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柴门近两旬,江边柳眼已窥人。
却思归去西湖上,剩把长条醉几春。
不出柴门近两旬,江边柳眼已窥人。
却思归去西湖上,剩把长条醉几春。
张九成

张九成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 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bà)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注释: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译文: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寄卧郊扉(fēi)¹久,何年致此身²
译文: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释:¹郊扉:郊居。²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读者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王松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257-1258页 .

shàngqiū

dài tángdài 

yuánfēngdìng wǎnjiànyànhángpín 
luòxiāngshù hándēngrén 
kōngyuánbái sēnglín 
jiāofēijiǔ niánzhìshēn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惜往日之曾信¹兮,受命诏²以昭时³
译文:痛惜地回忆往日曾得到宠信,受诏令立法治国使当世政治清明。
注释:¹曾信:曾经信任。²命诏:诏令。³昭时:使时世清明。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¹先功²以照下兮,明法昭之嫌疑³
译文:继承祖先的功业,德辉照临百姓,使法度严明,消除是非疑问。
注释:¹奉:继承。²先功:祖先的功业。³嫌疑:指对法令有怀疑的地方。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¹而日娭(xī)²
译文:因之国家富强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
注释:¹贞臣:忠贞之臣,屈原自指。²娭:游戏。玩乐。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秘密¹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译文:忠臣全心全意地黾勉从事,偶有过失也不会有危殆发生。
注释:¹秘密:“黾勉”的一声之转,努力。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心纯(dūn)(máng)¹而不泄兮,遭谗人²而嫉之。
译文:纵然心地淳厚而不泄露机要,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毁。
注释:¹纯庬:淳厚。庬,朴实。²谗人:指上官大夫。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¹其然否²
译文: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不去澄清辨别内中的是非。
注释:¹清澄:指弄清事实真相。²然否:是非。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蔽晦¹君之聪明兮,虚惑²误又以欺。
译文:君王的耳目都被遮掩,黑白颠倒啊受人欺骗。
注释:¹蔽晦:掩盖。²虚惑:把无说成有叫虚,把假说成真叫惑。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弗参验¹以考实兮,远迁²臣而弗思。
译文:不去细心地查核事实,也不考虑就放逐忠贤。
注释:¹参验:参较验证。²远迁:远远地放逐。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信谗谀¹之溷(hùn)²兮,盛气志³而过之。
译文:听信混淆黑白的谗谀之言,指责我罪状怒气冲天。
注释:¹谗谀:惯进谗言谀辞的人。²溷浊:糊涂。³盛气志:大怒。⁴过:督责。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¹而见尤²
译文: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诽谤,受到斥贬?
注释:¹离谤:遭毁谤。²尤:责备。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¹光景²之诚信³兮,身幽隐而备之。
译文:有愧于信实有常的日光月影,我还是逃避到幽暗之处。
注释:¹惭:悲忧。²光景:即光明。³诚信:真实。⁴备:具备。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临沅湘之玄渊¹兮,遂自忍而沈流。
译文:面对沅湘黑洞洞的渊底,狠着心想跳进奔流的江里。
注释:¹玄渊:深渊。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yōng)¹之不昭。
译文:那样结果是身死而名灭,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
注释:¹壅君:被蒙蔽的国君。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君无昭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sǒu)¹
译文:君王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明察是非,使芳草埋没在沼泽荒地。
注释:¹薮幽:大泽的深幽处。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焉舒情而抽信¹兮,恬²死亡而不聊³
译文:哪里还能够倾吐衷情?我将泰然地与世别离不茍且偷生。
注释:¹抽信:陈述一片忠诚。²恬:安。³不聊:不苟生。
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独障(zhāng)¹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²
译文:只为障碍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个个无所适从。
注释:¹鄣壅:与“蔽隐”同义。鄣壅而蔽隐,指重重障碍。²无由:无路自达。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闻百里¹之为虏兮,伊尹²烹于庖厨。
译文:听说百里奚曾作过俘虏,伊尹埋没在厨房烹调。
注释:¹百里: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²伊尹:原来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曾经当过厨师。后来任商汤的相,辅助汤攻灭夏桀。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吕望¹屠于朝歌兮,宁戚²歌而饭牛。
