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印侯封付繼承,教条久已洽山城。
政成何异徵黄霸,日接宁惟拜水衡。
春酒入杯红浪涨,晚花荐座靓妆明。
良辰便合同沉醉,且置阳关叠后声。
假印侯封付繼承,教条久已洽山城。
政成何异徵黄霸,日接宁惟拜水衡。
春酒入杯红浪涨,晚花荐座靓妆明。
良辰便合同沉醉,且置阳关叠后声。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客中多病废登临¹,闻说南台试一寻。
译文:客居在外病魔缠身不能登山临水,听说胜境南台山,试着前去寻它一寻。
注释:浮桥:用船或筏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南台:南台山,一作钓台山,在福州市南二十余里。¹登临:登山临水。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九轨¹徐行怒涛上,千艘(sōu)²横系³大江心。
译文:无数的车马缓缓行驶在浪高流急的江面浮桥上,千百条船儿连结在一起,横跨于大江的中心。
注释:¹九轨:指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此处指代车。²千艘:指浮桥作为桥墩的船只。千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长。³系:系上、缚往。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¹楼钟鼓催昏晓,墟(xū)²云烟自古今。
译文:光孝寺楼里,钟鼓声声,从早到晚催着时光逝去,四周村落云烟袅袅,从古至今一直飘散着。
注释:¹寺:指光孝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王袓道建。²墟落:村落。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白发未除豪气¹²,醉吹横笛坐榕³阴。
译文:白发已生,却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豪气,带着酒后的浅醉,在一片榕树的树荫里吹起横笛。
注释:¹豪气:桀骜蛮横的习气。《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²在:存。³榕:常绿乔木,气根细瘦,树冠大。

  《度浮桥至南台》是陆游早期律诗中的佳作。诗人病后登临南台,在跃跃欲出、急于欣赏外面风景的心情的驱使下,他缓步前行,临江眺望。在诗中表现了浮桥的伟丽、南台的雄浑,借江山来抒发心中的万千豪情。全诗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流动中显示了豪壮瑰伟的风格。

  诗从去南台写起。开头却从题外落笔:“客中多病废登临”,诗本来是写登台览胜,却故意宕开去,先从久不登临说起,“闻说南台试一寻”,才归到正题,就显得曲折有致了。

  诗人早就怀有驰骋疆场、横扫胡尘的雄心壮志,可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奋发。诗人的伟大抱负,终成泡影,郁郁不得志。到了福州,诗酒殆废,困于文书,身体多病。因多病而久不登山临水了。是听说南台壮阔之景才特意去“一寻”,而不是兴之所至,到处游览。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两句写浮桥,这是一异常壮观的景象。到这里才能理解诗人为什么抱着久病之身,为南台而“试一寻”了。“长桥跨江,奔涛触石”,可见诗人听说的不是茂林修竹的幽秀,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壮观,因而才引起诗人的兴致,渴望一睹为快。个中也透露出诗人的向往、意趣和追求。

  “九轨徐行”,仿佛随着视线,那宽实的桥面缓缓通向对岸,然而桥的下面却是“奔涛触石”的“怒涛”。“徐行”与“怒涛”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怒涛奔腾的江面上,缓步徐行,从容悠闲。这是诗人眼中的浮桥的客观写照,同时也是诗人主观思想的外现,这是写实,也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壮阔心怀,是一种蔑视一切艰难险阻的意绪的流露。而这也正是在多病废却登临之后,特意为南台而“一寻”这一行动所包含的深层的意蕴,是诗人渴望奋发有为的写照。对句“千艘横系大江心”,则体现了一种征服自然的气魄。“横”字用得极有气势。无数的船只,横锁江面,境界已是十分壮阔;何况横锁住的是一条大江,一条怒涛奔腾的大江,气魄更为壮大。在客观的景象描绘之中,鎔铸着诗人创功立业的热望。

