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荡馀暑,小雨结离愁。
行人向西去,江水自东流。
我趁孤船归,回肠车万周。
假寐桨声中,清梦何悠悠。
恍若传两翼,飘然得浮游。
仙风入山骨,佳气遮林丘。
尘外人物古,云间楼殿幽。
自念此何许,而容区中囚。
旁有老人笑,谓予失初谋。
贪前慕垂饵,遂为香所钩。
今兹穷瘁身,抱病炎荒陬。
终岁骨肉念,百年离合忧。
俛默事迎送,嗟嗟亦良羞。
予欲从之拜,江波拍船头,
危坐记傥恍,熏心省愆尤。
玉玷容可磨,水跌那许收。
新寒荡馀暑,小雨结离愁。
行人向西去,江水自东流。
我趁孤船归,回肠车万周。
假寐桨声中,清梦何悠悠。
恍若传两翼,飘然得浮游。
仙风入山骨,佳气遮林丘。
尘外人物古,云间楼殿幽。
自念此何许,而容区中囚。
旁有老人笑,谓予失初谋。
贪前慕垂饵,遂为香所钩。
今兹穷瘁身,抱病炎荒陬。
终岁骨肉念,百年离合忧。
俛默事迎送,嗟嗟亦良羞。
予欲从之拜,江波拍船头,
危坐记傥恍,熏心省愆尤。
玉玷容可磨,水跌那许收。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5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莞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
莞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
译文:花园的围墙曲曲折折,柳树在昏暗的夜色中若隐若现,人静山空,小窗内射出一盏孤灯的亮光。
注释:湖上:杭州西湖。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yè)¹入西陵。
译文:池塘里荷叶像云彩一样弥满并送来阵阵清香,一只小船摇曳着,乘着夜色驰向萧山方向。
注释:¹摇曳:轻轻地摆荡。

shàngyǒng ·jiǔ

jiāngkuí sòngdài 

wǎnqiángliǔmíngmíng rénjìngshānkōngjiàndēng 
yúnxiāngduàn xiǎochuányáo西líng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¹冲。
译文:月夜,装载着明月清光的船在水上飘浮,好像沉浸在虚空中一样。平静澄澈的江水,散发着秋夜逼人的寒气。
注释:¹夜气:夜间的清凉之气。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夜摇曳(yè)橹声中。
译文:我的诗兴在浮沉的帆影中起伏,梦魂恍惚在不定的橹声中动荡。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liǎo)¹风。
译文:碧潭水中静静地映照出天上星辰,蓼草风声伴随着鸿雁悲鸣。
注释:¹红蓼: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译文:古来停船靠岸的地方闪耀着几点渔家灯火,梧桐叶上坠落下来的露珠滴在断桥上。

huángyánzhōuzhōng

dài sòngdài 

mǎnchuánmíngyuèjìnkōng 绿shuǐhénchōng 
shīchénqiángyǐng mènghúnyáoshēngzhōng 
xīngchénlěngluòtánshuǐ hóng鸿yànbēimínghōngliǎofēng 
shùdiǎndēngàn duànqiáochuítóng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侠客¹重周游²,金鞭控³紫骝(liú)
译文:抑强扶弱的侠客喜欢四处游历,手持金鞭驾驭紫骝骏马在驰骋。
注释:紫骝马: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紫骝,古书记载的骏马名,又名枣骝。¹侠客:古代称那些急人危难,抑强扶弱的人为侠客。²重周游:喜欢四处游历。控³:驾驭。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蛇弓¹白羽箭²,鹤辔(pèi)³赤茸秋
译文:猿臂拉动蛇弓搭上白羽箭,鹤羽般的缰绳扬起红色的秋带。
注释:¹蛇弓:形状弯曲如蛇的弓。²白羽箭:用白色羽毛做箭羽的箭。³鹤辔:白色的缰绳。鹤,色白如鹤羽。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⁴赤茸秋:红色的秋带。茸,同“绒”。秋,络于马股后的革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发迹¹来南海²,长鸣向北州³
译文:为建功立业来到南部边疆,放声长啸奔向北部边地斩杀敌寇。
注释:¹发迹:指建功立业。²南海:泛指南部边疆。³北州:泛指北部边地。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匈奴¹今未灭,画地²取封侯。
译文:如今国家边境有敌人骚扰,正是立功求裂地封侯的好时候。
注释:¹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散居于大汉南北,过游牧生活,精于骑射。两汉时期经常侵扰汉朝边地,构成汉朝的主要边患。²画地:划分土地,又称裂地。古代划分土地以封爵,故称“画地取封侯”。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骑着紫骝马即将奔赴战场参加征战并热烈期盼得到君王封侯加禄的“侠客”形象,表现了当时少见的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与理想,寄托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前四句描写侠客以及骏马的英武形象,后四句转而抒发侠客的豪情壮志。全诗一气呵成,笔力雄健,气势轩昂, 风格豪放。

