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忧兄行不得,蜀禽劝客不如归。
何如听此提壶语,美酒沽来总息机。
越鸟忧兄行不得,蜀禽劝客不如归。
何如听此提壶语,美酒沽来总息机。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 3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苍江依旧绕斜阳。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苍江¹依旧绕斜阳。
注释:¹苍江:泛指江。因江水是青苍色而称。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xù)(shà)时狂。清和院宇麦秋¹凉。
注释:¹麦秋:指农历四月,为麦收季节。
燕语鸠鸣,蜂蝶带香,江绕夕阳,水满浮萍,轻絮舞风,一派初夏时的自然风光。末句点出麦熟,使人联想起收获的欢娱。

huànshā··yànmíngjiūbáizhòuzhǎng--liú

yànmíngjiūbáizhòuzhǎnghuángfēngdiécǎohuāxiāngcāngjiāngjiùràoxiéyáng

fànshuǐpíngsuíchùmǎnfēngqīngshàshíkuángqīngyuànmàiqiūliáng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登百丈山三里许¹,右俯绝壑(hè)²,左控³垂崖,垒(lěi)石为磴(dèng),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译文: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注释:¹许:表示约数。²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³控:临。⁴垂崖:陡峭的山崖。⁵度:渡过,过去。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¹磴而东,即得²小涧(jiàn)。石梁³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cóng)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kàn)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ān)¹⁰。庵才¹¹老屋数间,卑庳(bì)¹²迫隘(ài)¹³,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¹⁴。水自西谷中循石罅(xià)¹⁵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¹⁶其上流,当水石峻激¹⁷相搏处,最为可玩¹⁸。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chán)¹⁹。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译文: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注释:¹循:顺。²得:遇见。³梁:桥。⁴亭午:正午。⁵淙:流注,灌注。⁶溅溅:水流声。⁷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⁸瞰:俯视。⁹蹑:踏,踩。¹⁰庵:尼姑的寺庙。¹¹才:仅仅。¹²卑庳:低矮。¹³迫隘:狭窄。¹⁴胜:美好。¹⁵罅:裂缝。¹⁶据:通“倨”,踞坐,蹲坐,这里作“座落”解。¹⁷水石峻激:为合叙句,拆分开来为“水激,石峻”。¹⁸玩:欣赏,品味。¹⁹潺潺:象声词,溪水流动的声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mèi)¹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fèn)²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³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yī)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dié),不可殚(dān)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¹⁰,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¹¹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¹²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¹³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¹⁴矣。
译文: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注释:¹昧:昏暗。²瀵涌:喷涌。³烛:照。⁴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⁵夺目:光彩耀眼。⁶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⁷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的。⁸薄:迫近。⁹殚:尽。¹⁰川:平野,平地。¹¹飞浮:飘飞浮动。¹²径:小路。¹³祷:祈祷。¹⁴穷:尽。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¹其胜,余又叙次²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³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译文: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¹纪:通“记”。²叙次:按照次序记叙。³各别为小诗:各个另外作了几首短诗。按:所作小诗是六首五绝,见《朱文公文集》卷六《百丈山台咏》。⁴夫:远指代词,那些。

  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文尾映照题目,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显得十分集中、紧凑。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分为两组:第一组叙述踏石磴、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

  第一段,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经过,所见所闻,一概略而不提,笔锋直逼描述中心:“山之胜盖自此始”。“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及得度”,一“俯”一“控”,写出地势险要,得叠石为台阶才能通过。作者在这里表现了对险奇美的欣赏。

  第二段,描述循水游览,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段山门前后诸景点虽历历如绘,以“跨”、“度”、“上”等行为动词,展示过程,一笔不漏地描述了游览经过和诸多景象,但其详写重点则放在幽静美的描绘上。作者以“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苍藤古木”的掩映,伴和着“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声色并茂。“盛夏亭午无暑气”,“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点染了清幽的氛围和清冽的感受。第二段一开始先略提小涧,再谛听水声溅溅,再瞰涧水流淌,再写“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探寻了水源,再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照应前文,并以“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表达了作者的欣赏态度,最后归结为“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的描述,显露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情调。

  第三段,先写壮美的瀑布,后又写了美姿美态的山峰。

  先写瀑布。如果说第二段写出了百丈山的幽美的话,那么第三段写瀑布则重在表现壮美。先以“下临峭岸,深昧险绝”的险奇美作映衬,再写出“于林薄间东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凌空而泻,气势非凡。“沫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壮丽异常。然后写山峰。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主次层次感丰富的图画。“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清晨“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凸现的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最后一段,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这一句是作者游后的结论,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

