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虹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
千里山河霁色开,清秋临眺独徘徊。虹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原鸟雀哀。
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衰草越王台。当年霸业俱尘土,愁听荒原鸟雀哀。

chéng怀huái--tēng

qiānshānkāiqīngqiūlíntiàopáihuáihóngqiáoyǐnyǐnlóngjiāngràoyànshuāngshuāngzhìdiéhuí

luòháncháoluólěngyānshuāicǎoyuèwángtáidāngniánchénchóutīnghuāngyuánniǎoquèāi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𤊹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然𤊹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huǒ 古读:huǐ)¹,九月授衣²。一之日³(bì)(fā,一说读bō),二之日栗(lì)。无衣无褐(hè),何以卒岁。三之日于(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¹⁰彼南亩¹¹,田畯(jùn)¹²至喜(chì)¹³
译文: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赶来吃酒食。
注释:¹七月流火:火(古读huǐ),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²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 ³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以下二之日、三之日等仿此。为豳历纪日法。⁴觱发:大风触物声。⁵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 ⁶褐:粗布衣。⁷ 于:犹“为”。为耜是说修理耒耜(耕田起土之具)。⁸ 趾:足。⁹举趾:是说去耕田。 ¹⁰馌:馈送食物。¹¹亩:指田身。田耕成若干垄,高处为亩,低处为畎。田垄东西向的叫做“东亩”,南北向的叫做“南亩”。¹²田畯:农官名,又称农正或田大夫。¹³喜:通“饎”。 酒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¹²³,有鸣仓庚(gēng)。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yuán)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¹⁰(qí)¹¹。女心伤悲,殆(dài)及公子同归¹²
译文: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注释:¹春日:指三月。²载:始。³阳:温暖。⁴仓庚:鸟名,就是黄莺。⁵懿:深。⁶微行:小径(桑间道)。⁷爰:语词,犹“曰”。⁸柔桑:初生的桑叶。⁹迟迟:天长的意思。¹⁰蘩:菊科植物,即白蒿。古人用于祭祀,女子在嫁前有“教成之祭”。一说用蘩“沃”蚕子,则蚕易出,所以养蚕者需要它。其法未详。¹¹祁祁:众多(指采蘩者)。¹²殆及公子同归:是说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一说指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公子:指国君之子。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¹。蚕月²条桑³,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yī)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¹⁰孔阳¹¹,为公子裳。
译文:七月大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注释:¹萑苇:芦苇。八月萑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做箔。²蚕月:指三月。³条桑:修剪桑树。⁴斨:方孔的斧头。⁵远扬:指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⁶猗:《说文》《广雅》作“掎”,牵引。“掎桑”是用手拉着桑枝来采叶。也有一说“猗”读作“yī”,美好盛大的样子。⁷女桑:小桑。⁸鵙:鸟名,即伯劳。⁹玄:是黑而赤的颜色。玄、黄指丝织品与麻织品的染色。¹⁰朱:赤色。¹¹阳:鲜明。以上二句言染色有玄有黄有朱,而朱色尤为鲜明。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四月秀葽(yāo)¹,五月鸣蜩(tiáo)²。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³。一之日于貉(hé),取彼狐狸,为公子裘(qiú)。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豵(zōng),献豜(jiān)于公。
译文:四月远志开了花,五月知了阵阵叫。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注释:¹秀葽:言远志结实。葽:植物名,今名远志。²蜩:蝉。³陨萚:落叶。⁴于貉:《郑笺》:“于貉,往博貉以自为裘也。”貉:哺乳动物。外貌像狐狸,昼伏夜出。⁵同:聚合,言狩猎之前聚合众人。⁶缵:继续。⁷武功:指田猎。⁸私其豵:言小兽归猎者私有。豵:一岁小猪,这里用来代表比较小的兽。⁹豜:三岁的猪,代表大兽。大兽献给公家。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五月斯螽(zhōng)¹动股²,六月莎(suō)³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qióng)(zhì)熏鼠,塞向(jìn)户。嗟(jiē)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译文: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户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注释:¹斯螽:虫名,蝗类,即蚱蜢、蚂蚱。旧说斯螽以两股相切发声,²动股:言其发出鸣声。³莎鸡:虫名,今名纺织娘。⁴振羽:言鼓翅发声。⁵穹窒:言将室内满塞的角落完全堵塞住,这样才便于熏鼠。穹:空隙。窒:堵塞。⁶向:朝北的窗户。⁷墐:用泥涂抹。贫家门扇用柴竹编成,涂泥使它不通风。曰:《汉书》引作“聿”,语词。⁸改岁:是说旧年将尽,新年快到。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六月食郁¹及薁(yù)²,七月亨(pēng)³葵及菽(shū),八月剥(pū)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¹⁰(jū)¹¹,采荼(tú)(xīn)(chū)¹²,食我农夫。
译文: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注释:¹郁:植物名,唐棣之类。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²薁:植物名,果实大如桂圆。一说为野葡萄。³亨:同“烹”,烹饪。⁴菽:豆的总名。⁵剥:读为“扑”,打。⁶春酒: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叫做“春酒”。枣和稻都是酿酒的原料。⁷介:祈求。⁸眉寿:长寿,人老眉间有豪毛,叫秀眉,所以长寿称眉寿。⁹壶:葫芦。¹⁰叔:拾。¹¹苴:秋麻之籽,可以吃。¹²薪樗:言采樗木为薪。樗:木名,臭椿。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九月筑场¹²,十月纳³禾稼。黍(shǔ)(jì)(tónɡ)(lù),禾麻菽(shū)。嗟(jiē)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亟(jí)其乘屋¹⁰,其始播百谷。
译文: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开始室内劳动。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注释:¹场:是打谷的场地。²圃:是菜园。春夏做菜园的地方秋冬就做成场地,所以场圃连成一词。³纳:收进谷仓。⁴禾稼:谷类通称。稼:古读如“故”。⁵重穋:亦作“穜稑”。稑,同“穋”。作物先种后熟叫“重”,后种先熟叫“穋”。⁶禾麻菽麦:这句的“禾”是专指一种谷,即今之小米。⁷宫功:指建筑宫室,或指室内的事。功:事。⁸索綯:是说打绳子。索:动词,指制绳。綯:绳。上两句言白天取茅草,夜晚打绳子。⁹亟:急。¹⁰乘屋:盖屋。茅和绳都是盖屋需用的东西。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二之日凿冰冲冲¹,三之日纳于凌²³。四之日其蚤(zǎo),献羔祭韭(jiǔ)。九月肃霜,十月涤(dí)。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jī)彼公堂,称¹⁰彼兕(sì)(gōng)¹¹,万¹²寿无疆¹³
译文: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注释:¹冲冲:古读如“沉”,凿冰之声。²凌:冰。³阴:指藏冰之处。⁴献羔祭韭:这句是说用羔羊和韭菜祭祖。⁵肃霜:犹“肃爽”,双声连语。这句是说九月天高气爽。⁶涤场:清扫场地。一说“涤场”即“涤荡”,“十月涤荡”是说到了十月草木摇落无余。⁷朋酒:两樽酒。⁸跻:登。⁹公堂:或指公共场所,不一定是国君的朝堂。¹⁰称:举。¹¹兕觥:角爵。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¹²万:大。¹³无疆:无穷。以上三句言升堂举觞,祝君长寿。

