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名姓满词场,千里相寻问草堂。博物每披周石鼓,摛文能赋鲁灵光。
少年名姓满词场,千里相寻问草堂。博物每披周石鼓,摛文能赋鲁灵光。
九龙夜吼门前水,疋马秋归岭外霜。收得秘书盈万卷,王家事业本青箱。
九龙夜吼门前水,疋马秋归岭外霜。收得秘书盈万卷,王家事业本青箱。

wángxiāngwénxuéqiānlái访fǎngshīzèngbié--tēng

shǎoniánmíngxìngmǎnchǎngqiānxiāngxúnwèncǎotángměizhōushíchīwénnénglíngguāng

jiǔlónghǒuménqiánshuǐqiūguīlǐngwàishuāngshōushūyíngwànjuǎnwángjiāshìběnqīngxiāng

徐熥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𤊹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𤊹并有才名,然𤊹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2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百战功成翻¹爱静,侯门²渐欲似仙家³
译文:身经百战功成名就反倒喜欢平静,显赫侯门日渐清幽好像洞仙人家。
注释:¹翻:副词,反而。²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³仙家:仙人所住之处。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墙头雨细垂纤(xiān)¹,水面风回聚落花。
译文:墙头上细雨蒙蒙低垂着纤纤绿草,水面上微风回旋聚集着片片落花。
注释:¹纤草:细草,小草。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井放辘(lù)(lú)¹闲浸酒,笼开鹦(yīng)(wǔ)报煎(jiān)²
译文:到井台放下辘轳闲逸中浸凉美酒,开鸟笼鹦鹉学舌提醒人莫忘煎茶。
注释:¹辘轳: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²煎茶:烹煮茶水。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几人图在凌烟阁¹,曾不交锋向塞(sài)²
译文:有几人有资格将形象画在凌烟阁,却不曾身经百战交锋于塞外黄沙?
注释:¹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²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这首诗因颔联两句饮誉诗坛。王衍品读之后,很是欣赏,于是赐张蠙霞光笺,并将召掌制诰。权臣宋光嗣以其“轻傲驸马”,遂止。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1-1342
2、 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2619-2621

xiàlǎojiànglíntíng

zhāngpín tángdài 

bǎizhàngōngchéngfānàijìng hóuménjiànxiānjiā 
qiángtóuchuíxiāncǎo shuǐmiànfēnghuíluòhuā 
jǐngfàngxiánjìnjiǔ lóngkāiyīngbàojiānchá 
rénzàilíngyān céngjiāofēngxiàngsàish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荆宣王¹问群臣曰:“吾闻北方²之畏昭奚恤(xù)³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真的是这样吗?”群臣没有人回答。
注释:江乙:一本作“江一‘,魏人,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官。¹荆宣王:就是楚宣王,因楚又称荆。宣王名良夫。²北方:当时指中原各诸侯之国。³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之,介词,作用在于取消“北方畏昭奚恤”得独立性,使它作为“闻”的宾语。真正怎么样呢?“果”和诚是同义词,都是真正的意思。⁴何如:怎么样。⁵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人。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江乙对曰:“虎求¹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²食我也。天帝使我长(zhǎng)百兽³,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¹⁰(zhǔ)¹¹¹²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¹³畏王之甲兵¹⁴也,犹¹⁵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江乙回答道:“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为你在前边走,你在后边跟着我,看看百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认为狐狸说得很对,所以就和狐狸同行,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东至西五千里,披甲的战士百万,却把百万大军托付给昭奚恤。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这件事的实情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百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¹求:寻找。²无敢:不敢。³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长:首领。这里用如动词。⁴信:言语真实。不信,指说谎。⁵吾为子先行:我为你在前边走。为,介词。行,相当于现在汉语的“走”。⁶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这里指逃跑。⁷虎以为然:老虎以为狐狸说的很对。以为,认识,觉得。然,对,不错。“地”和“方”不是一个词。读到“地”时应略停顿一下。⁸方五千里:五千里见方,即东至西五千里,南至北 五千里。不要误会为五千方里。⁹带甲:披盔甲,指披甲的战士。¹⁰专:专一,单独。¹¹属:委托。¹²之:指百万军队。¹³其实:这件事的实情。“其实”是状语,“北方之畏昭奚恤”是本句的主语,“畏王之甲兵”是本句的谓语。¹⁴甲兵:这里指军队。¹⁵犹:好像。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xiá)¹
译文:高淡清虚是心灵的家园,何须占据胜水名山。
注释:¹烟霞:即山水胜景。隐居之人往往酷爱山水,有烟霞痼疾。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shē)¹
译文:无心求道便是得道,有好结交人倒疏远。
注释:¹赊:远。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译文:风吹繁花飘如织锦,阶前流水清似弹琴。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译文:我愿如此直至永远,不慕世人灿烂前程。
修道的方法有种种不同,入道的门径亦有种种,然其终归目的都是一个,即得道。而得道在于心与道打成一片,不知有何区别,《维摩诘经》所谓“心净国土净”,《坛经》所谓“直心是道场”。既如此,修心而使之高淡清虚便是,又何须一定在名山胜水中修。诗人贯休以为,在在处处都可修心,他自己也一定是随意地在一个野居之所居处下来,而写成这首小诗。他的随意,也就是无心,而无心即为得道。所谓无心,即将过去的种种知见全部丢掉,还以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这才是得道的境界。有心追求道,也就有了道与人的区别,好比“你”有意地去结交人,别人会对“你”的目的产生怀疑因而疏远“你”。无心于道才是道与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比如风本无心吹,花本无心落,但风吹花落却织成了最美丽的图画;石阶无心斜,溪水无心流,而阶前流水声奏出了最悦耳动听的乐曲。这样一种无心随意的生活,便是最为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贯休该诗以说理及写景相结合,表现了野居生活中体味的禅道与禅趣。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03-104页

