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阵交锋出战时,旗钥倒卓鼓无槌。
丝毫不犯将军令,独脚机关各自提。
两阵交锋出战时,旗钥倒卓鼓无槌。
丝毫不犯将军令,独脚机关各自提。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
五月黄云¹全覆地。打麦场中,咿(yī)(yà)²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lài)³。那能略辨宫商字
译文:五月是麦子成熟的时节,金黄的麦如云覆盖大地。热闹的打麦场上,咿轧的农具声一齐响起。农民一边劳动一边歌唱,不过是随意的哼唱而已,哪能按乐谱唱歌曲?
注释:¹黄云:形容成熟的麦子如金黄色的云。²咿轧:象声词,指碌碡声、车声等农具声。³野老讴歌天籁耳:野老,农民。天籁,自然界的声音,这里指随意哼唱。⁴宫商字:古时有五音,相当于今天的“1、2、3、5、6”。唐以来叫合、四、乙、尺、工。再古叫宫、商、角、徵、羽。这里所谓宫商字,泛指乐谱。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馎穷家计。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xū)¹,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tuō)(bó)²穷家计。
译文:场房角落里,槐树阴凉下,就地而卧沉睡不起;梦境里游到华胥国,观赏蝴蝶的翩翩起舞。夕阳西下客人来串门,留他喝个薄醉表心意,再请他吃顿冷汤饼,穷人的饭食就是这样的。
注释:¹华胥:传说里的国名。《列子·黄帝》中说: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代称梦境。²饦馎:一种农家面食,也叫汤饼。

  〔华胥〕《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 〔冷淘〕食物名,今凉粉之类。饦馎即汤饼,面疙瘩之类的食物。

  这首词是曹贞吉描写故乡山东安邱风物的十二首词之五。词前有小序,说明作词的缘由之一是:读欧阳修《六一集》中的《十二月鼓子词》,嫌其过于富丽,故聊以“酸馅语”为之。所谓酸馅语,本指迂腐的话,这里则指为文人学士所鄙夷不屑的纯朴通俗的语言。作者的这种愿望和出色的实践是难轧可贵的。

  上片写丰收麦季的景象。

  首句写了所见:五月的田野,“黄云全覆地”。极言麦子颜色之鲜,生长之好,面积之广,颗粒之重。不说麦熟,而一幅浓抹重彩的小麦丰登图呈现眼前;不说喜庆,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打麦场上自更热火朝天,但词人没有正面触及,只写所闻:“咿轧声齐起。”即歌声与号子声一阵高过一阵,并且节奏短促、鲜明。这就表现了大伙儿欢天喜地、同心协力打麦的十足劲头。“野老”大概只做些拾麦、送水的轻活儿,故其歌声又自不同:欢乐、舒缓,而又不中律吕,难辨宫商,但它有自己的美,那就是足以传达农民心灵的美,足以和造物者发出的“天籁”相比的美,足以和丰收美景交相辉映的美。这也正是词人所欣赏、所陶醉的。

  下片写农民的生活。

  先写梦中乐。夜以继日地干,实在太劳累了,所以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不管是“屋角”,还是“槐阴”,他们倒头就睡。“耽”者,沉迷也。睡得如此之沉、香、美,已经成了使人沉迷的一种“享受”。睡,还是暂时摆脱贫穷困苦的妙方:“梦到华胥,蝴蝶翩翩飞。”在梦中,可以进入无忧无虑的理想王国,可以化为自在逍遥的翩跹蛱蝶。

  再写迎宾乐。“客至夕阳留薄醉”,不管打场如何,生活如何,宾客来了,主人仍是沽酒款待,一个“薄”字用得好,不讲丰盛,不讲客套,尽兴而饮,尽欢而散,好客的热情洋溢其间。

  梦中乐也好,迎宾乐也好,都是暂时的,甚或虚妄的。“冷淘飥餺”才是农民长年累月的穷苦艰难生活的标志。词人以此句作结,是寄托了无限同情的。为什么在丰收之后,他们还如此穷苦?这又留给了读者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具有社会意义。

  不知有多少写“农家乐”的词,实际上是粉饰太平,以欣赏农民的苦为乐;也不知有多少写“农家苦”的词,实际上是饱人啼饥,以想象农民的苦为苦,这首词写农民有乐有苦,真乐真苦,乐中有苦,苦中有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纯厚朴实的性格。这在文人词中尚不多见。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bà)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注释: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译文: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寄卧郊扉(fēi)¹久,何年致此身²
译文: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注释:¹郊扉:郊居。²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读者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王松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257-1258页 .

