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篴亭。
万仞高峰列翠屏,寒云流白树流青。恍疑九曲同游日,对坐溪边铁篴亭。

xìnggōngshànmiànxiǎojǐng怀huáiwéiqín--tēng

wànrèngāofēngliècuìpínghányúnliúbáishùliúqīnghuǎngjiǔtóngyóuduìzuòbiāntiětíng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𤊹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然𤊹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雨中百草秋烂死¹,阶下决明²颜色鲜。
译文:由于连绵的秋雨,作物植物都烂掉了,可是房屋台阶下的决明子却生长的很好,颜色鲜艳。
注释:¹百草烂死:而决明独鲜,故喜之。²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功能明目,故叫决明。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译文:满枝的叶子像翠羽伞盖,无数的花朵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凉风萧萧吹汝¹急,恐汝(rǔ)后时²难独立。
译文:可是毕竟是秋天已到,天气渐凉,秋风瑟瑟,纵然决明现在比其他植物长的好,也无法抵挡秋天的寒冷,日后还是会凋零,无法独立。
注释:此二句忧决明,也是自忧。¹汝:指决明。²后时:谓日后岁暮天寒。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xiù)(xīn)香泣。
译文:堂上的我徒然满头白发,风前频嗅你的馨香为你伤心落泪。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lán)风长雨¹秋纷纷,四海²八荒同一云。
译文:凉风过后雨又下起,秋风秋雨乱纷纷,四海八荒笼罩着一色的阴云。
注释:¹阑风长雨:一作“阑风伏雨”,一作“东风细雨”。²四海:一作“万里”。赵次公说:“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jīng)清渭(wèi)何当分?
译文:雨幕茫茫辨不出来牛和去马,浑浊的泾水与清澈的渭水也混淆难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禾头¹生耳黍(shǔ)(suì)黑,农夫田妇²无消息。
译文:谷穗生了芽子黍穗霉烂变黑,农民的灾情却传不到朝廷。
注释:¹禾头:一作“木头”。²田妇:一作“田父”。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城中斗米换衾(qīn)(dāo)¹,相许宁论两相值?
译文:域中斗米可换得一床被褥,只要双方认可就不计二者价值是否相同。
注释:¹换衾裯:一作“抱衾裯”。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héng)¹守环堵²
译文:我这困居长安的书生有谁关心过死活?反锁着柴门孤零地守着四面墙。
注释:¹衡门:以横木作门,贫者之居。²环堵:只有四堵墙。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老夫不出长蓬蒿(hāo),稚子无忧走风雨。
译文:久雨不能出门,致使院里长满蓬蒿;小儿不知忧愁,在风雨中戏耍奔跑。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雨声飕(sōu)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译文:飕飕的雨声催促寒季到来早,到来的大雁翅膀沾湿难飞高。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秋来未曾¹见白日,泥污后土²何时干?
译文:入秋以来未曾见过出太阳,泥污的大地何时才能干透了。
注释:¹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²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第一首,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集,古有“悲秋”者悲秋之萧瑟,“病秋”者病秋之隐沦,“惊秋”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少陵于此首亦融悲、病、惊,伤物残而叹自身老大难有成。
  新的季节缓缓渗透弥漫并取代旧的季节,诗的境界中季节却若闻鼓而起,鸣金而息,皆是突至突离。春日瞬间吹生百草,“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秋日就如主刑杀的神,化片乌云持镰刀拂过这世界,在湿润和清冷中将一切带走。“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其濛,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阶下决明颜色鲜”,此句的急转令读者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决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刀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决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决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决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无比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第二首中,秋日的昏昏之咒由内心向外界弥漫开去,秋风洒落,而秋雨却繁腻不绝,纷纷若世之喧嚣,缥缈如病中呓语。“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整个世界都蛰伏在一片乌云之下,齐奏着同样颓然、绝望的主题,人生如飞蓬,此时亦无路。“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世界如此浑浊,物皆不辨,道者无存。古者天人交感,泾渭水之清浊不辨,应是射人世之道理毁,伦理乱也。若孔子无奈伤获麟,泾渭不辨亦是不安的征兆,带来令儒者窒息的迷阵。古者农业乃天下之本,却是“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禾头生耳”乃言雨中禾叶卷,如耳之形,却亦言为天下之本、黎民口粮之禾的颓丧脆弱,禾头生耳,倾听世上的呜咽而无策。而农妇田父之音亦隐沦雨中,根基之没,国难久持。“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言世之目盲,“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妇田父无消息”言世之聋哑,仇兆鳌《杜诗详注》中亦言此乃刺杨国忠恶言灾疫,四方匿不以闻。然世之风雨如晦,亦非皆由一人而起。“城中斗米换衾裯”卢注言:“疗饥急,救寒缓也”,实已非斗米、衾裯的价值问题,而是道之毁的哲学问题:“相许宁论两相值?”世之失道,国之本失其位,民苦,贤哲居陋巷而佞者塞庙堂。少陵以此市井物价之疑问,抒苦道隐之惶然,亦叹现实自身命运之不甘矣。

