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自与山无半面,昔人诗裹旧相知。
西风吹上千岩顶,竹杖芒鞋住几时。
元自与山无半面,昔人诗裹旧相知。
西风吹上千岩顶,竹杖芒鞋住几时。
钱时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3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一片天”照应“落日”,过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一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一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一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情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情,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情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一川”即前句的“澄江一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天”,时间已由黄昏过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天”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情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一步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一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一小段时空变换是一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一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步步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情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一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情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天从今别一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过“今”而相合,则一刹那已凝住永恒。

nánxiāngzi··luòzhàolóuchuán--zhū

luòzhàolóuchuánwěnguòchéngjiāngpiàntiānzhēnzhòng使shǐjūnliúránfēngyuècóngjīnbiéchuān

qiāowēixiányǒngqīngshuāngtòuzhānmínghuítóujiāngshùyuǎn怀huáixiánduànqíngkōngyànlián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愁生山外山¹,恨杀树边树²
译文:座座山峰愁情不断,株株树木遗恨无限。
注释:¹山外山:山外之“山”,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²树边树:同山外山一样暗指。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隔断¹秋月²明,不使共一处。
译文:请隔断这秋月的光辉,宋朝的遗民与新贵们不共戴天。
注释:¹隔断:隔绝、遮断。²秋月:此处借之表达愿望,代指外边的世界。

  此诗前两句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后两句诗人紧承前语,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全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生动质朴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亡国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齿,有颠倒乾坤,截断众流之气魄。

  第一、二句作者为了表现胸中的“愁和“恨”,不是采取怒发冲冠式的直接表露,而是借物寓怀,以一种环境衬托的比喻手法,巧妙地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这里的“山”“树”,不仅指自然的“山”“树”,更寓意元兵占领的一片浑浊世界。山、树本可使人赏心悦目,然而在亡国遗民眼中,只能勾起无限的愁和恨。

  第三、四句紧承一、二句,诗人设想,如果眼前的山和树能够隔断秋月的光明,照我就不照他,照他就不照我,使我和他“不共一处”。这样以含蓄的手法,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诗人虽未明言同谁“不共一处”,不过,从诗人所写“无处堪挥泪”(《书文山卷后》),“我愁无地可耕渔”(见《宋遗民录》)等句,则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灭宋的元代统治者,使诗人陷入“无处”“无地”的厄运,所以诗人在月色如银的秋夜,迸发出的愁恨,不能仅仅看作是个人的恩怨。确切地说,全诗乃是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誓欲隔断明亮的秋月,虽然想隔断秋月的光明,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但诗人不愿与元代新贵们“共一处”,其态度之坚决,气节之坚贞,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

  前人评谢翱诗曰:“所作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意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谢翱传》)此诗即可见诗人风格之一斑。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第333-334页

qiū--xièáo

chóushēngshānwàishānhènshāshùbiānshù

duànqiūyuèmíng使shǐgòngchù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译文: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¹溪水出前村。
译文: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注释:¹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译文: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的雪还没有融化。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译文:有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译文: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也还无从知晓。

  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弥于错觉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归来。诗人从小处入手,细腻婉转,但笔锋一转,描写塞外征人,升华了诗的主旨。

  卢照邻此诗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态颜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这一简单的比喻构成了两个白色世界的奇异混淆,读来既新颖又奇特,描绘了一幅美丽奇妙的画卷。

  虽说是混淆的,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却是对立的: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区和婉约柔美的中原地区。

  诗中的“开”字也起到了双关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开”,“开”指“雪尚未融化”,也指“开化”,即谓匈奴的边塞地区处于较落后的境地,还没有得到中华文明的开化。

méihuāluò

zhàolín tángdài 

méilǐnghuāchū tiānshānxuěwèikāi 
xuěchùhuāmǎn huābiānxuěhuí 
yīnfēngxiù fěnxiàngzhuāngtái 
xiōngwàn chūnzhìzhīlái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¹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²也。
译文: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注释:¹远怨:远离怨恨。²由:原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