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南山过北山,幽花好鸟翠霏间。
满前风物牵诗兴,可是平生马上闲。
过尽南山过北山,幽花好鸟翠霏间。
满前风物牵诗兴,可是平生马上闲。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登高怅望八公山¹,琪树丹崖未可攀²
译文:来到高处怅然地想起那八公山,那里尽是琪树丹崖我却未能登攀。
注释:¹八公山:在安徽寿县北郊,淮南王刘安的宾客中有苏飞、李尚等八人,号称“八公”,八公山因此得名。这八公被后人附会为神仙,所以八公山也染上了神秘色彩。²琪树丹崖未可攀:琪本是美玉,琪树、丹崖,这里都是指仙山上的树木山崖,因为八公山有神秘色彩,因而吴伟业可以这么写。说“未可攀”,是讲自己无缘像八公那样成为神仙。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¹
译文:不再希冀遇上黄石这样的人物,获得平定天下的本事,仅是希望留住青春永不老。
注释:¹好将鸿宝驻朱颜:《汉书·刘向传》说淮南王刘安有所谓《枕中鸿宝苑秘书》,讲驱使鬼神和炼制黄金的法术。驻,停留,留住,“驻朱颜”就是保持青春而不老死。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繇拾九还。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繇(yóu)¹拾九还²
译文:我这一生所亏欠的只是一死而已,人世间哪里去找可以起死回生的九转还丹啊。
注释:¹繇:通“由”。²九还:九还丹,道教徒所说经过九次锻炼的仙丹。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译文:我本是淮南王的旧日鸡犬,叹当年不随着升仙却落在人间。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中,首句交待出地点和事件,地点为八公山。 “ 琪树丹崖未可攀”作者登高帐望,想起刘安的白日飞升,但仙境渺茫,想而不可及,心中无限渺茫。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作者借用黄石公赠张良的《太公兵法》的典故和淮南王珍藏记载神仙方术的《枕中鸿宝苑秘书》的故事,表示自己既不像张良那样建立功勋,也不像传说中的刘安一样日月飞升,长生不老。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诉出自己心中的苦楚,“浮生所欠止一死”说明了自己在明朝灭亡之后,苟且偷生,而今天蒙受身仕两朝的耻辱,这种苦不堪言的言语,可见他痛不欲生,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不能自拔。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作者悲痛、哭骂之中夹杂着深沉的忏悔,不由得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动。

  此诗感情真挚沉重,作者自己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内心的哀怨、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国家紧密的相联在一起,无疑使他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直到生命临终一刻,他对欠“债”一事仍然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要求死后殓以僧装,墓前立一圆石,只写“诗人吴梅村之墓”。他不屑在墓碑上写明官衔,只愿以诗人自称,在这背后,隐藏着难言之隐。

参考资料:
1、 陈长喜主编. 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773-774.

guòhuáiyīnyǒugǎn ·èr

wěi qīngdài 

dēnggāochàngwànggōngshān shùdānwèipān 
xiǎngyīnhuángshí hǎojiānghóng鸿bǎozhùzhūyán 
shēngsuǒqiànzhǐ chénshìyóushíjiǔhuán 
běnhuáiwángjiùquǎn suíxiānluòrénjiān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青鸟¹(xián)葡萄,飞上金井栏²
译文: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
注释:¹青鸟:青蓝色的鸟。²金井栏:金碧辉煌的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¹看。
译文:美人害怕它受惊吓飞走,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
注释:¹卷帘:卷起窗帘。