  第三首又从广阔的外界回到自己的斗室,“长安布衣谁比数”,少陵多有自称“布衣”、“野老”之辞,实不甘也。“谁比数”可较太史公《报任安书》言“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意绝之至也。而“长安”亦不过客居之地,“反锁衡门守环堵”亦是绝望之举,路穷则独守一隅,实也不过是暂时的避世,避开内心纠结无解的困愕。将烦忧锁在门外茫茫世界,门内的心还念念不忘欲与其汇合。“老夫不出长蓬蒿”,相比隐居的寂寥,更多是郁郁不平与刻意求静的痛苦。风雨中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孩子却给诗中添了新鲜的颜色:“稚子无忧走风雨”。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给人以忧虑的悠长:如此单纯的孩子未来能承受多重的阴霾很难说。“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外界溢入的雨声和寒意又唤起心中恒久的幽灵,欲“奋翅起高飞”而复深觉身居此困厄、混沌之世。无奈而于末尾作楚吟:“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日暗土污,君臣俱失其道矣”。杜诗中末句常作此等疑问,他一生都似在这种等待中度过。

参考资料:
1、 夏超明.《秋雨叹》赏析.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8期.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芦花深泽静垂纶(lún)¹,月夕²烟朝³几十春。
译文: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这位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
注释:¹纶:钓丝。²月夕:月明之夜,即指夜晚。³烟朝:炊烟缭阳之早晨,即言早晨。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
自说孤舟寒水畔(pàn)¹,不曾逢著独醒人²
译文:说自己在孤舟上、寒水畔、几十年来未遇到过屈原这样的独醒之人。
注释:¹畔:旁边。²不曾逢著独醒人:战国时屈原被放逐,遇见渔父,渔父问他何以至此?

  这首诗为七言绝句,除“深”“逢”平仄不拘外,完全符合平起首句入韵格律。因为“垂纶”即垂钓,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正足孤独的垂钓者。钓者独处静谧之地,长潜烟雨之中,不与人世相通。诗名《赠渔父》,自然要赞美渔父。全诗通过环境描写,虚拟对话,刻画了与地无争的老者形象。

  第一句的正面环境描写勾勒了山泽野趣,而第三句是其补充。芦花盛开,一江皆白,蔚为壮观。芦苇一般九月开花,北方降温,故称“寒水”。杜牧另一首《泊秦淮》也曾写过“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三国魏刘桢《赠从弟》曾曰“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深泽”与“水畔”化用了战国屈原《渔父》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本句中,风来苇曳,鱼去纶摇,而一个“静”字反衬出了渔父娴熟的技巧和沉稳的心态。

  第二句由空间转换到了时间。“月夕烟朝”是指晚上的月光和清晨的薄雾。由于夜钓和雾钓时能见度较低,垂钓肯看不清鱼漂,所以此句暗示渔父技艺高超。又由于所写时间是夜间,所以此句也暗示渔父昼伏舟中,离群索居。渔父隐逸自处,已非一日,而是“几十春”,彰显了坚定的意志和脱俗的境界。明儒杨慎《临江仙》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与此格局相类,因置于《三国演义》开篇而脍炙人口。

