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蓦惊桥上听,夕阳人独立。
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蓦惊桥上听,夕阳人独立。

zhěnliúqiáo--mèngyáng

xiáyǒuxīnlínqiáoshíxiāngjīngqiáoshàngtīngyángrén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16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蔡女¹昔造胡笳(jiā)声,一弹一十有²八拍。
译文:当年蔡琰曾作胡笳琴曲,弹奏此曲总共有十八节。
注释:董大: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因善弹琴而深受房琯赏识。弄:乐曲。房给事:指给事中房琯。¹蔡女:蔡琰(蔡文姬)。相传蔡琰在匈奴时,感胡笳之音,作琴曲《胡笳十八拍》。²有:通“又”。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译文:胡人听了泪落沾湿边草,汉使对着归客肝肠欲绝。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沉沉 一作:阴沉)
古戍(shù)¹苍苍²(fēng)³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译文:边城苍苍茫茫烽火无烟,草原阴阴沉沉白雪飘落。
注释:¹戍:边戍哨所。²苍苍:衰老、残破貌。³烽火:借代烽火台。⁴荒:边陲、边疆。⁵沉沉:低沉、阴沉貌。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sè)¹
译文:先弹轻快曲后奏低沉调,四周秋叶受惊瑟瑟凋零。
注释:¹摵摵:落叶之声。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译文:董先生通神明琴技高妙,深林鬼神也都出来偷听。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¹迟更(gèng)²速皆应手,将³往复旋如有情。
译文:慢揉快拨十分得心应手,往复回旋仿佛声中寓情。
注释:¹言:语助词。²更:连词,与、和。³将:语助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¹晴。
译文:声如山中百鸟散了又集,曲似万里浮云暗了又明。
注释:¹且: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抑或、或者。(“是且非邪。”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sī)¹(chú)雁失群夜,断绝²胡儿恋母声。
译文:像失群的雏雁夜里嘶叫,象胡儿恋母痛绝的哭声。
注释:¹酸:悲痛、悲伤。(“日磾观状,益增酸哽。”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²断绝:不连贯,时断时续。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译文:江河听曲而平息了波澜,百鸟闻声也停止了啼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乌孙¹部落家乡远,逻(luó)(suō)²沙尘哀怨生。
译文:仿佛乌孙公主远怀故乡,宛如文成公主之怨吐蕃。
注释:¹乌孙:汉代西域国名。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昆莫。²逻娑:唐时吐蕃首府,即今西藏拉萨。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皆远嫁吐蕃。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duò)瓦。
译文:幽咽琴声忽转轻松潇洒,象大风吹林如大雨落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迸泉¹(sà)²飞木末³,野鹿呦呦走堂下。
译文:有如迸泉飒飒射向树梢,有如野鹿呦呦鸣叫堂下。
注释:¹迸泉:喷涌出的泉水。²飒飒:飞舞貌。³木末:树梢。呦呦:鹿鸣声。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长安城连东掖(yè)¹垣,凤凰池²对青琐门³
译文:长安城比邻给事中庭院,皇宫门正对中书省第宅。
注释:¹东掖:指门下省。门下省为左掖,在东。²凤凰池:中书省。³青琐门:汉时宫门,这里指唐宫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高才¹脱略²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译文:房琯才高不为名利约束,昼夜盼望董大抱琴来奏。
注释:¹高才:指房琯。²脱略:轻慢,不在意。

  这首七言古体长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赞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

  诗开首不提“董大”而说“蔡女”,起势突兀。蔡女指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等于段)。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出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苍苍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对“胡笳声”的来由和艺术效果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邃的艺术境界。读者要问: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弄》,作为一代名师的董庭兰又弹得如何呢?于是,诗人顺势而下,转入正面叙述。从蔡女到董大,遥隔数百年,一曲琴音,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

