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发不披缁,行藏众所疑。慧因闻道早,壮悔出家迟。
留发不披缁,行藏众所疑。慧因闻道早,壮悔出家迟。
果以今生满,僧应夙世为。悬知他日遇,改却旧须眉。
果以今生满,僧应夙世为。悬知他日遇,改却旧须眉。

zèngzhàoyòngzhuōshì--tēng

liúxíngcángzhòngsuǒhuìyīnwéndàozǎozhuànghuǐchūjiāchí

guǒjīnshēngmǎnsēngyīngshìwèixuánzhīgǎiquèjiùméi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𤊹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然𤊹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译文:混浊的水会使人心情低落,澄澈清明的水能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致。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思逢海底人,乞取¹(bàng)中月。
译文:幻想着能遇到那生活在海底的鲛人,向他求取蚌中吸取月光精华的珍珠。
注释:¹乞取:求得;请求采取。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此兴若未谐¹,此心终不歇。
译文:这样的心愿如果没能实现,一定会念念不忘,终身牵挂。
注释:¹谐:办妥;办成。

yǒng怀huáizuòyǒngqíngzuògǎn--mèngjiāo

zhuóshuǐxīnqīngmíngxìngchūfénghǎirénbàngzhōngyuè

xìngruòwèixiéxīnzhōngxiē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蛊。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蛊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已,累然真蛊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瘭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日:“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释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蛊。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蛊¹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人,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已,累然真蛊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旦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瘭(biāo)(jū)(yōng)疥眩瞀(mào)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日:“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释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译文:开始的时候我居住在乡下,有一位患了风寒病而又咳嗽的人,前去求医,大夫认为是肚子里有了寄生虫,如果不治疗就会死人的。他用多种金属矿物金来治疗,让其饮下治虫子的药,用药攻击他的肾脏肠胃,烧灼他的体人,禁止他饮食各种好吃的美食。一整月后,百病齐发,内热而外加寒冷,咳嗽不停,根本没有见到寄生虫。又求教大夫,大夫认为是发热病,给他吃寒泻的药,每天早晨呕吐,傍晚黑夜腹泻,于是连饭也不能吃了。他有些害怕就反过来治疗,将钟乳、乌喙等药材一并让病人吃下,而蛇头疔、疽痈(化脓性皮炎)、疥疮、晕眩等病症无所不发作。三次更换大夫而病反而越来越严重。乡里老人教导说:“这是大夫的责任,用药的错误。你什么病都没有。人生在世,以气为主,食物为辅。如今你每天药不离口,对外散发着臭气,而各种毒素搞乱了你的内脏,破坏了人的元气,隔绝了食物的辅助,所以害病。你应该卧床休息,谢绝大夫,断绝吃药而吃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元气恢复后饮食甘美,就是最好的药,可以按照这种饮食习惯,一次就能见效。”按照他的话去做,一个月病就好了。
注释:¹蛊:人腹中的寄生虫。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观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以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juān)¹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观见其斫丧²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以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译文:过去治理国家的人也是这样。我看从秦孝公以来,到秦始皇,立法更改制度,用严厉的酷刑折磨百姓,可以说到了极点。萧何、曹参看出了秦朝法律对百姓的摧残和伤害,于是在屡次战争之余招收百姓,知道他们厌恶战乱困苦心力憔悴。而又不能有所作为。于是采取一切措施使百姓休养生息,由此天下安定。开始时曹参当上齐国丞相,他召见长老和各位有学问的人,询问怎样安定和汇集百姓的好办法。齐国的旧儒生有数百人发言,每个人所说的都不相同。曹参不知道按谁说的确定策略。听说山东胶西有位姓盖的人,善于研究黄老学问,就派人去请他。这位盖公论述治理国家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清净,这样就可以让百姓自己安定下来,由此类推都是这个道理。曹参于是搬出官衙公堂把房子让给盖公居住,采用他的主张而使齐国得到了治理。后来,又采用他治理齐国的办法治理天下。至今全国都称赞他的贤德。
注释:¹镌磨:磨磋。²斫丧:伤害。
吾为胶西守,知公之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达其壅蔽,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日盖公堂。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问,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吾为胶西守,知公之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kǎi)¹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达其壅(yōng)蔽,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日盖公堂。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问,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译文:我上任为胶西太守(实际上官职名密州知州),知道西汉时期的这位盖公是这里的人,就去寻找他的坟墓、子荆、后代,但都没有找到,心中十分怀念。师法他的言论,想象他的为人,差不多就像再次见到了他。修建新的衙署在旧公堂北面,改变那里破败的形态,使窒阻蔽塞的地方通达开来,几重大门得以开启,使得城垣的南北通畅相望就像用墨线拉直的一样,取名为盖公堂。当时宾客官署的幕僚们悠然休息在这里,但都不居住在这座房子里,用以等待像盖公那样德高望重的贤人。
注释:¹慨然:感慨。
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
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
译文:曹参作为西汉王朝的大臣。而盖公是他的老师,可以说名望极盛。而《史记》却没有记载他的下落,这岂不是古代修养达到极高的人,因为得到了真正的“道”而永垂不朽吗?胶西东面靠海,南面靠近九仙山,北面属于牢山山脉,这其中有很多隐居的贤德人士,能听到他们的一些消息却不能见到他们的面,即使能见到他们也不能达到他们的境界,怎能知道那位盖公不是来往在这一地区呢?我怎能见到他呢!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夹道¹开洞门,弱柳低画戟(jǐ)²
译文:壮丽而深邃的宅第大门层层洞开,门前所列的画戟竟高出道旁垂柳许多。
注释:¹夹道:在道路两旁。²画戟: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帘影竹华¹起,萧声吹日色²
译文:薄薄的帘幕在轻轻摇曳着,偶尔掀起低垂的一角;阔大的庭院中回旋着低缓的箫声,送走了流逝的时光。
注释:¹竹华:指日光穿射的帘影。华:一作“叶”。²日色:犹天色。借指时间。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蜂语¹绕妆镜²,拂³(é)学春碧
译文:室内一只蜜蜂嗡嗡地围着梳妆镜,把镜中景象当鲜花,原来是一位女子站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
注释:¹蜂语:谓蜂飞舞时发出的嗡嗡之声。王琦汇解:“蜂语,蜂声也。蜂飞则有声,闻花香处则群萃焉。”²妆镜:化妆用的镜子。³拂:一作画。⁴春碧:春日碧绿色的景物,指春山、春水或春草等。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乱系(jì)¹丁香²梢,满栏花向夕³
译文:她手捏着丁香花的枝梢,漫无目的地系着,看着眼前的花儿将要凋谢了。
注释:¹乱系:指女主人公手捏着丁香花的枝梢,漫无目的地系梢。²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在中国北方。供观赏,嫩叶可制茶。³向夕:傍晚;薄暮。

