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郎得便溯清流,忽报舟前晓雾收。蛮语酬人翻自苦,好山不敢问何州。
棹郎得便溯清流,忽报舟前晓雾收。蛮语酬人翻自苦,好山不敢问何州。

duānzhōuxiá--fànpēng

zhàoláng便biànqīngliúbàozhōuqiánxiǎoshōumánchóurénfānhǎoshāngǎnwènzhōu

范梈

范梈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5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南国¹多新意,东行伺²早天。
译文:在南方一带有许多有意思的新奇事物,早早地起来等待去江南一带。
注释:江南意:意为北方人初到江南所见的景色感到很有意味,很有意思。“意”是指一般人们看到好风景或景色时,感觉“有意思”。¹南国:南边,泛指南方地区或我国南部。²伺:守候,等候。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潮平两岸失¹,风正²³帆悬
译文:潮水涨满,两岸消失在视野中,风中扬着无数帆。
注释:¹失:消失,这里是指江水与岸边相平的时候,两岸都消失看不见了。²风正:顺风。³数:无数,这里是指许多船帆,除了诗人坐船上的帆,还包括旁边船上的帆。⁴悬: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¹生残夜²,江春³入旧年。
译文: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注释:¹海日:海上的旭日。²残夜:夜将尽之时。³江春:江南的春天。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从来观气象,惟¹向此中偏。
译文:向来我看过许多地方的风景,唯独这里的风景最为特别。
注释:¹惟:唯独,只是,只有。

  此诗写北方人初到江南所见的景色。

  首联作正面叙述:南方有很多新的意思,趁大清早就开船东下。

  接下去两联就描写江水、海日和早春。在北方人看来,这些都是新意。这个“意”字,现在文言里似乎已没有这样的用法,但在口语里却还存在。人们看到好风景或新鲜事物,常常说“有意思”,就是这个“意”字的注解。

  尾联说:向来我看过各处地方大自然的美景,只有这里是非常特别的。这个偏”字,在现代语文中已没有这样用法,但在唐代却是一个普通状词。岑参的《敦煌太守后庭歌》结句云:“此中乐事亦已偏。”又孟郊《边城吟》云:“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都是同样的用法,“偏”字本来有不正、欹侧的意义,大约唐人引申而有“独特”、“别致”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34-137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65-366

jiāngnán

wángwān tángdài 

nánguóduōxīn dōngxíngzǎotiān 
cháopíngliǎngànshī fēngzhèngshùfānxuán 
hǎishēngcán jiāngchūnjiùnián 
cóngláiguānxiàng wéixiàngzhōngpiān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¹兮朅(qiè)²兮,邦之桀(jié)³兮。伯也执殳(shū),为王前驱。
译文: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注释:¹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²朅:英武高大。³桀:同“杰”,杰出的人。⁴殳: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¹,谁适(dí)²为容?
译文: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并非没有膏沐以整饰仪容,只是丈夫远征在外,就是专心的打扮,又给谁看呢?
注释:¹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²适:悦。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其雨(yù)其雨,杲(gǎo)¹杲出日。愿言²思伯,甘心首疾。
译文: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注释:¹杲:明亮的样子。²愿言:念念不忘的样子。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焉得谖(xuān)¹,言树之背²。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³
译文:到哪里去找一株萱草,把它种到北堂去。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¹谖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²背:屋子北面。³痗:忧思成病。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这一点是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之情的基础。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卫风·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在艺术构思上,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因思夫而头痛,进而再由头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从而呈现 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既脉络清晰,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使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情奇崛不平,充满辩证色彩。

参考资料:
1、 王绪霞.闺怨诗的女声原唱——《诗经·卫风·伯兮》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5,06
2、 周蒙.深情绵邈 婉转感人——《诗经·卫风·伯兮》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1,03

shījīng·guófēng·wèifēng xiānqín 

qiè bāngzhījié zhíshū wéiwángqián 
zhīdōng shǒufēipéng gāo shuíwéiróng 
 gǎogǎochū yuànyán gānxīnshǒu 
yānxuāncǎo yánshùzhībèi yuànyán shǐ使xīnmèi 
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
闲居昼掩扉(fēi)¹,门柳荫(yīn)蔬畦(qí)²
译文:闲居处就算是白天也关着门,门前柳树成荫,还有整齐的菜地。
注释:¹扉:门扇。²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
译文:因为病了才收别人送的药,寻找僧人才渡过小溪。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
译文:平时很少有人来拜访,不时有春燕衔泥而来。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
译文:潇洒清闲,没有杂事所扰,高雅的名声谁能比得过。