  “先拂商弦后角羽”,至“野鹿呦呦走堂下”为第二段。董大弹琴,确实身手不凡。“先拂”句是写弹琴开始时的动作。古琴七弦,配宫、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徽为七音。董大轻轻地拂拭琴弦,次序是由商弦到角弦,意为曲调开始时迟缓而低沉。琴声一起,“四郊秋叶”被惊得摵摵(shè设)而下。一个“惊”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诗人不由得赞叹起“董夫子”来,说他的演奏简直象是“通神明”,不只惊动了人间,连深山妖精也悄悄地来偷听了!“言迟”两句概括董大的技艺。“言迟更速”、“将往复旋”,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漾溢着激情,象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

  董大的指法使人眼花撩乱,那么琴声究竟如何呢?诗人不从正面着手,却以种种形象的描绘,来烘托那凄恻动听的声音。琴声忽纵忽收时,就象空廓的山间,群鸟散而复聚。曲调低沉时,就象浮云蔽天;清朗时,又象云开日出。嘶哑的琴声,仿佛是失群的雏雁,在暗夜里发出辛酸的哀鸣,嘶酸的音调,正是胡儿恋母声的继续。诗到此忽然宕开一笔,又联想起当年文姬与胡儿诀别时的情景,照应了第一段蔡女琴声,而且以雏雁喻胡儿,更使人感觉到琴音的悲切。接着二句,引自然界景物来反衬琴声的巨大魅力。琴声回荡,河水为之滞流,百鸟为之罢鸣,世间万物都为琴声所感动了,这不是“通神明”了吗?其实,川不会真静,鸟不会罢鸣,只是因为琴声迷住了听者,“洋洋乎盈耳哉”,唯有琴声而已。诗人接着指出,董大的弹琴不仅仅是动听而已,他还能完美地传递出琴曲的神韵。侧耳细听,那幽咽的声音,充满着汉朝乌孙公主远托异国、唐朝文成公主远度沙尘到逻娑(拉萨的另一音译)那样的异乡哀怨之情。这与蔡女造《胡笳弄》的心情是十分合拍的。

  直到“幽音”以下四句,诗人才从正面描写琴声,而且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幽音”是深沉的音,但一经变调,就忽然“飘洒”起来。忽而象“长风吹林”,忽而象雨打屋瓦,忽而象扫过树梢的泉水飒飒而下,忽而象野鹿跑到堂下发出呦呦的鸣声。轻快悠扬,变幻无穷,怎不使听者心醉入迷呢?

  这一段,诗人洋洋洒洒,酣畅淋漓,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董大弹奏《胡笳弄》的情景。由于董大炉火纯青的技艺,蔡女“十八拍”丰富的琴韵得到充分的体现。诗人对董大的赞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最后四句,是“兼寄房给事”的。唐朝帝都长安,皇宫面南坐北,禁中左右两掖分别为门下、中书两省。“凤凰池”指的是中书省,青琐门是门下省的阙门。给事中正是门下省之要职。诗没有提人而人在其中,而且暗示其密迩宫庭,官位令人羡艳。最后,诗以赞语作结。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这样的高人,正日夜盼望着你抱琴而去呢!这里也暗示董庭兰得遇知音,可幸可羡。而李颀对董弹《胡笳弄》的欣赏,以及所作的传神的描摹,自然也非知音莫能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首诗关联着三方面──董庭兰、蔡琰和房琯.写董庭兰的技艺,要通过他演奏《胡笳弄》来写。要写《胡笳弄》,便自然和蔡琰联系起来,既联系她的创作,又联系她的身世、经历和她所处的特殊环境。全诗的特色就在于巧妙地把演技、琴声、历史背景以及琴声所再现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笔姿纵横飘逸,忽天上,忽地下,忽历史,忽目前。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最后对房给事含蓄的称扬,既为董庭兰祝贺,也多少寄托着作者的一点倾慕之情。李颀此时虽久已去官,但并未忘情宦事,他是多么希望能得遇知音而一显身手啊!

