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装人映醉中姝,十二分行俨翠裾。
遥想翻阶丽清禁,似今群艳簉庭除。
道装人映醉中姝,十二分行俨翠裾。
遥想翻阶丽清禁,似今群艳簉庭除。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七千里外二毛人¹,十八滩²头一叶身。
译文:从七千里外贬谪来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在险恶的十八滩头飘零。
注释:¹二毛人:黑白头发兼杂的老年人。²十八滩:在赣江险处,惶恐滩即其中之一。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¹
译文:思念故乡山水使我忧思成梦,地名叫惶恐滩更让我忧伤。
注释:¹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长风送客添帆腹¹,积雨浮舟减石鳞(lín)²
译文:长帆受风,如大腹鼓起,雨水暴涨,不见了水流石上的波纹。
注释:¹帆腹:帆受风,鼓起像肚腹,故称“帆腹”。²石鳞,像鱼鳞一样的石头。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地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¹
译文:我应当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我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
注释:¹知津:《论语·微子》:“使子路间津焉。”问津,本义为询问渡口,后人常借用作请求指点。这里“问津’即识途,语意双关。

  这首诗首联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这一名对大概是受苏轼这联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而两人的心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苏轼绝没有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那么凄惨,毕竟还有家乡的“远梦”,这喜欢虽是淡淡的,却可抵销一些孤臣的惶恐。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许多机趣,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令读者产生无穷的兴味。

  颈联两句所写不只是行船的情境描写,又有象征的暗示,轻快旋律,恰好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浮上诗人的脑海,虽然此时他没有李白那么充满信心,却也不乏坦然自适,不乏达观豪放。

  尾联苏轼充满自信地说:“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所以,诗人没有愁眉苦脸,却有诙谐和幽默,说自己可以为官家当“水手”,这官船要走的路早以娴熟在心,还要向谁去问津。蔑视与嘲笑到此融为一炉,真是嬉怒笑骂皆成诗。倘若苏轼能过像宋仁宗所希望的那样,早早就成为水手长──宰相,恐怕宋徽宗、宋钦宗也不至“坐井观天”于异域他乡。

  这首诗前四句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接下来的四句描写行船的情境,格调也有凄苦转为豪放,沉重转为轻快。因为,苏轼是一个性格坚韧、胸襟开阔的诗人和哲人,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参考资料:
1、 李炳海编著.春梦秋云:历代诗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147-149

yuèchūgànguòhuángkǒngtān

shì sòngdài 

qiānwàièrmáorén shítāntóushēn 
shānhuānláoyuǎnmèng mínghuángkǒngchén 
chángfēngsòngtiānfān zhōujiǎnshílín 
biàn便guānchōngshuǐshǒu shēngzhǐèzhījīn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东城¹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²迎客棹(zhào)³。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注释: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¹东城:泛指城市之东。²縠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³棹:船桨,此指船。⁴烟:指笼罩在杨柳稍的薄雾。⁵晓寒轻:早晨稍稍有点寒气。⁶春意:春天的气象。⁷闹:浓盛。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浮生¹长恨欢娱少,肯爱²千金轻一笑³。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注释:¹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²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³一笑:特指美人之笑。⁴持酒:端起酒杯。⁵晚照:夕阳的余晖。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阙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首先是“縠皱波纹迎客棹”,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然后又要人们随着他去观赏“绿杨”,“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下阙再从词人主观情感上对春光美好做进一步的烘托。“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二句,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引以为“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明确提出“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主观要求。这要求是“无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却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47-449

lóuchūn ·chūnjǐng

sòng sòngdài 

dōngchéngjiànjuéfēngguānghǎo zhòuwényíngzhào 绿yángyānwàixiǎohánqīng hóngxìngzhītóuchūnnào 
shēngchánghènhuānshǎo kěnàiqiānjīnqīngxiào wèijūnchíjiǔquànxiéyáng qiěxiànghuājiānliúwǎnzhào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铜铸金镛(yōng)¹振纪纲²,声传海外³播戎(róng)(qiāng)
注释:交趾: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侵占瓯貉后所置的郡。¹金镛:铜铸成的大钟。²振纪纲:所谓振兴国家力量,整顿法纪王纲。³海外:古代泛称汉政权统治区域之外的四邻为海外。⁴戎羌:羌族又称西戎。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马援¹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²
注释:¹马援:(前14-49)汉将,字文渊,大畜牧主出身,王莽执政末期为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东汉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平定凉州的战争。²子房:汉初张良的字。

