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社同盟欲二年,吮宫含羽饱周旋。
仪真又属风骚将,定唤闲身续此弦。
诗社同盟欲二年,吮宫含羽饱周旋。
仪真又属风骚将,定唤闲身续此弦。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¹
译文: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几十年,却常常怀有无限的忧虑苦愁。
注释:¹千岁忧:指很深的忧虑。千岁,多年,时间很长。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¹
译文:总是埋怨白昼太短而黑夜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夜晚游乐呢?
注释:¹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秉,本义为禾把、禾束,引申为动词,意为手拿着、手持。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¹
译文: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时不我与又怎可等到来年。
注释:¹来兹:就是“来年”。因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训“兹”为“年”,这是引申义。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愚者爱惜费¹,但为后世嗤(chī)²
译文:愚笨的人锱铢必较吝啬守财,死时两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注释:¹费:费用,指钱财。²嗤:讥笑,嘲笑,此处指轻蔑的笑。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仙人王子乔¹,难可与等期²
译文:像仙人王子乔那样修炼得道成仙,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注释:¹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²期:本义为约会、约定,这里引申为等待。

思想意义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即以松快的旷达之语,对世间的两类追求者予以嘲讽。

  首先是吝啬聚财“惜费”者,生年不足百岁,却愚蠢到怀千岁忧,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文中的“游”与后文所提到的“为乐当及苦”的“乐”都与常人理解的有异意,游及乐并不是那种酒池肉林,歌舞升平的放纵肉欲,是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忘却失意不得志之情殇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享受生活之乐。这种乐也是建立在热爱生活基础之上,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苦代,这种及苦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苦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其实是对仰慕成仙者的嘲讽。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

艺术特点

  人生价值的怀疑,似乎常因生活的苦闷。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轰然倒塌。这首诗集以松快的旷达之语,给世间的两类追求者,兜头浇了一桶冷水。

  首先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它几乎占了全诗的主要篇幅。这类人正如《诗经·唐风》“山有枢”一诗所讥刺的:“子有衣裳,弗曳弗娄(穿裹着);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只管苦苦地聚敛财货,就不知道及苦享受。他们所忧虑的,无非是子孙后代的生计。这在诗人看来,简直愚蠢可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纵然人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怀忧百岁,这是连小孩都明白的常识;何况还未必活得了百年,偏偏想忧及“千岁”,真是愚不可及。开篇落笔,以“百年”、“千年”的荒谬对接,揭示那些活得吝啬的“惜费”者的可笑情态,真是妙不可言。接着两句更奇:“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者,放情游乐也。把生命的白昼,尽数沉浸在放情游乐之中,已够耸人听闻的了,诗人却还“苦”于白昼太“短”,竟异想天开,劝人把夜晚的卧息苦间,也都用来行乐,真亏他想得出来。夜晚黑灯瞎火,就怕败了游兴。诗人却早备良策:那就干脆手持烛火而游!——把放情行乐之思,表述得如此赤裸而大言不惭,这不仅在汉代诗坛上,就是在整个古代诗歌史上,恐怕都算得上惊世骇俗之音了。至于那些孜孜追索于藏金窑银的守财奴,听了更要瞠目咋舌。这些是被后世诗论家叹为“奇情奇想,笔势峥嵘”的开篇四句(方东树《昭昧詹言》)。它们一反一正,把终生忧虑与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鲜明地对立起来。

  诗人似乎早就料到,鼓吹这样的放荡之思,必会遭到世俗的非议。也并非不想享受,只是他们常抱着“苦尽甘来”的哲学,把人生有限的享乐,推延到遥远的未来。诗人则断然否定这种哲学:想要行乐就得“及苦”,不能总等待来年。诗中没有说为何不能等待来年,其弦外之音,却让《古诗十九首》的另一首点着了:“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谁也不知道“来兹”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突然成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陈死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那苦再思享乐,已经晚了。这就是在诗人世间“及苦”行乐的旷达之语后面,所包含着的许多人生的痛苦体验。从这一点看,“惜费”者的终日汲汲无欢,只想着为子孙攒点财物,便显得格外愚蠢了。因为他们生苦的“惜费”,无非养育了一批游手好闲的子孙。当这些不肖子孙挥霍无度之际.不可能会感激祖上的积德。也许他们倒会在背底里,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正如方廷珪所说:“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文选集成》)。其嘲讽辞气之尖刻,确有对愚者的“唤醒醉梦”之力。

  全诗抒写至此,笔锋始终还都针对着“惜费”者。只是到了结尾,才突然“倒卷反掉”,指向了人世的另一类追求:仰慕成仙者。对于神仙的企羡,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都干过许多蠢事。就是汉代的平民,也津津乐道于王子乔被神秘道士接上嵩山、终于乘鹤成仙的传说。在汉乐府中,因此留下了“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的热切呼唤。但这种得遇神仙的期待,到了苦闷的汉末,也终于被发现只是一场空梦(见《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所以,对于那些还在做着这类“成仙”梦的人,诗人便无须多费笔墨,只是借着嘲讽“惜费”者的余势,顺手一击,便就收束:“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结语在全诗似乎逸出了主旨,一下子岔到了“仙人”身上,但诗人之本意,其实还在“唤醒”那些“惜费”者,即朱筠《古诗十九首说》指出的:“仙不可学,愈知愚费之不可惜矣”。只轻轻一击,即使慕仙者为之颈凉,又照应了前文“为乐当及苦”之意:收结也依然是旷达而巧妙的。

