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故溪,邻曲未闻难。
草露平平湿,溪云漠漠低。
转山人忽见,分路马多迷。
作客风埃里,难堪听鼓鼙。
清晨出故溪,邻曲未闻难。
草露平平湿,溪云漠漠低。
转山人忽见,分路马多迷。
作客风埃里,难堪听鼓鼙。
姚宽

姚宽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 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春半¹南阳²西,柔桑过村坞(wù)³
译文: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
注释:¹春半:阴历二月。²南阳:地名,古称宛,今河南省南阳市。³村坞:村庄,村落。坞,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pīng)¹垂柳风,点点回塘²雨。
译文: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
注释:¹娉娉:姿态美好的样子。²回塘:曲折的池塘。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suō)¹唱牧牛儿,篱窥(kuī)(qiàn)²女。
译文:披着蓑衣的娉童正在唱歌,竹篱笆内,可窥见那穿着绛黄色裙子的农家女子的倩影。
注释:¹蓑:草制的雨衣。²茜裙:用茜草制作的红色染料印染的裙子。茜,茜草,多年生植物,根黄赤色,可作染料。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半湿解征衫¹,主人馈²鸡黍(shǔ)³
译文: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注释:¹征衫:行途中所穿的衣服。²馈:招待。³鸡黍:指村人准备的丰盛饭菜。

  这是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时,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阳西”中,隐约而至。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着一“过”字,境界全出。“柔桑过村坞”,在动态中,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现在眼前,这就把春天的乡村,点缀得更美了。加之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点,回落塘中,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再看,那农家娉童,披着蓑衣,愉快地唱着歌;竹篱笆内,可窥见那穿着绛黄色裙子的农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松半湿的衣衫,在村里歇脚,村主人热情地用鸡黍招待客人。这首诗,首联、颔联是写村景,颈联、尾联是写村情。其景实,其情真,与诗题是呼应的。

  《村行》的艺术特色,可用轻倩秀艳来总括。《李调元诗话》云:“杜娉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所谓轻倩秀艳,即轻盈巧倩,秀美艳丽。它好像是个风华正茂的女子,秋波流转,含情脉脉,秀而不媚,艳而不淫,风姿婀娜,楚楚动人。

  轻倩秀艳,不仅显示在妇女形象和爱情生活的描写中,也表现在大自然的描绘中。除了《村行》以外,《汉江》、《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寄远》、《柳绝句》、《江南春绝句》等,均以轻倩秀艳见长,又各有其奇特风采。然而,它们与《村行》相比,却缺少那么一点点野趣与农村风味。《村行》一诗,在轻倩秀艳之中,显示出野逸、村朴、真挚、热情。诗人所描绘的柔桑、村坞、垂柳、塘雨、蓑衣、娉童、耕牛、篱笆、村女、主人、鸡黍等,都是美好的田园风光。

  《村行》不是静止的田园画,而是运动着的风光图。从诗题中,就点出了“行”的特色。“行”,带动全篇,连风景也是处于流动之中的。在诗人笔下,春,不是停滞的,也不是笼统地指正、二、三月,而是指农历二月中旬。这时,春天已过去一半,故曰“春半”。这个半字,虽本身不是动词,但诗人却赋予它以动作性,它显示出大好的仲春季节的来临。此外,在诗人笔下,柔桑处处,生机勃勃,但诗人在描绘它的长势时,不用满字,而用“过”字。这个“过”字,既写了柔桑的生长过程之快,又写了柔桑长势之茂盛及其涵盖面之大。此外,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如果说,前面两联是写风景动态美的话,那么,后面两联就是写风情动态美了。放牛娃唱着动听的歌,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从外边可以窥及篱内村女绚丽的衣裙,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征衫半湿,且解且歇,村人好客,馈以鸡黍,给人以味觉上、触觉上的美感。诗人就是如此地善于捕捉刹那间的人物的动态去表现农村的人情美。

  《村行》这首小诗,具有轻柔秀美的特点。它与《商山麻涧》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商山麻涧》中,所写的云光岚彩,柔柔垂柳,滴滴塘雨,秀眉娉童,茜裙女儿,均富于柔和的特质。此外,诗人写竹,则“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写梅,则“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梅》);写鵁鶄,则“静眠依翠竹,暖戏折高荷”(《鵁鶄》);写鹭鸶,则“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鹭鸶》)。这些诗句,与《村行》虽各有特色,但都具有轻倩秀艳之美。