  五六句拓开境界,以景抒情,从内心情感的抒发中体现客观的物。“寺楼钟的物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是写至南台所见所闻。诗人登台而听到寺楼的钟鼓声,看到升腾在村落间的云烟,顿生感想,思绪悠悠。因钟鼓声而想到,它在早晚催促人们须及时有所作为。继而放眼远望,闽江两岸村落之间,云霞掩映,烟雾升腾,顿悟古往今来,人世变迁,悠悠不尽;而自然界的变化,自循轨迹,并不因人的意志而变更。两句一急一缓,感叹不已而余味无穷。

  尾联仍以直写自己作结束。和开头互相照应,又是中间两联所表露的意绪的自然归结。因景象的壮阔雄浑,激发了豪情;因光阴的迫促,更觉须及时努力。“白发未除豪气在”,《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因多病而早生华发,但豪情壮志依然存在,仍将奋发拚搏。而言外之意,却也正是事业并无成就,抱负尚未实现,不禁略觉伤感,于是,“醉吹横笛坐榕阴”。诗人醉中拈笛,在榕荫下,抒发情怀。这里颇有抑郁之感,但并不消沉,而是一种更强烈的渴望。放旷之中,仍抱有坚定的信念。也正是这种信念,激励着诗人在以后的岁月中,时刻不忘恢复大业,慷慨激昂地奋击抗争,讴歌呐喊。

  这首诗是陆游步入仕途不久,渴望有作为、施展抱负的心情的写照。 这与陆游后期诗作中常常表露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愤慨,有着显著的差别。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奋进之气。虽是记游之作,也仍然鎔铸着诗人激烈的壮怀,读来慷慨激昂。

参考资料:
1、 陆坚 主编.陆游诗词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4-7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倾国”两句,点出“情”系何物。此言情之所衷,则“情人眼里出西施”,自然她定是倾国倾城貌,天下第一美女之尊号也非她莫属矣。情,似花妖艳而非花,似雾朦胧而非雾,情实是为一种发诸心端的感性表现矣。“春风”三句,承上继续发挥。言情之所衷,故心上人理应比西子妖娆,比玉环更显得宁静脱俗。她在情人心目中有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诗)的处在独步群芳的至尊地位。“铅华”两句,继续承上发挥。说在情人眼里,她虽不施脂粉,却是“清水出芙蓉”,所以即使是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洛水宓妃也比不上她的美貌。“似恁地”两句,点明系单相思。言词人心目中这样一个标致无双,完美无缺的绝代佳人,却被人为地深藏在画楼深处,使之无缘相见,只能以单恋、梦想聊解相思耳。

  “曾被风”两句,设想“画楼”中人的生活起居。言这位佳人住在画楼中,春风却可以轻易吹拂她的面容,秋月也可以随便照亮她的倩影。这也是对己之不能一见其面,作无奈的感叹。“似花”两句,再赞其美照应上片。言这位佳人似花鲜艳而胜于花,如柳婀娜更比柳飘逸,所以花为之羞闭,柳也心生嫉妒也。“不教”两句,臆想也。言心中的美人啊千万不要叫她歌舞,恐怕她翩翩起舞时化作彩云飞升而去。“信下蔡”两句,总结其美,为她作词而歌之。“信下蔡”一句,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句意“惑阳城、迷下蔡”。“阳城、下蔡”都是楚国贵公子的封地,这里泛指纨绔子弟。“宋玉”,屈原弟子,词赋家,这里借代词人自己。词人说:情之所衷正如宋玉所说可以“惑阳城、迷下蔡”,左右一切矣。因此我且填上这首《东风第一枝》词,作为对她的歌颂吧。

dōngfēngzhī··qīngguóqīngchéng--wényīng

qīngguóqīngchéngfēihuāfēichūnfēngshíshèng西ziyāoràogèngtàizhēndànnìngqiānhuámàndàoyǒushānluòshìnènbiāoshuāngzhènsuǒhuàlóushēnchù

