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赤阑(lán)¹尽香街²直,笼(lǒng)³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译文:赤阑桥同芳香的繁华街市笔直连接,笼罩街市的细柳娇弱无力。金碧辉煌的楼阁直上青空,花映晴日,隔着帘帷透过红影。
注释:¹赤阑桥:又称赤栏桥,赤红栏杆的桥,在安徽合肥城南。²香街:指各种香气混杂的繁华街市。³笼街:指柳荫。⁴金碧:指金碧辉煌的楼阁。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黄衫¹飞白马,日日青楼²下。醉眼不逢人,午香³吹暗尘。
译文:黄衫贵少骑着飞奔的白马,日日寻花问柳,系马在青楼下。两眼醉朦胧,在闹市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正午风吹花香,散入马蹄扬起的暗尘。
注释:¹黄衫:贵族的华贵服装。黄衫客。唐代蒋防《霍小玉传》谓有豪土身穿轻黄衫,骑骏马,将李益带至霍小玉处。这里指豪侠之士。²青楼:指妓院。³午香:中午时分散发的花香以殛脂粉香混合在起。

  此词上片写繁华都市花街柳巷之景,下片写冶游狎妓之人品行之丑恶、神态之骄横,状景写人,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艺术上颇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十里长街繁华绮丽的外景,且于写景中寓有情意,词境迷离悄恍:朱红栏干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桥曰“赤阑”,暗示桥的华美;街曰“香”,更耐人寻味;而且它是笔直的,暗示街道繁华。柳可“笼街”,足见柳多。这柳又既“细”且“娇”,显示出她那婀娜多姿,柔条动人的神态。难怪李庚说陈克“诗多情致,词尤工”(《词跋》),只此开头两句,就已情致绵绵了。不仅把柳的姿态“形容曲尽”;而这既“香”且“直”又紧挨着河桥的“街”,更婉转多姿。

  第三句应首句的“香街直”,写这长街果然与众不同,它的楼房建筑,金碧辉煌,高大伟岸,直上青空。“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一片青淡高远的背景衬托下,“金碧”更光辉耀眼。“花晴帘娇红”,由上句楼房的巍峨矗立,而到那一户户的具体人家。这些人家也与众不同,不仅有花,而且花色鲜艳,花光明媚,花气袭人。一个“晴”字把花的艳丽芬芳,和其爽心悦目的视觉美,充分表露出来。接着,词人又用“帘娇红”来作渲染。这五个字意境完整,帘娇的红,是由于“花晴”,而若无“帘娇红”的映衬,也就减少了“晴”的份量,所以这里它们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来,花红,帘红,帘娇红,连晴朗的天气,也都成了红彤彤的。词人很善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他的词格调高远,情思闲雅,而终归于淳厚。所谓“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王世贞语),但这“艳”,绝不如温词的“香而软”,而是更具意趣。

  过片两句黄衫,隋唐时贵族少年所穿的黄色华贵服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明皇“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后用黄衫指衣饰华丽姿容秀美的少年公子。这里身着黄衫的贵公子,骑着白马,不是去游春,却是“日日青楼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以“飞”字联系“黄衫、白马”,缴足了人的奔驰之状。而“日日”二字又见人的奔驰之频。

  下片第三句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这些贵公子花天酒地一番之后,醉眼惺忪,骑高高的白马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不逢人”,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这公子哥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

  结句写一阵马蹄声沙沙踏过去后,“黄衫飞白马”的娇子远去了,马蹄掀起的尘土仍腾起空中。这时,正是中午,花开正红,随着尘土,也传来阵阵花香。“香”与“尘”是给人以相反感触的事物,但此刻,它们却夹杂一起。“午香”与“暗尘”之间,用了一个“吹”字。“暗尘”不会送来“午香”,只有风可送来花香,说“吹”有“暗尘”扬起的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于写景中寓有深意。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拟之,而作者寓意,则藏而不露,更有“似尽而不尽”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117-1119页

mán··chìlánqiáojǐnxiāngjiēzhí--chén

chìlánqiáojǐnxiāngjiēzhílóngjiēliǔjiāojīnshàngqīngkōnghuāqíngliányǐnghóng

huángshānfēibáiqīnglóuxiàzuìyǎnféngrénxiāngchuīànché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赤阑桥同芳香的繁华街市笔直连接,笼罩街市的细柳娇弱无力。金碧辉煌的楼阁直上青空,花映晴日,隔着帘帷透过红影。