参考资料:
1、 林力.唐诗鉴赏大典:长征出版社,1999:1601-1603

cūnxíng--

chūnbànnányáng西róusāngguòcūn

pīngpīngchuíliǔfēngdiǎndiǎnhuítáng

suōchàngniúérkuīqiànqún

bàn湿shījiězhēngshānzhǔrénkuìshǔ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天末¹海门横北固²,烟中沙岸似西兴³
译文:北固山就像是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晚烟朦胧中的沙岸,犹如杭州的西兴镇。
注释:次韵:犹言步韵,依原诗韵脚而作。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上有金山寺等名胜。原处于长江中,去金山靠船摆渡。至清代因泥沙淤积而与南岸相通。¹天末:犹言天边。²北固:北固山,在镇江东北。三面临江,北望海口,形势险要,故称“北固”。³西兴: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境内,是王安石旧游之地。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已无船舫(fǎng)¹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译文:停泊的船上传出阵阵悠扬的笛声,远处的楼台已被夜色笼罩只看到闪烁的灯火。
注释:¹船舫:指游船。舫,船。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¹
译文: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
注释:¹崩腾:波涛汹涌的样子。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飘然¹欲作乘桴(fú)²计,一到扶桑³恨未能。
译文:突然想乘着木筏轻快出游,去到那扶桑看一看,可惜不能实现。
注释:¹飘然:轻快的样子。²乘桴:乘着木筏。³扶桑:神话中日出的地方。

  诗的首联描写了北固山像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颔联描写了夜色中金山的所闻所见;颈联描写了月夜下的山上松林中;尾联描写了诗人想要乘着木筏去扶桑一游的愿望。此诗通过描绘金山及其周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感慨。全诗对偶精严,章法井然。

  该诗首联横空而来,从远处落笔。遥望北固山,像是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古代北固山距海要比现代近得多,唐、宋以后,大海逐渐东移二三百里,因此诗中称北固为海门是符合当时情况的。金山与北固山遥相对峙,此句正是登山所见,虽写北固山而金山之位置可见。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构成了宏丽阔大的画面,以如此浑厚豪健之笔为起调,遂令境界顿开。“烟中”一句由远而及近,描写眼前景物:晚烟朦胧中的沙岸,犹如杭州萧山境内的西兴镇,相传春秋时越范蠡筑城于此,吴越曾在这里鏖战。这句中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可以想见江水拍岸,波浪翻滚的情形,大大丰富了诗意。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写夜色中金山的所闻所见。金山古代处于江中,至清代才因泥沙淤积而与南岸相连,所以去金山的游客都得靠船摆渡。这句说游船已都停泊不开,但不时从船中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笛声;远处的楼台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只看到闪烁的灯火。这两句一写声,一写光,将夜间宿于金山的见闻生动地记录了下来。镇江扼江南、江北运河入江之口,是繁盛之地,自然是画舫游船、歌台舞榭集中的地方。这两句在写景中表现了市井繁华之状。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来刻画月色和江水: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从起句至此,六句都用对仗,然其对法各不相同,首联以远近虚实为对,海门为远,沙岸为近,北固是实,西兴是虚。颔联以所见与所闻为对,而插入“已无”、“远有”,“犹”、“只”等虚词,令句子音调流美,有唱叹之致。颈联以比喻为对,用了修辞中所谓暗喻的手法,不明言月如碎金,水如崩雪,而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则是由景而生发的感慨,诗人有意宕开一笔,不写景而写情,使结句的意味更深。诗人面对着如此高旷的景色,忽发奇想,欲飘然乘着木筏而去天尽头的扶桑一游。诗人深为眼前的景色所陶醉,真想抛弃世间的一切名缰利锁,遨游于神仙世界,与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相同。然而“恨未能”三字,又令诗境从想象跌回到现实。这两句虽是顺着上文而发的感喟,增加了景色的魅力,然而结合《论语》上“道不行”的说法与诗中“恨未能”一语,约略可见其中也不无深意。