译文:吕望在朝歌当屠户,宁戚边喂牛边唱歌谣。
注释:¹吕望:本姓姜,即姜尚,他的先代封邑在吕,所以又姓吕。²宁戚:春秋时卫国人,他在喂牛时唱歌,齐桓公认出他是个贤人,用他做辅佐。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不逢汤¹²与桓³兮,世孰云而知之。
译文:不碰上汤、武、齐桓、秦穆,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注释:¹汤:商汤。²武:周武王。³桓:齐桓公。⁴缪:同“穆”,秦穆公。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¹信谗²而弗味³兮,子胥死而后忧。
译文:吴王夫差轻信了谗言,逼死伍子胥后忧患降临。
注释:¹吴:指吴王夫差。²信谗:指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³弗味:不能玩味辨别。⁴子胥:伍子胥,吴国的大将。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介子¹忠而立枯兮,文君²³而追求。
译文:忠心的介子推甘愿抱着树站着被烧死,晋文公省悟后派人将他访求。
注释:¹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文公的臣子。²文君:晋文公。³寤:觉悟。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封介山而为之禁¹兮,报大德²之优游³
译文: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报答他大恩大德的优厚。
注释:¹禁:封山。²大德:指介子推在跟从晋文公流亡的途中,缺乏粮食,他割了自己的股肉给文公吃。³优游:形容大德宽广的样子。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思久故¹之亲身兮,因缟(gǎo)²而哭之。
译文:想起故旧多年的亲身同伴,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
注释:¹久故:故旧。²缟素:白色的丧服。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yí)¹而不疑。
译文: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有的人以欺诈得仕。
注释:¹訑谩:欺诈。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弗省察而按实¹兮,听谗人之虚辞。
译文:不去省视考察按之以实,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
注释:¹按实:核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芳与泽¹其杂糅兮,孰申旦²而别之。
译文:芳香的腥臭的混杂在一起,又有谁自夜达旦认真辨识?
注释:¹泽:臭。²申旦:自夜达旦。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何芳草之早殀(yāo)¹兮,微霜降而下戒。
译文: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
注释:¹殀:同“夭”,死亡。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¹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译文: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蒙蔽,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得意。
注释:¹谅:诚然。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¹其不可佩。
译文:自古以来的嫉妒贤才者,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
注释:¹蕙若:蕙草和杜若,都是香草。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妒佳冶¹之芬芳兮,嫫(mó)²姣而自好³
译文:嫉妒那佳丽之人的芳美,嫫母丑陋却自负妩媚可爱。
注释:¹佳冶:美丽。²嫫母:传说是黄帝的妃子,貌极丑。³自好:自以为美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虽有西施¹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译文:就是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受谗妒也会被丑恶之人取代。
注释:¹西施:春秋时越国著名的美女。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愿陈情以白行¹兮,得罪过之不意²
译文:我愿意陈述情愫表白行为,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过。
注释:¹白行:表白行为。²不意:没有意料到。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情冤见(xiàn)¹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²
译文:光天化日下真情与冤曲显明,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
注释:¹见:同”现“,显现。²错置:安排、陈列。错,同“措”。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骐(qí)(jì)¹而驰骋兮,无辔(pèi)²³而自载。
译文:乘骑骏马作长途奔驰,没有辔缰衔勒全凭自己控制。
注释:¹骐骥:骏马,良马。²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³衔:勒马口的铁链。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乘氾(fàn)¹(fú)²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译文: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没有船只划桨全靠自己配置。
注释:¹氾:同“泛”,浮起。²泭:同“桴”,即筏子。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背法昭而心治兮,辟¹与此²其无异。
译文:背弃法度而凭私心治事,也就好像与这些没什么差异。
注释:¹辟:通“譬”,譬如。此:前面的例子。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宁溘(kè)¹而流亡²兮,恐祸殃之有再。
译文:我宁肯忽然死亡随流而去,惟恐有生之年国家再受祸灾。
注释:¹溘死:忽然死去。²流亡:流而亡去,指投水而死。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不毕辞¹而赴渊²兮,惜壅君之不识。
译文:衷情未诉完就要投入深渊,痛惜昏君不了解我的衷肠。
注释:¹毕辞:说完话。²赴渊:投水。

