòwéixiōng ròuqīn 
huāndāngzuò dǒujiǔlín 
shèngniánchónglái nánzàichén 
shídāngmiǎn suìyuèdàirén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一灯如萤(yíng)雨潺(chán)¹,老夫读书蓬户间。
译文:帘内一灯如豆,雨声淅沥沥,我在蓬户间读书。
注释:¹潺潺:形容雨声。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户凋朱颜。
译文:沉浸于书中与古人见面,对镜自照,只见容颜衰老,遗憾功名未成。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¹天何悭(qiān)²
译文: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失意潦倒,上天对我为何这般吝啬?
注释:¹蹭蹬:比喻失意潦倒。²悭:吝啬。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¹思天山。
译文: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
注释:¹仗下:借指朝堂。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译文:开天辟地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历史更迭很常见。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译文:我们的时代,后人看起来跟我们看上古三代一样。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译文:但是现在好多人尊古复辟,简单地从形式上模仿古代。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译文:古人抛弃了的糟粕,他们见了也垂涎三尺,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译文:甚至钻在故纸堆中,抄袭剽窃妄造,生出许多罪孽。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译文:我们自己的手写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非要泥古不化?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译文:即使就是今天的俗语,我们今天如果编写好。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译文:五千年后的人,也惊异为古代文物,绽放异彩!

gǎn ·kuàizáohúndùn

huángzūnxiàn qīngdài 

kuàizáohúndùn húnhúnxuánhuán 
shǒunéngsuàn zhīyǒuwànnián 
xuānzàoshūqiè jīnshǐsuìqiān 
shìhòurén ruòsāndàixiān 
hàozūn zhǐyán 
liùjīngsuǒ gǎnshīpiān 
rénzāo jiànzhīkǒuliúxián 
yán沿gānpiāodào wàngzàocóngzuìqiān 
huángtóngtuánrén jīnxián 
jīn duàndàiqián 
míngchuāngchǎngliú gāozhēngxiāngyān 
zuǒchénduānyàn yòulièxuētāojiān 
shǒuxiěkǒu néngqiān 
jīnliú ruòdēngjiǎnbiān 
qiānniánhòurén jīngwéilánb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