céngbèifēngróngsòngcéngbèiyuèděngxiánliúzhùshìhuāfān使shǐhuāxiūshìliǔrèncóngliǔjiàokǒnghuàzuòcǎiyúnqīngxìnxiàcàiyángchéngkànsòng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齿,盛服而游京邑,驻驾平市里。顾见綦毋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脩。’《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以机神为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
有司空公子¹,富贵不齿²,盛服而游京邑,驻驾平市里³。顾见綦(qí)(wú)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fěi),以将¹⁰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zhì)¹¹玉帛禽鸟,女贽榛(zhēn)¹²栗枣脩(xiū)¹³。’《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吾视子所以¹⁴,观子所由¹⁵,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¹⁶为筐篚,以机神¹⁷为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
译文:有位司空公子,家道富贵却被人鄙视。他穿戴着华贵的衣冠到京城游历,住在平市里,看见綦毋先生,头发斑白,徒步行走。公子说:“呀!您年纪这么大了,不坐车子,又空着两手,要到哪里去呀?”先生说:“想去拜访贵人。”公子问:“您学过《诗》吗?”先生答:“学过了。”问:“学过《易》吗?”答:“学过了。”公子说:“《诗》不是说了吗?用筐篚装币帛作为礼品,献给贵人表示敬意,然后主人、客人才能都尽遂心愿。《礼》不是说了吗?男子初到女家要献上玉器、丝帛、大雁等作礼品,女子初到男家要带上榛子、板栗、大枣、干肉作礼品。《易》不是说了吗?顺应时世太重要了!我看您这样的行事,观您所用的方法,难道能算顺应时世吗?尽管您自己说都学过了,我却以为您实际上没有学过。”先生说:“我将用清谈当作筐篚,用玄理当作礼品。难道礼物仅是指玉帛等礼品吗?”
注释:钱神论:选自清严可均《全晋文》卷一一三。《晋书》卷九四、《艺文类聚》卷六六、《初学记》卷二二、《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均有节录,异文颇多。¹司空公子:作者假托的人名。²不齿:不与同列,表示极为鄙视。³平市里:作者假托的地名。⁴綦毋先生:作者假托的人名。⁵班白:即斑白,头发花白。⁶徒行,步行。⁷币帛:缯帛,古人馈赠用的礼品。⁸筐:方形盛物的竹器。⁹篚:圆形盛物的竹器。¹⁰将:行。¹¹贽:古人初次进见尊长者所持礼品。¹²榛:其果似栗而小。¹³脩:干肉。今本《礼记》无此二句。¹⁴所以:所为,指言行举止。¹⁵所由:所从,指经过的道路。¹⁶清谈:清雅的言谈。¹⁷机神:高妙的玄理。
公子拊髀大笑曰:“固哉!子之云也。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质,而子守实,无异于遗剑刻船,胶柱调瑟。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
公子拊(fǔ)(bì)¹大笑曰:“固²哉!子之云也。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质,而子守实,无异于遗剑刻船³,胶柱调瑟。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
译文:公子听了,拍着大腿大笑道:“您这么说,实在是太固执了。您既不懂古人的教诲,又不了解现在的实际。当今的急务,哪里用得上清谈呢!时代改了,世道变了,古今风俗不同了。现在有钱的人光荣尊贵,贫穷的人低贱耻辱。可是您却崇尚质朴,谨守真诚。这无异于刻舟求剑、胶柱调瑟。一个不能摆脱贫穷的人,他的名声便出不了家门,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啊!”
注释:¹拊髀:手拍大腿。²固:固执,顽固。³遗剑刻船:即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法而不讲实际。⁴胶柱调瑟:用胶把弦柱粘住,则鼓瑟者无从调节声音。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¹。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²地,外圆象天。大矣哉!”
译文:“从前,神农氏逝世了,黄帝、尧、舜教导人民种田织布,就开始以币帛作礼物互相赠送,当作礼仪的根本。后世先知先觉的人加以变通,开掘铜山,仰观苍天,俯视大地,根据天地的形象铸造了铜钱。使铜钱内呈方形象征地,外呈圆形象征天。这个创造真是伟大啊!”