  《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这些说法,都是读者理解此诗时序的重要依据。

  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这里似乎让读者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这又使读者想起了宋人张俞的《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不可能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互邀饮,如宋代秦观《田居四首》所写:“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陆游《游山西村》诗也说:“莫笑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七月》所写上古社会的西周村落生活,农闲之时,举酒庆贺,也是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写景抒情,形象鲜明,诗意浓郁。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读者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但由于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所以应把它看作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第一章总括全诗,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八月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以备御冬。十一月天气寒冷了,北风刮在物体上,发出觱发的声响。十二月寒风“栗烈”,是一年最冷的时刻。而我们这些奴隶没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过冬。好不容易熬到寒冬过去了,正月里我们开始修理农具。二月里举足下田,开始耕种。壮夫们在田里干着重活,女人和小孩们则承担着送饭的任务。看着我们这样卖力的劳动,那些奴隶主派来的农官感到很高兴。

  第二章,写妇女们的采桑劳动。春天来了,开始暖和了,黄莺儿欢快地歌唱着。妇女们挎着深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去采摘饲蚕用的嫩桑叶。春天昼长,妇女们辛勤地工作了很久,硕果累累,采了很多的桑叶。可是,妇女们突然悲伤起来了,因为她们看见贵族公子正朝这边走来,害怕被掳去而遭凌辱。末句反映了当时贵族蛮横的真实情况。

  第三章,写妇女们的蚕桑纺织之事,并指出这是为贵族阶级做衣裳用的。蚕月即三月,三月开始修剪桑枝,拿起斧子,砍去那些远扬的枝条,然后攀枝再采摘些柔嫩的桑叶。七月伯劳鸟咕咕地叫着,仿佛在告诉人们后半年开始了,于是,八月里妇女们就动手纺织了。纺织品染着不同的颜色,有黑红色的,有黄色的,而最鲜亮的是朱红色的。可惜这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贵族公子作衣裳用的。

  第四章,写农事既毕,奴隶们还是为统治者猎取野兽。四月里远志结子了,五月里蝉儿鸣唱着。八月里作物开始收成,十月树木纷纷落叶。十一月开始出外射猎,以取狐貉皮来给公子做冬衣。十二月声势更浩大,集合起众人继续田猎。射得的猎物,小兽归奴隶们所有,大兽得献给统治者。

  第五章,写一年将尽,奴隶们为自己收拾屋子准备过冬。五月里蝗虫动股起飞,六月里纺织娘鼓翅发声。蟋蟀由野入檐,由檐入户,由户入床下,鸣声愈来愈近,而天也愈来愈冷了。这时把屋里所有的空隙都堵好,然后用烟熏老鼠,把它赶出屋里;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门缝用泥涂上,以防寒冷的北风。感叹我们和老婆孩子,往往农忙时就露宿在场上,到了冬日,天寒事毕,才正式回到房屋里来。

  第六章,写奴隶们除农业外,还得从事各种副业劳动,以供统治者享用。同时,七月里还得采摘瓜类,八月里收取葫芦,九月里拾取芝麻,把这些都交给统治者。农奴们不够吃,只得用柴火煮些苦菜来养活自己。

  第七章,写奴隶们农事完毕,还要为统治者修盖房屋。九月里修好打粮场,十月里纳粮入仓库。不论是先熟的作物,还是后熟的作物,是谷类,还是麻类,都得聚集起来送进贵族的仓库。收完庄稼之后,就去为贵族们修理住宅。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来搓绳子。等到替贵族们把住宅修好了,奴隶们又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

  第八章,写一年辛苦之后,还要大办酒宴,为统治者庆贺祝寿。十二月去凿冰,正月里藏入冰窖,以供来年夏天统治者消暑之用。等到农事已毕,打谷场已清扫干净,就大杀羔羊,大办酒宴,还得举着酒杯,登上公堂,高呼统治者万寿无疆。

  《七月》这首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女奴隶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读着这悲歌式的诗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被压迫的老年奴隶,面对面地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生活境况,倾诉着血泪斑斑的历史。他对于自家和邻居们年复一年繁重劳动,苦难生活,倾诉得那么周全,那么悲切,虽然不敢流露出强烈的愤懑感情,但在倾诉中不时地夹杂着怨叹和悲哀,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揭露奴隶主的罪恶和残酷。这些奴隶们虽然暂时慑于奴隶主的淫威,精神呈现出麻木状态,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怒吼起来,把积压在胸中的愤懑象火山似的喷泄出来。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

