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盛冠盖,乃与行者别。
行者来复还,使我心哽咽。
人留棹声迟,酒既骊歌彻。
绿柳阴正圆,相看不忍别。
都门盛冠盖,乃与行者别。
行者来复还,使我心哽咽。
人留棹声迟,酒既骊歌彻。
绿柳阴正圆,相看不忍别。
吕复

吕复

吕复,元民间医家。字元膺,晚号沧州翁,原籍河东(今属山西),后徙居鄞县(今属浙江)。 ▶ 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译文:饿了就吃松果,渴了就喝山泉,偶而从山后漫步到山前。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相伴眠。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mí)¹相伴眠。
译文:向阳的山坡上的草儿又软又厚像床褥一样,困了便同小鹿相伴而眠。
注释:¹麛:幼鹿。

shānzhōng--tóng

shísōnghuāyǐnquánǒucóngshānhòudàoshānqiányángruǎncǎohòuzhīkùn鹿xiāngbànmián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各有心情在,随渠¹爱暖凉。
译文:万物各自有特性,随它是爱暖或是贪凉。
注释:苔:苔藓。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¹渠:第三人称,他,它。此泛指各种生物。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¹
译文:青苔就会好奇问红叶,世上什么东西叫夕阳?
注释:¹斜阳:夕阳。

  这首咏物诗生动地表现了青苔生长的特性,咏叹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种种限制,表达了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表现出了同情与悲悯。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因此才有青苔对红叶的发问。这其实就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读之令人悯然。诗写得富于情趣,饶有意蕴。

  在这首诗中,诗人一直是一个旁观者,在关注着青苔的生命状态,虽然也体察青苔的心情,但是从诗歌主旨上说,则是旁观式的、评论式的。在那个专制的封建时代,诗人笔下的青苔也有对于阳光的期待,也有向红叶打听阳光的勇气,它越是执着、越是努力地绽放自己,实际上就越显出周围环境的罪恶。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对生命的尊敬和敬畏。诗人对于这个自强不息的小小生命的尊敬,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了对于环境不公的谴责。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客心争日月¹,来往预(yù)期程。
译文: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注释:¹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luò)¹城。
译文: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注释:¹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58-59页 .

shǔdàohòu

zhāngyuè tángdài 

xīnzhēngyuè láiwǎngchéng 
qiūfēngxiāngdài xiānzhìluòyángchéng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古人¹非傲吏²,自阙(quē)³经世务
译文: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注释:漆(qī)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漆园”还和历史故事有关。¹古人:这里指庄子。²傲吏: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³阙:欠缺。⁴经世务:经国济世的本领。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偶寄¹一微官²,婆娑(suō)³数株树。
译文: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数株树”,精神早已超脱了。
注释:¹偶寄:偶然寄身于。²一微官:一个低微的官职。³婆娑:树木枝叶扶疏、纷披盘旋的样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王友怀.王维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69-170
2、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82

yuán--wángwéi

rénfēiàoquējīngshì

ǒuwēiguānsuōshùzhūshù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南歧¹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²而不良,凡饮之者辄(zhé)³病瘿(yǐng),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地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¹⁰!”外方人曰:“尔之垒然¹¹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¹²药去¹³尔病,反以¹⁴吾颈为焦耶¹⁵?”地者曰:“吾乡之人皆然¹⁶,焉¹⁷用去乎哉!” 终¹⁸¹⁹知其为丑。
译文:南歧在秦蜀一带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凡是喝了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不患有颈瘤病。到了(他们)见到外地人来的时候,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和妇人们一起涌去围观,还嘲笑外地人说:“这人的脖子真奇怪!细细瘦瘦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嘲笑(外人)的人大笑道:“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注释:¹南岐:地名,在当时秦蜀一带。²甘:甜。³辄:就,总是。⁴瘿:颈瘤病,俗称大脖子病,医学称之为甲状腺肿瘤。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⁵故:所以。⁶及:到了……的时候。⁷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⁸聚:聚拢。⁹焦:通“憔”,细瘦。¹⁰吾类:像我们;类:像。¹¹垒然:高起的样子,像垒砌一样,指加粗了。¹²善:好。¹³去:去除。¹⁴以:认为。¹⁵耶:吗。¹⁶然:代词,这个样子。¹⁷焉:哪里,为什么。¹⁸终:自始至终。¹⁹莫:没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