黄衫贵少骑着飞奔的白马,日日寻花问柳,系马在青楼下。两眼醉朦胧,在闹市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正午风吹花香,散入马蹄扬起的暗尘。

注释

赤阑桥:又称赤栏桥,赤红栏杆的桥,在安徽合肥城南。

香街:指各种香气混杂的繁华街市。

笼街:指柳荫。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楼阁。

黄衫:贵族的华贵服装。黄衫客。唐代蒋防《霍小玉传》谓有豪土身穿轻黄衫,骑骏马,将李益带至霍小玉处。这里指豪侠之士。

青楼:指妓院。

午香:中午时分散发的花香以殛脂粉香混合在起。

赏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都市花街柳巷之景,下片写冶游狎妓之人品行之丑恶、神态之骄横,状景写人,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艺术上颇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十里长街繁华绮丽的外景,且于写景中寓有情意,词境迷离悄恍:朱红栏干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桥曰“赤阑”,暗示桥的华美;街曰“香”,更耐人寻味;而且它是笔直的,暗示街道繁华。柳可“笼街”,足见柳多。这柳又既“细”且“娇”,显示出她那婀娜多姿,柔条动人的神态。难怪李庚说陈克“诗多情致,词尤工”(《词跋》),只此开头两句,就已情致绵绵了。不仅把柳的姿态“形容曲尽”;而这既“香”且“直”又紧挨着河桥的“街”,更婉转多姿。

  第三句应首句的“香街直”,写这长街果然与众不同,它的楼房建筑,金碧辉煌,高大伟岸,直上青空。“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一片青淡高远的背景衬托下,“金碧”更光辉耀眼。“花晴帘影红”,由上句楼房的巍峨矗立,而到那一户户的具体人家。这些人家也与众不同,不仅有花,而且花色鲜艳,花光明媚,花气袭人。一个“晴”字把花的艳丽芬芳,和其爽心悦目的视觉美,充分表露出来。接着,词人又用“帘影红”来作渲染。这五个字意境完整,帘影的红,是由于“花晴”,而若无“帘影红”的映衬,也就减少了“晴”的份量,所以这里它们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来,花红,帘红,帘影红,连晴朗的天气,也都成了红彤彤的。词人很善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他的词格调高远,情思闲雅,而终归于淳厚。所谓“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王世贞语),但这“艳”,绝不如温词的“香而软”,而是更具意趣。

  过片两句黄衫,隋唐时贵族少年所穿的黄色华贵服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明皇“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后用黄衫指衣饰华丽姿容秀美的少年公子。这里身着黄衫的贵公子,骑着白马,不是去游春,却是“日日青楼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以“飞”字联系“黄衫、白马”,缴足了人的奔驰之状。而“日日”二字又见人的奔驰之频。

  下片第三句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这些贵公子花天酒地一番之后,醉眼惺忪,骑高高的白马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不逢人”,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这公子哥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

  结句写一阵马蹄声沙沙踏过去后,“黄衫飞白马”的影子远去了,马蹄掀起的尘土仍腾起空中。这时,正是中午,花开正红,随着尘土,也传来阵阵花香。“香”与“尘”是给人以相反感触的事物,但此刻,它们却夹杂一起。“午香”与“暗尘”之间,用了一个“吹”字。“暗尘”不会送来“午香”,只有风可送来花香,说“吹”有“暗尘”扬起的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于写景中寓有深意。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拟之,而作者寓意,则藏而不露,更有“似尽而不尽”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117-1119页
评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都市花街柳卷之景,下片写写游狎妓之人品行之丑恶、神态之骄横,状景写人,前后相合,寓讽其中,委婉含蓄,艺术上颇有特色。

  词的上片写十里长街繁华绮丽的外景,且于写景中寓有情意,词境迷离悄恍:多红栏干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桥曰“赤阑”,暗示桥的华的;街曰“香”,更耐人寻味;而且它是笔直的,暗示街道繁华。柳可“笼街”,足见柳多。这柳又既“细”且“娇”,显示出她那婀娜多姿,柔条动人的神态。难怪李庚说陈克“诗多情致,词尤工”(《词跋》),只此开头两句,就已情致绵绵了。不仅把柳的姿态“形容曲尽”;而这既“香”且“直”又紧托着河桥的“街”,更婉转多姿。

