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写影道机熟,犹记涪翁诧子舟。
谁信红衣万钧笔,拟分此派嗣湖州。
此君写影道机熟,犹记涪翁诧子舟。
谁信红衣万钧笔,拟分此派嗣湖州。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译文: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¹万里送秋雁,对此²可以酣(hān)高楼³
译文: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注释:¹长风:远风,大风。²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³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文章¹建安骨²,中间小谢³又清发(fā)
译文: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注释: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²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³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⁴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俱怀¹(yì)(xìng)²壮思³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译文: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注释:¹俱怀:两人都怀有。²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³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⁴揽:摘取。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消愁 一作:销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¹愁愁更愁。(消愁 一作:销愁)
译文: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注释:¹消:另一版本为“销”。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chèn)¹,明朝(zhāo)²(sàn)(fà)³弄扁(piān)
译文: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¹称意:称心如意。²明朝:明天。³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⁴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14-316页 .
2、 郑国民 等 .语文(基础模块)教师教学用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版 :第137-138页 .

xuānzhōuxiètiǎolóujiànbiéjiàoshūshūyún

bái tángdài 

zhě zuózhīliú 
luànxīnzhě jīnzhīduōfányōu 
chángfēngwànsòngqiūyàn duìhāngāolóu 
péngláiwénzhāngjiànān zhōngjiānxiǎoxièyòuqīng 
huái怀xìngzhuàngfēi shàngqīngtiānlǎnmíngyuè  (lǎnzuò lǎn míngyuèzuò yuè )
chōudāoduànshuǐshuǐgèngliú bēixiāochóuchóugèngchóu  (xiāochóuzuò xiāochóu )
rénshēngzàishìchèn míngzhāosànnòngpiānzhōu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¹²病翁³
译文:回家五年来,已经五度见到春天的容貌,我病且老,常被娇艳的春光欺恼。
注释:南溪:诗人故乡吉水塘村前一道小溪,诗人即筑室于溪畔。¹春容:犹言春光。²恼:使烦恼。³病翁:作者自指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恼上去末梢(shāo)红。
译文:柳树下垂的枝条末梢刚生出嫩绿的叶片,几枝上伸的桃枝上初绽嫣红的花苞。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卷帘亭馆酣(hān)¹日,放杖溪山款款²风。
译文:珠帘高卷,亭馆内融融春晖怡我心怀,拄杖出游,山水间款款春风令人醉倒。
注释:¹酣酣:艳盛貌。²款款:徐徐柔和貌。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¹
译文:新年早春时节恰逢春雨丰足,去年虽好,却难及今年兴荣。
注释:¹好时丰:好年成。

  此诗为诗人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尾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此诗用词通俗生动又富有理趣。

  首联扣合题目,概述还家五年来的景况。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适成对照,所以说“春容恼病翁”。叹老中隐藏着不服老的情绪。这正是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然热爱早春景色的原因。以下两联,即写衰翁眼中的春容。

  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下来,上去,分写柳条桃枝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

  颈联写衰翁在早春时节静居亭馆与漫步溪山的感受。在华美的亭馆中,珠帘高卷,浓盛的春光映射着,满室充满了温煦的春晖和熏人的春意;拄着拐杖,在溪山郊野间放步漫游,迎面吹来了徐徐的春风。这一联将早春的暖日和风与衰翁居室及出游的活动结合起来写,传出了融洽的春意。“酣酣”、“款款”使人感到舒适欲醉。

  尾联转笔,以春雨兆丰年收结,进入新年之后,新雨下得很足,看来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景,相比之下,去年虽丰收,恐怕还算不上最好的年景。"更入新年”点早春。这个结尾,说明“衰翁”所醉心的并不仅仅是美好的春容,而且关切着民生荣悴。从艺术角度看,可能失之平直,但从思想内容看,却转出新意。

  以衰翁写早春,本极易流于颓唐。这首诗的一个好处,正在于无颓唐之态,春天的色彩、活力、希望,都表现得相当充分。

参考资料:
1、 缪钺著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1186-1187页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雨在¹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译文:刚下过一阵雨,旋即又阴云漠漠,似乎在酝酿着另一阵雨。春回大地,处处一片青绿之色。
注释:¹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山深失小寺,湖¹²得孤亭(tíng)
译文:暮归途中,回望山峦,只见暮霭朦胧,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尽头,忽然发现了一座孤亭。
注释:¹湖:指丰湖,在惠州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边。²尽:尽头。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春着¹湖烟腻(nì),晴摇野水光。
译文: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烟霭,带有浓重的湿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摇荡不已。
注释:¹着:着落。这里指春天来到。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草青仍¹过雨,山紫更斜阳。
译文:绿草刚经过一番春雨的冲洗,更显得青翠欲滴;烟光凝聚的山头,一派紫色,斜阳返照,增添了几分色泽。
注释:¹仍:又,还。