  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眼前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这首《怀古绝句·交趾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贾元春的。头四个字,《红楼梦》脂砚斋版本一律作“铜铸金镛”,这肯定是原文。后人为切合“交趾”、“马援”,改成“铜柱金城”,这样改,以史实说是改对了,从寓意说是改错了,因为作者用“金镛”是为了隐指宫闱。汉代张衡《东京赋》中有“宫悬金镛”的句子;南朝齐武帝则置金钟于景阳宫,令宫人闻钟声而起来梳妆。要宫妃黎明即起,就是为了“振纪纲”。总之,首句与贾元春“册子”中所说的“榴花开处照宫闱”用意相同。“声传海外”句与她所作灯谜中说爆竹如雷,震得人恐妖魔惧一样,都比喻贾元春进封贵妃时的煊赫声势。马援正受皇帝的恩遇而忽然病死于远征途中,这也可以说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望家乡,路远山高”。但由于贾元春之死详情莫知,诗末句的隐义也就难以索解了。

  《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jiāozhǐ怀huái--cáoxuěqín

tóngzhùjīnyōngzhèngāngshēngchuánhǎiwàiróngqiāng

yuánshìgōngláotiěfánshuōzifáng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qī)¹,玉人和月²摘梅花。
译文:楼角的一缕晚霞刚刚消失在天际,淡黄色的杨柳掩住了巢里乌鸦的踪迹。美人在月光下将梅花摘取。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¹杨柳暗栖鸦:杨柳幽暗处,栖息着归林的乌鸦。化用古乐府《杨叛儿》:“杨柳可藏鸦”意谓春色已浓。²和月:趁着月色。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笑捻(niǎn)¹粉香²归洞户³,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sǎ)
译文:笑拈着芬芳的梅瓣回到互相通连的门里,放下帘幕把窗纱紧紧遮蔽。东风冷冷的,同夜间没有什么差异。
注释:¹捻:摘取。²粉香:指梅花的花香,此以花香代替花枝。³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⁴寒似:寒于。⁵夜来:昨夜。⁶些:语助词。楚辞中往往有将“些”置于语尾之例,如《招魂》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

  这首小令是一幅初春夕照图,并以轻淡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人傍晚到入夜时的生活片断。全词以写景为主,把美人和月摘梅也作为月夜美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气,美丽迷人,体现出潇洒脱尘的风致。

  开头出现在画面上的不是一座高楼的全貌,而是它的一角。这一角红楼,正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魅力。在它上面,一缕晚霞正在消逝。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但它是那样快。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总之,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杨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看尽鹅黄嫩绿”(姜夔),指的都是初春。在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阕紧承人在月下摘花,轻轻启开她的心扉。“笑暗粉香归洞户”,她要回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暗着梅花,脸上笑盈盈的。作品像密封的罐头,未透出一点味儿,没有说明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

  她回到闺房以后,只做了一件事:“更垂帘幕护窗纱”。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在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这里“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这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朦胧优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图文本 原文·注释·鉴赏:长江出版社,2010:109
2、 (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哈尔滨出版社,2012:174-175
3、 刘卉宇编著.宋词菁华典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165-166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零落¹桐叶雨,萧条²槿(jǐn)³花风。
译文:零零落落的小雨打在梧桐叶上,木槿花在风中凋零飘落。
注释:¹零落:指脱落。²萧条:指寂寥冷清的样子。³槿: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夕凋。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¹中。
译文: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
注释:¹幽闲:闲适自得。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况与故人¹别,中怀²正无悰(cóng)³
译文:悠老朋友分别,让我心中再没有欢乐。
注释:¹故人:旧交,老朋友。²中怀:心中。³悰:欢乐,乐趣。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勿云¹不相送,心到青门²东。
译文:不要说我没有到青门为你送行,我的心已经跟随你远去。
注释:¹勿云:不要说。²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译文:知心的朋友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即可。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同心一人去,坐觉¹长安空。
译文:你离去后就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心也空荡荡的。
注释:¹坐觉:遂觉,顿觉。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悠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悠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悠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悠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悠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悠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悠元稹交情之深,悠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