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16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¹常关。
译文:有风的时候,这个门会自己关上,即使是没事的时候,白天也是经常关上的。
注释:¹昼:白天。
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
开阖(hé)¹从方便,乾坤²在此间。
译文:这个门的开关是如此的方便,好像天地都在这里了。
注释:¹开阖:开启与闭合。²乾坤:天地。

shūchōnglíngménfēi--zhōudūn

yǒufēngháiyǎnshìzhòuchángguān

kāicóngfāng便biàngānkūnzàijiān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姓名曾落荐(jiàn)书中,刻画无盐¹自不工。
译文: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自愧才浅学疏作诗尚未全工。
注释:黄徐州:作者之友,时任徐州知州。¹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庾亮谓觊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觊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说的是他自惭不如乐广,别人称誉太过,犹如刻画无盐,而以西施的形貌相加,就显得唐突了。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一日虚声¹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²
译文:顷刻间虚名传遍天下,却不料十年来薄宦仍然抱有途穷之感。
注释:¹虚声:指虚名。十年从事得途穷:陈师道元韦占二年始入仕任徐州教授,后移颍州教授。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庭坚等遭贬逐,师道亦被罢职。他生计无着,携家投靠任澶州知州的岳父郭概。途中母亲去世,师道虽又接到彭泽令的任命,却因母丧未赴任。回徐州葬母后,往依改任曹州知州的岳父。四年(公元1097年),岳父去世,师道仍回徐州,生活极其贫困,有时竟至断炊。²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¹常蒙今昔同。
译文:头发虽已斑白自觉功业心还在,感谢太守您始终器重。
注释:¹青眼:重视。眼睛青色,其旁白色。正视则见青处,斜视则见白处。晋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自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见《世说新语》)。后因谓对人重视日青眼,对入轻视日自眼。此指作者虽穷途,顾念今昔,深蒙黄徐州以青眼相加,这知己之情,尤为可贵。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译文:拖着病躯我今日向您道别,成串的泪珠悲洒在西风中。

  这首诗是作者临离徐州时告别州守黄氏之作,表述了他的境遇,抒发了惜别的情谊。起联言自身曾蒙时贤推荐,次联谓身负虚名,十年从事学政,落得个落职的处境。三联说到当今,表明虽鬓有白发,还想有所作为,感谢对方青眼相看,一贯如此。末联收结到话别,面对秋风,凄然泪下。全诗向友人直倾襟府,感慨沉挚。

  首联是说诗人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而他学诗有年,还未能做到恰如其分,因而有“自不工”之感。首句运用元稹诗“名落公卿口”和杜甫诗“名玷荐贤中”的句意。次句用《晋书·周觊传》“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的典故,表示作诗尚未全工,有愧所得的称誉。

  颔联前句是说:一朝得有虚名,由苏轼、傅尧俞、孙觉诸贤的推荐,自己以布衣而被任为徐州教授。从元祐二年(1086年)到写诗这一年,恰好从事学政已有十年了,但仍然抱有途穷之感。“途穷”是指绍圣元年(1094年)因党事牵连而被罢职,在诗句中表明他的出处和被罢黜的无辜。

  颈联是表明他此时虽然已生白发,但因受到黄徐州的称赏和延誉,所以自己的事情,不久还可以寄望于黄徐州的引荐,而未觉功名之晚。而顾念今昔,深蒙黄徐州以青眼相加,这知己之情,尤为可贵。范讽诗说:“惟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黄徐州正是这样的人。

  尾联诗人感叹时光不肯饶人,自己年事渐衰,而又多病,所以临歧告别,泪洒西风。西风表示节季已是秋天,人们在秋天多悲,作者境遇困穷,于是就有老泪难禁之叹。这两句纯从他个人的境况着笔,点明诗为告别而作的主旨。

  全诗说的是作者在进退之间,难以由人。他本无心于政治斗争、却是受到政治上牵连,连一个州学教授也被罢职,在贫穷的生活之中,为此产生浩叹。另一方面,诗中表示他刻苦力学,也还有志于功名,即使功名较晚,但遇有知音,将来仍可达成此愿。杜甫诗《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说:“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所以诗中对徐州黄守的始终以青眼相加,表示感激。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661-662页
2、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938-939
3、 刘乃昌选注.宋诗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2004年:155-156

biéhuángzhōu--chénshīdào

xìngmíngcéngluòjiànshūzhōnghuàyángōng

shēngmǎntiānxiàshíniáncóngshìqióng

báitóuwèijuégōngmíngwǎnqīngyǎnchángméngjīntóng

shuāiyòuwèijīnbiéshùxínglǎolèi西fēng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¹(shēng)²亦断肠。
译文: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只能独自在花间徘徊,举目四顾,一片凄凉。纵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曾经记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
注释:¹纵有:纵使有。²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¹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译文:满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血色残阳笼罩着绿树青苔,怎能再忍受心中悲凉!
注释:¹忍:作“怎忍”解。