guòchùshìshān--yáo

xiánzhòuyǎnfēiménliǔyīnshūyīnbìngfāngshōuyàoxúnsēngshǐ

shǎoféngréndàoshíyǒuyànxiánxiāoshēnshìmínggāoshú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jí)¹宣城郡,风流数贡毛²
译文:宣城郡闻名四海,其中出产的毛笔更是甲天下。
注释:¹藉甚:谓声名甚大。藉,同“籍”。²贡毛:指紫毫笔。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霜林¹收鸭脚²,春网荐³琴高
译文:当地人往往在秋天霜降时分入林收获银杏,到了春天,则下江捕捞鲤鱼。
注释:¹霜林:一作“林霜”。²鸭脚:木名,即银杏,以树叶似鸭脚而名。³荐:献。⁴琴高:传说中的周末赵人,于涿水乘鲤归仙。后来诗文常常借指鲤鱼。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共理¹林良守,今年辍(chuò)²省曹³
译文:共同治理政事须是贤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
注释:¹理:指治理政事。²辍:中止。³省曹:谓京官。省,官署名,指京师官署,如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于禁中,因称省。曹,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或部门。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平生割鸡¹手,聊试发硎(xíng)²
译文:可叹您一向大材小用,多年来只充当小小的县令,如今去了宣城,相信您一定会大展宏图。
注释:¹割鸡:子游为武城宰,提倡礼乐,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²发硎刀:硎,磨刀石。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译文:让我来说说宣城这个地方,请您停杯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晚楼明宛水¹,春骑(jì)²(cù)³昭亭
译文:黄昏中一弯明净的宛溪环绕楼阁,飞驰的舟船停留围绕在敬亭山。
注释:¹明宛水:为“宛水明”的倒文。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县东南的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绕城东,叫宛溪。²春骑:春水盈满,舟行迅疾如跑马,因以“春骑”喻舟船。³簇:犹言“簇拥”,众人护卫或围着。⁴昭亭:即敬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
䆉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bà)(yà)¹丰圩(xū)²,桁(háng)³卧讼庭
译文:水稻茁壮,圩田的农家生活富裕,刑具闲卧法庭,你理政简易清明。
注释:¹䆉稏:稻名。²丰圩户:使圩户丰足。圩户,指佃种圩田的农户,江淮多洼地,田边筑堤防水,称圩田。³桁杨:加在犯人颈上或脚上的大型刑具。⁴庭:诉讼案件的地方,犹今之法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谢公¹歌舞处,时对²换鹅经³
译文:您就在谢朓曾经的治所,闲暇时校对下《道德经》。
注释:¹谢公: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心农政”,被称为“谢宣城”。²对:核对,校对。³换鹅经:即指老子《道德经》。

  第一首诗赞美了宣城物产的丰饶、景色的清嘉,并特别将土产的紫毫笔冠以“风流”的名号,暗指历代文人曾用此写下名诗佳篇,流传不朽。诗中又以调侃的口吻,说诗人舅氏往任太守,如以牛刀割鸡,一则叹其大材小用,一则赞其理政游刃有余。全诗多用借语、典故,显示其“无一字无来处”的特点。

  首联“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写在酒宴上告别,谈到舅舅李公择要去的地方,诗人便来了劲,一古脑儿倒出宣城的情况,让人们停住酒杯听他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讲。此联是侧面总写,提起人们对宣城了解的兴趣。

  颔联“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写了宣城的山水。春天来了,“山晚望晴空”的谢朓楼被清亮明静的宛溪河缠绕着,更显得高耸雄伟,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拥围拢着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联的“明”与“簇”,皆活用看动词。

  颈联“罢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写了宣城是一个天然的粮仓,是一个讲究法治的地方。前句意思是说,圩户的种田人家,家家户户五谷丰登。后句写犯了罪就要处治,处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乱来。“桁杨卧讼庭”,是一种有序的审判。当时黄庭坚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故黄庭坚用依法律程序来说事。

  尾联“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是写宣城民风淳朴,歌舞升平,讲求道德与教化。谢公谢眺,在宣城任太守时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心农政”,给宣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称为“谢宣城”。歌舞处,指谢朓楼,那里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这些楼台歌舞是一种教化,时时焕起人们的道德良心。此联意下,一个地方的治理应该像宣城那样和谐安定,稻熟年丰。

  第二首诗咏赞宣城山明水秀的佳丽风光,并以想象之笔写出舅父到任后受到民众拥戴、歌舞欢欣的景象,以及百姓富足、政事简易清明的情形。且以曾在此地做官的谢脁来比喻舅父的文采风流,还特别用王羲之故事点明其淡泊心境。全诗笔法简炼,内涵丰富,虽未全脱送人上任的陈套,但因诗中多写入当地名胜、人物,平易亲切。

  黄庭坚是北宋诗的大家,造诣很高,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艺术上是具有很高天才的,而又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作诗时,态度郑重,精心结撰。第一首,开头似叙事,接下来作描叙,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活用名词、动词为形容词,讲究字眼的锤炼,他通过奇特的意象、新颖的比喻和使事用典,达到了停杯细听说宣城的目的,形成一种峭拔生新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叙述为诗、以议论为诗、以理趣为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风貌。

参考资料:
1、 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5-77
2、 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八月书空¹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²
译文:八月,结队南飞的鸿雁在空中不断写着“人”字和“一”字,我独自登上岳阳楼俯视晴朗天气下的洞庭湖。
注释: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城上,临洞庭湖东岸。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为观赏洞庭景色的胜地。¹书空:雁结队飞行,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所以说雁在空中写字。²川:河流。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水声轩帝¹钧天乐²,山色玉皇³香案烟。
译文:汹涌澎湃的波涛声像天帝演奏的钧天广乐,苍翠的山色在阳光中如玉皇香案的烟雾,隐约空濛。
注释:¹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²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神话中天帝的音乐。比喻惊涛的天籁响声。³玉皇: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玉皇。⁴香案:置香炉的几案。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大舶(bó)¹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乐²边。
译文:一艘艘大商船,云帆相接,乘风破浪;几朵白云追逐着夕阳在黄昏中消失,引起我的吟咏。
注释:¹大舶:指大商船。²乐:乐诵,即赋诗。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qiǎn)我飘飘意欲仙。
译文:我深深感到东南再没有像这般美丽的形胜,使我身心舒展,飘飘然如神仙行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