  第三句应首句的“香街直”,写这长街果然与众不同,它的楼房建筑,金碧辉煌,高大伟岸,直上青空。“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一片青淡高远的背景衬托下,“金碧”更光辉耀眼。“花晴帘影红”,由上句楼房的巍峨矗立,而到那一户户的具体人家。这些人家也与众不同,不仅有花,而且花色鲜艳,花光明媚,花气袭人。一个“晴”字把花的艳丽芬芳,和其爽心悦目的视觉的,充分表露出来。接着,词人又用“帘影红”来作渲染。这五个字意境完整,帘影的红,是由于“花晴”,而若无“帘影红”的映衬,也就减少了“晴”的份量,所以这里它们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来,花红,帘红,帘影红,连晴朗的天气,也都成了红彤彤的。词人很善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他的词格调高远,情思闲雅,而终归于淳厚。所谓“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王世贞语),但这“艳”,绝不如温词的“香而软”,而是更具意趣。

  过片两句黄衫,隋游时贵族少年所穿的黄色华贵服装。《新游书·礼乐志》十二:游明皇“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后用黄衫指衣饰华丽姿容秀的的少年公子。这里身着黄衫的贵公子,骑着白马,不是去游春,却是“日日青楼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以“飞”字联系“黄衫、白马”,缴足了人的奔驰之状。而“日日”二字又见人的奔驰之频。

  下片第三句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这些贵公子花天酒地一番之后,醉眼惺忪,骑高高的白马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不逢人”,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这公子哥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

  结句写一阵马蹄声沙沙踏过去后,“黄衫飞白马”的影子远去了,马蹄掀起的尘土仍腾起空中。这时,正是中午,花开正红,随着尘土,也传来阵阵花香。“香”与“尘”是给人以相反感触的事物,但此刻,它们却夹杂一起。“午香”与“暗尘”之间,用了一个“吹”字。“暗尘”不会送来“午香”,只有风可送来花香,说“吹”有“暗尘”扬起的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于写景中寓有深意。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拟之,而作者寓意,则藏而不露,更有“似尽而不尽”之妙。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117-1119页
创作背景

  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虽对时世有所反应,但词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此词可见一二。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117-1119页
陈克

陈克

陈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 1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昔时风景登临地¹,今日衣冠²送别筵(yán)
译文: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席。
注释: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¹登临地:指岘山。²衣冠:指士绅。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醉坐¹自倾彭泽酒²,思归长望白云天³
译文: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注释:¹醉坐:全唐诗校:“一作闲卧。”²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³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huò)¹²(jiē)³江岛
译文: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注释:¹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²空:徒然。³滞:久留。⁴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寄语朝廷当世人¹,何时重见长安道。
译文: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注释:¹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míngsòngzhèngshísānháijīngjiānzhīshén--mènghàorán

shífēngjǐngdēnglínjīnguānsòngbiéyánzuìzuòqīngpéngjiǔ

guīzhǎngwàngbáiyúntiāndòngtíngjīngqiūzǎohuòluòkōngjiēzhìjiāngdǎo

cháotíngdāngshìrénshízhòngjiànzhǎngāndào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¹,又上雕鞍(ān)²去。欲倩烟丝³遮别路,垂上那是相思树
译文:眼前的美好风光是留不住的,在一片温暖和芳香里,他叉上马去远行。想要请柳丝拂动起来遮挡他前进的路,但杨柳树不是相思树,怎会懂得我的伤心。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¹和暖和香:伴着温暖,带着芳香。²雕鞍:马鞍的美称。倩:请。³烟丝:烟雾笼罩的上柳。⁴相思树:出自典故,后人用于男女相爱,生死不渝之情。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chóu)(chàng)玉颜¹成间阻²,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³依然留乞句,斑(bān)(zhuī)一系无寻处。
译文:为我们的天涯相隔而倍感痛苦惆怅,这东风为什么留不住这繁华旧梦。身边还留有当年他所写的信,但他的马已经走远,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注释:¹玉颜:指亡妻美丽的容貌。²间阻:阻隔,此处引申为将来无法相见。³断带,断掉的衣带。⁴乞句:请求(对方)写的诗句。⁵斑骓:身上长着花斑纹的马。一系:将马拴在树下。

  此词写的是两恋人依依别离的场景,写出了情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内心的伤感、惆怅。