tīngdǒngtánjiāshēngjiānnòngfángshì

 tángdài 

càizàojiāshēng tánshíyòupāi 
rénluòlèizhānbiāncǎo hànshǐ使duànchángduìguī 
shùcāngcāngfēnghuǒhán huāngchénchénfēixuěbái  (chénchénzuò yīnchén )
xiānshāngxiánhòujué jiāoqiūjīngshèshè 
dǒng tōngshénmíng shēnshānqiètīngláiyāojīng 
yánchígèngjiēyìngshǒu jiāngwǎngxuányòuqíng 
kōngshānbǎiniǎosànhái wànyúnyīnqiěqíng 
suānchúyànshīqún duànjuéérliànshēng 
chuānwèijìng niǎomíng 
sūnluòjiāxiāngyuǎn luósuōshāchénāiyuànshēng 
yōuyīnbiàndiàopiāo chángfēngchuīlínduò 
bèngquánfēi 鹿yōuyōuzǒutángxià 
chángānchéngliándōngyuán fènghuángchíduìqīngsuǒmén 
gāocáituōlüèmíng wàngjūnbàoqínzhì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端州¹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²
译文: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如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如脚踏青天割紫云。
注释:¹端州:今广东高要县一带,境内出石砚。²“踏天”句:石工登上峰顶开采砚石,好像拿刀割取天上的紫云一样。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yōng)(wán)¹抱水²含满唇³,暗洒苌(cháng)冷血痕。
译文:砚台削磨均匀,注上水,像满含的嘴唇,砚台里花纹隐现仿佛苌弘的碧血印痕。
注释:¹佣刓:均匀地削磨。²抱水:注满水。³唇:指砚唇,盛水处。⁴苌弘:周朝人,传说他死后三年,血化为碧玉。这里形容砚台里隐约出现的青花纹理,犹如苌弘的碧血。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纱帷(wéi)¹昼暖墨花春,轻沤(òu)²漂沫松麝(shè)³(xūn)
译文:纱帐中白天暖融融,磨动的墨花添春意,轻盈的墨泡和漂动的墨沫散发出松麝的芬芳。
注释:¹纱帷:纱帐。这里指书房。²沤:浸泡。沾水磨墨的意思。³松麝:磨墨时候发出松麝的芳香。⁴薰:香气。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干腻(nì)¹²³立脚,数寸光秋无日昏。
译文:墨汁干润浓淡,墨脚都均匀稳定,小小砚台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洁,没半点浊浑。
注释:¹腻:润。²薄:淡。³重:浓。⁴脚:墨脚,即墨锭下端接触砚石的部分。⁵匀:均匀稳定。⁶数寸:指砚台上的墨。⁷光秋:形容墨汁犹如光洁的秋空。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圆毫¹促点²声静新,孔砚(yàn)³宽顽何足云!
译文:译用笔尖蘸着墨花,发出细微、清新之声,那又大又粗的孔砚有什么值得称颂!
注释:¹圆毫:指毛笔。²促点:用笔蘸墨时的动作。³孔砚:孔子用过的砚台。⁴宽顽:笨头笨脑。一作“宽硕”。何足云:不值得称道。

  此诗一开头,就把赞辞献给青花紫石砚的采制者端州石工,称他们“巧”技赛过“神”功。“巧”、“神”这等字眼,用在这里,却力透纸背。

  接着,用神奇的彩笔描绘采石工人的劳动。唐代开采端砚石的“砚坑”,只有西江羚羊峡南岸烂柯山(一称斧柯山)的下岩(一名水岩,后称老坑)、中岩、上岩和山背的龙岩,其中仅下岩石有“青花”。杨生的这个砚,应是下岩所产的“青花紫石”。据宋代无名氏《端溪砚谱》说:“下岩之中,有泉出焉,虽大旱未尝涸。”又说:“下岩北壁石,盖泉生石中,非石生泉中。”采石工人则在岩穴下面那种水流浸淋的环境中操作。所以“踏天磨刀割紫云”一句中的“踏天”,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水中天。灯光闪烁在水面上,而岩石的倒影反映于水面,水面就像天幕,倒影就像凝云。开石用锤凿,李贺既以石为“云”,自然就说用“刀割”了。这里的“天”可“踏”,“云”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劳动写“神”了。

