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长沙道中,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者,用其意为赋。
长沙道中¹,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²者,用其意为赋³
译文:在去长沙的路上,看到一处墙壁上面有妇人题写的文字,其内容好像含有很大的遗憾,于是揣摩她的心意写下这首词。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香”“天下乐令”,简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¹长沙道中:去长沙的路上。²恨:悔恨,遗憾。³为赋:这里指写词。为,创作。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¹。秋月春花²,输与寻常姊妹家。
译文:妇人泪眼盈盈,想到过去在青楼里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已经不是其他姐妹的对手,所以才离开青楼。
注释:¹“往日”句:语出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泛指华贵的闺房。一说借指妓院或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²秋月春花:语出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夜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此处借喻女子容貌。
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水村山驿¹。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²
译文:水边的村庄,山中的驿站,居处清贫,天色已晚,身如行云,漂泊无定。面对西风,没有等到雁来,也盼不到情人的书信。
注释:¹山驿:山中的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²“锦字”二句:意谓盼不到丈夫或情人的书信。锦字,用锦织成的文字。晋代苏蕙作回文诗,用五色丝织成,名《回文璇玑图》。《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兰若。善属文。滔,待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婉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四百八十字。”后用以指妻寄夫的书信。立尽,站到最后。雁,传书之鸿雁。古谓鱼、雁皆能传书。此借指书信。

  这首词为弃妇代言。上片通过今昔、人我对比,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之痛;下片专就眼前境遇来写,进一步表达如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的凄惶悲凉之感。全词语言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词人对弃妇不幸遭际的深深同情。

  此词主要写女主人公往事不堪回首,而今日暮飘零、托书无人、悲凉凄惶的处境;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所代言的弃妇不幸的生活遭遇的深切同情。

  开篇“盈盈”一句,写出了弃妇我见犹怜的伤心情状。这里运用白描,说明弃妇失去美好的生活,含泪悲啼。“往日”一句,谓昔时美好的生活不再,说明了她“盈盈泪眼”的缘由。“秋月”两句,表明她年迈色衰,难与他人相比美。这是她离开青楼的原因,也可能正是她“恨”之所在。“水村”两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弃妇如今飘泊无定的生活。最后“锦字”两句谓寄书无人,难以通讯。这两句被后人评为“风致妍媚”,此词也因此被认为妍媚词。

  全词上片写女子失去了往日的幸福生活,当前处境与过去反差很大,难以与普通姐盈相比。下片写她如今生活清苦,孤身漂泊不定,撰写书信,也无法投递。其人处境难耐,情景悲凉凄惶。小词写得浅近通俗,格调哀婉凄楚,体现了稼轩词婉约的一面。

参考资料:
1、 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100-101
2、 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2
3、 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22-223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¹峤。窥(kuī)我向疏篱(lí)²,篱疏³向我窥。
译文: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江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江望着。
注释:¹江南:代指黄州。²疏篱:稀疏的篱笆。³篱疏:篱笆之间的缝隙。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老人¹行即到,到即行人老²。离别惜残枝,枝残³别离。
译文: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江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江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注释:¹老人:老人星,又叫寿星,暗指时光流逝很快。行人,代指赵晦之。²老:暮年。³残枝:残败的梅花树枝,这里代指余年。⁴惜:依恋。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开头两句用回环句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开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苏轼借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苏轼同是苦命根,如坐篱牢,只能通过篱缝传话慰藉,借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上片,既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苏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苏轼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余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行人”点明双方生存的空间。时空交错,造成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感。“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苏轼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了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的残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间,但应珍惜。说不定来年一到,“春风吹又生”,新枝发新芽了,暗示着苏轼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

  与其他咏梅词一样,该词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残梅的枯凉景象与词中“行人”的孤独身影融合无间。这是以景物渲染出“惜别离”的环境与气氛,寄寓着岭南的残梅和黄州的残梅,终有一天,会焕发出新枝而青春永驻的情意来。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673-675

mán··huíwén--shì

jiàonánjiāngqiǎnhóngméixiǎoxiǎoméihóngqiǎnjiāngnánjiàokuīxiàngshūshūxiàngkuī

lǎorénxíngdàodàoxíngrénlǎobiécánzhīzhīcánbié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wán)¹拨不开。
译文: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
注释:¹顽云:犹浓云。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译文: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十分潋(liàn)(yàn)¹金樽凸²,千杖敲铿(kēng)³(jié)催。
译文: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
注释:¹潋滟:水波相连貌。²凸:高出。³敲铿: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⁴羯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唤起谪(zhé)¹泉洒面,倒倾鲛(jiāo)²泻琼瑰³
译文: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注释:¹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²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³琼瑰:玉石。

