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贪睡海棠酣晕脸,欹眠杨柳狂飞絮。倚东风,子规叫月,乱莺啼树。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镜里朱颜,还被青春领去。**红飞愁万点,丝丝绿织愁千缕。这光阴,那堪几番风雨。
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贪睡海棠酣晕脸,欹眠杨柳狂飞絮。倚东风,子规叫月,乱莺啼树。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镜里朱颜,还被青春领去。**红飞愁万点,丝丝绿织愁千缕。这光阴,那堪几番风雨。

juànxúnfāngchūn--hóngwén

biānxiángyuānpíngzhèngduànchángchùyāncǎofēnghuāzhuāngdiǎnchūnchóushùtānshuìhǎitánghānyūnliǎnmiányángliǔkuángfēidōngfēngziguījiàoyuèluànyīngshùjǐnyóushǎngtūnhuājiǔyuèdānfēngshuíjìngzhūyánháibèiqīngchūnlǐnghóngfēichóuwàndiǎn绿zhīchóuqiānzhèguāngyīnkānfānfēng

洪希文

洪希文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号去华山人,莆田人,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麟角凤觜(zuǐ)¹世莫识²,煎胶续弦³奇自见。
译文:人世间不知麟角凤觜的奇异妙用,把它合煎为胶续弦接金后,才发现其神奇的力效。
注释:遇:一作“过”。¹麟角凤觜:喻罕见之物。²识:一作“辨”。³煎胶续弦:《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中央洲,专生凤、麟,数百成群,仙家煮凤嘴、麟角,作成胶,此胶能连接断弦和折剑。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译文:还能看见王先生抱有这种煎胶续弦的奇志高怀,这种高尚的心境,我怎能不羡慕?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且遇王生慰畴(chóu)¹,素知贱子²甘贫贱。
译文:今日此去拜访王先生,答谢他往日对我的关照,以慰已之夙愿,他一向了解我是甘于贫贱的。
注释:¹畴昔:往日。²贱子:杜甫自称。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酷见冻馁(něi)¹不足耻,多病沉年²苦无健。
译文:惨遇受冻挨饿的我,不以为贫贱是羞耻的事,长年多病偏偏就是不见好转,实在令人头疼。
注释:¹冻馁:饥寒交迫。²沉年:终年。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王生怪我颜色恶¹,答云伏枕²艰难遍。
译文:王先生看见我面部颜色不好感到奇怪,我回答说长期卧病,使我受尽了艰难。
注释:¹颜色恶:病容枯槁。²伏枕:卧床。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nüè)¹三秋孰可忍,寒热²百日相交战。
译文:疟疾病害了一秋,此苦谁人能够忍受?百日之中,病体忽冷忽热,像打仗一样互相交替。
注释:¹疟疠:疟疾。²寒热:忽冷忽热。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头白眼暗坐有胝(zhī)¹,肉黄皮皱命如线²
译文:我现在是头发白了,眼睛视物不清,屁股都坐起了老茧,面黄肌瘦,皮肤起皱,生命如丝线一样细微。
注释:¹胝:褥疮。²命如线:言性命如一线系之,危在旦夕。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惟生¹哀我未平复²,为我力致美肴膳(shàn)³
译文:只有王先生同情我身体尚未康复,为我尽力送来美味的饭菜。
注释:¹生:指王倚。²平复:康复。³肴膳:饭菜。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遣人向市赊香粳(jīng)¹,唤妇出房亲自馔(zhuàn)
译文:派人到集市赊来香粳,呼唤妻子出房,自己进厨房亲手为我准备饭菜。
注释:¹香粳:稻的一种。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长安冬菹(zū)¹酸且绿,金城²土酥³静如练。
译文:长安冬天的腌菜又酸又绿,金城土产的酥色白如练。
注释:¹菹:酸菜,腌菜。²金城:唐县名,属京兆府,至德二载,改名兴平。³土酥:本地产的酥酪。酥,奶酪。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兼求富豪¹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译文:同时又去寻找豪猪宰杀食鲜,以斗买酒,那亲密的劲头,使宴席始终充满了和谐友好的气氛。
注释:¹富豪:一作“畜豕”,即猪。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故人情义¹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²
译文:人到晚年,谁能像故人这样地看重情义?真让我感动得手脚轻捷地想要旋转。
注释:¹义:一作“味”。²漩:一作“旋”。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老马为驹(jū)¹²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³
译文:老马可以变成幼驹,此言确实不假,此时的我已得意忘老,何况我蒙受着王先生深深地关怀和照顾。
注释:¹老马为驹:《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²信:一作“总”。³深眷:深深眷恋。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但使残年¹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译文:只是让我的馀年能够吃饱饭,只希望无事得与先生常相见。
注释:¹残年:晚年。