ǒuzuò--guànxiū

gāodànqīngshìjiāzhànhǎoyānxiá

xīndàodàoyǒuxiàngrénrénzhuǎnshē

fēngchùhǎohuāwénjǐnluòhéngliúshuǐqínxié

dànlìngháishuíxiànqiánchéngwèi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客睡何曾著(zhuó)¹,秋天不肯明²
译文:客居他乡何曾得以入睡?漫长的秋夜啊天总是不肯明。
注释:¹著:入睡。²明:天亮。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卷帘残月¹影,高枕(zhěn)²远江声。
译文:映入门帘的是残月的光影,高翻枕畔的是远江的涛声。
注释:¹残月:将落之月。²高枕:高字此处作动词,指江声从高处而来。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¹(zhuō)²无衣食,途穷³仗友生
译文:生计笨拙弄得衣食皆无,处境艰难的我只得依赖友朋。
注释:¹计:谋生之计。²拙:拙劣。³途穷:旅途困窘。⁴仗友生:靠朋友。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老妻书数纸,应悉¹未归情²
译文:给老伴儿写了几纸书信,应该让她知道我未归的苦情。
注释:¹悉:知悉。²未归情:迟迟未归的苦衷。

  诗题为《客夜》而通篇不见“夜”字,但又全是客夜之景,客夜之情,读之真感有高处着笔,不落言筌之妙。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擎,意境清幽,含蓄蕴籍,耐人寻味。

  首联“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提笔入题,笼罩全篇。“何曾”“不肯”四字尤为历来评注家们所赞赏。这四字诗人在别处虽曾用过(《复愁十二首》“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但用在此处却显得特别精警。它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睡不着还望睡着,天不明直望天明”(金圣叹《杜诗解》)的情态。王嗣奭赞此四字“用得精神”即是说展现了形象,传出了神采。葛立方也说:“含蓄甚佳。”(《韵语阳秋》)这里所谓的“含蓄”也正是就它表现的形象意蕴的深度而言。

  颔领“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紧承首句“客睡何曾著”而来。从文字上看,好像只写的是月影江声,秋夜之景,但实际显现的正是客愁不寐之情,不过诗人用的是衬映手法,以景寓情罢了。“高枕”是杜甫习用词语,集中凡十见,用于律诗对句共八处,其中六个高字均“死字活用”(参见施鸿保《读杜诗说》),用语法术语说即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梓州四周多山,江水从远处山间流来,夜静之时在枕上听之,觉其声来自比枕高之处。