  全篇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词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但值得我们熟加体味的是,这首诗的哀哀诉苦的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清醒的阶级意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献豣于公”,“上入执宫功”等,都表现了奴隶们对贵族不劳而食、蛮横霸道的疑惑和暗恨。在表现阶级压迫时,诗篇还采用了对比的描写来昭示,比如:奴隶们在辛勤劳动,而“田畯至喜”,苦与乐的对比;奴隶们无衣无褐,却在为“公子裳”,“为公子裘”,冷与暖的对比;“言私其豵,献豣于公,”少与多的对比等,这种描写,是在有意识地揭示阶级压迫的不平等。另外,诗篇善于抓住各种物候的特征,来表现节令的演变,使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秘。特别是第五章:“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用昆虫的鸣叫和蟋蟀的避寒迁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迁的过程。这几句没有一个“寒”字,但却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在一天天地变冷,以至于寒气逼人了。这种手法在《七月》中应用得很普遍,再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用风声的愈演愈烈来显示季候的愈加寒冷,也很形象生动.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99-301页

yuè

míng xiānqín 

    yuèliúhuǒ jiǔyuèshòu zhī èrzhīliè  suì sānzhī zhīzhǐ tóng nán tiǎnjùnzhìchì 

    yuèliúhuǒ jiǔyuèshòu chūnzàiyáng yǒumíngcānggēng zhíkuāng zūnwēiháng yuánqiúróusāng chūnchíchí cǎifán xīnshāngbēi dàigōngtóngguī 

    yuèliúhuǒ yuèhuánwěi cányuètiāosāng qiāng yuǎnyáng sāng yuèmíng yuèzài zàixuánzàihuáng zhūkǒngyáng wéigōngcháng 

    yuèxiùyāo yuèmíngtiáo yuèhuò shíyuèyǔntuò zhī  wéigōngqiú èrzhītóng zàizuǎngōng yánzōng xiànjiāngōng 

    yuèzhōngdòng liùyuèshāzhèn yuèzài yuèzài jiǔyuèzài shíyuèshuàichuángxià qióngzhìxūnshǔ sāixiàngjìn jiē yuēwéigǎisuì shìchǔ 

    liùyuèshí yuèpēngkuíshū yuèzǎo shíyuèhuòdào wéichūnjiǔ jièméishòu寿 yuèshíguā yuèduàn jiǔyuèshū cǎixīnchū nóng 

    jiǔyuèzhùcháng shíyuèjià shǔtóng shūmài jiēnóng jiàtóng shàngzhígōnggōng zhòuěrmáo xiāoěrsuǒtáo chéng shǐbǎi 