  一二句写“侠客”骑着紫骝马,再次来到此地。一个“重”字,暗示了战争的再次发生,也暗含“侠客”报效祖国的激情。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侠客”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他手中的马鞭以及胯下的紫骝马,借此烘托“侠客”;“金鞭控紫骝”句中的“控”字,非常形象,凸显了“侠客”强壮有力及其杀敌信心,也写出了紫骝马的高大威猛。

  三四句继续用烘托的手法,进一步刻画“侠客”形象。首先描写了“侠客”身上的武器——蛇弓和白羽箭。“白羽箭”是用典。《北史·突厥传》载:“(隋炀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赐射匮,因谓之曰:‘此事宜速,使急如箭也。’”由此可知,这“白羽箭”不仅是武器,也说明了当时紧张的局势。接着描写紫骝马身上的装饰——白色的缰绳和毛茸茸的红色佩带,真可谓是好马配好鞍。

  五六句是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由一、二联对紫骝马等的描写,过渡到尾联的抒情。从字面上看,写的是紫骝马,实则交代了“侠客”的来历以及他的目的地。“长鸣向北州”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紫骝马朝着北州悲鸣,虚写“侠客”之悲;同时,照应首句“重周游”,也说明了“侠客”“重周游”的原因。“向北州”的原因是“北州”被匈奴占领,同胞在其他民族的欺压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侠客”的豪情壮志,表明“侠客”此行的目的:报效国家,封侯授爵。“匈奴今未灭”上承“长鸣向北州”句,交代了“长鸣”之因,也照应了首句“侠客重周游”。诗句写出了侠客的侠情侠气,同时也掺杂着作者自身的生活现实和个人理想。

参考资料:
1、 张 旭.杨炯诗文研究[D].河北大学.2013
湖口人李正臣蓄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湖口¹人李正臣蓄(xù)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líng)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²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³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注释:九华:山名,在池州青阳县,旧名九子山,李白改其名为九华山。山上有九峰。¹湖口:即今江西湖口,旧属九江府,地在鄱阳湖之口,为湖水河流的要冲,所以得名。²仇池石:苏轼在扬州所蓄异石,苏轼有《双石》诗,其小引说:“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往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他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这就是仇池石的由来。³壶:神仙壶公之壶。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清溪电转¹失云峰²,梦里犹惊翠扫空³
译文:溪流弯曲蛇形如同闪电,转眼两岸云峰已消失在后面,我惊叹山水如此秀美,连梦中也是这山水。
注释:¹电转:形容水道转过之快。²云峰:指壶中九华石。³翠扫空:也指九华石。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五岭¹莫愁千嶂(zhàng)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译文:不要为南贬五岭千嶂而发愁,盆景中有玲珑剔透的九峰足尽奇观,如悬挂的仙壶,别有洞天。
注释:¹五岭:在两广,云贵一带。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译文:石盆里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势的下落,美景层出,犹如明亮的小窗洞开八面。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¹
译文:想到我蓄有仇池石两丸,放入盆景总觉得尚太孤单,我欲用百金买这玲珑剔透之石。
注释:¹碧玲珑:也指九华石。