  这首诗写青鸟衔葡萄飞来,暂息于金井栏上,居于闺中的美人,怕惊扰它,都不敢卷起帘子仔细观看,诗风清丽。诗中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青鸟衔葡萄”这一奇丽的景象在现实中不容易看到,美人一碰见,马上偷偷地躲在帘后静静窥看,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唯恐吓跑了它。末联刻画美人天真好奇、单纯活泼的性格,细致入微,真实生动。结句把美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惊喜情态慢慢托出,耐人寻味。这是一种映衬手法,从对方的反应中着墨,正面写美人凝神偷看的天真情状,从侧面突出了青鸟的奇丽与迷人。上半首和下半首彼此衬托,诗里的自然美与人的性格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善于摄取生活中的美,通过想象的加工,升华为更高更理想的艺术美。诗中描写了一只青翠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画面的主体显现出一片青翠(冷色 ),背景衬以井栏上耀眼的金黄(热色),色调冷暖对照,笔墨浓淡相宜,给人以静谧秀丽的柔美感。这一形象,优美典丽,活泼动人,跳跃着生命的活力与欢乐,象征着一种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

  法国雕朔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此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并给予艺术的再现。青鸟衔葡萄的形象,新奇美丽,构思巧妙,创造出一个极其优美宁静、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诗味醇美,令人喜爱。

参考资料:
1、 马君骅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南浦(pǔ)¹随花²去,回舟路已迷。
译文:我在南浦跟随着花香泛舟而去,回来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然迷了路。
注释:¹南浦:金陵城南的小河。此诗仅以“南浦”为题,非仅咏南浦也。²随花:随着花香。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¹西。
译文:幽幽的花香找不到是从哪里传来的,天色渐晚,太阳已经落到画桥的西边了。
注释:¹画桥:有彩绘装饰的桥。

nán

wángānshí sòngdài 

nánsuíhuā huízhōu 
ànxiāngchù luòhuàqiáo西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魏帝¹营八极,蚁观一祢(mí)²
译文: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祢衡却把曹操当做虫蚁一样看待。
注释: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¹魏帝:魏武帝曹操。²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黄祖¹斗筲(shāo)²,杀之受恶名。
译文: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注释:¹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²斗筲人:谓小人。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吴江赋鹦鹉¹,落笔超群英。
译文: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注释:¹“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译文: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zhì)(è)¹啄孤凤²,千春³伤我情。
译文: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注释:¹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²孤凤:喻祢衡。³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译文: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¹
译文: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注释:¹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至今芳洲¹上,兰蕙(huì)不忍生。
译文: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注释: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参考资料:
1、 郑国铨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43-344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
斜阳¹照墟落²,穷巷³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
译文:夕阳的余晖洒向村庄,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注释:¹斜阳:一作“斜光”。²墟落:村庄。³穷巷:深巷。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野老¹念牧童²,倚杖³候荆(jīnɡ)(fēi)
译文: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
注释:¹野老:村野老人。²牧童:一作“僮仆”。³倚杖:靠着拐杖。⁴荆扉:柴门。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zhì)(gòu)¹麦苗秀,蚕眠²桑叶稀。
译文:野鸡鸣叫,麦子秀穗,蚕像睡觉了一样,桑叶也变得稀少。
注释:¹雉雊:野鸡鸣叫。²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至 一作:立)
田夫荷(hè)¹锄至²,相见语依依。(至 一作:立)
译文: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
注释:¹荷:肩负的意思。²至:一作“立”。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即此¹羡闲逸,怅(chàng)然吟式微²
译文: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¹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²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墟落:村庄。穷巷:深巷。这两句是说,村庄处处披满夕阳的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的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沒入深巷。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

  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幕,感染了诗人,他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

  “雉雊老苗秀,蚕眠桑叶稀。”雉雊:野鸡鸣叫。这两句是说,野鸡在老田里鸣叫老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也已经很稀少了。

  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老田里的野鸡叫的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的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两句是说,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的吟起《式微》。

  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读完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39-140页 .
2、 王志清.王维诗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80-181

wèichuāntiánjiā

wángwéi tángdài 

xiéyángzhàoluò qióngxiàngniúyángguī  (xiéyángzuò xiéguāng )
lǎoniàntóng zhànghòujīngfēi 
zhìgòumàimiáoxiù cánmiánsāng 
tiánchúzhì xiāngjiàn  (zhìzuò  )
xiànxián chàngrányínshìwē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