  《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本篇有真伪之争。南宋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因篇中提到伍子胥,怀疑本篇和《悲回风》为伪作。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和清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以作品语气而致疑。清吴汝纶《评点古文辞类纂》以《怀沙》为绝笔,又因本篇文词浅显,而疑本篇非屈原所作。今人陆侃如、冯沅君、刘永济、谭介甫、胡念贻等人,也都以本篇无标题且多乱辞等原因,对本篇的作者为屈原提出疑问。然而无论如何,持此种理由的观点说服力不是很强,与持本篇作者为屈原的论点相比,显得不十分有力。因此,自然不能剥夺屈原对本篇的著作权。

  《九章·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此篇是作者在临终之前回忆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作者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遭到奸人的破坏,而未能使之实现,表明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并希望用自己的一死来唤醒顷襄王的最后觉悟。全篇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从“惜往日之曾信兮”至“身幽隐而备之”。追叙自己曾被怀王信任,自己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楚国的富强出力,但最终因奸人进谗,遭到怀王猜忌而疏远。“惜往日”就是忆往日,痛往日,因回忆过去而哀痛也。《史记·屈原传》说屈原开始时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开头四句与这些是对得起来的,但接下来的话就转了。

  “国富强”四句,言当时的楚国,修明法昭,上下一心,确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好景不长,楚怀王委弃良臣,奢侈淫佚。但屈原认为楚王虽然有过失,己犹欲弼正匡辅,此意与《离骚》和《九章·抽思》二篇可以互证。

  “心纯庬”四句言由于自己对楚王一片忠心,不肯把秘密泄露给其他同僚,因此引起在位同僚的嫉妒,他们向怀王进谗言,怀王从而对自己发怒、猜忌、疏远,这正是《屈原传》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一段的形象写照。“蔽晦君”以下六句,言那些小人蔽塞君王的聪明才智,虚饰罪状,以惑误君,又欺罔之;君王也不参验考核,究其真相,就疏远贬斥了我再不思念。

  第二段从“临沅湘之玄渊兮”至“使贞臣为无由”。屈原身临湘水,决心自沉,该段写临死之前的思想斗争,更显得其就义的从容。

  “临沅湘”四句,汪瑗认为“上二句是极推己之恶恶之心,不欲与谗人并生于世,盖反言以见其欲死也。下二句是明己之遭君不明,死为无益,又正言其不必死也。”(《楚辞集解》)“君无昭”四句言君王不知长短,故不能察,使芳草为薮泽所壅遏而不通;君王如此不明,忍死而无益,于是甘心死之,决不苟活。这四句是对“遂自忍而沉流”的回答。

  “独鄣壅”二句谓忠臣非不欲尽力,只是由于“鄣壅而蔽隐”而不得辅佐。此所谓“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者也。

  第三段从“闻百里之为虏兮”至“因缟素而哭之”。历举前世君王得贤人则兴盛与信谗言则灭亡的事情来作进一步的对比说明。其中关于介子推的事情叙之尤详,本意是还希望楚王因自己之死,悔悟而改弦更张,振兴楚国。“闻百里”六句,历举百里奚逢秦穆公,伊尹逢商汤王,吕望逢周文王,宁戚逢齐桓公之事迹,此四子,国君用之而国强。

  “吴信谗”二句举伍子胥事。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死后吴国便被越国灭亡。“封介山”四句举介子推之事。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文公复国不封介子推,介子推逃入深山;文公以火烧迫其出山,子推抱木而死,文公悔悟,追封介子推。屈原在这里以伍子胥死后而吴亡,与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幡然悔悟,因而追封介山之事作对比,暗示“存君兴国”之意。

  第四段从“或忠信而死节兮”至“使谗谀而日得”,承上文言自古忠臣之死,没有不是因为君王听信谗言而造成的。

  “或忠信”四句承前一段列举贤臣之例而进一步发挥。指出忠信者反而被迫死节,奸佞者反而被信之不疑,全都是因为君王不能参验考究加以鉴别,而一味听信小人谎言。“芳与泽”两句言君主如不能按实省察,则不能分别忠信与奸佞。“何芳草”四句言君既不能省察分别忠奸,则忠臣的命运就不会好了。

  第五段从“自前世而嫉贤兮”至“如列宿之错置”。进一步陈明自己过去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光明正大的,如排列天上的列宿那样明明白白。在自己死后,自己所受的委屈,一切都将会昭雪于天下。

  “自前世”六句以美女比贤能之人,谓在怀王时代,嫉善忌能,已经是这样子的了。美好的东西被说成是丑恶的,丑恶的东西被说成是美好的,一有好的东西出现,谣言马上就会产生。

