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边凉意雨馀生,望夜重期看月明。
安得水仙会事发,巧随人意作阴晴。
酒边凉意雨馀生,望夜重期看月明。
安得水仙会事发,巧随人意作阴晴。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何处金衣客¹,栖(xī)²翠幕(mù)³中。
译文:黄莺你从何处来,为什么被囚禁在这富贵之家?
注释:¹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因其羽毛为黄色,故称。²栖栖(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³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zhuàn)¹春风。
译文:清晨你的啼叫让主人惊醒,好像是在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让你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
注释:¹啭:鸟儿婉转地叫。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¹逐梁间惊,谁巢(cháo)²井上桐。
译文:飞燕在梁间嬉戏打闹,梧桐树上的鸟儿自由的筑巢,而你却再无自由。
注释:¹漫:随意,不受约束。²巢:做动词,筑巢。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空将云路翼,缄(jiān)¹在雕(diāo)²
译文:飞翔云天只不过是心中的奢望,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漫漫一生。
注释:¹缄恨:衔恨。²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性德看到黄莺虽然处于金丝笼中,有水和上好的食物,却始终不快乐,不再歌唱,由此联想到自己。身处相国府,要谨遵父母之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有了锦衣玉食有了舒适的生活还是不快乐。就像那只关在笼中的黄莺,他就算飞的很远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弄得满身伤痕也无怨无悔。在家——一个像是金丝玉雕的笼子里面,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生活是性德不屑的却是不得不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他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己任,教育他要将自己的不满埋在心里不能轻易表达出来。这种悲哀与愁绪一点一点积淀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了性德沉抑忧郁的性格。而文字,是从来不会骗人的,笔下流露的东西很少能够掩饰一个人心中所想。另一方面,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表达自己所希望的所不满的东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回一个真正的纳兰性德。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所以,他的词,哀怨和悲伤都明明白白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反映了容若一生的不快乐。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
禹收九牧之金¹,铸九鼎。皆尝亨上帝²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鼎史记》
译文:大禹收集九州的铜,铸成了九个鼎,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牲牢而祭祀上天。每逢遇到圣主鼎才出现,以后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社稷亡后,鼎就埋没隐藏而不见了。
注释:¹金:这里是指铜。²上帝:天之最尊者。
昔日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墨子》
昔日夏后开使蜚(fěi)(lián)¹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鼎墨子》
译文:从前夏启派蜚廉到山川采金,在昆吾铸了鼎,九鼎已经铸成功了,将要三代相传。
注释:¹蜚廉:亦作飞廉,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是商纣王的大臣,秦国和赵国的祖先。
嘲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余儿时尝¹入京师²禁中³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译文:我小时候到过京城宫中的凝碧池,于是写下了当时所见。
注释: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寒松叹”“凤求凰”等。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格以晁补之《声声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双调九十九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八句四平韵)、吴文英《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八句四平韵)、王沂孙《声声慢·啼螀门静》(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为正体;仄韵格以高观国《声声慢·元夕》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嘲红木犀:一作“赋红木犀”。木犀,桂花的别称,以木材纹理如犀而名。花有浓香,可作香料。其红花者称为丹桂。¹尝:曾经。²京师:指北宋故都开封。³禁中:皇宫内。⁴凝碧池: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八:“凝碧池在陈州门里繁台之东南。唐为牧泽,宋真宗时改为池。”陈州门为开封外城南门之一,非皇城门,所记凝碧池的方位与辛弃疾所说在禁中不合,不知何故。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开元盛日¹,天上²栽花³,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sù)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nóng)。翠华远,但江南草木¹⁰,烟锁深宫。
译文:遥想在开元盛世的时候,皇宫里栽满了桂树,月光下树影重重。满城飘散着清香,原来是枝头上玲珑精致的桂花正在绽放,香彻十里。记得当时,在凝碧池边,管弦乐声不断,微风吹拂,月色正浓。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只可惜那如烟环般栽植在宫中的桂树,却永远被锁在了深宫之中。
注释:¹开元盛日:化用杜甫《忆昔二首·其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时为大唐盛世。此处喻指北宋盛时。²天上:指皇宫之中。³花:指桂花。⁴月殿:月宫。借指皇宫。⁵桂影重重:传说月中有宫殿和桂树,故云。⁶金粟:桂花的别名,以其花蕊似金粟点缀而得名。⁷“管弦”句:郑处诲《明皇杂录》:“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雒阳。至有逃于山谷者,而卒能罗捕追胁,授以冠带。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此处以唐喻宋,借安史之乱伤北宋旧京开封沦入金人之手。⁸愁侬:使我悲伤。侬,我。⁹翠华远:指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幽禁在北方极远的地方。翠华,皇帝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¹⁰江南草木:指桂树。因生于南方,故云。屈原《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只为天姿¹冷澹(dàn)²,被西风酝(yùn)(niàng)³,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¹⁰,是自家、香底家风¹¹。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译文:只因为她(桂树)生来就素净淡雅,秋风的吹拂酝染,使它酿就一身浓香彻骨。可惜她却要白白地效仿丹蕉树,偷偷将叶里的花染成鲜艳的红色。桂花好像道人衣着随意,这是它自身香气的本色。只怕是因为处境凄凉,它借酒浇愁使脸色酡红。
注释:¹天姿:天生的资质。²冷澹:不浓艳,素净淡雅。也作“冷淡”。³酝酿:比喻涵育、熏陶。⁴彻骨:透骨,入骨。形容程度极深。⁵枉:徒然,白费。⁶丹蕉:即红蕉,亦称美人蕉,花色红艳。⁷叶底:一作“叶展”。⁸妖红:即“夭红”,艳丽的红色。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化工余力染夭红。”⁹道人:比喻有仙风道骨的桂花。¹⁰取次装束:随意妆束,保持固有本色。刘攽《芍药谱》:“取次妆,淡红多叶也。色绝淡,条叶正类绯,多叶亦平头也。”取次,造次,随意。¹¹“是自家”句:释晓莹《罗湖野录》载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当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日:‘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后因常以“木犀香”为三教教门中典故。此词中因有“道人家风”之联想。

