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籁起山头,潮音生屋下。空庭白日长,不见支郎马。
松籁起山头,潮音生屋下。空庭白日长,不见支郎马。

dàolínjīngshì--kuí

sōnglàishāntóucháoyīnshēngxiàkōngtíngbáizhǎngjiànzhīláng

胡奎

胡奎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 15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彤云 一作:同云)
天末¹彤云²(àn)四垂³,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安归?(彤云 一作:同云)
译文: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已经没有适合休息的栖息地了。
注释:¹天末:天边。²彤云:雪云。³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⁴失行:离群。⁵寥落:冷静。⁶尔:指雁。⁷安归:归向何处。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宵欢宴胜平时。
陌上¹金丸²看落羽³,闺中素手试调醯(xī)。今宵欢宴胜平时。
译文: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注释:¹陌上:路上。²金丸:指弹丸。³落羽:受伤坠地的鸟。⁴闺中:内室。⁵素手:女子洁白的手。⁶调醯:调和作料,醯指醋。⁷宵:作“朝”。

  国维写词刻意求新,这首词可以说是一篇代表之作。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中写出了诗的格调和意境,二是在咏雁的旧题材中写出了前人没有写过的新内容。

  古代的咏雁词,像张炎的《解连环》、元好问的《摸鱼儿》,也借对孤雁的伤感暗寓亡国之痛,但他们抒发主要是个人的悲哀,或者说至多是由个人遭遇引起的对国家的悲哀,而王国维这首词不同,它是一种沉甸甸的社会历史感,有一种生存竞争带来的血腥气味。可以说是一种洞察人类社会的眼光及由此而生的恻隐之心。这种哲人式的悲哀是王国维诗词中所特有的,在这首词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天末同云黯四垂”预示首大雪将临的同时云彩已经在天边密布,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是环境渲染,给人一种灾难将临的暗示。“失行孤雁逆风飞”又在说一个生灵不屈不顾风雪将至的危险仍独自在空中飞翔。仅此两句,已不同于前人常写的那些传书的雁或惊弦的雁。作为喻体的雁,逆风而飞目的是要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躲避即将到来的风雪。然而“江湖寥落尔安归”又在说严寒的冬天,江湖中已经没有适合雁子栖息的芦塘。