  “愿陈情”四句言自己的心情与行为光明正大,如星斗罗空,必将愈来愈明白,连“陈”、“白”也都是不必要的了。司马迁曾赞扬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日、月、星为三光,“列宿错置”,亦即“与日月争光”。

  第六段从“乘骐骥而驰骋兮”至最后为。进一步表明自己将沉江自尽,以身殉国的决心。

  “乘骐骥”二句谓驾良马疾驰,却不用控制马匹的器具。

  “乘氾泭”二句谓乘木筏沿流而下,却不用船桨而自恃人力。

  “背法昭”二句谓背弃法昭而随心所欲地治理国家,就好比上述两种情况,与之并无差别。

  “宁溘死”四句写自己赴死之因,屈原谓“恐祸殃之有再”,朱熹说“不死恐‘邦其沦丧’而辱为臣仆……箕子之忧,盖为此也。”蒋骥说:“谓国亡身虏也。”根据当时楚国屡败于秦的形势,朱、蒋二人的分析是颇有见地的。最后二句明明白白地说明了自己写完这篇诗作之后就要赴水自尽,所以可以判断这篇诗作确是屈原的绝笔。

  这篇诗歌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文辞质朴率直,浅显易懂,表意十分明白流畅。比如对于楚王的谴责,在《离骚》等其他作品当中,一般比较委婉曲折,往往用“荃”、“灵脩”、“哲王”等来代替,而在此篇中,因是赴水之前的绝笔,则无所顾忌,直接责备楚王为“壅君”。此篇诗作的这种风格,在全部屈赋中是显得十分奇特的。

  其次,文章结构上前后照应,诗歌以“明法昭”起,以“背法昭”结,前后呼应。林云铭《楚辞灯》说;“以明法昭起头,以背法昭结尾,中间以'无昭’两字作前后针线,此屈子将赴渊,合怀王、顷襄两朝而痛叙被放之非辜、谗谀之得志,全在法昭上决人材之进退、国势之安危。盖贞臣用则法昭明,贞臣疏则法昭废;及既废之后,愈无以参互考验而得贞谗之实,而君之蔽晦日深,虽有贞臣,必不能用,是君为壅君,国非其国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本篇这个特点。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40-846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露颗¹添花色,月彩²投窗隙。春思如中酒³,恨无力。洞房(zhǐ)尺,思寄青鸾(luán)。云散无踪迹。罗帐熏(xūn),梦回无处寻觅。
译文:月光下,花朵上挂满了晶莹透明的露珠,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愁思得过度了,就使人昏昏沉沉,如同醉酒一般无力。离她那么近,近在“咫尺”,还要写信去试探她是否有情。那情那景,恍如隔日,像“云散”一样无影无踪了,想起来真让人烦啊!香料已燃完了。夜深了,我在梦里见到你的情景,醒来后全不见了,一片虚无冷落的气氛。
注释:¹露颗:即露珠。此字宜用仄声,故用“颗”。²月彩:月光。³中酒:醉酒。⁴无力:形容酒后疲劳无力。⁵洞房:深邃的内室。⁶青鸾翼:喻书信使。青鸾,鸟名,似凤。⁷熏残:《花草粹编》作“春残”。熏:指点染香料。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轻红腻(nì)¹,步步熏兰泽²。约腕金环³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译文:轻红腻白,红是胭脂,白是铅粉,你打扮得很美;以至于你走过后,都能留下一路诱人的花香味。你本来很纤细,再戴上金手镯,益发显得无力,但正是这样,更能显出你的袅袅轻姿来。长久以来都没有消息,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这回忆与以前不同啊,那时候懂得什么是愁呢?而今,贬居他乡,孤处异地,才真正识尽愁的滋味了,所以一想起你,就让人一刻儿也安宁不了啊!
注释:¹轻红腻白:谓脂粉。²兰泽:涂发的香油。³约腕金环:腕上金镯。⁴存济:此意云身心安顿不得也。