  此诗的起句采取了乐府《相逢行》传统的开篇方式:“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先极力描写府第的高大、华贵、庄严,如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南朝梁张率:“高门既如一,甲第复相似”;昭明太子萧统:“朱门间皓壁,刻桷映晨离。阶植若华草,光影逐飙移。”但在具体的描写方法与文字技巧运用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李贺诗没有铺金叠翠,也没有用什么渲染夸张的词汇修饰,却通过一种暗示性的笔触,将府第的高大庄严充分地显现出来。这里,诗人不写府第的壮丽庄严,而写道狭;不写门前那标志着身份地位的画戟如何高大,而写高高的垂柳却低于画戟。实际上,是府第的宏伟而使道路显得狭窄;画戟的高大而使垂柳显得低矮。这种透过一层、深入一层的写法,使府第的气派在“夹道”与“弱柳”的衬托之中,恍然如在目前。与那些直写府第高大华贵的诗句相比,不仅更富有诗的含蓄,而且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接下两句进一步渲染府第深院的环境气氛。按照传统乐府的写法,这里应该描写的是,深深庭院中到处高屋栉鳞、繁华似绵的景象。而诗人却抛开了这些早已被《相逢行》的作者们写俗了的写法,仅仅选择了这样一个镜头:“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这两句诗都极力写动,似乎要以帘动与箫声为这华贵的大院增添一点儿热闹的气氛。然而,从艺术效果来说,帘动与箫声,不仅没有使大院增加一分生气,反而使人感到了人生经历中不常体验到的一种沉寂。这两句诗的写法,和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些类似,同样都是以动写静,但王籍笔下的静,使人感到的是大自然的优美和沉浸于其中的惬意,透露出人与自然神交以后的精神意趣。而李贺笔下的静,却给人一种与世隔绝后难以忍受的空寂感,甚至隐隐地在繁华似锦中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无可奈何,这才是这两句诗真正所要体现的意趣与心态。