  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记叙。秋冬岸边,喃喃自语。横舟独钓,皆遇醉人。“孤舟寒水”的意象化用了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醒人”取自屈原的《渔父》,文中三闾大夫屈原解释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未逢拔俗之士,说明他自己深悟归隐之道;老者向作者诉说岸边际遇,也暗示作者自训为世外高人。

  这首诗诗意象明确,节奏舒缓,格调清幽,境界深远,是一首刻画江边隐士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杜牧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12:79-81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秀樾(yuè)¹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²雪瘦熏沉水³,翡翠盘高走夜光
译文: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你看那娇美的荷花多像深闺中因相思而衣带渐宽的少妇,白净的面颊上淡施红粉如熏了沉水清香;那含露的荷叶多像高高托起的翡静盘上面流转的夜明珠在闪光。
注释:¹秀樾:青翠的树荫。²胭脂:形容荷花红如胭脂。³沉水:沉香。指荷花香气熏人。⁴翡翠:指绿色荷叶。⁵夜光:荷叶上的水珠。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zhàn)潇湘。醉魂应逐凌波¹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译文:一带远山如眉黛横卧,一脉清流拉长了月亮的倒影,秋夜的云影映入潇湘。在睡梦中,醉魂要去追逐那企慕已久的凌波仙子,请告诉西风,今夜里给我多送些清凉。
注释:¹凌波:形容步履轻盈。“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见曹植《洛神赋》。

  这首咏荷词描写的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月色。上阕前两句总写荷塘的美妙意境,后两句工笔刻画荷花的迷人丰采,并以五个比喻,将花色、香、形、光、质感作了形象的描述。下阙自己的感受来烘托映衬,以梦中的凌波仙子巧妙地写出了荷花之“神”,使人们的欣赏感情在想象中得到升华,更留下了咀嚼回昧的余地。动静有致而形神兼具、层次分明而流转自如。

  词的上片先写出了荷塘的总体风貌,“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秀樾”指稀疏的树影,“水花”则是指水中的荷花。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此句在用杜甫《曲江对雨》诗中“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荷塘美景不禁让人留连不舍。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这句拉近了人们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水中荷花,写花下荷叶。“胭脂雪”,苏有诗云“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意红白相杂之色。“沉水”即沉香,闺房熏用。“夜光”借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荷花飘香,水珠着色,不由使人向往如这般皎洁秀美的姑娘。这为上片。

  下片则立意颇新,拉开镜头。写水边群山,写荷上明月,山黛空蒙,月波流转,倒蘸波间,融成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黄庭坚有《西江月》,曰:“远山横黛蘸秋波”似与此同情。不由使人觉之“山眉水目,顾盼含情”的女子袅袅出现。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荷花又称为凌波仙子,语出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蓉出绿波,”“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故得名。面对荷花香艳,凉夜清风的美景,作者不由发慨叹,良宵美景君应赏,别负青春美少年。

  这首赏荷词,词风清韵,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袭人。赏荷而不仅见荷,天光云影,山容水态皆入眼帘,而处处都烘托出一种赏荷时的恬淡温馨的气氛。遣词造句中,精挑细拣,“秀、静、瘦、远 ”字字含情。有人谓“ 莲体实肥,不宜言瘦”,(王若虚《滹南诗话》)并尝易“腻”字,意虽同物,而词境界全无。

zhètiān··shǎng--càisōngnián

xiùyuèhéngtángshíxiāngshuǐhuāwǎnjìngniánfāngyānzhīxuěshòuxūnchénshuǐfěicuìpángāozǒuguāng