    èrzhīzáobīngchōngchōng sānzhīlíngyìn zhīzǎo xiàngāojiǔ jiǔyuèshuāng shíyuècháng péngjiǔxiǎng yuēshāgāoyáng gōngtáng chēnggōng wànshòu寿jiāng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者,阳城¹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ǎ)²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³,辍(chuò)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惆怅了很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注释:¹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²阳夏:今河南太康县。³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⁴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⁵怅恨久之:惆怅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怅恨:惆怅,极端不满。⁶若:代词,你,指陈胜。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二世元年¹七月,发闾(lǘ)左適(zhé)(shù)渔阳²,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³,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jiàn)¹⁰,上使外将(jiàng)¹¹。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¹²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¹³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¹⁴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¹⁵,宜多应者¹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¹⁷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¹⁸!”陈胜﹑吴广喜,念鬼¹⁹,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²⁰”,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²¹。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²²。又间令²³吴广之次所旁丛祠(cí)²⁴,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²⁵,卒中往往语²⁶,皆指目²⁷陈胜。
译文: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注释:¹二世元年:公元前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²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適:贬谪。³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⁴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⁵亡:逃跑;逃走。⁶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⁷等:同样。⁸死国:为国事而死。⁹苦秦:苦于秦(的统治)。¹⁰以数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¹¹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¹²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¹³怜:爱戴。¹⁴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诚:果真,表假设。¹⁵唱:通“倡”,首发。¹⁶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¹⁷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¹⁸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¹⁹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²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²¹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²²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²³间令:暗使。间,私自,偷着。²⁴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²⁵旦日:明天,第二天。²⁶往往语:到处谈论。²⁷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¹醉,广故数言欲亡,忿(fèn)(huì)²,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³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w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¹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¹¹,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¹²。蕲下,乃令符离¹³人葛婴将兵徇¹⁴蕲以东。攻铚(zhì)(cuó)(hù)(zhè)(qiáo)¹⁵皆下之。行收兵¹⁶。比¹⁷至陈¹⁸,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¹⁹,独守丞²⁰与战谯门中²¹。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²²﹑豪杰²³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pī)坚执锐²⁴,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²⁵,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²⁶。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²⁷,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xíng)²⁸。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yú)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²⁹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在今河南郑州市辖区内)。命令陈县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赵国的辖地,命令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攻占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这时候,楚地几千人聚集在一起起义的,多得不计其数。
注释:¹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²忿恚尉:使尉愤怒。³笞:用鞭杖或竹板打。⁴剑挺:拔剑出鞘。⁵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⁶公等: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⁷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⁸十六七:十分之六七。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¹⁰受命:听从(你的)号令。¹¹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¹²蕲:今安徽宿州南。¹³符离:今安徽宿州。¹⁴徇: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¹⁵铚酂苦柘谯: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¹⁶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源。¹⁷比:等到。¹⁸陈,秦时县名,今河南淮阳。¹⁹守令皆不在:郡守县令都不在。秦时,陈县属于砀郡,是郡府县府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²⁰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²¹谯门中:城门洞里。²²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²³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²⁴被坚执锐:披着铠甲,拿着兵器。比喻亲自投身战斗,冲锋陷阵。被,通“披”,穿。坚,指铁甲。锐,指武器。²⁵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²⁶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一说定国号为“张楚”。²⁷刑其长吏: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刑,惩罚。²⁸荥阳:位于今河南省,是古代的军事重镇。²⁹楚兵:指楚地的起义军。 为聚,结成一伙。聚,集合在一起。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¹。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译文:葛婴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立襄强为楚王。葛婴后来听说陈胜已自立为王,接着就杀了襄强,回来向陈胜报告。一到陈县,陈胜就杀了葛婴。陈胜命令魏人周市北上攻取原属魏国的地方。吴广包围了荥阳。李由任三川郡(今河南洛阳东白马寺东。李由,李斯之子)守,防守荥阳,吴广久攻不下。陈胜召集国内的豪杰商量对策,任命上蔡(在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人房君蔡赐做上柱国。
注释:¹还报:回去向陈胜汇报。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¹,事春申君²,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lì)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miǎn)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jǐng),军遂不战。
译文:周文(《史记集解》作周章),是陈县有名的贤人,曾经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他自称熟习用兵,陈王就授给他将军印,带兵西去攻秦。他一路上边走边召集兵马,到达函谷关(河南灵宝)的时候,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到了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距咸阳四十千米)时,就驻扎了下来。秦王朝派少府章邯赦免了因犯罪而在骊山服役的人以及家奴所生的儿子,全部调集来攻打张楚的大军,把楚军全给打败了,周文失败之后,逃出了函谷关,在曹阳(今河南三门峡西南)驻留了两三个月。章邯又追来把他打败了,再逃到渑池(今河南三门峡)驻留了十几天。章邯又来追击,把他打得惨败。周文自杀,他的军队也就不能作战了。
注释:¹视日:占卜日子吉凶的官。²春申君:战国时楚相黄歇的封号。³关:指函谷关。⁴郦山徒:指发配在骊山服劳役的人。郦,今作“骊”。奴产子生,家人奴婢所生的儿子。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武臣到邯(hán)(dān),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¹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²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³。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bì),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译文:武臣到达邯郸,就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召骚任左右丞相。陈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属逮捕囚禁了起来,打算杀死他们。上柱国蔡赐说:“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将相的家属,这等于是又生出一个与我们为敌的秦国来。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陈王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去祝贺,同时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做成都君,催促赵国的军队速进军函谷关。赵王武臣的将相们商议说:“大王您在赵国称王,并不是楚国的本意。等到楚灭秦以后,一定会来攻打赵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派兵向西进军,而派人向北攻取原来燕国的辖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土地。赵国南面据黄河天险,北面又有燕代的广大土地,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来压制赵国。如果楚国不能战胜秦国,必定就会借重赵国。到时候赵国趁着秦国的疲敝,就可以得志于天下了。”赵王认为说得有道理,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了原上谷郡卒史韩广领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注释:¹捕系:逮捕拘禁。²柱国:指蔡赐。³此生一秦也:这样做又制造出一个像秦一样的敌国来。⁴王王:前一个“王”字是名词,指武臣,后一个“王”字是动词,称王的意思。⁵计莫如毋西兵:最好的计策莫过于不向西方(指秦国)出兵。⁶使使:前一个“使”字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字是名词,使者。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燕故贵人¹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²,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译文:燕国原来的贵族豪杰劝告韩广说:“楚国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立了王。燕国地方虽然小,过去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希望将军您自立做燕王。”韩广回答说:“我的母亲还留在赵国,使不得。”燕人说:“赵国现在正西面担忧秦,南面担忧楚,他的力量不能来限制我们。况且以楚国的强大,都不敢杀害赵王将相的家属,赵国又怎敢杀害将军您的家属呢?”韩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自立做了燕王。过了几个月,赵国派人护送燕王的母亲及其家属来到了燕国。
注释:¹燕故贵人:过去燕国的贵族。²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dān)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jiù)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¹,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译文:在这个时候,到各地去攻城占地的将领,数不胜数。(《资治通鉴》:陈胜既派出周章,认为秦政府混乱,有轻视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设立防备。博士孔鲋劝谏说:“臣听说兵法:‘不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恃仗我们不怕进攻。’今天大王只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不恃仗自己的防备,一旦兵败,后悔都来不及。”陈胜说:“我的军事行动,先生不必辛苦担心!”)周市北上攻城掠地到达了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狄县人田儋杀死了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凭借齐地的力量来反击周市。周市的军队溃散了,退回到了魏地,打算立魏王的后代宁陵君咎做魏王。其时咎在陈王那里,不能回到魏地去。魏地平定以后,大家想共同拥立周市做魏王,周市不肯接受。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周市之间,陈王乃答应立宁陵君咎做魏王,遣送他回到魏国去。周市最后做了魏国的相。
注释:¹五反:指往返了五次。反,同“返”。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将军田臧(zāng)等相与谋曰:“周章¹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²,我围荥(xíng)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³,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áo)。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译文: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溃散,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到来,我们包围荥阳城久攻不下,如果秦国的军队到来,一定会被打得大败。不如留下少量的部队,足以守住荥阳就可以了,把其余精锐的军队全部拿来迎击秦军。现在代理王吴广骄横,又不懂用兵权谋,这样的人无法和他商量议事,不杀了他,我们的计划恐怕会被搞坏。”于是他们就假冒陈王的命令杀掉了吴广,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王。陈王就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将军。田臧就派部将李归等人驻守荥阳城,自己带了精锐的部队西进到敖仓迎战秦军。双方交战时,田臧战死,军队溃散。章邯领兵趁机到荥阳城下来攻打李归这些人,打败了他们,李归等人战死。
注释:¹周章:即上文中的周文。²旦暮至:早晚就要到。³兵权:指用兵的计谋策略。⁴矫王令:假传陈王的命令。矫,假托。⁵敖仓:秦代在敖山上筑仓储粮,所以叫敖仓,也叫敖庾。故地在今河南郑州西北氓山上。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tán)¹,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译文:阳城人邓说领兵驻扎在郏城(原文作郯城,据《史记索隐》《史记正义》改。今河南郏县),被章邯部将所带的一支部队击败,邓说率军溃逃到陈县。铚人伍徐率兵驻扎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也被章邯的军队击溃了他。伍徐的军队都溃散逃到了陈县。陈王杀了邓说。