shàngqiū

dài tángdài 

yuánfēngdìng wǎnjiànyànhángpín 
luòxiāngshù hándēngrén 
kōngyuánbái sēnglín 
jiāofēijiǔ niánzhìshēn 
匹马驱驱,摇征辔、溪边谷畔。望斜日西照,渐沈山半。两两栖禽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匹马驱驱,摇征辔¹、溪边谷畔(pàn)。望斜日西照,渐沈(chén)²山半³。两两栖(qī)归去急,对人相并声相唤。似笑我、独自向长途,离魂乱。
译文:我骑着马,牵着缰绳,在小溪边山谷畔独自前行。放眼望去,只见西下的夕阳渐渐沉到了半山腰。成双成对的飞鸟急匆匆飞走,在人前互相呼唤着。它们好似在嘲笑我,这个时候还独自走在漫长的路途中,而我离家在外,心里惶惑不安。
注释:¹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²沈: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³山半:半山腰。⁴栖禽: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中心事,多伤感。人是宿,前村馆。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中心事,多伤感。人是¹宿,前村馆。想鸳(yuān)(qīn)²今夜,共他谁暖。惟有枕前相思泪,背灯弹了依前满³。怎忘得、香阁共伊时,嫌更短。
译文:心里想的事,大多是伤感的。我在前面村庄的驿馆里住宿。想今夜那鸳鸯被,不知道谁会与她一起睡。唯有在枕前默默流泪,背对着灯,擦掉眼泪,又立刻涌了出来。怎么能忘记,与你一起在芳香的闺阁里,还嫌夜晚太短。
注释:¹是:在。²鸳衾:绣有鸳鸯的被子。³满:满眼泪水。⁴更:夜晚。

mǎnjiānghóngzhī··xiāndiào--liǔyǒng

yáozhēngpèibiānpànwàngxié西zhàojiànshěnshānbànliǎngliǎngqínguīduìrénxiāngbìngshēngxiānghuànshìxiàoxiàngzhǎnghúnluànzhōngxīnshìduōshānggǎnrénshì宿qiáncūnguǎnxiǎngyuānqīnjīngòngshuínuǎnwéiyǒuzhěnqiánxiānglèibèidēngdànleqiánmǎnzěnwàngxiānggòngshíxiángèngduǎn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我观文忠公¹,四子²皆超越。
译文:我看欧阳修, 他一个人就超越了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和陈子昂。
注释:¹文忠公:指的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号。²四子:指的是蜀中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译文:仲也珠径长一寸,光耀黑夜中如皎洁月光。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译文:好诗如同脱逃之兔,下笔之前如同将落之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知音如周郎¹,议论亦英发。
译文:寻一知音如周郎,言论谈吐意气风发。
注释:¹周郎:指的是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周郎是美称。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译文:著文是自己之事,学习道行如探寻玄妙至极的窟洞。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译文:死为长白山主,有楼名为书绛。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译文:(熙宁末年,仲纯之父在京城东面会见我,说:“我梦到道士拿着委任官职的文凭对我说,上天任命我为长白山主,这是什么征兆?”第二年,仲纯之父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译文:伤心望见颍河,已经伴随着白鸥远去。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¹
译文:欣喜之余遇三少年,都是难得的贤才。
注释:¹千里骨:出自典故: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骨马。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千里不难到,莫遣(qiǎn)历块蹶(jué)¹
译文:再远的地方也不难到达,也不要把这些不羁之才遣回。
注释:¹历块蹶:引申指不羁之才。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译文:临别时再三相告,但愿你以笏记下。
文忠周郎皆为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其自比,对其持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应如若同文忠周郎一般怀有真性情,此二人乃真正的性情中人。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也有言:“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从中可见一生执着于道义,正是秉持了此种感情。同样,“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常为后人称道,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甚或有怀才不遇之感。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孤城铁瓮(wèng)¹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²
译文:孤零零的镇江城被四围的青山环绕,秋日登高,在北固山峰顶,迎着高爽的秋天,坐看落日余晖。
注释: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¹铁瓮:镇江城的别名。²落晖:夕阳。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眼见长江趋(qū)¹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奔流,一直流向大海,青天白云却似乎向西飞驰。
注释:¹趋:快步向前。

  秋高气爽,夕阳西下,正是登山游览的极好时刻。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到镇江城北,登上北固山头,坐下来,要好好欣赏一番这江畔山城的壮丽景色。

  山城全貌历历可见。四面高山环绕,孤城坐落其中,简直就像陷在瓮底一样。人们把镇江称作“铁瓮”,真是名不虚传。最壮观的还是北面的大江。万里长江千回百转奔向东方,到这里已临近漫漫征途的尽头,马上要做最后冲刺了。看吧,汹涌澎湃的江水,卷起滔滔大波,掠过山脚,直向大海而去。诗人注视着,凝望着,无意中一抬头,啊,头上青天正向着夕阳,向着西方飞动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