  这篇游记和一般平铺直叙的游记不同,作者处处留意对重点景观进行介绍、描写。如开头就直接写“石磴”,而舍去了关于登山历程的冗长叙述。又如写小涧,仅从客观方面写到了“苍藤古木”、“水皆清澈”以及涧水飞溅而下的淙淙声,和“盛夏亭午无暑气”这一游人的主观感受,笔墨无多,就点染出了此地环境的清幽宜人。作者在介绍自然景观时,还擅于运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即先叙述该处属平常景观,然后从中找出可供游人欣赏或可能使游人感兴趣的某一侧面、景点来进行介绍。如写山中六景之一的山门,仅有一“不能容十许人”的小屋,殊无可观,而作者用一转折语气,以“然”字领起,指出此地亦别有情趣。因为它“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倘若炎夏登临,峡风拂面,定当十分畅快,就使读者不禁心向往之了。又如写到山庵时,以为它“才老屋数间”,且狭小低湿,自然无可欣赏,而作者用一“独”字领起,指出庵之西阁却为一胜景,特别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叙述了夜卧其上,下听泉声潺潺,所引起的悲凉之感。百丈山中最吸引游人的,是石台和石台周围的景色。从“下临峭岸”的石台上,既可于“林薄间”望见前岩岩穴中喷涌而出,“投空数十尺”的瀑布;又可远眺“数百里峰峦高下”的壮观景色。还有变化万千的云海、冉冉西沉的夕阳。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为了突现石台及其周围景色之美,作者多次运用了恰切而生动的比喻,如说瀑布飞沫“如散珠喷雾”,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云海中诸山“若飞浮往来”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描写瀑布飞沫为日光所照时的景象的一段文字,虽为直叙,但由于能为山水传神,其技巧也不能不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
1、 臧维熙.《中国游记鉴赏辞典》:青岛出版社,1992

bǎizhàngshān

zhū sòngdài 

    dēngbǎizhàngshānsān yòujué zuǒkòngchuí lěishíwéidèng shínǎi shānzhīshèng gàishǐ 

    xúndèngérdōng xiǎojiàn shíliángkuàshàng jiēcāngténg suīshèngxiàtíngshǔ shuǐjiēqīngchè gāocóngxià shēngjiānjiānrán shíliáng xúnliǎngzhéérshàng shānmén xiǎosānjiān néngróngshírén ránqiánkànjiànshuǐ hòulínshíchí fēngláiliǎngxiájiān zhōngjué ménnèikuàchíyòuwéishíliáng érběi nièshí shùān āncáilǎoshùjiān bēiài guān 西wéishèng shuǐ西zhōngxúnshíxiàbēnshèchūxià nándōngshuǐbìngzhùchízhōng chíérchū nǎiwéiqiánsuǒwèixiǎojiànzhě shàngliú dāngshuǐshíjùnxiāngchù zuìwéiwán nǎihòu suǒ shàng zhěnzhīxià zhōngchánchán jiǔérbēi wéiàiěr 

    chūshānménérdōngshí shítái xiàlínqiàoàn shēnmèixiǎnjué línjiāndōngnánwàng jiànqiányánxuéfènyǒngérchū tóukōngxiàshùshíchǐ nǎisǎnzhūpēn guāngzhúzhī cuǐcànduó zhēngshì táidāngshān西nánquē qiánshān fēngxiùchū érshùbǎijiānfēngluángāoxiàjiēzàiyǎn 西shān guānghéngzhào cuìchóngdié dānshù dànxiàshì báiyúnmǎnchuān hǎi éryuǎnjìnzhūshānchūzhōngzhě jiēruòfēiláiwǎng huòyǒnghuò qǐngwànbiàn táidōngjìngduàn xiāngrénzáoshíróngdèng érzuòshéndōng shuǐhàndǎoyān wèixiǎnzhěhuògǎn ránshānzhīguānzhě zhìshìqióng 

    liúchōng píng shūjìng biǎozhōubīnyóuzhī jiēshīshèng yòuxiáng érzuìguānzhě shídèng xiǎojiàn shānmén shítái 西  yīnbiéwéixiǎoshīzhìchù chéngtóngyóuzhūjūn yòugàowǎngérwèinéngzhě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春水别来应到海¹,小松生命合禁霜(shuāng)
注释:¹春水句:南朝梁·江淹《别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壶中若逐(zhú)仙翁去¹,待看年华几许长。
注释:¹壶中句: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后汉书·费长房传》也记有费长房跟随卖药壶公学道的事。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