  这首诗首联将南迁旅途写成一次美妙的游历。颔联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神往。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这首诗有高视人间、洒然超脱的气度,有虚无缥缈、优美神奇的意境,有玲珑宛转、层层显现的结构。

  首联诗人从实际生活、从大处远处落墨。清清的溪流,斗折蛇行,迅转如电,舟行疾速,岸上入云的诸峰很快在眼中消失了。而诗人爱山之情,梦寐不忘,在梦中仍时时看见那苍翠横空的山色,为之惊叹。二句想象飞越,感情浓烈。苏轼此次南迁,自陈留以下沿汴河、泗水舟行,过扬州,越长江泊金陵,背离中原,远至南荒,“兄弟俱窜,家属流离”,其心情是凄苦的。诗中通过景物描写,透露了对中原山水的依恋之情。

  颔联承接上文借山之意,一气旋转而下:“五岭莫愁千嶂外,丸华今在一壶中。”微露主旨,点醒题目。言“莫愁”,正见五岭千嶂之外之可愁;说“莫愁”,是由于“九华今在一壶中”,足以稍慰迁客寂寞之情。强作欢颜,聊以自慰,露中有含,透中有皱,最是抒情上乘。苏轼以六十高龄,万里投荒,其愁苦是深重的,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痛苦直白地倾吐出来,他轻轻地提出“莫愁”二字,从反面着笔,而这小小拳石,竟成了诗人此际的唯一安慰,则其心中的空虚、孤苦,不言而喻。诗句表现出一个老年诗人面对着这小小盆景、一往情深的孤苦形象。“一壶中”的“壶”,不过是盛放山石的盆盂之类,但由于“壶中”二字在文学上的传统用法,却给人带来一种灵异之感。《神仙传》说:一个叫壶公的人,“常悬一壶空屋上”,每天“日入之后”,他就“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只有一个叫费长房的有道术的人能看见他,“知其非凡人也”。赵次公注解说:“壶公之壶也,中别有天地山川,故云耳。”有此二字,便把现实山石仙境化了,并为下文“天池水”、“玉女窗”作好准备,把读者带入一个虚无飘渺的神仙世界。

  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层层见”言山石的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显现出来。“处处通”,写山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的特点。“天池”只是泛指天上之池,不必坐实去找它在什么地方,旧注拘泥于出处,或说在青城,或说在庐山,或说在皖山,这是不必要的。“玉女窗”是文学上常用的典故,李商隐诗中“玉女窗虚五夜风”是其例,用“天池水”、“玉女窗”构成一个优美的、惝恍迷离的仙境情调,诗人的想象力是十分活跃的。

  尾联说的是诗人欲买之意。这个仇池石是苏轼心爱之物,他称之为“希代之宝”。为了它,曾和王晋卿一起写了好几首诗,讨论以石易画问题,传为艺林佳话。这里“太孤绝”三字,和前面第三句“千嶂外”一层映带生情,使全诗内在的抒情脉络贯串一气,萦拂有致,再一次抒写了诗人的孤愤之情。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450-452
2、 陶文鹏编著.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09月:353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三度为郎¹便白头²,一从出守³五经秋
译文: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
注释:¹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²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³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⁴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莫言¹圣主长不用,其那(nuó)²苍生应未休³
译文: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
注释:¹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那:奈何的合音,对 ......怎么办。³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译文: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¹满耳。
译文: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注释:¹空:徒然。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平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318-320

shěbēiqiūyǒu怀huáiliǎngshěngjiùyóuchéngzhōngzhūgōng--céncān

sānwèiláng便biànbáitóucóngchūshǒujīngqiū

yánshèngzhǔzhǎngyòngcāngshēngyīngwèixiū

rénjiānsuìyuèliúshuǐshěqiūfēngjīnyòu

zhīxīnshìxiàngshuílùnjiāngshàngchánmíngkōngmǎněr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