注释:¹本:根本。²象:象征。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哉茕独。’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体¹,有乾有坤²。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³。市井便易,不患耗折(shé)。难朽象寿,不匮(kuì)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哉茕独。’岂是之谓乎!”
译文:“钱的形体,有天有地。内仿地之方,外效天之圆。它堆积起来能成山,流通时候如同川。或动或静有时序,使用储藏有规则;便于市场交易,不必耽心磨损;难于朽坏象征长寿,周转不穷象征自然。故而,钱能够天长地久,成为世上神奇之宝。世人待它亲如兄长,送它绰号叫‘孔方’。失去了它就贫弱,拥有了它便富强。它没有翅胯可以飞,没有腿脚能够跑。它能让板着的面孔舒展开,能使难办的事情变容易。钱多的人位居前列,钱少的人排在后面;位居前列的人做高官,排在后面的人为奴仆。高官们丰足富裕,吃用不尽;奴仆们穷困贫乏,缺吃少穿。《诗》上说:‘好了富人们,可怜可怜这些穷苦无依的人。’不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
注释:¹体:形状。²有乾有坤:《易经》八卦的乾、坤二卦。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³行藏有节:指钱币的流通和贮藏有一定的法度。⁴市井便易:在市场上做买卖便于交易。⁵耗折:消耗亏损。⁶难朽象寿:像长寿难以衰老。⁷不匮象道:像大自然运行不息,不会缺乏。⁸亲爱如兄:《晋书》作“亲之如兄”,此据《艺文类聚》。⁹严毅:严厉刚正。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
“钱之为言泉¹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yì)衣冠²,疲劳讲肆³。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¹⁰而解犊(dú)¹¹。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¹²,入紫闼(tà)¹³。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zhēng)¹⁴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¹⁵,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¹⁶笑谈,非钱不发。”
译文:“钱之所以又叫做泉,是因为百姓日常所用,如泉水般源源不绝,再远的地方也能去,再深的去处也能到。京城的达官贵人,疲于去学堂听讲,讨厌听那些空谈,而宁愿打瞌睡。可是,只要一见到我家兄,没有一个人不惊喜膜拜。钱所保佑的,必然大吉大利,何必先去辛苦读书,然后再去寻求富贵!当年,吕公为刘邦的空头礼帖而欣喜欢愉,刘邦对萧何多送两百钱的举动铭刻在心,卓文君脱去布裙而重着锦绣,司马相如弃却围腰而乘坐华丽的车子,官位高,名气大,这都是钱所造成的。骗人的礼帖尚且能令人高兴,更何况实实在在的钱呢!多送两百钱虽然为数不多,如能使人关亲亲密。由此看来,钱可谓神物。有了钱,不居官位却能够尊荣,没有权势却有人巴结,可以进权门,入宫廷。钱所到之处,危可以转安,死可以化生;没有了钱,贵可能变贱,生可能转死。因此,官司纠纷,无钱不能胜;孤弱困顿,无钱不能超脱;怨仇嫌恨,无钱不能化解;奉承之言,无钱不能生发。”
注释:¹泉:古代钱币的名称。²京邑衣冠:京城里的士大夫。³讲肆:讲学的地方。《晋书》作“讲肄”。⁴吕公:汉吕后之父。⁵版:进见时用的名帖。刘邦为亭长时,不持一钱往贺吕公,名帖上却写“贺万钱”。吕公迎为上宾,并把女儿嫁给他。事见《史记·高祖本纪》。⁶克:同“刻”,铭记。⁷赢:多。⁸文君:卓文君,西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她夜奔司马相如,同驰归成都。相如家贫,文君久之不乐,遂返临邛,与相如卖酒,文君当垆。卓王孙以为耻,不得已分财产与之,文君有钱百万,又穿上锦绣衣裳。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⁹相如:即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¹⁰高盖:高车。¹¹犊鼻:犊鼻裈,短裤,或谓围裙,状如犊鼻。¹²朱门:指富豪之家。¹³紫闼:指帝王宫廷。¹⁴诤:同“争”,争执。¹⁵幽滞:指失意不得进仕的人。¹⁶令问:问候。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云:‘钱无耳,可闇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洛中¹朱衣²,当途³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còu),门常如市。