  接着王国维在下半阕一转,没有接着写那些沉甸甸的东西,而是忽然变换了观察角度。“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一改上半阕的紧张、寒冷的气氛而变为轻松、温馨。这两句是对仗,上一句写射雁者的技艺和风采,下一句写殷勤体贴的妻子。当我们想到这血淋淋的“落羽”和“欢宴”中的佳肴正是那倔强的孤雁时,所有的轻松和温馨就全变成了沉重和寒冷了。但作者还嫌不够,又加了一句“今宵欢宴胜平时”。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著.王国维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6:第27页
2、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02-107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¹。秋菊盈园,而持醪(láo)²(mǐ)³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译文:我闲居无事,颇喜“重九”这个节名。秋菊满园,想喝酒但没有酒可喝,独自空对着秋菊丛,因写下此诗以寄托怀抱。
注释:¹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九”和“久”谐音,有活得长久之意,所以说“爱重九之名。”²醪: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醪糟。³靡:无。靡由,即无来由,指无从饮酒。⁴服:用,这里转为欣赏之意。⁵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华,同“花”。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世短意常多¹,斯人²乐久生³
译文: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可人们还是盼望成为寿星。
注释:¹世短意常多: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²斯人:指人人。³乐久生:喜爱活得长久。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日月依辰至¹,举俗爱其名²
译文:日月依着季节来到,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
注释:¹依辰至:依照季节到来。辰:指日、月的衷会点。²举俗爱其名:整个社会风俗都喜爱“重九”的名称。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露凄¹(xuān)²息,气澈³天象明
译文: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
注释:¹露凄:秋霜凄凉。²暄风:暖风,指夏季的风。³气澈:空气清澈。⁴天象明:天空明朗。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¹
译文: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
注释:¹“往燕”二句:南去的燕子已无踪影,从北方飞来的大雁鸣声不绝。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酒能祛(qū)¹百虑,菊解制²(tuí)³
译文: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
注释:¹祛:除去。²制:止,约束,节制。³颓龄:衰暮之年。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如何蓬庐士¹,空视时运倾²
译文:茅草屋里的清贫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
注释:¹蓬庐士:居住在茅草房子中的人,即贫士,作者自指。²空视时运倾:指易代之事。空视:意谓白白地看着。时运:时节,这里指重九节。倾:斜,引申为转迁的意思。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尘爵耻虚罍(léi)¹,寒华²³自荣
译文: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注释:¹尘爵耻虚罍:酒杯的生尘是空酒壶的耻辱。爵:饮酒器,指酒杯。因无酒而生灰尘,故曰“尘爵”。罍:古代器名,用以盛酒或水,这里指大酒壶。²寒华:指秋菊。³徒:徒然,白白地。⁴荣:开花。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liǎn)(jīn)¹独闲谣²,缅(miǎn)³焉起深情。
译文: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注释:¹敛襟:整一整衣襟,指正坐。²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作诗。³缅:遥远的样子,形容后面的“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栖迟¹固多娱,淹留岂无成²
译文: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
注释:¹栖迟:隐居而游息的意思。栖,宿;迟,缓。²淹留岂无成:反用《楚辞·九辨》“蹇淹留而无成”,意谓长期隐退,难道就一事无成!淹留:久留,指长期隐退。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陶渊明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小序中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因为“九”与“久”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宋代李公焕在《笺注陶渊明集》卷二中认为此句是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体现了陶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

  “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露水凄清,暖风已止,秋高气爽,天象清明,飞去的燕子没有留下踪影,北来的大雁还有声声余响。诗人说:据说酒能祛除心中的种种烦恼,菊花能令人制止衰老,而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酒器中空空如也,积满灰尘,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诗人于是感慨系之。

  “敛襟独闲谣”即写诗人的感叹,他整敛衣襟,独自闲吟,而思绪辽远,感慨遥深。想自己游息于山林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不能就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了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而更大的悲痛隐藏在心中,这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探求。全诗一气直下,其主旨似在表明人生短促而自己又不能及时行乐,空负秋光的悲叹,然忽又说“淹留岂无成”,更翻出一层意思,所以延君寿说是“一意两层收束”(《老生常谈》)。

  因为此诗结语的含蓄,似有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因而历来解此诗者就以为陶渊明在此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借此表示了对前朝的留恋,并有志于恢复王室之事。“空视时运倾”一句中也系有感于时事的倾覆,“尘爵”二句则表达了愿安于时命,自保贞心的愿望。最后所谓的“淹留岂无成”,即暗指自己所以羁留人间是由于还抱着复国的希望,等待一展宏图的机会。这种说法自然也不无道理,自来论陶诗的人也曾指出过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而是一个颇有感时伤世之情的人。龚自珍就说他“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考此诗序中所谓“寄怀”,诗中所谓“深情”,都似乎确有所寄托,以此推断,可能此诗确有寓意。鲁迅评陶潜说:“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此诗即体现了他对政治和生命两方面的认识。

  此诗以说理与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其中某些句子凝练而新异,可见陶渊明铸词造句的手段,如“世短意常多”、“日月依辰至”及“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等虽为叙述语,然遒劲新巧,词简意丰,同时无雕饰斧凿之痕,这正是陶诗的难以企及处。