  “佣刓抱水含满唇”,“佣”是说把石块磨治整齐,“刓”是说在石面上雕刻成型。这一句写磨制雕刻石砚,极言工技的精巧。

  “暗割苌弘冷血痕”,写紫石砚上的青花。唐人吴淑《砚赋》说:“有青点如筋头大,其点如碧玉晶莹。”人们所重,即是紫石中隐含有聚散的青花。《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这里以“苌弘冷血痕”来形容砚上的青花。清代朱彝尊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曝书亭集》)青花在水中才显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水”。这里用“暗割”二字,说的是“苌弘冷血痕”般的青花。“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写把砚放置在书斋中,在天气暖和的时候试墨。试墨时用水不多,轻磨几下,墨香已经飘满了室内。表面上是写墨的好——是最好的“松烟”和“麝香”所制;而实际上是写砚的好,容易“发墨”。

  “干腻薄重立脚匀”,仍是写砚。砚要“扣之无声”、“磨墨无声”才是佳品。这块砚,石质干(不渗水)而腻(细润),砚体薄(平扁)而重(坚实稳重),品质极佳。所以在磨墨的时候,砚脚紧贴案上,不侧不倚,在那上面磨墨,平稳匀称。

  “数寸光秋无日昏”,写墨的色泽很明净,没有丝毫的昏暗和朦胧。“数寸”是说砚体不大。李之彦在《砚谱》里说:“惟斧柯山出者,大不过三四指。”正合“数寸”的说法。所以末句的“宽硕”,刚好与此相对。

  “圆毫促点声静新”,是说笔蘸了墨以后变得圆润饱满,砚不伤笔毫,拿起笔来点画,纸上有轻微的细静清新的声音,而不是说砚有声音。这一句由墨写到笔,但还是归结到写砚的美。

  以上对青花紫石砚的赞词已经足够了,但诗人意犹未尽,忽然来了一句“孔砚宽顽何足云”。“宽顽”这个词,有些版本作“宽硕”,其实用“宽硕”与上文的“数寸”对应得更好。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称他的出生地为尼山,好事的人取尼山石为砚,借以“尊圣”。然而尼山砚并不实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贺在诗的结尾处说“何足云”,与起句“端州石工巧如神”意思暗对。一起一结,表面上没有多少意义,实际上是有内在含义的。诗人心中的天平,称人称砚,都是有所轻重的。

  这首诗通篇写砚:砚质,砚色,砚型,砚体,砚品,砚德。而砚的使用,又离不开墨、笔、纸,尤其是墨,所以写的时候也会涉及。它们虽然是作陪衬的,却衬托出了青花紫石砚的美。全诗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络绎而下,如同缨络垂下;字句精炼,语言跳跃,没有一处浪费笔墨,也没有一处用语晦涩的地方。如果不是十分熟悉砚中的学问,极难写出这种酣畅淋漓、妥切中肯的诗歌。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29-1031

yángshēngqīnghuāshíyàn--

duānzhōushígōngqiǎoshéntiāndāoyún

yōngwánbàoshuǐhánmǎnchúnànchánghónglěngxuèhén

shāwéizhòunuǎnhuāchūnqīngōupiàosōngshèxūn

gànbáozhòngjiǎoyúnshùcùnguāngqiūhūn

yuánháodiǎnshēngjìngxīnkǒngyànkuānwányún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秦望山¹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译文:秦望山山头依然挂着夕阳,伤心人,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注释:¹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之以望海而得名。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译文:今人没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霸越乡”的往事。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雨打乱花迷复道¹,鸟翻黄叶下宫墙。
译文:雨打乱花,落花遮住越宫的复道;鸟飞树间,黄叶飘下故国的宫墙。
注释:¹复道:楼阁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译文:故临高台,切莫向远处眺望,因为中原大地,正是烟树迷茫。