  这首词虽然是“嘲红木犀”,却寄托着君国之忧和沧桑之感。词的上片追忆儿时所见北宋旧宫中高大的桂树,芬芳香浓。这里曾经歌舞升平,而今徽、钦二帝北入绝域,江南草木锁于深宫。下片写红木犀虽然改变了颜色,却仍然没有脱离木犀的气息,所谓自家“家风”,寄寓了词人深刻的民族观念。结尾两句为木犀解嘲,兼以自嘲。词人将千古兴亡、百年悲欢都在咏红木犀中呈现出来,其中蕴藏的是深沉的家国之痛。全词借花喻人,以小见大,在今昔对照中寄托黍离之悲,词意凄婉,含蓄幽深。

  上片泛咏旧京故宫草木。开篇化用杜甫诗,借唐喻宋,谓北宋盛时,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的繁荣昌盛。这和李清照所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一样,都有以小见大之意。“十里芬芳”二句由大到小,映带出红木犀。木犀、金粟,都是桂花的别名。“十里芬芳”上承“桂影重重”,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一枝金粟”,写红木犀的耀眼出众。“玲珑”二字则把木犀花蕊似金粟点缀的风采准确地描写出来,但点到为止,为下片正面描写红木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凝碧池本来是唐代宫廷中的池沼名,天宝末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身陷贼手,赋诗云:“秋槐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过,唐宋的凝碧池并非同一处,词人是借用王维诗意,说明当时凝碧池上虽有管弦之音,却不能给人以快慰之感,反倒使人感风吟月,满怀愁云。“翠华远”三句紧承“风月愁侬”写词人发愁的原因:二帝被囚远方,故宫荒芜,昔日的奇花异草难见天日,其“君国之忧”与沧桑之感表露无遗。

  下片正面赋写红木犀。“只为”两句写红木犀的色与香。“天姿冷澹”,谓其质姿天然而不艳冶;“彻骨香浓”,言其香之经久不息。以“天姿冷澹”和“彻骨香浓”八字赋红木犀,可谓形神兼备。而“被西风酝酿”五字,不仅点出了木犀开花的季节,还暗示出它的孕育过程,运笔细密。“枉学”二句正面点明所赋为红木犀。“叶底偷染妖红”,谓木犀花之红可以和丹蕉相比。而“枉学”是说花虽艳红,却开不逢时,已无人去欣赏它了。“道人”二句用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的典故,谓即使木犀花淡红多叶,只要其香为木犀之香,依然是“道人家风”,风韵不减。“又怕是”二句关合人、花,语意双关,既远承“烟锁深宫”,写红木犀之凄凉;又因花及人,写人借酒消愁。“为凄凉、长在醉中”,言外之意是说做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醒”者更痛苦,正话反说,其中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忧患意识。