  全诗先阔大之景、实在之景,后虚化之景、近处之景,声色具备,层次井然。格律亦精整,且无“次韵”之作常见的拘谨板滞之病。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250-251页
2、 王兆鹏,黄崇浩编选.王安石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71-72页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chì)¹装侵晓月²,奔策³残星。
译文:拂晓时分我就整理行装准备出发,伴着天上点点残星便扬鞭远行。
注释:易阳:今河北永年县西。¹饬:整顿,整理行装。²侵晓月:即拂晓。与下句的“候残星”相对,二句犹言披星戴月。³奔策:策马疾行。⁴候:迎候。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危阁¹²丹障(zhàng)³,回梁翠屏
译文:道路两旁山峰耸立,层峦叠嶂时时映入眼帘,红色绿色的屏风形的山峰上偶尔有一座楼阁,有一间房屋。
注释:¹危阁:高阁。指阁道。²寻:依附。³丹障:如朱色屏障的山岭。⁴回梁:曲折的桥粱。⁵属:依托。⁶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译文:突然山中云雾缭绕,连树形都看不清楚;再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峰也失去它原来的挺拔之姿,迷迷蒙蒙一片。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复此凉飙(biāo)¹至,空山飞夜萤。
译文:秋风吹起才知夜晚已经悄然降临,只见空山之中,萤火虫飞来飞去。
注释:¹凉飙:一作“商风”,即秋风。

  这首诗布局巧妙,展示出全天的旅行过程,但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注重写景角度的交错变换,从不同时间、不同的光影效果加以描写,因而诗人笔下的景物变幻多端,瑰丽神奇。

  首联通过对出行时天空景色“晓月”、“残星”的描写,突出时间尚早,诗人旅途艰辛,长途跋涉不辞劳苦。“饬装”、“奔策”又把出行动作化、具体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笔势突兀,句法挺拔,不落俗套,气势壮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也是古人所谓的“突起”。因而明代陆时雍评价说:“如此起句,是大家数。”(《古诗镜》)

  颔联从山顶上的“危阁”、“回梁”写起,描写旅途中见到的景色,突出其特点:奇、险。蜀地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被赋予诗人的感受——“危”、“回”,准确而新颖。“丹障”、“翠屏”描绘出山峰的不同形态、不同色彩,表现出诗人新颖独到的写景技巧。

  颈联写诗人透过云雾观景,大树、山峰都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具有隐约朦胧之美。“迷”、“失”写出诗人对山中特有景物的奇妙感受,写景角度的不同,从“云间”、“雾里”观峰看树,突出一种迷离朦胧的状态。

  尾联诗人强调夜色降临,暗示一天的辛苦将告结束。这两句极为巧妙,没有直接道来,而是借凉风的不期而至,诗人才意识到时间已晚,才看到夜萤乱飞。此联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游兴正浓,兴致勃勃,陶醉忘时的情态。行文巧妙,凉飙至、夜萤飞唤起诗人的时间观念,从一个侧面说明诗人已完全沉醉在大自然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此诗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它既有永明体写景生动、锤炼精工的特点,又吸取了魏晋古诗的气骨,是王勃诗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首。