  上片写外出游玩之时,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亡妻。从“和暖和香”、“烟丝”、“垂杨”、“东风”这些意象可知,此时正是春意盎然之时。纳兰并没有把和伊人离别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从而显现出在这春光大好时离别的难堪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悲苦。“眼底风光留不住”套用辛弃疾的“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而一个“又”字,则表明分别已经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这个时候,“眼底风光”并不是指风暖花香、杨柳依依,而是指即将远行的征人。面对骑马离去的征人,女主角无力挽留,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被烟雾笼罩的杨柳上,请它们遮住征路,以便将征人留住,但垂柳并不是相思树,它是无情的,自然也不会满足女主角的愿望。

  下片转换角度,写自己的失落之情,抒写征人的伤别之情。伊人舍不得征人,征人更不愿离开伊人,但是圣命难违,征人只能离家远行,以至“玉颜成闲阻”。此时,征人的心中备感痛苦惆怅,于是开始埋怨东风为什么留不住繁华旧梦,其隐喻的意思就是:为什么幸福不能永驻呢?东风“不作繁华主”正是纳兰无可奈何的感慨。

  尾句再次转换了角度,写伊人的相思之情,伊人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当年她求征人写的诗句,可如今征人远行,与自己相隔万水千山,也不知道他的坐骑现在系在何处。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62页

diéliànhuā ·yǎnfēngguāngliúzhù

lánxìng qīngdài 

yǎnfēngguāngliúzhù nuǎnxiāng yòushàngdiāoān qìngyānzhēbié chuíyángshìxiāngshù 
chóuchàngyánchéngjiàn shìdōngfēng zuòfánhuázhǔ duàndàiránliú bānzhuīxúnchù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yíng)¹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译文: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注释:¹嬴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黄绮(qǐ)¹之商山,伊人²亦云³
译文: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注释:¹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²伊人:指桃源山中人。³云:句中助词,无义。⁴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往迹¹绮复湮(yān)²,来径遂(suì)芜废。
译文: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注释:¹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²湮:埋没。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相命¹(sì)²农耕,日入从³所憩(qì)
译文: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注释:¹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²肆:致力。³从:相随。⁴所憩:休息的处所。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桑竹垂余荫(yìn)¹,菽(shū)²(jì)³随时艺
译文: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注释:¹余荫:又作“馀荫”;指树木枝叶广大的庇荫。²菽:豆类。³稷:谷类。⁴艺:种植。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ǐ)¹王税。
译文: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注释:¹靡:没有。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路暧(ài)¹交通,鸡犬互鸣吠。
译文: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注释:¹暧:遮蔽。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zǔ)¹犹古法,衣裳(cháng)²无新制。
译文: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注释:¹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²衣裳: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班白 一作:斑白)
童孺(rú)¹纵行歌,班白²欢游诣(yì)³。(班白 一作:斑白)
译文: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注释:¹童孺:儿童。²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³诣:玩耍。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草荣识节和¹,木衰知风厉。
译文: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注释:¹节和:节令和顺。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虽无纪历¹志,四时自成岁²
译文: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注释:¹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²成岁:成为一年。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怡然有余乐¹,于何²劳智慧?
译文: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
注释:¹余乐:不尽之乐。²于何:为什么,干什么。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奇踪隐五百¹,一朝敞神界²
译文: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注释:¹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²神界:神奇的界域。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¹²既异源,旋³复还幽蔽
译文: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注释:¹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²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³旋:很快。⁴幽蔽:深暗。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借问游方士¹,焉测尘嚣(xiāo)²外。
译文: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注释:¹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²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愿言蹑(niè)¹清风,高举寻吾契(qì)²
译文: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注释:¹蹑:踩。²契: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