yuèwánggōujiàn--cháiwàng

qínwàngshāntóuyángshāngxīnshuíliáng

jīnrénjiànwángshìyóuchuányuèxiāng

luànhuādàoniǎofānhuángxiàgōngqiáng

dēnglínxiànggāotáiwàngyānshùzhōngyuánzhèngmiǎománg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红蓼(liǎo)¹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²。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碧。
译文:红蓼花盛开映着明月的光辉,江风摇碧着黄色的芦苇。江天辽阔江水空濛,将水中的星星摇乱搅碎。
注释:¹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浅绿色或淡红色。²摇风:在风中摇碧。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入网大鱼作队¹,吞钩小鳜(guì)²成丛³。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译文:一条条大鱼罩入网中,吞钩的小鱼成群结队。亲手烹煮味道鲜美,嬉笑怒骂管他当权者是谁!
注释:¹作队:成行成排。²鳜: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³成丛:众多。⁴笑傲:嬉笑游玩,戏谑不敬。⁵打哄:戏闹,开玩笑。

  《西游记》第九回,书中写道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位是渔翁张稍,一位是樵夫李定。一日,他们在长安城里卖了鱼和柴,便进入酒馆之中吃了个半醉,徐步而归。二人以对诗的形式,夸赞渔樵生涯。这首词,是他们对诗的第七首,是渔翁张稍所唱。

  这首词的上片四句,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副月夜江天的优美画面。红色的蓼花,黄色的芦叶,辉映着月光,沐浴着江风,江水中的星星闪闪烁烁,营造了一种清幽、辽阔的意境,而且富有碧感。词的下片四句,则是描述了渔人撒网,垂钓的乐趣,得到鱼后便烹煮起来,味道特别鲜美。有鲜鱼,有从酒馆里带回来的美酒,便可以笑傲江湖,游戏人生,浮云富贵,粪土王侯了。这首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给人以一种潇洒出尘之感。

参考资料:
1、 吕树坤《四大名著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52-53页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
金殿¹(tiǎn)²陪贤³,琼(qióng)忽降天。
译文:在宫殿与众多有才能的人一起赴宴,我感到非常羞愧。美玉和美食都突然丧失从天上降临一般的光彩。
注释:丽正:指绚丽雅正。应制:指由皇帝命令下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¹金殿: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²忝:谦辞,表示因辱没他人而自己有愧。³贤:贤能的人。⁴琼:指一种美玉。⁵羞: 美食。
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dǐng)¹罗仙掖(yè)²里,觞(shāng)³琐闱(wéi)前。
译文:那中书两省都有至高无上的礼节,在宫门前喝酒以表示尊敬。
注释:¹鼎:盛酒的容器。²仙掖: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³觞:古代指盛酒的容器,泛指酒杯。⁴拜: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⁵琐闱:镌刻连琐图案或有雕饰的宫中旁门,指宫门。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
院逼¹罗霄路²,厨和紫禁³烟。
译文:在这个华丽的宫殿离晋升高位的道路又近了一些,厨房的烟气也是来自于皇帝宫殿的。
注释:¹逼:靠近。²罗霄路:意为通往罗天的道路,比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通途。³紫禁: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指皇帝的居宫。
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酒酣¹空忭(biàn)²,何以³答昌年
译文:酒后尽兴了,开始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思考如何报答这繁荣昌盛的年代。
注释:¹酣:形容酒喝得畅快、尽兴。²忭舞:形容高兴地手舞足蹈。³何以:意思是用什么或为什么。⁴昌年:释义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比喻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

zhèng殿diànyàntónglēitiānqiányānniányùnyīngzhì--wángwān

jīn殿diàntiǎnpéixiánqióngxiūjiàngtiāndǐngluóxiānshāngbàisuǒwéiqián

yuànqīngxiāochújìnyānjiǔhānkōngbiànchāng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