注释:¹郯:在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当时章邯的军队并没有到达那里,不当在郯交战。“郯”当为“郏(jiá)”。郏,在今河南郏县,与邓说家乡阳城临近。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緤﹑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¹,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tán)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译文:陈胜刚刚自为王时,陵县(今江苏泗阳)人秦嘉铚县人董緤符离(今安徽宿州东北)人朱鸡石取虑(今江苏睢宁西南)人郑布徐县(今江苏省泗洪东南)人丁疾等都单独起兵反秦,他们领兵把东海郡守名叫庆的围困在郯城(东海郡郡治,在今山东临沂市辖区内)。陈王听说后,就派武平君名叫畔的做将军,督率郯城下的各路军队。秦嘉拒不接受这个命令,自立为大司马,讨厌隶属于武平君畔。便告诉他的军吏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接着就假托陈王的命令杀死了武平畔。
注释:¹皆特起:都各自起兵反秦。特,单独。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译文:章邯打败伍徐以后,接着进攻陈县,陈王的上柱国房君蔡赐战死了。章邯又领兵进攻驻守在陈县西面的张贺部队。陈王亲自出来督战,结果楚军还是战败,张贺阵亡。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dàng),谥(shì)¹曰隐²王。
译文:十二月,陈王退到了汝阴(今安徽阜阳),在回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投降秦军。陈胜死后安葬在砀县(今河南永城东北),谥号叫隐王。
注释:¹谥:古人有地位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²隐:有功业未显使人哀伤之意。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陈王故涓(juān)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¹,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译文:陈王从前的侍臣吕臣将军组织了一支青巾裹头的“苍头军”,从新阳(今安徽界首北)起兵攻打陈县,攻克后,杀死了庄贾,又以陈县为楚都。
注释:¹仓头军:以青巾裹头的军队。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¹留以徇²
译文:当初,陈王刚到陈县的时候,曾命令铚县人宋留领兵去平定南阳(今河南省地级市),再进兵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宋留攻占了南阳之后,传来了陈王被杀的消息,于是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不能进入武关,就往东到了新蔡(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不料又遇上了秦军,宋留带着部队投降了秦军。秦军押解宋留到了咸阳,将他五马分尸示众。
注释:¹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马分尸。²徇:这里是示众的意思。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¹,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译文:秦嘉等人听说陈王的军队已经兵败逃走了,就立景驹做了楚王,率兵到了方与(今山东鱼台西),准备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市辖区内)附近袭击秦军。于是派公孙庆出使齐国去会见齐王田儋,想联合他一同进兵。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至今生死不明,楚国怎么能不来向我请示就自立为王呢?”公孙庆说:“齐国不请示楚国而立王,楚国为什么要向齐国请示才能立王呢?何况楚是首先起义反秦的,理当号令天下。”田儋杀死了公孙庆。
注释:¹首事:指首先起兵反秦。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秦左右校¹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pó)²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³,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译文:秦的左右校尉率领部队再次进攻陈县,并占领了它。将军吕臣失败逃跑后,重新集结兵马。并与当年在鄱阳为盗后被封为当阳君的黥布所率领的军队联合起来,又攻击秦左右校尉的军队,在青波把他们打败了,再度以陈县为楚都。这时正好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做了楚王。
注释:¹左右校:即左右校尉,次于将军的军官,这里指他们所率领的军队。²鄱盗:黥布在陈胜起义前曾在鄱阳一带的长江中为盗,故称“鄱盗”。³相收:指吕臣与黥布的军队互相联合。⁴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名心。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王¹²六月。已为王,王陈³。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huǒ)(yí)!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zhuān)¹⁰妄言¹¹,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¹²,系¹³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¹⁴,弗下吏¹⁵,辄(zhé)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译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史记索隐》:陈胜当了国王,岳父和妻兄都前去投靠。陈胜以普通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们。岳父愤怒地说:“依仗强势怠慢长者,不能长久!”于是不辞而别。)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注释:¹王:称王。²凡,总共。³王陈:即“王于陈”,在陈地做王。⁴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⁵辩数:反复解说。⁶夥颐: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⁷沉沉: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⁸夥涉为王: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⁹发舒:放肆,随便。¹⁰颛:通“专”。¹¹妄言:胡说。¹²令之不是者:命令他而不顺从的。¹³系:拘捕。罪之,把他判罪。¹⁴其所不善者:指与朱房胡武关系不好的人。¹⁵下吏:交给执法官吏。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yí)三十家砀(dàng),至今血食¹
译文:陈胜虽然已经死了,他所封立派遣的侯王将相终于灭掉了秦王朝,这是由于陈涉首先起义反秦的结果。汉高祖时,在砀县安置了三十户人家为陈涉看守坟墓,到汉武帝时仍按时杀牲祭祀他。(《汉书》:王莽战败,才断绝。)
注释:¹血食:享受祭祀。古时祭祀要宰杀牲畜作祭品,所以叫“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chǔ)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¹,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²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³之称曰:
译文:褚先生(褚少孙)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我曾经听说贾谊的文章说:
注释:¹兵革刑法:指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²固塞文法:坚固关塞,文饰法律条文。³贾生:指贾谊。以下文字引自贾谊的《过秦论》上篇。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据肴(xiáo)函之固,拥雍(yōng)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文:“秦孝公占据崤山和函谷的险固地势,拥有整个雍州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君臣牢固把守,随时窥视着周王朝的政权,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劲头儿,并吞八方极远之地的心气儿。就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整治攻守的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于是秦国像两手相合那样容易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yú)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hè)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zhěn)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tuó)(ní)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l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译文: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接了秦孝公的治国事业,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策略,向南面夺取了汉中,向西南夺取了巴蜀,向东面割得了肥沃的土地,向北面夺得了冲要险阻的郡邑。诸侯们因此而恐惧惊慌,相会结盟商量对策来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贵的财宝和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人才。采取合纵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支援,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公子,都英明智慧而忠诚信义,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才,尊重贤者而器重士人。他们互相约定实行合纵联合抗秦,破坏秦国的连横策略,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有关人士。于是六国的人才,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替他们策划;有齐明周最陈轸邵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诸侯们曾经用相当于秦国十倍的土地,百万的大军,攻打函谷关而进击秦国。秦国开关迎敌,九国的军队反逃跑而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耗费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却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自争相割地贿赂秦国。秦国有充余的力量来利用诸侯的弱点,追赶逃亡败走的敌人,杀得他们横尸百万,流的血把大盾牌都漂浮起来;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方便的时机,分割土地山河,因而强国请求臣服,弱国前来朝拜称臣了。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译文:延续到秦孝文王庄襄王的时候,他们在位的时间短暂,国家没有什么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pǔ)以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fán)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ch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到了秦始皇,他发扬六代传下来的功业,像驾车似的挥动长鞭来驾御各诸侯国,吞并了东周和西周两个小国,灭亡了六国诸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控制天下,手持刑杖来鞭笞天下的人民,声威震慑四海。向南方夺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设为桂林郡(今广西百色东北)和象郡(今广西崇左);百越的君长们,低着头,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脖子来投降,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秦王朝的下级官吏掌握。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作为边疆上的屏障来防守,把匈奴向北驱赶了七百多里;匈奴人不敢到南边来牧马,兵士也不敢搭起弓箭来报仇。于是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图使老百姓愚昧无知;他还毁坏各地的名城,杀戮豪杰,收集天下的武器集中到咸阳,熔化刀剑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来削弱天下人民的反抗力量。然后依凭华山当作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依据亿丈高的华山,临守着深险莫测的黄河,作为守卫的险要之地。良将拿着强弓,防守重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带领精干的士兵,摆列着锋利的武器,严厉盘查过往的行人是谁。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自以为关中的坚固,是千里金城,可以作为子子孙孙万世当皇帝的基业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wèng)(yǒu)绳枢(shū)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文:秦始皇死了以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耕田的人,是供人役使的人,是被征发戍守边境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一般平常的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明,也没有陶朱(范蠡)猗顿那样的富有,置身在戍卒的行列之中,兴起在乡野之间,带领着疲乏散乱的戍卒,统率着几百个人,转身攻打秦国,砍下木棍做武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天下的人就像风云那样迅速汇集起来,像回响那样应声而起,挑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函谷关以东的英雄豪杰一齐起来,就把秦王朝推翻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yōng)州之地,肴(xiáo)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jí)(qín),不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再说,那秦王朝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土地,崤山函谷关的险要坚固,还像从前一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锄耙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戍守边地的民众,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谋远虑,行军与指挥作战的本领,也比不上先前六国的那些才智之士。但是成功失败完全不同,;功业完全相反,这是什么原因呢?假使拿崤山函谷关以东各国诸侯来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一下他们的权威,衡量衡量他们的实力,那简直不能够同年而语,相提并论。然而秦国当初凭借很小的地方,发展为有万辆兵车的强国,进而控制了其它八州,使来与它地位相同的诸侯国都来向秦国朝拜称臣,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然后把天地四方当作家,把崤山函谷关当作宫墙。可是陈涉一个人首倡起义,秦王朝的七代宗庙就被毁坏,连秦王子婴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后来防守天下的形势是不同的啊。”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jǐ)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jué)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yí)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表现了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文章也写到了起义军内部的不和及自相残杀,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信用奸邪、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写法。写起义的动机,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程、浩大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生动地记述了从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怀有“鸿鹄之志”。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尤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是对封建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富有远见,他的话具有鼓动性,才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陈涉等人起义的直接原因。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把握了“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社会背景。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提出这一口号,则“宜多应者”。他们在卜者启发下,精心策划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事件,骗过了其他戍卒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的双簧戏,成功地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后文中的“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上文“宜多应者”相呼应,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体现了他洞察时局的能力。也正是陈涉这种谋划、洞察的能力,才造成起义一呼百应,并迅速遍及全国局面。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表现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然而,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作者司马迁更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的历史观。