参考资料:
1、 邓小军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10-513

táohuāyuánshī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yíngshìluàntiān xiánzhěshì 
huángzhīshāngshān rényúnshì 
wǎngjìnyān láijìngsuìfèi 
xiāngmìngnónggēng cóngsuǒ 
sāngzhúchuíyīn shūsuíshí 
chūncánshōucháng qiūshúwángshuì 
huāngàijiāotōng quǎnmíngfèi 
dòuyóu chángxīnzhì 
tóngzòngxíng bānbáihuānyóu  (bānbáizuò bānbái )
cǎoróngshíjié shuāizhīfēng 
suīzhì shíchéngsuì 
rányǒu láozhìhuì 
zōngyǐnbǎi zhāochǎngshénjiè 
chúnyuán xuánhuányōu 
jièwènyóufāngshì yānchénxiāowài 
yuànyánnièqīngfēng gāoxún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一女¹,嫁为畿(jī)²某官某妻³。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qiǎn),恚(huì)而人女曰:“而¹⁰(quán)¹¹,迁我京职¹²,则¹³¹⁴朝夕¹⁵侍母;且¹⁶迁我如振落叶¹⁷¹⁸,而¹⁹固吝(lìn)者何²⁰?”女寄言²¹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²²公。公大怒,取案²³上器击伤夫人,出,驾²⁴而宿于朝房²⁵,旬²⁶²⁷还第²⁸。婿竟²⁹不调³⁰
译文: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什么可吝啬的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告诉了母亲,夫人在当天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门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注释:¹公:指王翱。²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辅,亦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汉代京城之外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政区,称三辅。³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某,前一个代官职,后一个代其人姓名。⁴固:副词,坚决,坚持。⁵不遣:不让回娘家。遣,打发走。⁶恚:怨怒。⁷人:告诉。这一句意谓你父亲为吏部长官。⁸而:你,代词。⁹翁:父。¹⁰长:长官。这里用为动词,做……长官。¹¹铨:铨选,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由吏部按照规定任免、考核、选拔官吏。故吏部亦称“铨部”,其长官称尚书。¹²迁我京职: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¹³则:连词,那么。¹⁴汝:你。¹⁵朝夕:天天,时时。¹⁶且:连词,况且。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¹⁷振落叶: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振,摇动。¹⁸耳:而已,罢了。¹⁹而:可是。²⁰固吝者何: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固,坚持。²¹寄言:寄人,托人带话。²²白:告诉。²³案:几桌,此指餐桌。一说,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²⁴驾:坐车。²⁵朝房:官吏上朝前停留休息的房舍。²⁶旬:十天。²⁷乃:才。²⁸第:府第,王公大臣的住宅。²⁹竟:终于。³⁰不调:没有调职。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公为都御史¹,与太监²某守辽东³。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huì)¹⁰之。昔先皇¹¹(bān)¹²僧保¹³所货¹⁴西洋¹⁵珠于¹⁶侍臣¹⁷,某¹⁸得八焉¹⁹,今以半别²⁰公,公固²¹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²²所著²³披袄²⁴中,纫之²⁵。后²⁶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²⁷。公劳²⁸之曰:“若²⁹翁廉(lián),若辈得无³⁰苦贫³¹乎?”皆曰:“然³²。”公曰:“如有营³³,予³⁴³⁵尔贾(gǔ)³⁶。”二子心计³⁷,公无从办³⁸,特³⁹示故人⁴⁰意耳。皆阳⁴¹应曰:“诺⁴²。”公屡促之,必如约⁴³。乃⁴⁴伪为屋券⁴⁵,列贾⁴⁶五百金⁴⁷,告公。公拆袄,出珠授⁴⁸之,封识宛然⁴⁹
译文: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注释:¹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都,总。御史,明清是监察官吏的官,属都察院。²太监:清朝宦官统称。明朝时宦官首领称太监。³辽东:明朝在今辽宁省内设辽东都指挥司,防守边境。⁴甚相得:相处得很好。相得,互相投合。⁵改:改任,改换官职或另任某官。⁶两广:广东和广西两省。王翱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时在年(代宗景泰三年),时年六十九岁。⁷泣:小声地哭。⁸枚:本义为树干,引申为计量单位,犹“个”、“颗”等。⁹是:指示代词,这,指大珠。¹⁰贿得:通过受贿得到。贿,贿赂,这里指接受贿赂,用作“得”的状人。¹¹先皇:先朝皇帝。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此处指明成祖或明宣宗。¹²颁:赏赐。¹³僧保:人名,不详。¹⁴货:买。¹⁵西洋:泛指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明成祖时,曾命郑和等七次下西洋。¹⁶于:给。¹⁷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包括太监。¹⁸某:自称之词,指代“我”。¹⁹焉:人气助词。²⁰别:赠别。²¹固:副词,本来。²²内:同“纳”,放入。²³著:“着”的本字,穿。²⁴披袄: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的或棉的。²⁵纫之:意谓把珠缝在披袄中。纫:缝。²⁶后:后代,此处指太监的继承人,过继之子或养子。²⁷从子:兄或弟的儿子、侄子。²⁸劳:慰问他们。²⁹若:你们,代词。³⁰得无:犹言“莫非”、“恐怕”,表示对事实的测度。³¹苦贫:苦于贫穷,为贫穷所困。³²然:表应对的副词,常单独成句,可译作“是的”,“对”。³³营:经营,置办,指做生意或买房产等。³⁴予:我,代词。³⁵佐:辅助,帮助。³⁶贾:同“价”,钱。³⁷心计:心里盘算。³⁸无从办:无法办到。³⁹特:副词,只,不过。⁴⁰故人:旧友,老朋友。⁴¹阳:同“佯”假装,伪装。⁴²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顺从。犹“是”,“好吧”。⁴³如约:按照约定的办。如,依照。⁴⁴乃:于是,就。副词。⁴⁵伪为屋券:假造一张买房子的契约。为,动词。券,契据。古代的券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今之合同。⁴⁶列贾:开列的价格。⁴⁷五百金:五百两银子。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子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告公。⁴⁸授:给予,交给。⁴⁹封识宛然:意谓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那样,即仍是原来包裹的样子。识,同“志”,标记,记号。宛然,依然。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zhuì)¹翻红²各自伤,青楼³烟雨忍相忘。
译文: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
注释:¹坠素:坠落的白花。²翻红:凋谢的红花。³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汉唐时指贵妇人住所,元明以来,逐渐转化为妓院的代称。这里仍用作本义。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将飞更作回风舞¹,已落犹成半面妆²
译文: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注释:¹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²半面妆:化了一半的妆。徐妃在他来时,故意作半面妆(即只在半边脸上化妆)等待他。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cāng)¹客归珠有泪,章台²人去骨³遗香。
译文: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
注释:¹沧海:古代通称今黄海、东海海域为沧海,南海海域则称南海或涨海。只有南海才产珍珠,此处沧海泛指诸海。这里指以蚌生珠喻人落泪。²章台:西汉都城长安中的一条繁华街道。³骨:指花瓣。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可能无意传¹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²
译文: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注释:¹传:招引。²蜜房:蜂窝,特指蜂藏蜜的所在。

