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
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sòngzhōngguīwǎnchéngzhōngyǒujìngzhīyuēshīzhōngzhī--yuánzōngdào

dōuménzibiéxiéshǒushícóngshuāngwèisuǒ

wēifēngdòngbǎoshùlǎngyuèyìnghuāchízhōngtóngwǎngdāngyuànyuǎn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yú)¹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译文:边塞上梁朝的音信已然断绝,梁朝的的使者也不见到来。
注释:¹榆关:犹“榆塞”,泛指北方边塞。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胡笳(jiā)落泪曲,羌(qiāng)笛断肠歌。
译文: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只能泪落痛断肠。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纤腰减束素¹,别泪损横波²
译文: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眼睛也因伤别流泪而损伤。
注释:¹减束素:言腰部渐渐瘦细。²横波:指眼。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译文: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枯木期填海¹,青山望断河²
译文:自己回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华山想重新合起来阻断黄河一样难以实现。
注释:¹填海:精卫填海。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它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²“青山”句言望山崩可以阻塞河流。

  “榆关”,是战国时期的关名,在今陕西省榆林市东。这里泛指北方的关塞。这句说边塞上自己祖国梁朝的音信已然断绝。“汉使”,汉人朝廷的使者,指梁朝。庾信被滞留的西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这句说祖国梁朝的的使者也不见到来。这二句点出了自己稽留北朝,而故国的音信、使节均已断绝,流露出思念之情。

  “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音乐,其音凄凉,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古时称北方和西域民族为胡人,故云胡笳。“羌笛”,亦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音乐,原出自古羌族(西部民族)。这二句写作者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不仅落泪断肠。

  “束素”,为白色生绢,喻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约素”,喻腰细软如一束绢,形容是美女。“横波”,指眼睛。这二句写作者离别了祖国,非常悲伤,听到胡笳而落泪,闻羌笛而断肠,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伤别的眼睛,因流涕而损伤。

  恨心,充满离恨之心。“歇”,尽,竭。“红颜”。指女性艳丽的容貌。这两句说自己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以上四句,作者表明上是写满怀离恨的闺中思妇,而实际上是以此来自喻。

  庾信羁留北方后心情郁愤,曾作《咏怀》二十七首,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和身世之悲,艺术上也更为成熟。本篇为其中第七首。诗中写自己稽留北朝,悲伤落泪,恨心不歇,依然怀着不能实现的期望。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¹。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²
注释:¹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²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xī)(shuài)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zēng)¹遮掩窗儿黑。
注释:¹生憎:生,语助辞。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 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 后半阕第一句把作者和读者神游在外的思绪拉近到“灯前”,也就是作者这位“病客”的跟前。作者行家里手,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文章结构也井井有条。前半阕寄情于景,后半阕移情于人。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有言:“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简单而言就是写词不能就事论事,就事论事的词写的再华丽也是下品,写的差的那就是恶俗了。现在有很多写“新词”的作者,自诩文采高古,填出来的词就跟叙事散文一样,还网上报上到处贴,就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一样了,都懒的撕你。 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孤单的影子,在房间里来回踱两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词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搅扰地自己无法入睡,其实还是因感慨为自己的伤心的旧事和凄凉的当下而无法入眠。 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同时芭蕉伊遮掩窗儿黑也与前文的伤心白形成了呼应。《二乡亭词》评论道:“感得芭蕉遮掩,为‘一片伤心白’也,细不可言。”至此完美收笔,妙不可言。

diéliànhuā··yuè怀huáirén--sòngwǎn

yuèshūliáncáishùchǐquèjīngfēipiànshāngxīnbáiwànrénguānsāinánlóushuínòngméihuā

shuàidēngqiánbìngqīngyǐngpáihuáishuìyóuqiángjiǎojiāofēngshēngzēngzhēyǎnchuāngérhēi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王室¹²长庆³,环中得水精。
译文:这皇家长福宫的符玺,是一个水晶的环饰。
注释:水精环:水晶所制之环。水精:即水晶,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是一种贵重矿石。¹王室:帝王之家。²符:符瑞,吉祥之兆。³长庆:长福。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任圆循不极¹,见(xiàn)²质仍贞。
译文:圆转往复没有尽头,洁白的质地更显本真。
注释:¹循不极:循环无尽。不极:无穷,无限。²见素:现其本真。见,同“现”。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zhuó)¹成。
译文:确实是圆然形成的吉祥之物啊,而不是经斫削修琢而成。
注释:¹朴斲:斫削修琢。朴:一作“璞(pú)”。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无瑕(xiá)¹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译文:胜过无瑕的美玉,比得过最洁净的寒冰。
注释:¹无瑕:指玉上没有斑点。瑕:玉上之斑点。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未肯齐珉(mín)¹价,宁同杂佩²声。
译文:绝不能拿它跟普通的玉石同价,哪能跟一般的佩饰叮当声韵相同?
注释:¹珉:似玉之石。²佩:古人衣襟上所系之玉。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能衔任黄雀¹,亦欲应时²³
译文:就如杨宝所救的黄雀嘴里衔着的宝环,能顺应时势出现而表明盛世昌明。
注释:¹黄雀:用黄雀报恩典故。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杨宝在华阴山路上救了一只黄雀,黄雀化为黄衣童子,赠以宝环四枚,后杨宝子孙四世皆为三公。蔡邕论云:“昔曰黄雀报恩而至。”²应时:顺应时势;适合时会。³明:一作“鸣”。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小奴缚(fù)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¹
译文: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注释:¹喧争:吵闹争夺。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家中厌鸡食虫蚁¹,不相鸡卖还遭烹(pēng)
译文: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注释:¹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¹奴人解其缚。
译文: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
注释:¹斥:斥责。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鸡虫得失¹无了时²,注目寒江倚(yǐ)山阁³
译文: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
注释:¹得失:指用心于物。²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³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