参考资料:
1、 王镇远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21-523

jiǔxián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xián àichóngjiǔzhīmíng qiūyíngyuán érchíláoyóu kōngjiǔhuá huái怀yán 

shìduǎnchángduō rénjiǔshēng 
yuèchénzhì àimíng 
xuānfēng chètiānxiàngmíng 
wǎngyànyǐng láiyànyǒushēng 
jiǔnéngbǎi jiězhìtuílíng 
péngshì kōngshìshíyùnqīng 
chénjuéchǐléi hánhuáróng 
liānjīnxiányáo miǎnyānshēnqíng 
chíduō yānliúchéng 

白日白日,舒天昭晖。
白日白日,舒天昭晖¹
译文:白天的太阳啊,照得满天光明。
注释:¹舒天昭晖:照得满天光明。
数穷则尽,盛满则衰。
数穷则尽,盛满则衰。
译文:天数达到极点时就将完结,事物异常鼎盛时就将衰落。

bái--zhāngróng

báibáishūtiānzhāohuīshùqióngjǐnshèngmǎnshuāi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书来聊¹得慰怀思²,清镜平明³见白髭(zī)
译文:我很怀念你,收到你的来信得到不少安慰,清早照照镜子,胡子白了,人已老了。
注释:人日:旧时风俗,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正月起首的八天内,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太原阳曲人,与诗人友谊很深。¹聊:暂且,姑且。²怀思:怀念之情。³清镜平明:晨起照镜。平明,清晨。⁴髭:最边上的胡子。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明月高楼燕市¹酒,梅见人日草堂诗²
译文:你住在燕京,明月当空的时候,常上高楼饮酒吧,我却没有那种豪气了,只能当人日梅花开时,读读杜甫的诗篇。
注释:¹燕市:燕京,今北京市。此时张纬文住在燕京。²草堂诗: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曾作有《人日》诗二首。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风光流转¹何多态,儿女青红²又一时。
译文:现在正当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光何等秀丽,年轻的儿女们穿红戴绿,兴致勃勃,一片欢乐景象。
注释:¹风光流转:时事变易。²儿女青红:指热闹的春天景象。儿女,指儿女辈,晚一辈,犹言新一代。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涧底孤松¹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²
译文:沟涧下边一株孤松,长得十分茂盛,足有两千尺高,充分显示着它不畏严寒的精神。
注释:¹涧底孤松:喻宁愿处身卑微也要保持气节。此处化用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²岁寒枝:古人以岁寒喻世乱,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喻坚持气节的人们。

  这首诗劝勉张纬文坚守节操,要像松竹一样,挺立在岁寒之际,其实也是诗人自勉之词,表达了诗人风霜高洁的品质和对蒙古统治者不满之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格调沉郁苍凉,含蕴不尽。

  首联起笔扣题,写分别后对张纬文的怀念思恋。用一“聊”字表明诗人平时怀思张纬文之情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涛涛,无止无息。“书来”恰似在“怀思”这条情感的河流中投入一石,只能是激起更深更广的情感的波澜,引起更深长的怀念,全诗正是对“书来”之后,激起的这种情感波澜的抒写。“清镜平明见白髭”,便是诗人情怀激荡剧烈的外形刻画。收到故人的书信后,诗人心潮澎湃,彻夜难眠,待第二天清早对镜一看,白髭又多添了几根。该句感叹着时光流逝,身心的渐衰,感叹着“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继而深究,该句也依然是在写“怀”,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人进老境,寂寞孤单,心情抑郁,会更加怀念旧日的生活,远方的友人的。首联并起,紧扣诗题,一以“书来”引“怀思”,一以叹老萦“怀思”。