  1021年(宋真宗天禧五年),宋祁二十四岁,与其兄宋庠以布衣游学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投献诗文于知州夏竦,以求引荐。席间各赋“落花”诗,夏竦以为宋祁很有才,必中甲科。宋祁亦因此在宋初文坛崭露头角。足见此诗非一般惜花伤春之作。清代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说诗晬语》)该诗即是。

  首联破题,刻画落花时一片迷离凄苦的景象,状物而不滞于物。起句,诗人捕捉住所咏物的自然特征,以“素”、“红”代指花。唐人韩偓有“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惜花》)之句,么“白”、“红”状花。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使事物形象逼真。花的娇艳、春的绚丽如在目前。然而,它们却红颜薄命,夭折了,令诗人叹惋。“坠”、“翻”两字形象生动,情态感人,是从杜牧《金谷园》“落花犹似坠楼人”句化出。花本来是无情之物,却道“各自伤”,是说花有人性。落花的自伤飘零,乃诗人绸缪于青楼烟雨,别有难忘的幽恨。

  颔联承上“落”意,从时空角度深入描绘了落花的全过程,极缠绵悱恻之致。出句描写落花飞动的舞姿。“更作”二字个性鲜明,感情强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其态可掬,“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楚辞·九章·悲回风》),情状悲哀。对句写花终于落地之后,在地上仍不甘香消玉殒,虽已着地,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其执着之情,从“犹成”两字中渗透出来。“半面妆”用的是梁元帝徐妃的典故。此两句不仅刻画落花尽态极妍,栩栩如生,而且融入了诗人自己深沉的感受,一往情深,不能自已。人物交融,托物寓情。表面上是描写外界景物,实则处处有诗人自己在,景物始终着有诗人的色彩。“更作”、“犹成”二语更加强了感情色彩。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诗》中有“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之句,是李商隐借落花勉励张秀才,不要因落第而颓废,应似落花一样自振自珍。宋祁此诗于此取法,所以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景文《落花》诗也,为世所称,然义山固已云已。”不过,此诗之学李商隐,不在镂红刻翠,恍惚迷离之貌,而在于缠绵悱恻,一往情深之神。表面上咏物,实质上写诗人自己。至于所写的具体情事,则很难考证,亦不必深究。然而诗人的感受已经表露得很明显了,即是屈原那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李商隐诗的神髓在此,此诗的神髓也在此,这正是此联能传诵后世的原因所在。颈联以沧海客归,珠犹迸泪,章台人去,骨尚遗香,比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由此点化而成,都是加一层描写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

  此诗借落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寄托遥深,传达给读者的是感受,而不是具体情事,达到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说“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的境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