  这首词名义上是追忆儿时入禁中凝碧池所见所感,事实上渗透着词人当时的悲苦情绪。全词由回忆入手,纵横古今,虽处处写花,却只出现一次本体“桂”字,表现出词人丰富的学识和表现技巧;又虽处处写花,却处处说人论事,融汇深沉的家国忧思、民族伤感,藏而不露,含蓄幽深。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母庚才,顾之京副主编;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北京:中国书店,2006:49-52
2、 沈文凡编著.通赏中国历代词.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64
3、 王立娟,卞轶男,刘少坤著.苏辛词评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258-259

shēngshēngmàn ·cháohóng

xīn sòngdài 

cháohóng érshíchángjīngshījìnzhōngníngchí yīnshūdāngshísuǒjiàn 

kāiyuánshèng tiānshàngzāihuā yuèdiàn殿guìyǐngchóngchóng shífēnfāng zhījīnlínglóng guǎnxiánníngchíshàng dāngshí fēngyuèchóunóng cuìhuáyuǎn dànjiāngnáncǎo yānsuǒshēngōng 
zhǐwèitiān姿lěngdàn bèi西fēngyùnniàng chèxiāngnóng wǎngxuédānjiāo tōurǎnyāohóng dàorénzhuāngshù shìjiā xiāngjiāfēng yòushì wèiliáng chángzàizuìzhōng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piāo)(miǎo)¹危楼²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译文:高楼缥缈在紫绿双色之间,良辰与乐事都凑齐全,从古至今,着实很难。感时怀旧,独自凄然。
注释:¹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貌。²危楼:高楼。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bì)月琼枝¹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译文:圆月和玉树只闪现于夜夜,菊花与人貌却经行在年年。不知来年,我将跟谁一道赏观。
注释:¹璧月琼枝:玉璧似的明月,玉树的枝条。

  作品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以乐景写愁情。开端“缥缈危楼紫翠间”一句,写紫气升腾的青山中间隐约可见的高楼,这种神仙洞府般的美景作了饯别宴会的自然背景(略带人文色彩),然而“感时怀旧独凄然”,词人在这离别的时刻,禁不住感叹时光的流逝,怀念值得回首的往事,独自伤心起来。显而易见,这是以乐景写愁情。词人面对使人快乐的美景尚且有“凄然”之感,可以想见离别时悲伤情绪的浓重,是收到了双倍的艺术效果的。

  二是富于理趣。这首小词就有三处表现出哲理意趣。第一是上片的“良辰乐事古难全”一句,实际意思是说,天下良辰(美好的时光)、美景、赏心、乐事,这四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同时存在的。这里“良辰”涵盖“美景”,上承起句而言;“乐事”涵盖“赏心”,转出下句悲伤之意。虽有现成出典,却从词人的亲身体验出发,表达了自然与人生的高度和谐的境界(具有共时性)不可多得这样的感喟,还是耐人寻味的。第二是过片“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两句,写对别后岁月的想象,同样运用了有关语典。前一句以“璧月琼枝”状写美的境界,以“夜夜”形容时间的漫长,而由于不能与友人相聚,佳境也无法共赏,词人用一“空”字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深深遗憾;后一句以“菊花”与“人貌”对举,其实是“岁岁相似”与“年年不同”相形,或者说是以花开依旧来反衬人貌已非,从而深化了词人的人生感慨。第三,是篇末推想“不知来岁与谁看”。这里的“来岁”应指来年今日,所“看”的对象则包括开头所写的自然美景,也包括过片写到的“璧月琼枝”这种美的境界。而冠以“不知”二字,便传写出人生无常(由时间的推移引起人事的变化)、佳期难再的唱叹,