  两个将尉在大泽乡起义中并没有过失,他们和吴广的一场冲突是起义领袖预谋的,但最终仍不免一死。这是因为他们是秦王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对立面,故难逃成为牺牲品的命运。攻下蕲县这第一个县城后,陈胜和吴广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同时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建立起农民政权。这些都说明他们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当了领袖的责任。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质,在陈胜、吴广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

参考资料:
1、 《<陈涉世家>重点难点解析》 高慧丽 《山西教育(教学版)》2004年08期
2、 《<陈涉世家>中的语言艺术》 高续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31期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天山¹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²
译文:天山下雪之后北风凛冽,王昭君在马背上拨弹琵琶以抒哀怨。
注释:聂仪部:名字待考。仪部:礼部的属官,掌管礼仪、祭祀、宴享等事务。明妃曲:乐府曲调名,写王昭君辞别汉富赴匈奴和亲事。明妃,即王昭君。¹天山:指祁连山。²抱得琵琶马上弹:指王昭君弹琵琶以抒哀怨。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曲罢不知青海¹月,徘徊犹作汉宫²³
译文:一曲结束仍是痴痴仰视青海明月,还以为是汉宫月明。
注释:¹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内,代指匈奴之地。²汉宫:汉朝时候的宫殿。³看:看见,望见。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诗人借用了王昭君出塞的典故,却与以往借用此典的诗词大不相同,不以议论为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昭君当时心中所想,深刻地诠释了“千古琵琶”的含义,发人深省。