  《缚鸡行》大约在公元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夏历岁暮作于夔州西阁。

  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询问,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杀的厄运吗?为什么人对虫子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诗中似乎表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右仲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知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杜臆》)

  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杜甫诗选注》)可见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此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严整精工,但此诗语言却平朴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如同当面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适宜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更是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的确,此诗最纯之处就在于结句。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尽,没有回味的余地。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90-292页

xíng

 tángdài 

xiǎoxiàngshìmài bèixiāngxuānzhēng 
jiāzhōngyànshíchóng zhīmàiháizāopēng 
chóngrénhòu chìrénjiě 
chóngshīliǎoshí zhùhánjiāngshān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玄宗晚年耽于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几至灭亡。王建七律《春日五门西望》,即是一首讽刺玄宗荒淫误国的篇章。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五门”,又称午门。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西”即诗题所云“西望”。百官自大明宫下朝,步出五门,西望则是西内之太极宫、掖庭宫和东宫。西内是玄宗游戏的重要地点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宜春院的梨园弟子就生活在西内。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一阵阵春风,把一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显得迷迷濛濛。“尘起春风过御堤”一句虽为写景,却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唯有玄宗的荒嬉尚历历在目。由此为下文张目。西内留下了唐王朝历代帝王的足迹,宫掖中秘闻逸事数不胜数,但最能勾起诗人回忆的却是唐玄宗。这不仅由于玄宗距诗人的时代最近,更重要的是因为玄宗是位因荒嬉几至覆国的君主。因此,颔联很自然地就从首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马,此指舞马。舞马以黄帕覆盖其马鞍以见其珍贵。玄宗时,教坊中百戏杂耍名目繁多,诸如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应有尽有。此外,斗鸡、舞马也特受玄宗喜爱。据载,玄宗曾驯练出舞马一百匹。这些马在表演时,站在巨榻之上,“衣以文绣,饰以珠玉”,随着音乐的节拍俯仰跳动,曲尽其妙。玄宗又好斗鸡戏,曾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门训练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鸡上千只。斗鸡比赛时,则分成若干支斗鸡队,胜者则缠以锦段。杜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也正指此。舞马和斗鸡,玄宗后不再时髦。两句诗,诗人别出心裁,只选取玄宗荒嬉最典型的事例,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故事的读者,自己去充实众多未写入诗中的内容。

  颔联两句是虚笔叙事,这是由“望”而产生的遐思。颈联和尾联则是实笔写景,这是“望”的真实景物,但景中有情,是借景以寄慨。不过,在具体表现上却又不同,互有差异。

  颈联“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作今昔纵向对比,不过不是事与事对比,而是以今之物同昔之事对比。“馆”,当指建于西内之宏文馆。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馆松御柳,曾作为玄宗享乐的见证者而存在,可现在,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同转瞬即逝的玄宗的荒嬉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这当然要激起诗人心中对今昔盛衰的强烈慨叹。只不过这种慨叹,并非是出自疾呼呐喊,而是寓之以景罢了。岑参《山房春事》诗云:“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以“无情”“无知”的庭树之花,来透露其对梁园萧索的无限伤心之情。“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教坊”,当指建于西内之宜春院。宜春院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象。诗中“阴”和“冷凄凄”数字,既是写实的景语,又饱蘸着作者抚今追昔的伤痛之情,将实景和心境融合为一。

chūnmén西wàng--wángjiàn

bǎiguāncháoxiàmén西chénchūnfēngguò

huánggàiānchénglehóngluóxiàngdòuhuí

guǎnsōngzhīzhòngqiángtóuchūliǔtiáozhǎngshuǐmiàn

wéiyǒujiàofāngnáncǎo绿táiyīnlě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