  月影由东窗渐移西窗,分明是后半夜的光景,故说“残月影”。月儿筛过窗帘,光影洒地,对无忧的人说来正是秋夜美景,但对今夜愁苦熬煎,竟夕不寐的诗人来说就倍增烦恼了,只好斜倚着让自己轻松自适些。殊知,那远处的江声又听得更清,扰人愁烦,何况这江声又是远江之声,更把诗人的愁绪引向“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草堂》)的成都。新营的草堂,留居的妻儿,都是难堪的系念,而“家远传书目,秋来为客情”(《悲秋》)则更使情怀悲怆了。诗人不直接着墨于竟夕不寐的愁苦而以残月江声之景出之,真是“文外曲致”,含味无穷。

  严武离蜀,杜甫失掉了生活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者。梓州是严武领东川节度使时的旧地,那里有他的旧部、僚属,借严的关系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生活资助,这次诗人去梓州除了避乱之外可能还有这个因素。从诗人这时期写的许多投寄,奉赠和参加宴饮的诗来看,不难得到证实。他几乎向当时在梓州稍占势要的人(如李梓州、杨梓州,严二别驾以及留后章彝等)都委婉地表示过冀求资助之意,但得到的不过是几次应酬宴请和临时的少数周济罢了。因而诗人不断发出“巴蜀愁谁语”(《游子》),“厌蜀交游冷”(《春日梓州登楼二首》)的孤独与绝望的悲叹。他将离梓州时写的“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三年奔走空皮骨,始信人间行路难”(《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等诗句,可算诗人这一时期凄惶无依生活的总写照,也是颈联“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的最好注脚。从结构上看,颈联二句正是遥接首联“秋天不肯明”句而来的,它具体地倾诉出“不肯明”的烦怨之情的根由。

  尾联“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老妻催归,使诗人更陷入了欲归不能的焦灼之中,如何回答老妻,千愁万绪,苦衷难述。杜甫在这里是说:“老妻啊,你是应当理解我不能回家苦衷的,为什么写这样几页长信催我回家呢?”诗人不在结尾处用重笔再写自己不眠的痛苦而拓开一笔写老妻应理解我不能归家的苦衷,写得含蓄,说得真切,无限酸哀涌而不吐,令人不忍卒读。从全诗结构看,这两句不但是全诗感情发抒的高潮,也是首联“何曾著”“不肯明”的归穴。层次起伏,首尾一贯,曲尽章法变幻之妙。

参考资料:
1、 张忠刚.杜甫诗集:凤凰出版社,2014:195-196
2、 陶道恕.杜甫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3:308-311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渴不饮盗(dào)¹水,热不息恶木阴²
译文: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注释:¹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²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译文: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阴驾¹(sù)时命²,杖策³将远寻。
译文: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注释:¹阴驾:阴理马车。²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³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饥食猛虎窟(kū),寒栖(qī)野雀林¹
译文: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注释:¹“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¹
译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注释:¹岁载阴:岁暮。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¹云临岸骇(hài)²,鸣条³随风吟。
译文: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注释:¹崇:高。²骇:起。³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静言¹幽谷底,长啸高山岑²
译文: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注释:¹静言:沉思。²高山岑:高山顶。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急弦无懦响,亮节¹难为音。
译文: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
注释:¹亮节:节操高尚的人。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译文: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¹
译文: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注释:¹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八王之乱”中被杀。此诗正是诗人矛盾苦闷心境的真实写照。

měngxíng

 wèijìn 

yǐndàoquánshuǐ èyīn 
èzhī zhìshìduōxīn 
zhěngjiàshímìng zhàngjiāngyuǎnxún 
shíměng hánquèlín 
guīgōngwèijiàn shíwǎngsuìzàiyīn 
chóngyúnlínànhài míngtiáosuífēngyín 
jìngyányōu chángxiàogāoshāncén 
xiánnuòxiǎng liàngjiénánwéiyīn 
rénshēngchéngwèi yúnkāijīn 
juàngěngjièhuái怀 yǎngkuìj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