  此词上片写在游乐之地失去情侣以后,纵然娱乐也悲伤;下片先以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最后以景结情。词中运用反衬、比兴的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伴侣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之伤,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调。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上片写“失却游春侣”、 “独自寻芳”之悲。“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则触景生情,适足添愁,甚而至于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纵有笙亦断肠。”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去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他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因见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自己失却游春之侣而影单形只,但闲步四望,只见彩蝶双双,飞舞林间;蒸儿对对,出入帘幕。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彩蝶、燕儿都成双做对,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独之感!“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的“满目悲凉”之句相拍合。

  冯延巳词具有民歌格调者不少,且善于运用比喻、起兴,如《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是以“行云”暗喻浪子,浪子行踪如浮云飘荡,竟然“忘却归来”。由此兴起思妇春怨:“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而这首《采桑子》词,则是以描写蝶燕双飞之乐兴起自身孑然无侣的孤独之感,这种写法在民歌中是经常使用的。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第81页
2、 ​徐庆宜选析.唐宋词三百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69页

cǎisāng ·huāqiánshīquèyóuchūn

féngyán dài 

huāqiánshīquèyóuchūn xúnfāng mǎnbēiliáng zòngyǒushēngduàncháng 
línjiāndiéliánjiānyàn shuāngshuāng rěngèngliáng 绿shùqīngtáibànyáng 
罗袜悄无尘,金屋浑难贮。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淩波去。
罗袜¹²无尘,金屋³浑难贮(zhù)。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淩波去。
译文:水仙花就像仙子,幽洁素雅,不食人间烟火。把它放在豪华的屋内,与它素雅的气质不符。为了不破坏它优雅的气质,不惊扰它的美丽,在月夜中偷偷看一眼溪边的它,怕惊的它踏浪而去。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¹罗袜:丝稠袜子,曹植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²悄:悄然无声。³金屋:金屋藏娇之意。
独自惜幽芳,不敢矜迟暮。却笑孤山万树梅,狼藉花如许。
独自惜幽芳¹,不敢矜(jīn)²迟暮。却笑孤山³万树梅,狼藉花如许
译文:水仙花开花落,既珍惜自己的美好,又不会为芳华逝去自伤自艾。看着梅花的凋零,满地的狼藉,它却独自在这片狼藉中绽放。
注释:¹幽芳:清香。²矜:怜。³孤山:在杭州西湖中。⁴狼藉:纵横散乱貌。⁵如许:像这样。

  这首词上片王国维用罗袜生尘和金屋藏娇来比喻水仙的姿态,突出了水仙的高洁,不媚世俗。下片王国维写了水仙的处世态度,平静的接受世态的变化,对待世事的变迁。王国维在这首词采取了拟人化的创作风格,同时也是以水仙自比,道出了自己的处世态度。

  “罗袜悄无尘”,来自曹植《洛神赋》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在这里,王国维则是把水仙比作洛神。因为水仙植于水中,它的幽洁、素雅和清香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清秀脱俗的感觉,与洛神那种飘逸恍惚的仙气有某种相似之处。另外,“罗袜无尘”也暗示了水的澄清净洁。荷花可以“出污泥而不染”,而孤高的水仙却是连栖身之地都不能容忍有一丝污垢的。

  “金屋浑难贮”用了“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表现了与生俱来的豪侈与霸气。水仙连一点儿尘土都不能容忍,怎么可能受人挟制去忍受那满屋的铜臭。

  而且不止如此,“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凌波去”。纵然压根就没敢用尘世的金钱和世俗观念亵渎她,纵然你只远远地看上她一眼,她的高洁美丽也往往使你自惭形秽,生怕自己有一点点俗气的流露而使她生厌离去。

  这首词到此为止还只是对水仙外观与气质的描写,下片写水仙内心的情思。

  “独自惜幽芳,不敢矜迟暮”是说水仙通达自然代谢之理,既珍惜自己生命的美好,又不因这美好的生命终将逝去而自怜自艾。开的时候孤芳自赏,不求人知;去的时候乐天知命,无悲无怨。“却笑孤山万树梅,狼藉花如许”,梅花凋谢的时候是万点飘零,狼藉满地,令人生怜。