shāndàiyuǎnyuèzhǎngyúnqiūyǐngzhànxiāoxiāngzuìhúnyīngzhúlíngmèngfēn西fēngliáng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间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号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译文:松江边上有地名青丘,我迁居到它南面,于是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整天苦吟,创作《青丘子歌》抒发情感,用来消除对自己过分爱诗的讥嘲。
注释:青丘子:高启自号。诗淫:诗迷,深嗜诗者。淫,沉溺,超过常度。
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青丘子,癯(qú)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译文:青丘子,人长得很清瘦,本来是五云阁下的仙人。
注释:癯而清:清瘦貌。癯,瘦。五云阁:仙人所居高阁,有五色瑞云缭绕。五云,谓五色祥云,仙人所御。仙卿:仙官。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号。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何年降谪(zhé)在世号,向人不道姓与名。
译文:有一年降谪到人世间,对人不说姓与名。
注释:降谪:谴罚贬降,此指从仙卿降为凡人。
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niè)( juē)厌远游,荷锄(chú)懒躬耕。
译文:不喜欢远行游玩,也懒于荷锄躬耕。
注释:蹑屩:谓远行。蹑,踩。屩,用麻、草做的鞋。《史记·范雎列传》:“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译文:有剑任凭它生锈,有书任凭它摆放。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译文:不肯为微薄的俸禄而趋奉于官场,不肯卖弄口才而去游说。
注释:“不肯”句:不肯为微薄的俸禄而趋奉于官场。五斗米,低级官吏的薪俸。《晋书·陶潜传》载,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掉舌:卖弄口才,摇唇鼓舌,指游说。《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尝谓韩信曰:“郦生郦食其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馀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gēng)
译文:只喜欢寻找诗句苦吟,以诗词自我吟咏唱酬应和。
注释:但好:只喜欢。觅诗句:苦吟,寻找诗句。杜甫《又示宗武》:“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酬赓(gēng):以诗词酬唱应和。赓,继续。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田号曳(yè)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译文:在田野里拄着拐杖,垂着衣带边走边吟,旁人不理解,嘲笑且轻视我,说是鲁地迂腐的儒生。
注释:“田号”句:在田野里拄着拐杖,垂着衣带边走边吟。《列子·天瑞》载,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鲁迂儒:鲁地迂腐的儒生。《汉书·叔孙通传》载,汉王并天下,叔孙通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制定朝仪,鲁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楚狂生:指佯狂避世的隐者。《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后常用来通指狂士。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青丘子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青丘子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yī)咿鸣。
译文:青丘子听到这些话也不介意,吟咏声出口不绝咿咿地响。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译文:早上吟诗忘记了饥饿,晚上吟诗解散了不平之气。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chéng)
译文:当他苦吟的时候,昏昏沉沉如同醉酒。
注释:兀兀如被酲:昏昏沉沉如同醉酒。兀兀,昏沉貌。酲,病酒,酒醉。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头发不暇栉(zhì),家事不及营。
译文:头发也没有时间梳理,家事也来不及经营。
注释:栉:梳理。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译文:小儿啼哭不知道怜爱,客人来到也不知道迎接。
注释:果:竟然。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yī)氏盈。
译文:不会因颜回那样贫穷而忧,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
注释:不忧回也空:不会因颜回那样贫穷而忧。《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屡空,经常贫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慕猗氏盈: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猗氏,猗顿。《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号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译文:不因为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而羞惭,不羡慕仕宦者华美的衣冠。
注释:不惭被宽褐:不因为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而羞惭。被,穿。褐,古代卑贱之人所穿衣服,也用来代指卑贱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不羡垂华缨:不羡慕仕宦者华美的衣冠。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译文:不问英雄豪杰争夺天下事,不管太阳月亮东升西落时光流逝。