  这首诗赞叹王倚对作者的热忱招待,因诗中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情而感人至深。

  王倚跟杜甫在此之前并无深交,家境自不富裕,见杜甫来访,颜色很不好,问知是打了三个来月的摆子,身体很瘦弱,十分同情,便打发人去赊购好米,又叫妻子亲自做菜备饭,割鲜沽酒,特产俱呈,竭尽全力,盛情款待,这令深谙“人生冷暖、世态炎凉”的杜甫大为感动,不觉手脚轻旋,沉疴为之顿起。对王倚古道热肠的盛情赞叹,就是对末世薄俗的鄙薄,懂得了这一点,就不觉诗人对一饭之德未免感激过分、对王生未免称许过当了。

  全诗诗句平易,可知王倚并不是诗流。

参考资料: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6-197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溪岚(lán)¹漠漠²树重重,水槛(jiàn)山窗次第³
译文:溪水潺潺,雾气茫茫,两岸树木密密层层。途中的风景依次迎面而来。
注释:元八:元宗简。一说应为“元十八”。元十八即元集虚,河南人,隐于庐山,是白居易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字居敬,有《元少尹文集》。白居易有《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等作品,可知他们是多年要好的莫逆之交。¹岚:是山林中的雾气。²漠漠:形容弥漫的状态。³次第:依次。⁴逢:迎面而来。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晚叶尚开红踯(zhí)(zhú)¹,秋芳初结白芙蓉²
译文:秋叶间依然有红红的杜鹃绽放,初秋的花朵只看到洁白的芙蓉。
注释:¹踯躅:即杜鹃花,春天开红花,故称“红踯躅”。²芙蓉:此处当指木芙蓉,落叶灌木,又称木莲,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千年鹤:据《搜神后记》载,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语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¹
译文:躺下休息,耳边好像传来千年仙鹤的声音;举杯共饮,杯中好似倒映出五老峰的影子。
注释:¹五老峰:庐山胜景之一,庐山东南部五个山峰的合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更愧¹(yīn)²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译文:更令人感动惭愧的是主人殷勤热情的留客心意:鱼肉鲜美,饭食精细,酒味醇香浓郁。
注释:¹愧:惭愧。²殷勤:殷实热情。

  此诗作于诗人谪贬江州司马时期。此诗主要描写友人溪居的清秀景色,从去友人庐山下依山傍水的居所途中写起,层层推进,展示了优美宜人的友人住所及主客欢融无间的情景。全诗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鲜明地刻划了友人居处环境的优美、不俗,尤其是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妙,用典不露痕迹,于亦虚亦实之中,产生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此诗首联写诗人途中所见,是作者接近友人“溪居”时,依次观察到的外围景色。因为是进行中看到的景物,便产生了如同现代电影拍摄中镜头向前推移那样的效果,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似乎是依次迎头扑面而来,极富层次感。镜头再往前推,则是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虽是短短的两句,却写了诗人次第相逢的许多意象,既显得气势阔大,又渲染了居所所在位置的幽邃。颔联是将视线推进到主人溪居的周围,是实写环绕溪居的近景。这一联通过杜鹃、芙蓉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时的优美境界。诗人很懂得作画构图敷彩的美学原理,选取红白两色入诗,对比鲜明,色彩效果十分强烈。同时分别用“尚开”“初结”来修饰,又造成此开彼落、绵延不绝的效果,似乎溪居永远有鲜花多情地围绕着。

  诗的颈联转入虚写。溪居是依山傍水,建在庐山附近的居所,通过前面的刻划,已经造成人间仙境的气氛,这一联则更强化了这种效果。

  “千年鹤”用丁令威的典故,此处借用这个典故,显示出居所的主人是个看破红尘,超然世间沧桑变化的非凡人物。“影落”句则是说,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饮酒品茶之际,亦可远眺窗外的山川景物,已是令人惬意神往之事,更为奇妙的是,远处的五老峰影却能倒映在杯子中,溪居的明净便自不待言了。此处着一“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庐山南面峰名)影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全篇以“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作结,刻画主客开怀畅饮,其乐融融的情景,进一步显示了溪居及其主人的可爱。

  作品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鲜明地刻划了友人居处环境的优美、不俗。尤其是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妙,用典不露痕迹,于亦虚亦实之中,产生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读来韵味无穷。

yuán--bái

lánshùzhòngzhòngshuǐkǎnshānchuāngféngwǎnshàngkāihóngzhízhú

qiūfāngchūjiébáiróngshēngláizhěnshàngqiānniányǐngluòbēizhōnglǎofēng

gèngkuìyīnqínliúxiānfànjiǔxiāngnóng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lín)¹细浪。
译文: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让我再不能行往远方。
注释:¹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明日风回¹²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³里奏霓(ní)(cháng),准拟岳阳楼上。
译文: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变好,那么今夜露宿于此又有什么关系呢?阵阵波涛声好似龙宫中奏演的《霓裳羽衣曲》,准备明天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注释:¹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²更:<副>再;又。³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⁴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⁵准拟:准备、安排。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张孝祥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咋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明日风回更好”,写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何妨”,犹言“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话,但也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水晶宫里奏霓裳”,“水晶宫”,俗谓“龙宫”;“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一支大型歌舞曲的名字。作者听到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喻作龙宫的音乐。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张孝祥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张孝祥构思独到之处。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钟振振.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826-827
2、 李海霞.豪放词:凤凰出版社,2012:149