  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诗酒逍遥生活的描述,该情景,或是由诗人想像而来,抑或是友人来“书”自述,意象空灵,含蕴不尽。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活无比关切的殷殷深情,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高尚节操的由衷称颂。明月高楼的景,映现了张纬文气概的豪迈,情志的高昂;高渐离燕市豪饮典事,又暗衬出了张纬文豪爽慷慨的性格。该联以高适的诗意入诗,既表现了诗人遥想中的朋友,在梅花盛开的人日,赋诗抒情的情景,更以高适寄杜甫的诗来比张纬文寄自己的“书”,以高适与杜甫的深厚情谊来比张纬文与自己的诚挚友情,以杜甫闲居浣花草堂自喻,展示出自己闲居故乡的宁静温馨之情,并以之告慰故友。且梅花,切景;人日,切时;草堂,诗人时居忻州野史亭,编辑《中州集》,收集亡金史料,切地;而高适致杜甫,张纬文致诗人,切人。以前人诗意入诗,却又能达到如此妙境,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了。

  颈联即承即转,进一步展示人到暮年,儿孙绕膝的安宁心境。如果首联和颔联,诗人抒“怀思”,想故人,基调是抑郁的,情感是凄婉的话,颈联,就显得洒脱昂扬了。现在已是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光秀丽;年轻的儿女们穿红戴绿,兴致勃勃,一片欢乐景象。春天,是美好的,给人们以希望与追求;儿女们是天真的,给人以慰藉和幸福。在此,诗人告诉他的老朋友,自己这里,春光明媚,如画似锦,儿女长成,天真浪漫,其景融融,其乐陶陶。该联,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更是诗人自己的自宽自慰,写出了诗人豁达洒脱,开朗进取的性格与心情。而其中,也包含着对友人的一份体贴关怀的情愫。他是不希望朋友为他的处境牵心担忧的,是在用诗向朋友“报平安”了。

  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诗意由怀念友人,而升华成为对友人的勉励,升华成为对一种人格操守的礼赞。诗人化用左思诗意,“涧底松”已经成为一种人格操守的象征了。“孤”字,写出了这松的孤标独傲;“二千尺”写出了这松的高大伟岸。即使冬寒严酷,狂雪残压,他仍然傲然屹立,葱绿一片。“孤”“二千尺”“岁寒枝”构成的松的意象,正是高洁的人品,不屈的节操的象征。尽管它身处“涧底”,也永远不改初衷。所以,诗人要情真意切地勉励朋友“殷勤留看”了。

  该诗,既有对友人生活的关切,更有对友人保持高风亮节的期盼和勉励,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该诗以诗人主观视角的转换描述和抒怀。首联写自己的心境,颔联转写友人情景,颈联又转写自己的境况与心情,尾联写对朋友的勉励和希望,全诗在视角的转换中,收到了流动跌宕、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齐存田著.遗山诗词赏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246-249

rényǒu怀huáizhāizhāngxiōngwěiwén--yuánhǎowèn

shūláiliáowèi怀huáiqīngjìngpíngmíngjiànbáimíngyuègāolóuyànshìjiǔméihuāréncǎotángshī

fēngguāngliúzhuǎnduōtàiérqīnghóngyòushíjiànsōngèrqiānchǐyīnqínliúkànsuìhánzhī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其大蔽¹数千牛,絜(xié)²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³,遂行不辍(chuò)。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guǒ)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mán),以为柱则蠹(d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有个石姓匠人去到了齐国一个叫曲辕的地方,看见一颗被人们称为神树的栎树。那棵树非常高大,树荫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测量它的树干,足有百尺之围,树高达至山顶,离地面几丈高后才长有树枝,可以用它造十余艘船只。参观它的人如同赶集一般来来往往。这位匠人却看也不看,不停地向前走,他的徒弟在树旁看够了跑着赶上木匠,说:“自从我拿着斧子跟随您做木工,还没见过这么高大的树。先生为何不肯看一眼,只向前走个不停呢?”木匠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了它了!那木头是无用之物,做成船它会沉没,做成棺材它会快速腐朽,做器具它会很快毁坏,做门户它会像树一样流出污浆,做柱子它会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成材的树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注释:¹蔽:遮盖;遮挡。²絜:用绳度量围长。³顾:看。⁴辍:停止。⁵液樠:指脂液流出。⁶蠹:蛀蚀。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