  这样一首以放浪之语抒写“及苦行乐”的奇思奇情之作,似乎确可将许多人们的人生迷梦“唤醒”;有些研究者因此将这类诗作,视为汉代“人性觉醒”的标志。但仔细想来,“常怀千岁忧”的“惜费”者固然愚蠢;但要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及苦满足一已的纵情享乐,恐怕也未必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实际上,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诸如“功业”、“名利”之类)中醒来后,所做的又一个迷梦而已——他们不可能真能过上“被服纨与素”、“何不秉烛游”的享乐生活。所以,与其说这类诗表现了“人性之觉醒”,不如说是以旷达狂放之思,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只要看一看文人稍有出路的建安苦代,这种及苦行乐的吟叹,很快又为悯伤民生疾苦、及苦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57-159页

shēngniánmǎnbǎi

míng liǎnghàn 

shēngniánmǎnbǎi chánghuái怀qiānsuìyōu 
zhòuduǎncháng bǐngzhúyóu 
wéidāngshí néngdàilái 
zhěàifèi dànwéihòushìchī 
xiānrénwángqiáo nánděng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盈盈¹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注释:¹盈盈: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这首词借咏梅而抒怀旧之情。天气渐冷,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而茅店外、竹篱边,出现了梅花的倩影。上片写“初见横枝”的情景。下片所咏,似花似人,亦花亦人,朦胧得妙。“无肠可断”句,命意颖秀,言久已肠断,今则无可复断矣。续以“立马多时”,更见踟蹰怅惘,难以言宣。

liǔshāoqīng··guòlángshíjiànzǎoméi--zhàozhǎngqīng

yúnàntiānfēnglíndiāocuìhányànshēngbēimáodiànérqiánzhúhòuchūjiànhéngzhī

yíngyíngfěnmiànxiāngyuèxièdāngniánjiànyǒuhènnánchuánchángduànduōshí

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讼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焚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鞠之服罪。
张举,吴¹人也,为句章²³。邑有妻杀夫者,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讼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¹⁰(xīn)¹¹焚之,活者¹²口中有灰,杀者口中无灰。因¹³验尸,口果无灰也,鞠(jū)¹⁴之服¹⁵罪。
译文:张举是吴国人,担任句章县官。这个县有一个妻子杀死了丈夫,趁机放火烧毁自家房屋,谎称丈夫是被大火烧死。丈夫家的人感到怀疑,便将女人诉讼到张举那里。妻子不服罪。于是张举就牵来两头猪:一头杀死它,一头活着时用柴火”烧,活活烧死的猪口里有灰,杀死再烧的口里无灰。接着将丈夫的尸体进行检验,口里果然没有灰。审讯之后,妻子终于认了罪。
注释:¹吴:即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²句章:古地名。³令:县令。⁴邑:县,当地。⁵因:趁机。⁶舍:房屋。⁷称:谎称。⁸讼:告状。⁹举:指张举。¹⁰积:堆。¹¹薪:柴草。¹²者:…的人。¹³因:于是。¹⁴鞠:审讯。¹⁵服:认罪。
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
(qú)畔龙宫¹枕大堤(dī),春风夹岸柳梢齐。
注释:¹龙宫:指西门梢北的龙王庙。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羊肠白道¹穿云出,雁齿²红梢亚³水低。
注释:¹羊肠白道:指远山坡上的羊肠小道。²雁齿:形容事物并列如雁行。此指西门梢梢墩。³亚:次于,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
沽酒¹清阴²时系马,招凉短槛(jiàn)³几留题
注释:¹沽酒:买酒。²清阴:柳树的阴凉。³短槛:梢上的栏杆。⁴留题:题字、题诗。
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更添蜡屐(jī)¹游山兴,为问平湖²西复西。
注释:¹蜡屐:涂蜡的木屐,古时的一种登山鞋。²平湖:在满城(今银川市新城)西北。

西qiáoliǔ--

pànlónggōngzhěnchūnfēngjiāànliǔshāo

yángchángbáidào穿chuānyúnchūyàn齿chǐhóngqiáoshuǐ

jiǔqīngyīnshízhāoliángduǎnkǎnliú

gèngtiānyóushānxìngwèiwènpíng西西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民有疾¹,未知药石²,炎帝始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译文:上古的先民生病了,却不知道用药物来治疗。炎帝(神农氏) 开始尝遍百草的滋味,观察它们的寒、温、平、热等药性,辨别它们之间的君 (药)、臣(药)、佐(药)、使(药)组方原则。曾经一天到了七十种毒,但他都神奇地化解了这些剧毒。于是炎帝把他的观察用文字记下,记录药性用法,以便治疗百姓的疾病,医学之道就从此开始了。
注释:¹疾:病。²药石:是指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³始:开始。⁴遂:于是,就。⁵作文:撰写文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