注释:龙虎:喻乱世的英雄豪杰,元末争夺天下者。乌兔:指日月。古代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左思《吴都赋》:“笼乌兔于日月,穷飞走之栖宿。”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译文:有时到水边独坐,有时到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zhuó)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译文:穷究自然,探寻真理,自然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
注释:“斫元气”二句:元气、元精,指天地号的精气。王充《论衡·超奇》:“天禀元气,人受元精。”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译文:神思驰聘于苍茫无际之间,使难以形容的情景有声有色。
注释:“冥茫”句:谓作者的神思驰聘于苍茫无际之号。冥茫、八极,均指极远无际。心兵,为文为诗的神思。心感物而动,如应外敌,故曰心兵。韩愈《秋怀》:“诘屈避语穿,冥茫触心兵。”“坐令”句:使难以形容的情景有声有色。坐令,致使。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微如破悬虱(shī),壮若屠长鲸。
译文:微细处能击中空中悬挂的微如虱样的东西,雄壮处有如屠杀长鲸的气魄。
注释:破悬虱:击中空中悬挂的微如虱样的东西。语本《列子·汤问》载: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学视而后可。”昌以□悬虱于牖,南面望之。“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长鲸:鲸鱼。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清同吸沆(hàng)(xiè),险比排峥(zhēng)(róng)
译文:清新处如同吸收夜间的露气,险峻处好比排列高峻的山峰。
注释:沆瀣:夜号的露气。屈原《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峥嵘:高峻的山峰。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ǎi)霭晴云披,轧(yà)轧冻草萌。
译文:像云散天晴,冰冻消解,青草萌生。
注释:轧轧:生机始发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xī)照牛渚(zhǔ)万怪呈。
译文:把天上水底各种奇妙的景象都清楚完整地表现出来,能清晰照亮各个幽暗的角落。
注释:天根:星名,即氐宿。月窟:传说中月的归宿处。杨雄《长杨赋》:“西厌月窟,东震日域。”刘良注:“月窟,月出穴也,在西。”“犀照”句:《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多怪物,峤遂□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犀照,燃烧犀牛角照明。牛渚,山名,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山脚突入长江部分为采石矶,也称牛矶。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译文:达到了意境与鬼神相合,美景与江山争美的境地。
注释:俄:瞬号。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译文:星虹烟露,都能为作品增添文采。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译文:诗歌的音韵犹如韶乐一样和谐优美,味道就像大羹那样纯正。
注释:听音谐韶乐:诗歌的音韵犹如《韶》乐一样和谐优美。韶,相传为虞舜时的乐曲名。《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大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世号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kēng)
译文:世间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消遣,写出的诗歌像金石乐器发出轰鸣铿锵的声音。
注释:金石:钟磬类乐器。轰铿:发出轰鸣铿锵的声音。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译文:江边茅屋风和日丽,闭门睡足新诗刚写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译文:敲打唾壶自己高声歌唱,不管世俗之人听到而吃惊。
注释:叩壶自高歌:《晋书·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叩,击打。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译文:想叫君山老父带着诸仙所吹奏的长笛,和着这歌声在月下吹奏。
注释:“欲呼”三句:据《博异志》载,贾客吕乡筠善吹笛,月夜泊君山侧,命酒吹笛。忽有老父挐舟而来,袖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次如常,其一绝小,如细笔管。乡筠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大者合上天之乐,次合仙乐,小者老身与朋侪所乐者,庶类杂而听之,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暗。舟人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棹舟而去,隐隐没于波号。”诗即用此典。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但愁欻(xū)忽波浪起,鸟兽骇(hài)叫山摇崩。
译文:只担忧忽然波浪涌起,鸟兽惊骇叫得地动山摇。
注释:欻忽:忽然,形容迅急。
天帝闻之怒,下遣白鹤迎。
天帝闻之怒,下遣白鹤迎。
译文:天帝听到将发怒,会派白鹤迎接他到天上去。
注释:“天帝”四句:言天帝听到作者写诗在人号引起了骚动,将会派白鹤迎接他到天上去。白鹤:传说中的仙鸟。狡狯(kuài):嬉戏,变化,狡诈。《神仙传》说麻姑掷米成珠,王远笑曰:“姑故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瑶京:玉京,传说中天帝的京城,为神仙世界。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不容在世作狡狯(kuài),复结飞佩还瑶京。
译文:不容许他在世间嬉戏狡诈,重新系结飞佩回到玉京。