  从天那边黑空中吹来的暴风,把海水吹得起立了起来;浙东的暴雨,也都被狂风吹飞过江的这边来。

  这两句是写天风海雨的狂暴,从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从这两句诗也可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

yǒuměitángbào

shì sòngdài 

yóurénjiǎoshēngléi mǎnzuòwányúnkāi 
tiānwàihēifēngchuīhǎi zhèdōngfēiguòjiānglái 
shífēnliànyànjīnzūn qiānzhàngqiāokēngjiécuī 
huànzhéxiānquánmiàn dàoqīngjiāoshìxièqióngguī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¹太严²,终为君子之病。
译文:能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加以改正,那么便算得上是圣人的门徒;攻击恶事恶人的言辞太激烈,终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注释:¹恶恶:攻击恶事恶人。²严:激烈。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huì)¹,云共山高下。
译文:白云飘来,山上的景致更佳。白云飘去,山上的景致依然美如画。山因为云的来去时暗时明,云随着山势高低忽上忽下。
注释: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宫调之一。 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¹晦明:时暗时明。晦,昏暗不明。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倚仗¹立云云²,回首见山家³,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译文:我倚着手杖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就看见山的那边:野鹿睡在草丛里,山猿在玩弄着野花。因这变幻迷人的云霞,我爱上了这山峰,它的美无价。我走走看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其实也是爱我的呀。
注释:¹倚仗:即倚杖。²云云:犹言云海。这里指苍茫空旷、云云相接之处。³山家:山那边。家,同“价”。⁴行踏:来来往往、边走边看的样子。

  此曲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雁儿落》纯然描摹自然景物,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得胜令》则写作者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全曲极尽云山变幻之妙,极显物我交融之境,语言明丽,风格清新。

  前段《雁儿落》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首二句,写高山之上,云雾缭绕。云隔断了山,山衬出了云的飘逸和轻盈;因为云而山势更巍峨险峻,因为山而云行更袅娜多姿。作者采用中国画中的横云断山,意到笔不到的画法,以文字作画,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三四句,更进一步从显隐、高低的角度来表现云山相依赖而逞其美的妙境。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则因山的高低不同而有上有下,错落分布,呈现出变幻之美。这四句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因为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所以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短短四句,极显变幻之致。云雾山中,碧空响晴,神奇诡异,未可控揣。此是“无我之境”。

  后段《得胜令》是“有我之境”。“倚仗”二句,写人的瞻顾不已。“立”字写尽了作者对云山景色的无限眷恋,注目而观,生怕放过了这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致。作者站在云海之中,纵目远望,大有飘然欲仙之态。“回首”二字,写作者的四顾不暇。作者已登至半山腰,回首看山中景致,景色一片恬静、平和,山上鹿眠猿戏,分明是人迹不到的世外桃源。

  “云霞”二句,写作者对山中景色的眷眷深情。在作者看来,山中的云霞开合,晦明变化,以及麋鹿山猿,茅草野花,都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令人爱怜。如此超然物外的心情是过去所不曾有的,可见作者一时间似乎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完全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了。

  结尾写作者边走边看,细味山色景观,渐渐地感到物我交融,人山之间似乎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而造成了物我浑然一体的交融境界,完成了这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这是作者理想的退隐生活,事实上有着浓重的主观色彩。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63-564

yànérluòdàishènglìng ·tuì退yǐn

zhāngyǎnghào yuándài 

yúnláishāngèngjiā yúnshānhuà shānyīnyúnhuìmíng yúngòngshāngāoxià 
zhàngyúnshā huíshǒujiànshānjiā 鹿miánshāncǎo shānyuánhuā yúnxiá àishānjià kànshí xíng yúnshānàiz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