参考资料:
1、 姜剑云.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43-44页

yángzǎo--wáng

chìzhuāngqīnxiǎoyuèbēnhòucánxīngwēixúndānzhànghuíliángshǔcuìpíng

yúnjiānshùyǐngshīfēngxíngliángbiāozhìkōngshānfēiyíng

有贵介公子,生王谢家,冰玉其身,委身糟丘,度越醉乡。一日,谓刘子曰:“曲蘖之盛,弃土相似,酿海为酒。他人视之,以为酒耳。吾门如市,吾心如水。独不见吾厅事之南,岂亦吾之胸次哉?矮屋数间,琴书罢陈。日出内其有余闲,散疲苶于一伸。摩挲手植之竹,枝叶蔚然其色青。此非管库之主人乎?其实超众人而独醒。”
有贵介¹公子,生王谢²家,冰玉³其身,委身糟丘,度越醉乡。一其,谓刘子曰:“曲蘖(niè)之盛,弃土相似,酿海为酒。他人视之,以为酒耳。吾门如市,吾心如水。独不见吾厅事之南,岂亦吾之胸次哉?矮屋数间,琴书罢陈。其出内其有余闲,散疲苶于一伸。摩挲(suō)手植之竹,枝叶蔚然其色青。此非管库之主人乎?其实超众人而独醒。”
译文:有位世族公子,出身高贵,清白自守。出入于糟丘,沉湎于醉乡。一天,他对刘过说:“我家酒糟多如尘土,酒池大如海,他人叹为观止。谁知我虽门庭若市,心却静如清水。我家南侧有矮屋数间,内有琴书。可以在闲暇之时,消除疲劳。我又喜欢在房前屋后竹间徘徊,去抚摩那一片青绿。这难道不成了管家之人了吗?其实是超众人而独醒。”
注释:¹贵介:尊贵之意。²王谢:高门世族的代称。³冰玉:比喻高贵皎洁。⁴糟丘:酒糟堆成的小丘。⁵醉乡:指醉中的境界。⁶曲蘖:酒母,指酒,一说指好酒。⁷厅事:私宅的堂屋称厅事。⁸摩挲:抚养,抚摸。
刘子曰:“公子不饮,何有于醉?醉犹不知,醒为何谓?若我者,盖尝从事于此矣。少而桑蓬,有志四方。东上会稽,南窥衡湘,西登岷峨之颠,北游烂漫乎荆襄。悠悠风尘,随举子以自鸣。上皇帝之书,客诸侯之门。发《鸿宝》之秘藏,瑰乎雄辞而伟文。得不逾于一言,放之如万马之骏奔。半生江湖,流落龃龉。追前修兮不逮,途益远而日暮。始寄于酒以自适,终能酕醄而涉其趣。操卮执瓢,拍浮酒船。痛饮而谈《离骚》,白眼仰卧而看天。虽然,此特其大凡尔。有时坠车,眼花落井。颠倒乎衣裳,弁峨侧而不整。每事尽废,违昏而莫省。人犹曰:‘是其酩酊者然也。’至于起舞捋须,不逊骂坐,芥视天下之士;以二豪为螟蛉与蜾赢,兆谤稔怒,或贾奇祸,矧又欲多酌我耶?今者不然,我非故吾。觉非其未远,扫习气于一除。厌饮杯酒,与瓶罂而日疏。清明宛在其躬,泰宇定而室虚。臂犹醯酸出鸡,莲生于泥;粪壤积而菌芝,疾驱于通道大都而去其蒺藜。当如是也,岂不甚奇矣哉!夫以易为乐者由于险,以常为乐者本于变,是故汩没于垦非者,始知真是;出人于善恶者,始认真善。今公子富贵出于襁褓,诗书起于门阀,颉颃六馆,世袭科甲,游戏官箴,严以自律。所谓不颣之珠、无瑕之璧,又何用判醒醉于二物?”
刘子曰:“公子不饮,何有于醉?醉犹不知,醒为何谓?若我者,盖尝从事于此矣。少而桑蓬,有志四方。东上会(kuài)(jī)¹,南窥衡湘²,西登岷(mín)(é)³之颠,北游烂漫乎荆襄。悠悠风尘,随举子以自鸣。上皇帝之书,客诸侯之门。发《鸿宝》之秘藏,瑰乎雄辞而伟文。得不逾于一言,放之如万马之骏奔。半生江湖,流落龃(jǔ)(yǔ)。追前修兮不逮,途益远而其暮。始寄于酒以自适,终能酕(máo)(táo)而涉其趣。操卮(zhī)执瓢,拍浮酒船。痛饮而谈《离骚》,白眼仰卧而看天。虽然,此特其大凡尔。有时坠车,眼花落井。颠倒乎衣裳,弁(biàn)¹⁰峨侧而不整。每事尽废,违昏而莫省。人犹曰:‘是其酩(mǐng)(dǐng)¹¹者然也。’至于起舞捋(lǚ)¹²,不逊骂坐,芥视天下之士;以二豪¹³为螟(míng)(líng)¹⁴与蜾(guǒ)¹⁵,兆谤稔(rěn)怒,或贾奇祸,矧(shěn)又欲多酌我耶?今者不然,我非故吾。觉非其未远,扫习气于一除。厌饮杯酒,与瓶罂而其疏。清明宛在其躬,泰宇定而室虚。臂犹醯(xī)酸出鸡¹⁶,莲生于泥;粪壤积而菌芝,疾驱于通道大都而去其蒺藜。当如是也,岂不甚奇矣哉!夫以易为乐者由于险,以常为乐者本于变,是故汩没于垦非者,始知真是;出人于善恶者,始认真善。今公子富贵出于襁褓,诗书起于门阀,颉(xié)(háng)六馆¹⁷,世袭科甲,游戏官箴,严以自律。所谓不颣之珠、无瑕之璧,又何用判醒醉于二物?”