  起始两句“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世事并非平静;“百事忙”,可见劳生碌碌,生计维艰。但诗人伤怀者尚不止此,时已暮,天渐寒,日渐短,时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了。“惟草木之零落兮,伤美人之迟暮!”作为一个有心的志士,诗人感到很悲伤。这两句是从悲秋之情着笔,先把心事和盘托出,以见情真。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数分红色上黄叶”,大自然原不过是点染秋色,诗人却体察到时事的易于变迁。“一瞬曙光成夕阳”,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数分”以显其渐变;“一瞬”,以明其短暂。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日暮了,夕阳虽好,毕竟抵不上朝阳;“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给人以另一种美的感受,但毕竟不及春花。诗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时运行的规律,但面对现实,还是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这样的诗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诗人想到流去的春水,应有到海的时侯,它载去人们送别之情,祝愿它流进大海,汇成那雄波巨澜,在奔腾浩瀚、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着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风霜的,在风欺霜打之后,依然虬枝奋昂,老干撑天,丝毫不带有畏怯的样子。前句以“应到海”表示推测,是写他人;后句以“合经霜”表示理所当然,是写诗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见柔情,是对他人的怀思;后句于激奋中见劲节,是诗人对自己的策励。但诗人此时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脱,丝丝缕缕的秋怀,仍然使他有“岁月将零”的伤感。在诗的结尾中,诗人说:“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诗人说,如果能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能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而不致有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

  全诗以悲怀起兴,以自求振拔结束;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可见诗人风格的一斑。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对当时怀才未遇的志士来说,有普遍的意义。

qiūwǎnbēi怀huái--gòu

jiànlǎoduōyōubǎishìmángtiānhánduǎngèngxīnshāng

shùfēnhóngshànghuángshùnshǔguāngchéngyáng

chūnshuǐbiéláiyīngdàohǎixiǎosōngshēngmìngjìnshuāng

zhōngruòzhúxiānwēngdàikànniánhuázhǎng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老夫¹²发少年狂³,左牵黄,右擎(qíng),锦帽貂(diāo)(qiú),千骑(qí,旧时读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语文教科书上为报倾城随太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之随我出猎。),我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英姿。
注释:¹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²聊:姑且,暂且。³狂:豪情。⁴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⁵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⁶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⁷为报倾城随太守:此句在2020年语文初中教材中被译为“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报,报知。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⁸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酣(hān)胸胆尚开张¹。鬓(bìn)微霜²,又何妨!持节³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¹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²微霜:稍白。³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⁴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⁵会:定将。⁶挽:拉。⁷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⁸满月:圆月。⁹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三十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参考资料: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年17期
2、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8年Z2期
3、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Zhonghua Loose-leaf Collection, 2012年10期

jiāngchéng ·zhōuchūliè

shì sòngdài 

lǎoliáoshàoniánkuáng zuǒqiānhuáng yòuqíngcāng jǐnmàodiāoqiú qiānjuǎnpínggāng wèibàoqīngchéngsuítàishǒu qīnshè kànsūnláng 
jiǔhānxiōngdǎnshàngkāizhāng bìnwēishuāng yòufáng chíjiéyúnzhōng qiǎnféngtáng huìwǎndiāogōngmǎnyuè 西běiwàng shètiānláng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可怜白雪¹曲,未遇知音人。
译文:可惜这高雅的《白雪》古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知音。
注释:简:书信,此活用作动词。卢陟:韦应物的外甥。¹白雪:古琴曲名,传为春秋师旷所作。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xī)(huáng)¹(róng)²下,蹉(cuō)(tuó)淮海滨。
译文: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注释:¹恓惶:忙碌不安貌。²戎旅:军旅,兵事。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涧树惶朝雨,山鸟哢(lòng)(yú)¹春。
译文:山涧的树上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在暮春中悲啼不停。
注释:¹哢:鸟鸣,鸟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译文:我只有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一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抚慰多少劳碌之人的心灵。

  不少人为它续写,引起一阵热潮。

  而此句是出自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这位山水田园诗人,诗风恬淡高远,清新自然。

  但他的一生并非想象中的闲淡安逸,年少在长安以侍卫官为唐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遇安史之乱、国家动荡,又居官场数十载,蹭蹬仕途,颇有抑郁之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抚奏高雅之曲,遗憾的是遇不到懂琴、懂情的知己,自古文人皆清高冷傲,误落尘网,总会感慨身似浮萍、世无知己。

  诗人又用“恓惶”“蹉跎”这样的字眼,人生碌碌,寄身天地,终究是蹉跎了岁月和心性。

  山涧的树沾满清晨的雨露,残余的一点春色仍闻得山鸟鸣叫。诗人见此番情景,虽人生不得意,却能从自然山水中获得一些宽慰。

  尘世奔走,既无知音,亦无佳人,唯有一壶酒,可慰羁旅的劳顿、生活的疲惫。

  曹丕有诗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何苦如此忧愁呢?光阴如梭,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一样匆匆,尚且有一壶浊酒,伴君踏遍红尘,也好!

jiǎnzhì

wéiyìng tángdài 

liánbáixuě wèizhīyīnrén 
huángróngxià cuōtuóhuáihǎibīn 
jiànshùhánzhāo shānniǎolòngchūn 
yǒupiáojiǔ wèifēngch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