谚云:‘钱无耳,可闇(àn)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yù)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¹⁰之勇,冉求¹¹之艺,文之以礼乐¹²,可以为成人¹³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译文:“京城的显贵,当道的权臣,亦无休止地钟爱我家兄。他们拉着钱的手,抱住钱不放,不计较资质的优劣,也不问新铸还是旧有。只要有了钱,家中就能宾客如云,门庭若市。俗话说:‘钱没有耳朵,可以暗地里授受。’这话还有假吗?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人呢?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却以为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证明这一点呢?试看,钱能转祸为福,转败为成;钱能使危者得安,死者得生。可见,性命长短、仕途贵贱,都取决于钱,天又何尝参与过什么意见呢?天有天的短处,钱有钱的长处。使四时交替运行,让万物生长繁衍,钱不如天;让困窘者得通达,让贫穷者得赈济,天不如钱。古时候,若有臧武仲的智慧、卞庄子的勇力、冉求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现在要成为完人何必如此费事,只要有钱就行了。”
注释:¹洛中:洛阳。²朱衣:泛指权贵。³当途:当道,当权。⁴辐辏:指四方宾客聚集到一处。⁵闇:同“暗”。⁶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⁷相禄:享有福禄的面相。⁸与:参预。⁹臧武仲:春秋时鲁国大夫臧孙纥,有智谋。¹⁰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勇力著名。¹¹冉求:孔子的学生冉有,有才艺。¹²文之以礼乐:用礼乐来加以修饰。¹³成人:德才兼备的人,即完人。
“夫钱,穷者能使通达,富者能使温暖,贫者能使勇悍。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交下结,名誉益彰。”
“夫钱,穷¹者能使通达,富者能使温暖,贫²者能使勇悍。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谚曰:‘官无中人³,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交下结,名誉益彰。”
译文:“钱,能使困窘者通达,能令富有者温和,能让软弱者勇悍。所以说,君主没有钱,士人就不来;君主不行赏,士人就不往。俗话说:‘做官而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其实,即使朝中有人,而你自己没有钱,这与无脚要行走、无翅要飞翔又有什么不同?即使你有颜渊那样的才华,有子张那样的容貌,可是你两手空空,又有什么希望呢?倒不如趁早回家,多方务农经商,不怕舟车往来劳顿,努力赚取钱财。须知,所有的君子,都是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顺应时世,随俗浮沉,上交下结,才使自已的名声更加显扬。”
注释:¹穷:困厄,不得志。²贫:贫弱,软弱。³中人:君主身边有权势的人。⁴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孔子屡称其有才德。⁵子张:即颛孙师,孔子的学生,貌美。⁶空手掉臂:空手摇动臂膀,指空手无钱。⁷上下:指来往。⁸同尘和光:即“和光同尘”。这里指与尘俗混同,随波逐流。
黄铜中方,叩头对曰:“仆自西方庚辛,分王诸国,处处皆有,长沙越嶲,仆之所守。黄金为父,白银为母,铅为长男,锡为嫡妇。伊我初生,周末时也,景王尹世,大铸兹也。贪人见我,如病得医,饥飨太牢,未之逾也。”
黄铜中方¹,叩头对曰:“仆自西方庚辛²,分王诸国³,处处皆有,长沙越嶲(xī),仆之所守。黄金为父,白银为母,铅为长男,锡为嫡(dí)。伊我初生,周末时也,景王尹世,大铸兹也。贪人见我,如病得医,饥飨太牢¹⁰,未之逾也。”
译文:黄铜中方,听此宏论,叩头回答说:“我们来自西方,分在各国为王,到处都有我们的形迹。长沙、越嶲,都归我管辖。黄金是我父亲,白银是我母亲,铅是我大儿子,锡是我大儿媳。贪心的人见了我们,就像病人到了医生,饥饿的人享受三牲之献,也不会超过对我们的感情!”
注释:¹黄铜中方:铜钱,这里指钱神。²庚辛:古时把天干与五行相配合表示方位。庚在五方中属西,庚、辛在五行中属金,金在五行中代表西方,故钱自称来自西方庚辛。³分王诸国:分往诸国称王。⁴越嶲:地名,故地在今四川西昌市。⁵嫡妇:嫡长子妻。⁶伊:句首语气词。⁷景王:周景王姬贵。⁸尹世:治世。⁹大铸兹也:周景王时,患钱轻,更铸大钱,事见《国语·周语》。兹:此指钱。¹⁰太牢:古代宴会或祭祀时并用牛、羊、猪三牲,称太牢。