  关于在这种沉寂的环境里生活的人的样子,诗的第四句虽然透露出一点儿信息,但那是在帘幕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隐约约的形象,还不能让人一下子看清她的面目。于是,诗的第五、六两句就把镜头转而直接对准了这深院中的人物:“蜂语绕妆镜,画蛾学春碧。”原来这位伴着帘影、伴着“箫声吹日色”的抒情主人公竟是一位女子。只见她站立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而那蜜蜂“嗡嗡”叫着,好像也知欣赏其美貌一样地飞前飞后,“议论不休”,好象在寻找着散发出阵阵芳香的花儿。这两句写人物非常含蓄传神,始终没露出人物的容貌形象,却抓住蜜蜂错把女子当成鲜花的细节和女子对镜梳妆的一个动作,写出她如花似玉的美貌,透露出她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几分顾影自怜之意。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她的青春、她的生命活力,居然只能在对镜梳妆中慢慢消逝,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百无聊赖地度过。这是十分难堪的境地,也是非常不幸的生活。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点睛之笔。诗人的镜头从闺房摇向庭院,展现了一幅十分美丽动人而又带有几缕忧伤的画面:“乱系丁香结,满栏花向夕”。“乱系”与冯延巳《谒金门》“闲引鸳鸯芳经里,手挼红杏蕊”中的“手挼”是一个意思。这里诗人捕捉住最能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动作,写她手里系着丁香结,可她的心好像又并不在这儿。她在想,在盼望,又在感伤。短短的几个字,意味无穷,把女主人公心绪茫茫、心事重重、茫然无措又惆怅伤感的种种复杂心情写得真切可感,恍然可见。最后的结句也很精妙,不写人物,不抒情思,却落在写景上,描绘出花园中满栏的鲜花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格外动人的景象。这是写景,也是言情,其字里行间,分明传达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趣。这里的“向夕”二字尤其耐人寻味。它写出了这眼下的鲜花已不是初春时节蓓蕾初绽的时光,而是已经开始“向夕”了。即是说,它们春花烂漫、最有魅力的时刻就要逝去,美好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等待它们的将是不可避免的凋残的命运。显然,诗人这里写花、写景,都含有暗喻、象征的意味。这闺中少女青春无几,这花就是她虚度年华、青春将逝的命运的形象写照。透过这个以花喻人的结句,再回过头去品味全诗,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要特地描写“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的清幽寂寞气氛,去渲染时光的难捱,独处的百无聊赖。也不难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通过女主人公对镜梳妆的情节,去实现人物试图以精心的梳妆打扮挽住即将逝去的青春年华,以葆青春常驻的心理情绪。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女主人公在“乱系丁香梢”时所倾注的复杂感情。诗贵含蓄,结句尤重含蓄蕴藉。这个结句确实结得很妙,它不仅照应全诗,又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一句一字直接将诗意说破,却又在字字句句中蕴含着诗意。每一笔描写,每一处刻画,看似互不相涉,跳跃性极大,却又能以内在的情感线索联结在一起,使人读来自有一种含蓄美、朦胧美,给人以余味不尽的美感。