  这两首诗题中所说的“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诗写作者游栖禅山暮归时的所见景物。

  第一首起句写岭南春天特有的气侯景象:刚下过一阵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阴云漠漠,在酝酿着另一阵雨。这变幻不定、时雨时停、时明时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只用一个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字是个句眼,却显得自然浑成,不见着意的痕迹。

  次句“春归处处青”,由天容写到野色。“归”既可指归去,也可指归来,这里用后一义,传出喜悦之情;缀以“处处青”三字,欢欣之情更溢于言表。作者《春归》说:“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所至”句亦即“春归处处青”的意思。不过《春归》诗强调春风的作用,该篇则泛言春归绿遍,暗示这种时下时停的春雨有滋润万物的作用。

  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正面点到栖禅山。句中“小寺”,即栖禅寺。题中说“暮归”,则栖禅寺在白天游览过程中已经去过,这里说“失小寺”,是暮归回望时,因为山峦重叠,暮霭朦胧,已不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山深,寺小,故用“失”字表达。这里透出了诗人对日间所历胜景的留恋,也隐约流露了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

  末句“湖尽得孤亭”,与上一句相对。上句是回望所见,下句是前行所遇。湖,指惠州丰湖,在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之上。诗人在暮归途中,信步走到丰湖尽头,忽然发现有一座孤亭,感到很喜悦。三四两句,一方面是恍然若失,一方面却是欣然而遇,这中间贯串着诗人的“暮归”行程。

  第二首起句“春着湖烟腻”,紧承组诗第一首结尾,仍写丰湖。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一层带有浓重湿意的烟霭,给人一种化不开的粘腻之感。句末的“腻”字固然是刻意锤炼,表现了春日南方卑湿之地的烟雨迷蒙,“着”字也同样是着意经营。春天,仿佛将它的灵魂与生命附着于湖烟之上,使湖烟也变得粘腻了。

  次句“晴摇野水光”,写田野上的水流或湖塘在春天晴光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摇曳不定。“摇”字不仅富于动态感,而且透出诗人的一份愉悦感。诗人的心,如同也在随着水光摇动。

  “草青仍过雨”,第三句又回到天气的变幻。草色青绿,一片春意,而时停时下的雨在行程中又掠过了一阵。经过雨的清洗,草色显得更青了。

  “山紫更斜阳”,傍晚时分,烟霭凝聚,山色显得青紫,紫由返照而来,王勃《滕王阁序》有“烟光凝而暮山紫”之句,可与此参证。雨后斜阳的返照,使暮山更增添了妩媚和色泽。“更”字与上句“仍”字相应,突出斜阳的作用,用斜阳作衬托,增加了色彩的变化。

  这四句诗,每句如一幅独立的图画,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栖禅暮景图。诗人巧妙地把实景湖、水、草、山与季节、天气、时间结合在一起,主体与背景安排得分外和谐。在具体写景时,不是就景写景,而是尽力通过客观景物与感觉相结合来描述,烟雾湿腻,水光闪耀,草色青翠如滴,暮山紫色浓厚,山中的景观与诗人浏览时的情趣一起展现,引发读者去感受,去想象。

  诗全首用对,工稳自然。前两句,使用动词“着”与“摇”字,使景物与节令、天气关联,让无情的景物带有主动的情感。后两句使用“仍”、“更”两个副词,作进一层描写,使形象更为鲜明。对实词的锤炼也同样令人瞩目。首句的“腻”字,写出南方春天雨后,日光照耀下烟雾迷濛的情况,给人以化不开的黏腻潮湿的感觉。末句的“紫”字也很见观察得细致。傍晚时烟气凝聚,远山在斜阳照射下,呈现出青紫色,这一形象,与唐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山紫”几乎相同。

  色彩和谐也是此诗一大特色。诗不仅在后两句用了“青”、“紫”两个颜色字,前两句的“湖烟”、“野水”也隐含色彩。这样,既有大块的颜色,又有小块的颜色,层次分明,深浅相间,与诗所写的春、晴、暮三点丝丝入扣,妙手绘出山野的独特景色。