  在这首词里王国维把水仙写到高洁得不可接近的地步,其中可能也就包含着入世和出世不可两全的悲哀。而这种悲哀,实在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千百年来所有执著于儒家思想和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哀。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172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宿霭(ǎi)¹迷空,腻(nì)²笼日,昼景³渐长。正兰皋(gāo)泥润,谁家燕喜;蜜长(pí)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译文:昨夜残存的雾气弥散在天空,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夏日渐长。长满兰草的曲折的水泽湿润了泥土。燕子衔起泥土,飞去筑巢。蜂房香气渐少,蜜蜂都到处忙着采蜜。庭院深深,帘幕低垂。只见一阵风吹,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了墙来。微雨轻抚,窗外桃花杏花的枝头有水珠如泪滴般不住滴下。
注释:¹宿霭:隔夜犹存的雾气。²腻云:肥厚的云层。³昼景:日光。⁴兰皋:长着兰草的河岸。⁵蜜长:蜜蜂营造连片的蜂房,酿蜜其中,其形如长,故名。⁶触处:到处,随处。⁷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之丝在空中飘荡。⁸红泪淋浪:描写桃花杏花上的水珠连续的向下滴。红泪:美人泪。淋浪:流滴不止貌。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风流¹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²。念小奁(lián)瑶鉴(jiàn)³,重匀绛(jiàng);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¹⁰万叠,难写微茫¹¹
译文:我想起了从前那一段风流往事,恋恋不舍得站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想起她对镜梳妆,想起她用熏笼里的熨斗熨烫衣服。当年我与她在柳下相伴游玩,多么的欢欣。如今回首往事,那青楼已成了异乡,不禁无限伤怀。回忆我们之间的往事,纵使有千万张纸笺,也难以表达我的一腔相思。
注释:¹风流:本指有才华而不拘礼法的风度,此处意喻多情。²回尽柔肠:形容内心极其痛苦。³小奁瑶鉴:盛放化妆品的镜匣。⁴重匀绛蜡:指重施脂粉。绛蜡,原指红烛。⁵玉龙:熏笼的美称。⁶金斗:熨斗。⁷相将:相与,相随。⁸游冶:游玩寻乐。后多指出入妓院。⁹青楼:本指女性所居华丽楼房。后多指妓院。¹⁰蛮笺:蜀纸笺。¹¹微茫:隐约模糊。这里当指隐情或隐衷。

  《沁园春·宿霭迷空》是首咏春感怀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前片春光满楮,景色宜人。从“昼景渐长”、“桃愁杏怨”等句来看,自是二、三月间。此时天空积着厚厚的云层,地上弥漫着隔夜未散的浓雾,似乎令人发闷,而自然界却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词人用一个“正”字领起以下四个偶句:长满兰草的水边,泥土非常湿润。燕子飞来,衔起润湿的泥土,去到人家画梁上筑巢。着一“喜”字,写尽了燕子营巢的欢乐。“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先说“香少”,是一抑;后说“蜂忙”,是一扬。因为香少,所以蜂儿忙于采蜜,着一“忙”字,既写出了蜜蜂的勤劳,也渲染出春天的喧闹。着一“忙”字而境界全出。

  “尽日”二句,才写到词人自己。此时庭院深深,帘幕低垂。只见一阵风来,把昆虫吐出的游丝吹过墙来。游丝为细物,最易体现幽静环境。“微雨”三句,照应起首三句,本来是“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此刻便化作微雨,把正在开花的桃杏弄得“红泪淋浪”,花枝上的水珠不停地下滴。“红泪”原指女子之泪,此处移用于花,是拟人化的手法。花乃无知之物,经词人这么一写,似乎也具有人的感情和形象:它能愁会怨,更会流泪。此处反“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意而用之,可谓各尽其妙。

  后片着重抒情。词人目睹如许春景,不禁悲从中来。“风流”一句,紧承前片意脉。所谓“风流”着,乃指风韵、风情。词人触景生情,想起了从前的一段风流韵事,于是恋恋不舍的伫立在那里,内心无限痛苦。“回尽柔肠”的情状,宛如《减字木兰花》里“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接着以一“念”字引起四个偶句,皆写昔日与恋人同处时的生活。“小奁瑶鉴,重匀绛蜡”,写女子对镜梳妆;“玉龙金斗,时熨沉香”,写熏笼内香炉中压着熨斗,准备烫平衣服。这样的细节和场面,充满了温馨的气氛,不能不引起词人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柳下”一句。在词人的印象中,“柳下”当为欢会之地、游冶之处。这里“柳下”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当年他与恋人在“柳下”游冶,倍极欢娱;如今桃开杏绽,杨柳丝丝弄碧,他再回首往事,顿觉“青楼成异乡”,不禁无限伤怀。

  歇拍三句,以夸张的语言抒发相忆之情。尽管有千万蛮笺,也难以表达他的一腔相思。以“万叠”与“微茫”对举,可算夸张到了极点。语似豪迈,实极深沉。全词自发端开始娓娓道来,至此陡然一振,令人不胜叹惋。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秦观词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 23~27
2、 王克俭.秦观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6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