  文章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毋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集市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篇中主要描写钱的神通广大和无孔不入,写了钱在某些人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写了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边力量,并引用历史典故加以说明,征引《诗经》以为佐证,强化作者的观点。全文在写法上以铺叙为主,层层展开,铺张扬厉,淋漓尽致,并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效果。历史上有人把《钱神论》归类于寓讽刺鞭挞于嬉笑嘲谑的俳谐文,而该文谐中有庄,是很严肃的,它对金钱的描绘,对时风的讽刺、揭露都非常深刻。

  作者假托司空公子和綦毋先生的对话,揭示当时社会风气大变,指出当时“时易世变,古今易俗”,作为钱神产生的背景。而后借司空公子之口,叙述钱的历史,交代金钱的来历;描述钱的形体,交代名为孔方的原由;分述钱的特性,交代人的贫富、强弱在于钱之有无、多少,以此作为揭露金钱神力的引子。

  接着,作者就集中笔力,对金钱的巨大神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揭露。

  其一,学优则仕原是儒者传统的人生道路。但自金钱来到人间后,做官就不靠知识了。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说明如今“官尊名显,皆钱所致”。金钱主宰着一切:危安、死活、贵贱、生杀等等,都取决于钱。它可以“排朱门,入紫闼”,通关节,买人情,使人“无位而尊,无势而热”,办任何事情,都非钱不可。金钱成了万能的神,知识贬值,已一文不值。因而作者愤激地说:“何必读书,然后富贵!”

  其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原是儒家传统的观念,但由于钱的法力无边,作者提出了“死生无命,富贵在钱”。钱是万物的异化形式,它可以使万物互相转化:祸转为福,败转为成,危转为安,死转为生。甚至“性命长短,相禄贵贱”,也在于钱,而不在天。作者把钱和天的力量作了一番比较,认为“天有所短,钱有所长”,结论是“天不如钱”。钱的力量超过了主宰一切的上天,成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人格的完美,依照儒家观点,必须具有仁、义、智、勇、礼、乐等条件。现在由于钱可使丑变成美,使卑贱变成高贵,使罪过变成正义,因而完人的条件,亦“唯孔方而已”,钱成了左右人格的动力。

  其三,俗话说:“朝中无人莫做官”,但时至西晋,朝中有人而无钱也仍然做不到官。“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即使此人才貌超群,空手摇臂,无钱送礼,也仍然做不到官。但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权势,做上高官。可见钱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了。这些论述对金钱的神力是大胆的揭发,是犀利的解剖!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与此同时,作者还对世人追逐金钱的丑态作了形象的描绘。一些清高的读书人听儒者讲学或玄学清谈,都深感无味,昏昏欲睡,而“见我家兄”则“莫不惊视”,精神振奋:唯一能刺激他们神经的只有一个“钱”字。至于那些当朝权贵更是嗜钱如命,“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执”和“抱”,活画出这伙钱癖的丑恶嘴脸。西方谚语说:“金钱无臭味。”他们对钱也是“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只要是钱,就如蝇逐臭,唯钱是求。文章结尾作者通过钱神的自白,揭示钱之为神,“处处皆有”;爱钱之癖,古已有之。回应前文,收束全篇。