  这两首诗,前首由天气写到山容湖景,后首由湖景写到变幻的天气和绿野紫山。“暮归”是所写景物的贯串线索。两首在写法上偏于实写刻画,与唐代绝句多空灵蕴籍不同。两首诗均用对起对结格式,一句一景。表面上各自独立,不相连属,实际上所写景物不但为春日所共有,而且带有岭南地区春天晴雨变幻以及“暮归”这个特定时间的特征。因此,尽管各个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与联系,但这些图景给读者总的感受是统一的。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岭南春归时烟腻水摇、草青山紫的美好春色,而且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这种以刻画实境为主、一句一景、似离实合的写景手法,在杜甫入蜀后的不少绝句中可以遇到。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2、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chánguīshūsuǒjiànèrshǒu

tánggēng sòngdài 

zàishíshíhēi chūnguīchùchùqīng 
shānshēnshīxiǎo jìntíng 

chūnzháoyān qíngyáoshuǐguāng 
cǎoqīngréngguò shāngèngxiéyáng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chī)(zhū)¹(xiàn)²城邑,其国有放士。
译文:鸱鴸出现在城里,国内便彼放逐士。
注释:¹鸱鴸:鸟名。²见:出现。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念彼怀王¹世,当时数来止。
译文:想那楚国怀王时,此鸟必定常飞至。
注释:¹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译文:青丘之山彼奇鸟,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译文:本来就为迷者生,不必晓喻贤君子。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0-593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híèr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chīzhūjiànchéng guóyǒufàngshì 
niànhuái怀wángshì dāngshíshùláizhǐ 
qīngqiūyǒuniǎo yánjiàněr 
běnwèizhěshēng jūn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七月朔(shuò)¹雁心苦²,联影³翻空南土
译文:七月北方的大雁心里充满了愁苦,成群结队的飞到南方的土地上。
注释:¹朔方:古朔方城,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原为赵国领地。后为北方寒冷之地的代名。朔气,指北方的寒气。²雁心苦:鸿雁内心非常辛苦。³联影:联合身影。⁴翻空:翻越天空。在空中翻腾飞翔。⁵落:降落在。⁶南土: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疆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八月¹江南²阴复晴³,浮云绕天难夜行
译文:八月的江南的天气总是时阴时晴,浮云弥漫整个天空夜里难以飞行。
注释:¹八月:农历八月,约合阳历九月。²江南:长江以南地区。³阴复晴:阴天又晴天。复,再,又。⁴浮云:飘浮的乌云。⁵绕天:环绕天空。⁶难夜行:难于夜间飞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羽翼¹劳痛²心虚惊³,一声相呼百处
译文:翅膀伤痕累累心里充满恐惧,呼唤一声就能听见四面八方的回应。
注释:¹羽翼:长羽毛的翅膀。²劳痛:辛劳疼痛。³虚惊:虚假的惊恐。指不必要的惊慌。仅受到惊吓,而无实际遭受灾祸。⁴相呼:互相呼唤。⁵百处:上百个处所。喻许多地方。⁶鸣:回声鸣响。鸣啼,回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楚童¹夜宿²烟波³,沙上布罗连草色
译文:楚地的孩童夜间露宿在烟雾笼罩的江水河畔,在沙滩布满了罗网,一直连接到了草丛里。
注释:¹楚童:楚国或楚地的孩童。²夜宿:夜间露宿在。³烟波:(南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⁴侧:一侧,旁边。⁵沙上:沙滩上。⁶布罗:布施或布置罗网。⁷连草色:连接着草的颜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月暗¹风悲²欲下天³,不知何处(qī)
译文:月色昏暗风儿悲鸣,想从天上飞下来,却不知哪里才是容身栖息之地。
注释:¹月暗:月亮昏暗。²风悲:风声悲吟。³欲下天:将要降下天空。想要从天而降。⁴何处:什么处所。⁵容:容纳。允许。⁶栖息:栖止休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楚童胡为¹²我神³,尔不曾远行人
译文:楚地的孩童啊你为何令我如此伤神,想必你不曾做过远离家乡的行人。
注释:¹胡为:胡乱的行为。胡作非为。²伤:伤及。伤害。³我神:我的精神、精力或神经。⁴尔:你。指楚童。⁵不曾:不曾经。未尝,没有。⁶任:担任。充任。⁷远行人:远途行路的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江南羽族¹²不少,宁得³网罗此客鸟
译文:江南的鸟儿本来有许多,你为何偏要捕捉这远到而来的大雁呢?
注释:¹羽族:长有羽翼的族群。泛指禽鸟类。²本:原本。本来。³宁得:难道非得。宁,岂,难道。⁴网罗:以竹罗或丝网捕捉。捕捉鱼鸟的器具。罗,张网捕捉。⁵客鸟:作客的禽鸟。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