  诗的开始,粗线条地展示了边地的风光。铺天盖地的雪淹没了塞外绵亘不尽的群山,继雪而起的北风呼啸着,将大地可能有的一切吹伏在地……。“天山雪后”一句,用笔简洁,唤出的图景却是无限的。

  就在这漫无边际的背景深处,一个坐在马背上拨弹琵琶的女子形象出现了。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可以弹奏出缓急高低不同,如珠玉落盘、流水幽咽般的曲调,为此,它曾使唐代那位谪居江州的司马为之泪湿青衫。那么,在这首诗中,通过这个“抱得琵琶马上弹”的形象,将其中蕴含的真意展现出来。杜甫曾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猜测,王安石则以“含情歌说独元处,传于琵琶心自知”作为交代。这些诗句,都是极高妙、极为人称颂的,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不过,它们毕竟还有一个说不上是弱点、但总觉有些遗憾的特征——作了议论,下了判断。“怨语”也罢,“含情”也罢,都明明白白地点出了昭君弹曲时的心事。

  而在这首诗,诗人却不提昭君弹琵琶时作何想,重点落在“曲罢”——曲传达心志的琵琶弹毕,停弦驻马,昭君举目遥看,此际,青海头上的一轮明月,在她眼中变得朦胧了,变得与她在汉宫时所望见的月相似了,她徘徊在这样的月光下,流连难去……诗人看似在着力写这“月”,但“曲罢”二字一一昭君的错觉,不是时时皆有的,而是在弹罢琵琶后这一特定的短暂时间内所有的;换言之,她的错觉,乃是由弹曲而生。然而她弹曲时是何心事,诗人却不点出,意味深长。但诗人虽留下了意味,却不忙于下结论,这是他的含蓄处;而诗人虽不下结论,但他说昭君曲罢乃误以胡月为汉月,又暗示了他的结论,这是他的高妙处。这样的运笔,比之“怨语”、“含情”之说,虽缺乏下断语的胆力,知增长了“千古琵琶”的蕴含。

  王昭君在咏史诗中是一个写滥了的题材,但这首既不写昭君之怨,也不写元帝无情,只写昭君身在异域不忘故国,也颇有新意。手法上一反咏史诗以议为主的写法,只描写昭君出塞后的弹曲与望月,通过将青海月当作汉宫月的误觉,突出昭君对故国的眷恋,全诗无一句议论而议论尽蕴含其中。

参考资料:
1、 代汉林.律诗绝句精品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03:第446页
2、 朱惠国.中国古典文学精品选注汇评文库: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28页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漫赋此词,时已漏下四鼓矣。
家善百¹自崇川²来,小饮冒巢民³先生堂中。闻白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cù)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qì)¹⁰,漫赋此词,时已漏¹¹下四鼓¹²矣。
注释:¹家善百:指陈善百,其人不详。家,本家。²崇川:地名。³冒巢民: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江苏如皋人。明末“四公子”之一。明亡后,隐居于家乡水绘园中,著书自娱,与文人墨客宴游酬唱。⁴白生璧双:明末清初时杰出的琵琶演奏家,姓白,名珏,字璧双,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人称“琵琶第一手”。⁵趣:催促。⁶宛转:指弹奏时指法与音乐的变化。⁷陈、隋数弄:指流行于南朝陈和隋朝的乐曲,曲调哀感顽艳。弄,音乐之一曲,如琴曲有《梅花三弄》。⁸顿尔:顿时,突然。⁹至致:达到某种境界。¹⁰萧槭:寂寥。¹¹漏:古代滴水计时的漏壶。¹²四鼓:四更。古代以“更”作为夜间的计时单位。一更约两小时,一夜分为五更。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是谁家本师¹绝艺,檀(tán)²(tāo)³得如许。半弯逻(luó)(suò)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译文:是哪一家本色师傅传授的绝艺,琵琶弹得精妙如许。半弯西藏产的檀木本是无情之物,竟惹得我伤今吊古。你这是何苦,你难道没看见座上流泪的人年已迟暮。江东的烟霭笼罩着远树,纵然不听你演奏的琵琶,也应难以找到,珠泪曾经哭干之处。
注释:¹本师:授业的老师。²檀槽:用檀木制成的槽。槽,琵琶一类乐器上架弦的格子,也叫“象”。³搯:叩,击。⁴逻逤:即唐时土番都城,又作“逻娑”,指今西藏拉萨。此指用西藏生产的檀木制成的琵琶。⁵青衫:指青色官服,唐代低级官员的服色。⁶迟暮:暮年。⁷江东烟树: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此化用其句意。原句“春天树”和“日暮云”互文见义。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¹。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sà)²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澄心³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译文:真凄切啊,你的演奏就像秋夜的哭泣,而灯前正坐着一对哀伤的儿女。忽然又像飒飒的秋风吹过冰凉的屋瓦,千年老狐窃窃低语。一切全无凭据,你难道没看见澄心堂,结绮阁都变成了尘土。陈和南唐的两家后主,就因为那几声乐曲,也曾经听过,就抛先了江山匆匆而去。
注释:¹掩泣:掩面而泣。²飒然:指风声。³澄心:澄心堂。南唐亡国之君后主李煜宴居之所。⁴结绮: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曾建造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于光昭殿前,穷奢极侈。⁵家山:指南朝陈和五代南唐两朝的江山。