  《钱神论》除开头司空公子和綦毋先生的对话运用散体,句式长短参差不齐,而后则以简短的四字句为主,在工整的四字句中,亦间杂以三、六、九字句,句式排比整齐而又有变化,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文中用韵,也形式多变,或两句一押韵,如“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或四句一换韵,如“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读来韵律和谐,铿锵有力。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7月:第551—556页

qiánshénlùn

bāo wèijìn 

    yǒukōnggōng guìchǐ齿 shèngéryóujīng zhùjiàpíngshì jiànxiānshēng bānbáiérxíng gōngyuē   niánzhǎng xíngkōngshǒu jiāngzhī  xiānshēngyuē  zhīguìrén  gōngyuē  xué shī   yuē  xué   xué    yuē  xué   xué    yuē  xué  gōngyuē  shī yún  kuāngfěi jiānghòu ránhòuzhōngchénjiābīn jìnxīn    yún  nánzhìqínniǎo zhìzhēnzǎoxiū    yún  suíshízhīzāi  shìsuǒ guānsuǒyóu suíshìzāi suīyuēxué wèizhīwèi  xiānshēngyuē  jiāngqīngtánwéikuāngfěi shénwéi suǒwèi yúnyún yúnzāi zhě  

    gōngxiàoyuē  zāi zhīyún zhī yòuzhījīn dāngjīnzhī yòngqīngtán shíshìbiàn jīn zhěróngguì pínzhějiàn érshàngzhì érshǒushí jiànchuán jiāozhùtiáo pínshēnmíng chūjiāshì   

     shénnóngshì huáng yáo shùn jiàomínnóngsāng wéiběn shàngzhìxiānjuébiàntōngzhī nǎijuétóngshān shìyǎngguān zhùérwéiqián shǐ使nèifāngxiàng wàiyuánxiàngtiān zāi  

     qiánzhīwéi yǒuqiányǒukūn nèifāng wàiyuán shān liúchuān dòngjìngyǒushí xíngcángyǒujié shìjǐngbiàn便 huànhàozhé nánxiǔxiàngshòu寿 kuìxiàngdào néngzhǎngjiǔ wéishìshénbǎo qīnàixiōng yuēkǒngfāng shīzhīpínruò zhīqiáng érfēi érzǒu jiěyánzhīyán kāinánzhīkǒu qiánduōzhěchǔqián qiánshǎozhěhòu chǔqiánzhěwéijūnzhǎng zàihòuzhěwéichén jūnzhǎngzhěfēngyǎnéryǒu chénzhěqióngjiéér  shī yún  rén āizáiqióng  shìzhīwèi  

     qiánzhīwéiyánquán bǎixìngyòng yuánkuì yuǎnwǎng shēnzhì jīngguān láojiǎng yànwénqīngtán duìzhīshuìmèi jiànjiāxiōng jīngshì qiánzhīsuǒyòu  shū ránhòuguì gōngxīnyuèkōngbǎn hànzhīyíngèr wénjūnjiěchángérjǐnxiù xiāngchénggāogàiérjiě guānzūnmíngxiǎn jiēqiánsuǒzhì kōngbǎnzhì érkuàngyǒushí yíngèrsuīshǎo zhìqīn yóushìlùnzhī wèishén wèiérzūn shìér páizhūmén  qiánzhīsuǒzài wēishǐ使ān shǐ使huó qiánzhīsuǒ guìshǐ使jiàn shēngshǐ使shā shìfèn忿zhèngbiànsòng fēiqiánshèng ruòyōuzhì fēiqián yuànchóuxiánhèn fēiqiánjiě lìngwènxiàotán fēiqián  

     luòzhōngzhū dāngzhīshì àijiāxiōng jiē zhízhīshǒu bàozhōngshǐ yōuliè lùnnián bīncòu ménchángshì yànyún  qiáněr ànshǐ使  zāi yòuyuē  yǒuqiánshǐ使guǐ  érkuàngrén xiàyún  shēngyǒumìng guìzàitiān  shēngmìng guìzàiqián míngzhī qiánnéngzhuǎnhuòwéi yīnbàiwéichéng wēizhěān zhěshēng xìngmìngzhǎngduǎn xiāngguìjiàn jiēzàiqián tiānyān tiānyǒusuǒduǎn qiányǒusuǒzhǎng shíxíngyān bǎishēngyān qiántiān qióngkāi zhènpín tiānqián ruòzāngzhòngzhīzhì biànzhuāngzhīyǒng rǎnqiúzhī wénzhī wéichéngrén jīnzhīchéngrénzhěrán wéikǒngfāngér  