译文:刘过说:“公子不饮酒,知道什么是醉,什么是醒?若论醒醉,我才是过来人。我在少壮时,即心系天下,志在四方。曾东上会稽、南窥衡湘、西登岷峨之顶峰,北游繁荣昌盛的荆襄。乾坤之大,任随我等士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上书皇帝,作诸侯的幕僚,阐发《鸿宝》的奥秘,雄辞伟文,实在瑰丽。无一句脱离常轨。言出如万马骏奔。流浪江湖,半生坎坷。追踪前贤,力有不逮,路途遥远,痛感老之将至。于是寄情于酒,以解胸中之块垒。有时醺醺大醉,执杯把盏,拍浮酒船,痛饮而谈《离骚》,白眼仰卧而看天。虽然这样,这仅仅是大概情况。有时坠车,眼花落井,衣裳颠倒,冠斜不整。每每做事都不成,迷惑昏乱而不能省悟。甚或起舞捋须,辱骂同坐,视天下之士如草芥,以权豪为螟蛉和蜾赢,招谤结怨,致遭奇祸。情况如此,我又何必贪杯?今日之我,已非旧我。深知往日之迷途未远,决心扫除嗜酒成癖的积习。于是神朗气清,明敏依旧,神稳心静。犹如肉腐来蝇、醋酸生虫,荷出污泥;粪壤堆集而菌生,通都大道不生荆蒺。当处于这种心境时,难道不是太奇怪了吗?贪图平静生活的人,多半是走过险路的人;喜欢安定的人,多半是经历过变乱的人。由此可知:沉没于是非场中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正确;出入于善恶之地的人,才是真正知道什么是善良。公子从小生于富贵之家,诗书门第,曾求学于六馆,金榜自然题名,视做官如游戏,又能严于律己。真是无疵之珠,无瑕之璧。又何必苦苦判别什么是醒,什么是醉呢?”
注释:¹会稽:山名,在今绍兴境内。²衡湘:即衡山和湘水,二者均在湖南境内。³岷峨:即岷山和峨眉山,二者均在四川竟内。⁴荆襄:均为地名。都在湖北境内。⁵举子:旧时对读书人的通称。⁶龃龉:牙齿参差不齐。比喻抵触、不合。⁷前修:古代有品德的人。⁸酕醄:大醉貌。⁹操卮执瓢:手举动酒杯。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瓢,用葫芦做的舀水器具。¹⁰弁:帽子。¹¹酩酊:大醉。¹²捋须:抚摸自己的胡须。¹³二豪:本指桑上小青虫与蜘蛛。¹⁴螟蛉:幼小的蛾虫。¹⁵蜾赢:细腰蜂。¹⁶醯酸出鸡:醋弄常酸竟生出小飞虫。醯,醋。鸡,蜹,一种小飞虫。¹⁷六馆:按唐代学制,国子监下设六馆:国予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
公子闻而笑曰:“夫无伦者醉之语,有味者醒之说。先生舌虽澜翻而言有条理,胸次磊落而论不讹杂。子固以我为未知醒之境界,我亦以子为强为醉之分别。”
公子闻而笑曰:“夫无伦者醉之语,有味者醒之说。先生舌虽澜翻而言有条理,胸次磊落而论不讹杂。子固以我为未知醒之境界,我亦以子为强为醉之分别。”
译文:公子听了笑着说:“语无伦次是醉语;话中有味是醒语。先生语如波澜,而言之有理;胸怀磊落,而妙语成章。你固然以我为不知醒之境界,我看你倒是强为醉做辩解。”
于是取酒对酌,清夜深沉,拨活火兮再红,烛花灿兮荧荧。淡乎相对而忘言,不知其孰为醉而孰为醒。
于是取酒对酌,清夜深沉,拨活火兮再红,烛花灿兮荧荧。淡乎相对而忘言,不知其孰为醉而孰为醒。
译文:于是取酒对饮,清夜深沉,炉火熊熊,烛光明灭。二人淡然相对,得意而忘言,且不知谁为醉而谁为醒。