  这首词序较长,记叙了在冒巢民先生堂中听白生抱琵琶弹唱后引起的无限悲慨。冒巢民,即冒襄,字辟疆,自号巢民。江苏如皋人。明亡以后,他隐居不仕,以著书自娱,工于诗文,是清初著名文学家。序文中强调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而联系作者二十岁遭受明亡之痛的身世,从中可以透露出“悲从中来”的消息,而这正是词中“伤今吊古” 的“主心骨”。

  词的开头“是谁家”两句,紧扣序中拨弦按拍弹琵琶的本事。“檀槽”指用檀木做的琵琶乐器上架弦的格子。搯 (tāo),叩。李商隐《定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雨开睡脸新。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这里的“檀槽搯得如许”是写弹琵琶师的高超技艺。但词人没有接着从正面摹写美妙的音乐境界,而是由贵重的琵琶弦乐器引起自身的伤今吊古的情绪。“逻逤”,亦作逻娑,即今西藏拉萨。此指逻逤槽,一种用西藏产的檀木制作的琵琶。乐器本是没有感情的东西,白生用它弹奏出来的曲调,却使词人产生伤今吊古的情绪。“君何苦”两句,承上伤今自叹。“青衫”,青色官服,唐代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的迟暮之感,不仅是对人生短促的悲叹,而且含有官场失意的自嘲。“江东烟树”以下四句,词人把伤今的意绪拓开深化。江南一片烟花草树,足以伤魂,纵然没有听到催人泪下的琵琶声音,也禁不住泪如泉涌,不断浸湿衣衫。作者没有道破为何如此伤心?更耐人思考、寻味。

  下片运用历史典故,抚今吊古。“凄然也”以下数句,从上片的琵琶声而来。词人在孤馆寒灯下体味这哀怨低回的音调,仿佛是秋夜灯前的一对小儿女在低声抽泣。忽然声调急转,犹如秋风秋雨敲打屋瓦,发出象千年老狐学人语的声音,此景此情,更觉凄楚动人。“浑无据”以下,由听觉形象转入思维空间,词人借古抒怀,感慨情深。“澄心”,指澄心堂,南唐烈祖李昪所居。后主李煜造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后世所重。“结绮”,指结绮阁,南朝陈后主所筑三座楼阁之一,穷极奢华。此阁为张贵妃所居。刘禹锡《台城》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而如今的澄心堂、结绮阁早已野草丛生,成为一片废墟了。“家山”,家乡,此借指国家。陈后主、李后主这两位亡国之君,当年为了纵情欢乐,不事朝政,结果丢掉了江山。这一幕幕的历史悲剧,怎不发人深思,令人悲慨不已呢!

  这首词融纪事、写景、抒情三者于一体。词人把听琵琶古乐而涌起的无限悲叹,与别后孤馆寒灯的凄苦情景相交融,寄实于虚,引发出“吊古伤今”的深沉意绪,而在悲慨中蕴藏人生寥落的哀怨情致,含蓄不尽,意味深长。故谭献评此首为“拔奇本师长歌之外” (《箧中词》) 。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
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
译文:西瓜汁液虽多却味淡如水,本是种于燕北一带,现今河南也遍地种植了。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碧蔓(wàn)¹凌霜²卧软沙³,年来处处食西瓜。
译文:绿色蔓茎的西瓜抵抗霜寒长于沙地上,时节到来各地处处都在吃西瓜。
注释:¹蔓:蔓生植物的枝茎。杜甫《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²凌霜:抵抗霜寒。³软沙:细沙。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形模¹(huò)²淡如水,未可蒲萄³(mù)(xu)夸。
译文:西瓜形状空廓味道很谈如同饮水一般,同是舶来品却是不如蒲萄苜蓿。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北方一个处处可见的西瓜园。

  诗的一、二句写西瓜生长的环境和年来年去每到夏天到处都吃瓜的情景。西瓜与蒲萄、苜蓿一样,都是舶来品,此时在北方已是常见之物,“碧蔓”“软沙”,绿黄二色对比鲜明却又和谐统一,充满了田家之美,然而“凌霜”词却又猛然一寒,美丽的东西是很难经得起严霜的。

  接下来诗的三、四句写西瓜的形状味道。诗人觉得生长在北地的西瓜在形状上、味道上都不尽如人意,不能与葡萄、苜蓿相比。隐隐地透露出了一丝遗憾。蒲萄、苜蓿在西汉时传入中原,李颀《古从军行》最后两句感慨道:“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盛唐的诗人是在感慨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唐王朝所进行的开边战争的残酷,而这在“祈请国信使”范成大听来却充满了丝丝苦涩。一方面,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对金国的俯首称臣,注定范成大的出使必然少不了受辱;另一方面范成大又渴望如苏武一样为国尽忠。矛盾交织,面对同为舶来品的西瓜,联想到唐人诗句,苦涩横亘心头,报国的赤胆忠心和对强大国力的渴慕逐渐鲜明起来。

  诗题旁还有一个自注:“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燕北为女真族的起源之地,而河南则为北宋故都所在,燕北的西瓜如今遍布河南,国破家亡之恨暗含其中。诗人借助北方特有的物产,在对西瓜的描绘中,委婉地表达了故国沦丧的悲痛和失地人民渴望回归的愿望。虽然这些诗仍然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但与《州桥》等篇忍痛直询和《双庙》等篇借古讽今相比则有了很大的区别。诗人不再高声呼喊,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感情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相反,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潜藏在清新的田园风光之下,乍一看轻松惬意,深深品味之后却又渗透出一层挥之不去的沉重,从而使感情更加深刻。诗人巧妙地借助题后自注,把自己含而未说的意思点破,达到不说而说的效果。

  范成大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小中见大,用意深婉,通过北地特有的物产的描绘以及题后小注的巧妙运用,在田园风光背后寄托着自己的故国之思,把表层的轻快与深层的沉重进行对比,达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廖启良编著,实用古诗佳句韵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75页
2、 俞晓红主编,充满生机的沃土新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第167页
3、 漆侠著,漆侠全集 第十二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04,第221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