     qián qióngzhěnéngshǐ使tōng zhěnéngshǐ使wēnnuǎn pínzhěnéngshǐ使yǒnghàn yuē jūncái shìlái jūnshǎng shìwǎng yànyuē  guānzhōngrén guītián  suīyǒuzhōngrén érjiāxiōng érxíng érxiáng shǐ使cáiyán róngzhāng kōngshǒudiào suǒwàng zǎoguī guǎng广xiūnóngshāng zhōuchēshàngxià shǐ使kǒngfāng fánbǎijūn tóngchénguāng shàngjiāoxiàjié míngzhāng  

    huángtóngzhōngfāng kòutóuduìyuē  西fānggēngxīn fēnwángzhūguó chǔchǔjiēyǒu zhǎngshāyuè zhīsuǒshǒu huángjīnwéi báiyínwéi qiānwéizhǎngnán wéi chūshēng zhōushí jǐngwángyǐnshì zhù tānrénjiàn bìng xiǎngtàiláo wèizhī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绿云鬓(bìn)上飞金雀¹,愁眉敛(liǎn)²春烟薄。香阁掩芙蓉,画屏山春重。
译文:金雀钗在头上颤动如飞,黛眉紧蹙,满目愁容。袅袅香烟中隐约可见消瘦身影,空闺独守,唯对画屏重山。
注释:¹飞金雀:金雀钗在头上颤动如飞。²敛翠:凝聚秀色。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啼粉污罗衣,问郎何日归?
窗寒天欲曙(shǔ)¹,犹结同心苣²。啼粉³罗衣,问郎何日归?
译文:窗外已是黎明将至,同心苣我仍时时佩束在身,只是想到远行的丈夫,不禁罗衣泪湿,不知何时才能回?
注释:¹曙:晓;天刚亮。²同心苣:用苇秆扎成的火炬。喻思念之情。³啼粉:泪水夹着脂粉流下。⁴污:沾染。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看朱成碧¹思纷纷²,憔悴³支离为忆君。
译文: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身体憔悴,精神恍惚,只因太过思念你。
注释:¹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²思纷纷:思绪纷乱。³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信比来¹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²
译文: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伤心泪绝,那就打开衣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注释:¹比来:近来。²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乐苑》上说:“《如意娘》,商调曲,唐则天皇后所作也。”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而后太宗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她,复召入宫,拜昭仪。武则天在感业寺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日子也充满了命运的转机。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她最有名的诗歌《如意娘》,史载这首诗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或许,正是这首诗,使得李治才忽然想到尚在削发为尼的旧情人武媚。

  《如意娘》一诗极尽相思愁苦之感,尺幅之中曲折有致,融合了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明朗又含蓄,绚丽又清新。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诸宾》)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

  “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意谓: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李白的《长相思》写“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去明镜前”与此句构思相似。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是武则天的上乘之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看朱成碧后来成为唐宋人常用成语。李白诗:“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也可以说看碧成朱。辛弃疾词:“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柳亭诗话》载:李白的《长相思》一诗中有“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之句,据说李白的夫人看了这首诗,对他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后“爽然若失”。后来有“刿目鉥心、掐擢胃肾”之称的孟郊又写出了“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这样语出惊人的句子。但溯其本源,还是承袭了武则天的创意。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卷五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58页 .
2、 周懋昌 .“如意娘”的魅力——武则天《如意娘》赏读[J].阅读与写作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 ,2000-12-15 :12期 .

niáng

tiān tángdài 

kànzhūchéngfēnfēn qiáocuìzhīwèijūn 
xìnláichángxiàlèi kāixiāngyànshíliúqú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