  李贺的这首《难忘曲》,并不仅仅是为写美人迟暮而写美人迟暮。美人迟暮的题材在传统诗歌中,都是用来表现怀才不遇的主题的。李贺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哀怨凄凉的声音。这首诗中的被锁在高墙内孤凄的、无人赏识的、没有机会为人赏识的美人,实际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受压抑而不能发挥才能的不幸遭遇,这也是他为何将此诗名为《难忘曲》的真正原因。如果再进一步了解了《相逢行》这一乐府古题最早的含义,也许会更有助于对这首诗诗意的理解。《乐府题解》在解释《相逢行》古辞时说:“晋陆机《长安有狭斜行》云:‘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则言世路险狭邪僻,正直之士无所措手足矣。”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66-769

nánwàng--

jiādàokāidòngménruòliǔhuà

liányǐngzhúhuáxiāoshēngchuī

fēngràozhuāngjìngé((éé))xuéchūn

luàndīngxiāngshāomǎnlánhuāxiàng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夜深客子¹移舟²处,两两沙禽(qín)³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mào)陵游倦,长干望久¹⁰,芳心事¹¹、箫声里¹²
译文:夜已深,移舟更向鉴湖深处,不觉惊起双双飞鸟。船桨搅动着荷花,船灯也随之摇动,泛起了阵阵波纹,竟有丝丝惊意。把酒言欢,我心怀归,有此水为证。我本有归去之志,更何况远游已倦,伊人望久,把美好之心愿,诉诸悠悠之箫声。
注释:¹客子:客居他乡之人。²移舟:移舟近岸。³沙禽:栖息沙洲的水鸟。⁴红衣入桨:荷花倒映水中,船桨在花影中划动。红衣,指荷花。⁵青灯:船中油灯,其光青荧。⁶摇浪:灯光映入水中,随波荡漾。⁷徽凉意思:徽觉凉意。⁸有如此水:有此水作证。⁹茂陵游倦:司马相如称病免官后家居茂陵。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映西兴平县东北。¹⁰长干望久:闺中人盼望已久。长干,金陵(南京)里巷名。¹¹芳心事:美好的心事。¹²萧声里:从萧声中传达出来。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¹、有人应喜。画阑(lán)²桂子³,留香小待,提携(xié)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译文:数着手指算了算归期还未到。伊人闻鹊而喜,画栏之前,桂树飘香,等待人儿归,待得人儿归,好与伊人携手游赏于月光之下,桂花影里。我已是自伤情多,自远游以来,悲欢离合,总如梦幻,悲多欢少,大抵如此。为何友人你也是自恨飘泊,咏出月明千里一类之词章呢?
注释:¹鹊南飞:鹊噪报喜,行人即归,又有月夜鹤飞报喜之意。²画阑:雕花栏杆。³桂子:桂花。⁴提携影底:撰手于花影之下。⁵幽梦:赚胧的梦境。⁶谢郎:谢庄,南朝宋文学家。月明千里,即指谢庄《月赋》之句,此借指友人原作。

  “夜深客子泛舟处,两两沙禽惊起。”发端便写出要眇清逸之境幽趣横生。夜已深,移舟更向鉴湖深处,不觉惊起双双飞鸟。“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惊意思。”次韵更妙。不言桨入红衣,浪摇青灯,而言红衣入桨,青灯摇浪,词情显得摇曳生姿,词人彼情使物,真有常人不可及处。红衣青灯,相映成趣,桨声浪音,一片天籁,不禁引人有超凡脱俗之思。微惊意思,一语双关,一意化两,由景入情,此是由景转情之关节。

  湖上惊意固可感矣,心上意思怎样,在下文便有了答案。“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把酒临风,语出《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但在词人用来,却不但不能超然物外,而且更引出爱情之誓辞。词人指水为誓:不思归去,有如此水。犹言我心怀归,有此水为证。苏轼《游金山寺》诗云:“有田不归如江水!”其言又本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重耳)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杜注:“言与舅氏同心之明,如此白水。犹《诗》(《大车》)言谓予不信,有如皎日。”孔疏:“诸言有如,皆是誓辞。有如日,有如河,有如皎日,有如白水,皆取明白之义,言心之明白,如日如水也。”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王风·大车》为男女“誓辞之始”。词人借用古人设誓之语,阐明其必归相见之情,足见相思之深,用意之诚。“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歇拍四句紧承誓语,句句申说思归之情。《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病免,家居茂陵。”李白有《长干行》,写女子望夫之情。词人借用茂陵自指,长干则指所怀念相思之人。歇拍谓:我本有归去之志,更何况远游已倦,伊人望久——“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长亭怨慢》如闻伊人把美好之心愿,诉诸悠悠之箫声。