  总之,这首小词在抒写离愁别绪的同时,也写下了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某些哲理性思考,而又不失诗的韵味;虽然调子低了一些,留下了佛家思想的痕迹,能给人以丰厚的启示。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250-252页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重阳¹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lán)²向晓³,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译文: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在这秋日的清晨,朱红阑干外的木芙蓉却开得非常美艳,像在特地竞吐新的芬芳。
注释: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五十字,上片六句二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¹重阳: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²朱阑:红色的栏杆。³向晓:临近天亮。⁴芙蓉:此处指木芙蓉,秋冬间开白色或淡红色的花。又名拒霜花。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⁵特地:特意。⁶芳新:芳香鲜艳。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霜前月下,斜红¹淡蕊(ruǐ),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è)²等闲³分,留赠意中人。
译文:天气逐渐寒冷。白色的木美蓉在淡淡的月光下摇曳生姿,就像是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这一枝斜立着,红得像火一样灿烂;那一枝低垂着,白得像雪一样晶莹。所有的花似乎都不畏霜寒,都开得那么明艳,那么妩媚,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不要把这玲珑剔透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分了,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
注释:¹斜红:倾斜的红色花瓣。²琼萼:如美玉一般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一。³等闲:轻易,随便。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对象是夏末秋初时开花的木芙蓉。晏殊通过精雕细琢,将木芙蓉抗拒秋霜、坚贞高洁而又不失娇媚的品格刻画出来,处处透出词人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

  上片开篇便描绘了木芙蓉所处环境的恶劣。“重阳过后”点出时间,“西风渐紧”描写气候,冷风凛冽强劲,晚秋气候环境恶劣,表现木芙蓉的倔强抗争精神;“庭树叶纷纷”描写环境,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木芙蓉强劲的生命力。重阳节之后,秋风渐渐寒冷萧瑟,庭院中树木落叶纷飞,不耐秋寒,以树烘托秋风的凄厉寒萧,又反衬出木芙蓉的不畏严寒。“朱阑向晓”,此句为木芙蓉营造出一个典雅清绝的场景,侧面烘托出木芙蓉的优雅清妙之姿。“特地”二字有拟人效果。“朱阑”三句具体描写木芙蓉的娇艳。临近拂晓,天边朝霞,红色雕栏,木芙蓉的红花娇艳,好像特地走到一起来争芳斗新似的。

  晏殊在上片描绘了清晓时荚蓉新绽的景象,顺时间而下,下片描写“霜前月下”的景色。月升霜降,“斜红淡蕊”的木芙蓉仍旧不改姿色,反而更有姿态。“斜红”二字,点出芙蓉花的逸姿与红艳娇媚,“霜前”不改其色、不改其姿,反而更见姿见色。“淡蕊”写芙蓉花蕊清淡,清香缕缕。“月下”芙蓉,更显清妙雅态。“明媚欲回春”总上两句,直接写娇艳的芙蓉仿佛要把春天唤回一样。“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水到渠成,由赞扬木芙蓉的美艳,而诉说对其之爱惜。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芙蓉花的珍惜与热爱,他不愿意把这犹如盛开于仙境中的花朵随意赠送,而要珍藏起来,只留赠给意中之人。词人不仅期望像木芙蓉花般美好的事物长开不败,而且亦期望意中人也能像自己一样,享受美好事物给予的欢愉快乐。

  在木芙蓉这一主角出场之前,词人先以萧瑟秋风、落叶庭树作铺垫,衬托出芙蓉花艳丽高洁的风姿,有不见其花先闻其香的效果。咏物诗词一般都会寄寓作者个人的操守、理想,在此篇《少年游》中,晏殊不仅在赞颂木芙蓉,更寄托着自己的情感。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既象征着意中人的品质,也象征着二人坚贞高洁的爱情,因此,在收篇处,词人才会提出要特地把它留赠意中人,蕴涵着作者对意中人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第54页

shǎoniányóu··zhòngyángguòhòu--yànshū

zhòngyángguòhòu西fēngjiànjǐntíngshùfēnfēnzhūlánxiàngxiǎoróngyāoyàndòufāngxīn

shuāngqiányuèxiàxiéhóngdànruǐmíngmèihuíchūnjiāngqióngè((èè))děngxiánfēnliúzèngzhōng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