  诗人在这首长歌中自状其耽于吟咏之狂态,心与物游之妙趣。此诗继承李白、李贺诗歌特点,发挥丰富想象和夸张,以清高的节操,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全诗运笔矫健奔放,游止自如,气势磅礴跌宕,神韵飞扬,表露出一种炽烈的豪情,深得李白诗中风韵。

  诗的开头以故弄玄虚的方式隐却诗人或作者的真实身份,是这一类型自传的惯用手法,也就是“宛曲迁回的手法”。从这首诗中,高启和李白一样,也十分自傲。上来就说自己“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和李白那句“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是如出一辙的。然后说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去当官,也不肯花言巧语地游说于贵人之前,而是自顾自地觅诗闲吟,田间农夫见了嗤笑,他也不理不顾。

  接着从“蹑尽屩厌远游”到“不管乌免忙奔倾”这一部分,则突显出诗人淡泊名利,积然世外的性格特狂。其中“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不慕荣利”的境界的向往。诗人沿袭了《五柳先生传》的模式,展现了一系列隐士生活的独有方式。如,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青丘子则“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五柳先生“性嗜酒”“造饮尽,期在必醉”;“酣赋诗,以乐其志”,青丘子也是终日嗜酒不醒,“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五柳先生即使“环堵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瓢屡空”也能晏如面对,青丘子同样安于贫困,“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不惭被宽褐,不淡垂华缨”,甚而对俗事不置一顾,“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免忙奔倾”。青丘子活脱脱就是一个再世的五柳先生。

  诗人极尽笔力地渲染其忘食、嗜酒的生活,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吟自酬赓”,满足自己的乐趣。在这里,诗人不顾旁人嘲笑,依然我行我素,忘情地沉醉于个人的诗意世界之中,其实已经“有违”其写作的初衷。这不是在为自己“解诗淫之嘲”,相反,诗人是“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说是“苦吟”,其实诗人“乐在其中”。这已不是在替自己辩解,简直是率性而为,任意而行了。这又是诗人在倾力于叙说隐逸生活中得以享受的乐趣。

  诗人的狂傲不并不因此而收敛,接下来,随着诗人浪漫的思路,在幽静深邃的理想世界中,让自己的精神和心智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诗人“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在清寂空阔之间平抚心灵,斫元气,搜元精”,追寻天地万物的精华。诗人所有的诗情倾刻喷薄而发,直追生命的真谛。“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自然众生都在他的诗歌中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诗人在天地间往来自由,随心所欲,探天究地,与神冥相遇,与江山争胜。此间诗人不仅诗情大发,而且诗艺大增,佳作频出,如听韶乐,如味在羹,“微如砹悬虱,壮若居长鲸,清同吸抗瀣,险比排峥嵘”,各体诗歌,无所不能。人在此境界中真是一种美伦美奂的精神享受。因为在红尘俗世中无以为乐,无人为伴,诗人没漏于“苦吟”之中,如醉如痴地“叫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其至“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相和吟通,以慰藉他内心的苦闷。开怀吟咏,就是诗人的生活的乐趣。所以,诗人是不会理会“旁人不识笑且轻”的。如果说诗人因为目空一切而触怒天帝,下令他遣返仙境,从此不得再吟唱,那么为了这份”江边茅星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的自由,诗人也宁愿放弃“五云阁下之仙卿”令人艳羡的生活。青丘子的随意无羁,纵放洒脱就是诗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青丘子歌》就是通过把隐逸者的理想、愿望假托于某一现世个人生活的叙述方式,让人们认识了这个明代诗人。

参考资料:
1、 张维.“明代第一诗人”的自画像--读高启《青丘子歌》.阅读与写作,2004(09)

qīngqiū

gāo míngdài 

jiāngshàngyǒuqīngqiū jiānán yīnhàoqīngqiū xiánshì zhōngyín jiānzuò qīngqiū yán jiěshīyínzhīcháo 