  换头二韵六句展叙芳心事。“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上句写自己一方,婉言归期未有期。用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句意。下句写对方,想象伊人闻鹊而喜。《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此用其意。于是词境翻进想象之妙境。“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词人进一步想象,画栏之前,桂树留香,等待人归,待得人归,好与伊人携手游赏于月光之下,桂花影里。此一意境,幻想层出,温柔旖旎而又幽约窈眇,不但刻画出伊人精神,而且写出树亦含情。然而上言归期尚未,则此种种幻境,如鹊南飞有人喜、桂子留香、携手影里,又不免化为之幻影而已。作者《江梅引》云:“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与此同一意境。

  “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词人感喟:我已是自伤情多,十年以来,悲欢离合,总如梦幻,悲多欢少,大抵如此。可是,“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为何友人你也是自恨飘泊,咏出月明千里一类之词章呢?谢郎即南朝宋之谢庄,此借指友人黄庆长。结笔挽合友人与自己一样怀归,正是和作应有之义。但写人亦是写己,结穴于月明千里,清远空灵,有不尽之意。

  此词之佳处,不仅在于心旷神怡之游乐翻出执著缠绵之相思,尤在于从相思之中,又翻出对方之情,对方之境。鹊南飞、有人应喜,是想象对方之现境。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则想象团圆之未来。幻中生幻,奇之又奇,乃全词神光聚照之处。作者情词妙处在于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创造一种清馨幽逸的境界,对方之情即是自己之情。于是彼我之情,有如水乳交融,融融泄泄。双方之境,亦如双镜互照,交相辉映。试看作者《浣溪沙》:“限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踏莎行》:“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鹧鸪天》:“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都是此种境界。然而,若无指水誓归之至诚,实不可能有此等梦笔生花之奇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740-1742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¹,犹作殷(yīn)勤别。
译文:容颜苍老,白发满头,回家的计划不知何时能实现。老友新朋都已断了联系,只有你殷勤为我设宴践行。
注释:醉落魄:词牌名。即《一斛珠》。苏州阊门:春秋末期,伍子胥始筑吴都,阊门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¹佳人:指秦楼楚馆里的商女,这里指的是歌女。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jiá)。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译文:就要告别而去,开口未歌先凄咽,细雨和凉风吹打着面颊。不要用手帕擦眼泪,就任由它洒满衣衫吧,再次相会时,便把这作为相知、想念的凭证。

  词的上片先是直抒思乡之情,谓虽已“甚颜华发”,却是“故山归计”仍未决。以问句出之,见感慨更深。

  词人此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了“旧交新贵音书绝”。而且眼前,“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只有这位歌妓情意恳切,输肝沥胆,是可贵的知己。这首阊门留别词中,可以看到词人不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侍宴的歌妓,对她以及她们寄予深刻的同情,而且进一步把佳人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把自己的宦游漂泊与歌妓不幸的命运联系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有不幸的命运,临别之际,作者自然会触动真情。

  下片写与佳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由“殷勤别”到“离亭欲去”,意脉相连,过片自然。不同的是上片由己及人,下片由人到己,充分体现出双方意绪契合,情感交流。歌妓擅唱,以歌赠别属情理之中。但与自己最爱重的知音作别,就必然是未歌先凄咽,以至于泣不成声。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咽”字说尽了佳人的海样情深。十月初冬,寒风袭人,但双方只觉得离愁如满天细雨,纷纷扬扬,无穷无尽,一时意忘了冷风吹泪脸。

  结句用武则天《如意娘》诗之诗意:“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词人用意则更进一层,劝佳人不用罗巾揾泪,任它洒满罗衫,等待再次相会时,以此作为相知贵心的见证。这既是劝慰佳人,也是自我宽解,此时洒泪相别,但愿后会有期。

  纵观苏轼的一生,一直处于“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中。自因反对新法而离京后,他郁郁不得志,思归故里之情更为迫切。此词即流露出上述思想。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720-72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