  此词以男主人翁的口气写出。时当春夜,庭院里花朵上染有颗颗露珠,显得分外的鲜艳明丽。月光从窗户的缝隙中投进来,照着孤眠独宿的男主人公。此刻他满怀春思,好像醉酒一般,浑身无力。他想起从前所爱的女子,相距不远,曾经有信给他,信中自然向他倾诉一腔爱慕之情。“洞房咫尺”,有室迩人遐之意。既相距咫尺,却还托“青鸾”寄书。因为当时封建礼教甚严,男女授受不亲,故须托人(例如丫环侍女)传递情书。可是过了不久,他们分别了,就像易散的彩云,一去无踪。“云散”一辞,比较含蓄。宋玉《高唐赋》云:“昔者先王(指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在传统诗词中,便以“云雨”比喻男女幽会,而以“云散”比喻离别。所以在“云散”一辞的背后,当隐藏着一段爱情故事,此处被词人省略了。因此下面接上“罗帐熏残”一句,便有睹物思人之感,并寓有春宵梦短之义。男主人翁所做的梦,自然是与恋人的欢会。一旦梦回,伊人不见,便彷徨无主,到处寻觅。寻觅不见,便黯然伤神。

  下阕前半,是回忆伊人。在这里刻画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她浓妆艳抹,脸上涂着脂粉,头上搽有香气馥郁的发油。走起路来,散发着阵阵芳香。在她手腕上,还戴着一副金镯。词笔至此,可以想见,他们之间是如何稔熟。前面所说的洞房间隔,只是一时而已,此后他们当时时接触,以至曾经欢会。

  下阕后半,转向今时,也就是起首二句所揭示的规定情境。此刻男主人公在想,伊人是否平安无事。前云“云散无踪迹”,此云“一向无消息”,是层层加码法。人去无踪,消息全无,往日的青鸾竟然断翼,不再传书送信。难怪这位男主人公辗转反侧,“片时存济不得”了。

  此词语言通俗,以方言入词,倍见浅俚。然而在浅俗中有含蓄,在艳情的描写中避免粗俗径露。试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云:“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欧阳修)、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周邦彦),便有贵妇人与倡伎之别。”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罗立纲.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65-68

pāimǎnhuā··tiānhuā--qínguān

tiānhuāyuècǎitóuchuāngchūnzhōngjiǔhèndòngfángzhǐchǐcéngqīngluányúnsànzōngluózhàngxūncánmènghuíchùxún

qīnghóngbáixūnlányuēwànjīnhuánzhòngzhuāngshìwèizhīānfǒuxiàngxiāoshìxúnchánghòujiàorénpiànshícún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¹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绕筇枝数鹳巢。
注释:¹行药:服药后,散步以宣导药力。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¹。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注释:¹寮:小屋。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¹高寅²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注释:¹乾:西北方。²寅:东北方。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放船¹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³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注释:¹放船:让船在水上漂行。这里是乘船在水面上划行的意思。²开:一本作“闲”。³奇寒:严寒,特别寒冷。 ⁴ 凝:这里指结冰。⁵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⁶珠玉碎:这里形容竹篙触到水面上的冰凌发出的响声,好像敲击碎珠玉的声音。⁷不知:殊不知。这里含有“这才知道”的意味。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拨雪挑来踏地菘¹,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注释:¹菘:俗称白菜。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榾柮¹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注释:¹榾柮(gǔduò):截断的木块、劈柴。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¹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注释:¹廛居:住在城市。
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村巷冬年见俗情¹,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注释:¹俗情:乡里交情。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的大意说: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

  这首诗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风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把冬季严寒的意境刻画了出来,是描绘冬景诗中的妙品。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¹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²于斯³,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yǎn)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rú)子其图之!”
译文: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注释:¹吊:致吊唁。²恒:经常。³斯:此,这。⁴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shú)能说¹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²吊亡臣重耳。身丧³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qǐ)(sǎng)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译文:(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注释:¹说:解释。²惠:施予恩惠。³丧:流亡在外。⁴或:表疑问。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¹而不拜,则未为后²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译文: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穆公。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以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  。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
注释:¹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ǐsǎng。²后:君主。

  公子重耳由于受骊姬的陷害,在晋献公在世时流亡国外。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无主,秦穆公派使者到重耳处吊唁,并试探他是否有乘机夺位的意思。重耳和子犯摸不清穆公的真实意图,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婉言表态,得到穆公倍加赞许。

  问过舅舅才做决定、学舌舅舅的话:“父死之谓何?”都充分显示出政客的虚伪、善于表演的实质。“爱父”、“远利”之说完全就是欺世盗名之辞。这些话由劝人夺权的秦穆公嘴中说出,就更是刻画出工于权谋的政客众生像。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