西jiāngyuè ·fēngshānfēngxià

zhāngxiàoxiáng sòngdài 

mǎnzàichuánqiū píngshíguāng shénliúkànxiéyáng fànglínlínlàng 
míngfēnghuígènghǎo jīnxiāo宿fáng shuǐjīnggōngzòucháng zhǔnyuèyánglóushàng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译文:正是风清月圆的好天良夜。因与思念的人长年隔绝,每逢见到清风明月就产生了忧愁。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心将熏麝(shè)¹焦,吟伴寒虫²切。欲遽(jù)³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译文:点起香,对香吟诗,用来排除心中的愁情,但心反而与香一样焦,吟声与虫鸣一样凄凉。于是就上床睡觉,或许可以与愁苦告别,不料衣带又解不开,越急着想解开,越是解不开,反而打成了一个死结。
注释:¹熏麝:熏炉中的香料。²寒虫:蟋蟀。³遽:速。

  有人说,中国古代抒情诗词中很少有主词,这首也是如此。读者只有根据抒情主人公的口吻、语气、举动及她身边的器物等等来推断性别,身份。这首词抒情主人公似应是一位怀人的女子。

  上片开首两句是说风清月圆,正是良辰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两句却意绪陡转,“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风月好不好,其实不在于风月,而在于人的心情。心情不好,风月将处处衔愁。杜甫《春望》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欧阳修《玉楼春》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说得透辟。上片,作者曲笔回旋,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怀人女子那缠绵的、难于排遣的痛苦。

  过片紧扣一个“愁”字。“熏麝”指熏炉中的香料。“寒虫”即蟋蟀。“心将”二句是说,自己的心和熏炉中的香料一样燃焦了;自己低低的吟咏跟蟋蟀的鸣叫一般凄楚。这两句中,“焦” 、“切”二字下得准确、形象、老到,使得人与熏麝,人与寒虫融为一体了,人内心的焦灼不安,人内心的凄苦难耐也借二字传导而出了。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以动作结情,构思巧妙,新颖。“遽”,匆忙,急之意。想念意中人而不得见,内心焦灼不安,于是想到还是上床睡觉吧,指望以此抛开痛苦烦恼。可是这也不行。想解带脱衣,反而结成了死结。生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动作,在此却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它活脱脱写出一个烦恼人的烦恼心态。“解带翻成结”一句,语浅情深,实乃天籁之声,神来之笔,不知贺铸何由得来!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曾说:“贺老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结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这首《愁风月》也是结句妙绝的一例。

chóufēngyuè--zhù

fēngqīngyuèzhèngyuánxìnshìjiāshíjié

huìzhǎngniánláichùchùchóufēngyuè

xīnjiāngxūnshèjiāoyínbànhánchóngqiè

jiùchuángmiánjiědàifānchéngjié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晓日¹(kuī)²双燕语³,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mù)。屈指艳阳都几共?可无时霎(shà)闲风雨。
译文: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慢慢地揭起帘子往外看去,两只燕子好像在与美人窃窃私语的样子。燕子与美人都好像在惋惜春天快要过完了。屈指一算,太阳都升的很高了,一天又快过完了,不知不觉中中天空又飘飘洒洒的下起了小雨。
注释:¹晓日:晓,破晓,拂晓,晓日指朝阳,一般引申为清晨。²窥轩:窥,看;轩,窗户;窥轩,向窗外看去。³语:告诉,说。⁴似:好像。⁵暮: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色将晚,意指迟暮之年。⁶时霎:犹一霎,至少是一刹那,这两字十分委婉巧妙。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rǎn)¹来还去。持酒²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³春归路。
译文:流动的溪水和落在溪水中的花都没有办法去询问,只有天上的飘着的流云。缓缓的飘来飘去。端着酒劝说天上的云暂时停一下,只有你还能阻断春天回去的路,不让春天回去。
注释:¹冉冉: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²持酒:持,端;持酒,端起一杯酒。³碍断:阻截,挡住。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借女子之口写出,委婉含蓄,很有韵致。上片前三句,“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人倾诉惋惜“春将暮”的情感。接下来,“屈指艳阳都几共,可无时霎闲风雨。”仍然写孤寂。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不会飘飘洒洒地下起一阵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风雨”而来。“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春将归于何处?流动的溪水和落入水中的残花无法去问,那只好去问天上的云朵,可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却又奈何?但别无它法,也只好寄希望于云朵了:“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美丽的云朵你且停下来,不要离去,我依靠你来阻止春天的归去。用语微婉,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劝”和“问”先将花和云拟人化,让它们用微婉的语气,表达词人自己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用语生动,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可见这二字之妙。

  整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惜春的惆怅之情。其实也可看作是作者写一位闺中女子看到春天的离去联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一去不返的愁苦之情。

参考资料:
1、 王春编.《宋词305首详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