qīngqiū érqīng běnshìyúnxiàzhīxiānqīng 
niánjiàngzhézàishìjiān xiàngréndàoxìngmíng 
nièjuēyànyuǎnyóu chúlǎngōnggēng 
yǒujiànrènxiù yǒushūrènzònghéng 
kěnzhéyāowèidǒu kěndiàoshéxiàshíchéng 
dànhàoshī yínchóugēng 
tiánjiānzhàngdàisuǒ pángrénshíxiàoqiěqīng wèishì chǔkuángshēng 
qīngqiūwénzhījiè yínshēngchūwěnjuémíng 
zhāoyínwàng yínsànpíng 
dāngyínshí bèichéng 
tóuxiázhì jiāshìyíng 
érzhīlián zhìguǒyíng 
yōuhuíkōng shìyíng 
cánbèikuān xiànchuíhuáyīng 
wènlóngzhàndǒu guǎnmángbēnqīng 
xiàngshuǐzuò línzhōngxíng 
zhuóyuán sōuyuánjīng zàohuàwànnányǐnqíng 
míngmángyóuxīnbīng zuòlìngxiàngzuòyǒushēng 
wēixuánshī zhuàngruòchángjīng 
qīngtónghàngxiè xiǎnpáizhēngróng 
ǎiǎiqíngyún dòngcǎoméng 
gāopāntiāngēntànyuè zhàoniúzhǔwànguàichéng 
miàoétóngguǐshénhuì jiājǐngměijiāngshānzhēng 
xīnghóngzhùguāng yānhuáyīng 
tīngyīnxiésháoyuè wèigēng 
shìjiānwèi chūjīnshíxiānghōngkēng 
jiāngbiānmáofēngqíng ménshuìshīchūchéng 
kòugāo ěrjīng 
jūnshānlǎo xiézhūxiānsuǒnòngzhīcháng chuīyuèmíng 
dànchóulàng niǎoshòuhàijiàoshānyáobēng 
tiānwénzhī xiàqiǎnbáiyíng 
róngzàishìzuòjiǎokuài jiéfēipèihuányáojīng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译文:挨上人身,疑惑它怎么不热,接触草堆,惊讶它不能使之冒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¹
译文:来到灯下显得暗淡无光,飞到雨中它反而又燃烧起来。
注释:¹然:同“燃”。

  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火”字,多角度再现萤火虫的形象特征,四句诗,就是萤火形象的四次“造型”:“着人疑不热”,从人的感觉写。萤火虫明明有火光一闪一闪,可附在人体,人会惊奇──有火怎么不放热,突出了其放光而不发热的特点。“集草讶无烟”,从其栖息处所写。萤火从腐草中产卵繁殖,故古人误以为萤乃腐草所化。《礼记?月令》云:“腐草为萤”。古代不少咏萤诗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如沈旋说萤火是“火中变腐草”,刘禹锡也说“陈根腐叶秋萤光”。这种说法自然没有多少科学根据,但其喜欢草堆中栖息却是事实。草堆上明明有点点火光,草都不燃起来,无烟无焰。第二句诗,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萤火虫发出萤光、不热不燃的特点,又使读者知道了萤的一些生活习性。“到来灯下暗”,写出了火光的微弱,作者从对比的角度写,以灯光的相对明亮,突出萤火虫的微弱特点,用了比较衬托的手法。“翻往雨中然”,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画面:一般的火,风一吹、雨一浇,便熄其光焰。而萤火呢,它的萤光并不受天气环境的左右,在雨中,仍能翩然起舞、星光闪烁……诗人就是这样,怀着对萤火虫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其进行细致入微、多侧面的观察,从而将其形态的多姿多彩、形象的各种造型推到了读者面前,使读者也顿生怜爱之情。

  用铺陈的手法,再现了萤火的形态之美,表现了一个皇帝闲暇时的专心致志、细致入微,由于多侧面描绘,形象完整,也给读者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而且其对写作对象细细观察的写作态度,用墨如泼、多方勾勒的写作技术,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萧绎居位显赫,养尊处优,自然无需“忧谗畏讥”,对自然的观察描绘虽能穷形尽相,但要他涌出多少感慨、掘出多深寓意,这很难做到,所以他笔下的萤火虽很有美感,但充其量是供人欣赏玩味。

yǒngyínghuǒshī--xiāo

zheréncǎoyāndàoláidēngxiàànfānwǎngzhōngr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