  这篇赋先写贵介公子的自以为清醒,在叙述作者的生平和志向,然后写贵介公子对作者醉酒独醒的不完全赞同,最后写二人淡然相对,不知谁醉谁醒。全赋议论纵横而不板滞,描写生动而富于形象,句式以短句为主,长句与短句、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然。

  作者在赋中写道,贵介公子以冰玉之身委于糟丘,度越醉乡。没有丝毫现实生活的砥砺,却自诩“吾门如市,吾心如水”,过着悠然自得、从容闲适的生活,自以为清醒得很、清高得很。而作者作为一位爱国者、一位狂士,一生奔波,却累遭困踬,饱尝辛酸而不得不醉。他“少而桑蓬,有志四方。东上会稽,南窥衡湘,西登岷峨之巅,北游烂漫乎荆襄。悠悠风尘,随举子以自呜。上皇帝之书,客诸侯之门……半生江湖,流落龃龉。”在这种日暮穷途的状况下, 才 “始寄于酒以自适”,不得不醉。至于“痛饮而谈《离骚》,白眼仰卧而看天”,“起舞捋须,不逊骂坐,芥视天下之士”等等行为,乃是在黑暗现实中知音难觅、理想难达的愤懑的抒发。其后的“汩没于是非者始真是;出入于善恶者始真善”数语,尤为作者深刻的经验之谈。最后贵介公子对作者的醉酒独醒,虽不能完全赞同,却不得不承认“先生舌虽澜翻而言有条理,胸次磊落而论不讹杂”。于是二人又取酒对酌,开怀畅饮,及至相对言志,不知其孰为醉,孰为醒。

  全赋议论纵横而不板滞,描写生动而富于形象,把叙事和议论,抒情和言志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求任杳然,隐游难忍的矛盾心情,指明那些自诩清醒的贵胄子弟实则处于昏醉糊涂之中。句式以短句为主,长句与短句、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然,达到了说理抒情的极致。写法上明显地受苏轼《前赤壁赋》的影响,体现了宋文议论化的倾向。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 主编. 历代赋评注 6 宋金元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452-458
2、 巨才 选编.辞赋一百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218-219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谁翻乐府¹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xiāo)
译文: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注释:¹翻乐府:指填词。翻,按曲调作歌词。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知何事萦(yíng)怀抱¹,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²
译文: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注释:¹萦怀抱:萦绕在心。²谢桥:谢娘桥。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纳兰的词中有一部分爱情词很朦胧,又无本事可寻,所以很难确定其所指。这首词便是这样。从词里所描写的情景来看,很像是对一位情人的深深怀念。通篇表达了一种百无聊赖的意绪。此阕《采桑子》无一字绮词艳语,而当中哀艳凄婉处又动人心魄,明说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也止是灯花而已?不是不知也事萦怀抱,而是知道也无能为力。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会今生今世意难平?纳兰容若这样深情的男子,哀伤如雪花,漫天飞舞不加节制,悼亡之作苏子之后有纳兰,可是容若之后谁还能做悼亡的凄凉曲?嫁了这样的男人不要想着白头到老,因为情深天也妒,注定要及早谢幕留爱情佳话来让人怀念。

  上阕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耳听着风声、雨声和着凄凉乐曲声的氛围与寂寞难耐的心情;

  下阕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词情凄惋徘恻,哀怨动人。下阕紧承上片“瘦尽灯花又一宵”,扣住彻夜未眠,进一步诉说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绪:“不知也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不知道也事萦绕心怀?清醒时意兴阑珊;沉醉也难掩愁情。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那个人始终忘不掉。

  晏小山《鹧鸪天》词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句,不知是也因缘,连一贯严谨的理学家程颐都拜倒其冶艳之下,极之赞许。容若此处更翻小山语意:“梦也也曾到谢桥?”纵能入梦,就真能如愿到访谢桥,与伊人重聚吗?相较于小山的梦魂自由不羁能踏杨花与伊人欢会的洒然,容若的孤苦凄凉斑然若现,以此句结全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整首词以清婉笔调写相思,相思也仿佛临风而动,萦人怀抱。风也萧萧,雨过天晴也萧萧,醒也无聊,醉也无聊,又是凄凉又是缠绵,并非雕琢之语。灯光瘦尽亦是人神伤消瘦,一字镂尽风神,尽得其妙。

参考资料:
1、 梦远主编,方鸣出版.纳兰词全解: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134

cǎisāng ·shuífānyuèliáng

lánxìng qīngdài 

shuífānyuèliáng fēngxiāoxiāo xiāoxiāo shòujìndēnghuāyòuxiāo 
zhīshìyínghuái怀bào xǐngliáo zuìliáo mèngcéngdàoxièq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