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读劝农章,扶杖兴言意味长。
但愿门前少呼唤,自然工力到耕桑。
老人听读劝农章,扶杖兴言意味长。
但愿门前少呼唤,自然工力到耕桑。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5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万里人南去,三春¹(yàn)北飞。
译文:我被贬谪到万里之外、险恶湿热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大雁正朝北飞去。
注释:¹南中:指岭南地区。¹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不知何岁月¹,得与尔²同归³
译文: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¹岁月:年月。泛指时间。²尔:你。一作“汝”。³同归:一同返回。

  因为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加上本来他是颇受宠幸的,痛苦无疑更甚。所以,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归,寻其自由安乐之所,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其间旅途的坎坷,虫兽的侵袭,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乐园,乃随性而动;而自己作为万物之灵长,却沦落偏僻的异地,身不由己,无可奈何。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两句写人见归雁而自然生归家之情。诗人此时身处南中,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也不禁动了归乡这个念头: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实难卜知。盖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绝望的苦痛、负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诗中作者把无情的大雁当作可以告语的知己,向它们倾诉自己的情怀,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这里表现了一个“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疲惫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独行,凝望那北归的群雁逐渐消失在远方,他的心也随之很沉很沉地堕了下去。值得庆幸的是,韦承庆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继续做官,兼修国史,颇受唐中宗称善,官至黄门侍郎而卒,可谓善终。大概从这次贬谪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种人生的教训的,加强了个人品行的修养。宋之问有一首诗《题大庾岭北驿》,和这首诗比较相似,其前四句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在人雁对比中,写思家之情。但宋之问终未能从贬所归来,唐玄宗时竟被赐死。大概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太差,先谄事张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贡举时,竟然收取贿赂,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时人的公愤,连皇帝也讨厌他,于是把他赐死了事。反映在诗歌里,韦承庆的贬谪思归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深得后世诗论家的好评。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1-42

nánzhōngyǒngyànshī--wéichéngqìng

wànrénnánsānchūnyànběifēi

zhīsuìyuèěrtóngguī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fén)¹。既祭,行游介山²,回³安邑(yì),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zhì)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wǎng),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译文:汉成帝元延二年农历三月,皇上准备祭地神,于是率领群臣渡过黄河,奔赴汾阴县。祭祀完毕后,一路上游历了臣山,绕过安邑县,瞻望龙门山,游览了盐池,登上了历山。当登上了历山,就可以看到八方荒远之地,寻觅到殷、周的遗址,自然就追思昔时唐尧、虞舜的风尚。而扬雄以为与其仰慕古时的善美风俗,不如自己去建立一种好的风尚,于是回来后就向皇上进献《河东赋》以为讽劝,这篇赋的文辞是:
注释:¹汾阴: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²介山:在汾阴东北,即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的孤山。³回:绕过。⁴安邑:在山西省今夏县西北。⁵龙门:山名。在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间的黄河上。⁶盐池:在山西省今夏县南。⁷历观:历山,在今山西省运城市。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饮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
伊年暮春,将瘗(yì)¹后土,礼灵祇(qí),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tuí)祉,饮若神明者,盛哉铄(shuò)²乎,越不可载已!
译文:这一年的农历三月,将要祭地神,祈求神赐福苍生,就赴京师长安之东的汾阴县去朝拜,借此机会留下一件大的功业和不朽的名声,创造祥和的环境,让神降下福泽,而这项活动中敬顺神明之事十分盛美,无法全部记载下来。
注释:¹瘗:埋物祭地。²铄:美也。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张燿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旓。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拂,神腾鬼趡;千乘霆乱,万骑屈桥,嘻嘻旭旭,天地稠㟼。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跖魂负沴;河灵矍踢,爪华蹈襄。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灵祇既乡,五位时叙,絪缊玄黄,将绍厥后。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yú),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¹,掉奔星之流旃(zhān)²,彏(jué)天狼之威弧³。张燿日之玄旄(máo),扬左纛(dào),被云旓(shāo)。奋电鞭,骖(cān)雷辎(zī),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biāo)拂,神腾鬼趡(cuǐ)¹⁰;千乘霆乱,万骑屈(jué)¹¹,嘻嘻旭旭¹²,天地稠(chóu)(áo)。簸(bǒ)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¹³下詟(zhé),跖(zhí)魂负沴(lì)¹⁴;河灵¹⁵(jué)¹⁶,爪¹⁷华¹⁸蹈襄¹⁹。遂臻(zhēn)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灵祇既乡,五位²⁰时叙,絪(yīn)(yūn)玄黄,将绍厥后。
译文:当时皇上命令众臣统一穿戴礼法规定的服饰,准备好天子的车辆,就乘着以翠羽装饰的凤形车,那是用六匹马拉着的非常迅疾的车,挥动着绘有流星的曲柄旗,还有绘有天狼星、弧星的旗帜。张开泛着阳光的黑旗,皇车左边作装饰的彝牛尾或雉尾随风荡起,旌旗下边绣着云纹的飘带也飞舞起来。扬起闪电一般的鞭子,以三匹马拉着有帷盖的大车。敲响大钟,扛起五色旗。让羲和为天子驾车,让颜伦侍奉于车右。车像旋风一般驰过,如神鬼一般来去无踪。成千辆车子如雷鸣般轰隆隆奔驶,上万匹马昂首前进,尽管骑手们都怡然自得,然而已被震得天摇地动,简直要使丘山动荡,泾渭之水沸扬。使传说中的秦神恐惧起来,魂跳出水中,躲在水边的高地旁,河神受到惊动,一掌搭着华山,一足踩着襄山,就这样到达汾阴的行宫。当时四周静谧,众人恭恭敬敬,行步稳重。当神灵享受了祭献,五方之神都在相应的位置,这时显现出一股阴阳协和的天地之气。
注释:¹先景之乘:跑在影子前的车。²旃: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³彏天狼之威弧:天狼,星名。弧,即弧矢星官名,属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其中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故有此名。⁴云旓:绣着云纹的飘带。旓,旌旗上的飘带。⁵奋电鞭:扬起闪电一般的鞭子。⁶骖雷辎:以三匹马拉着有帷盖的大车。辎,有帷盖、可载重的车。⁷五旗:五色之旗。⁸羲和:羲氏、和氏,传说是唐虞时掌管天地四时之官。⁹颜伦:古代善御者。¹⁰趡:奔跑。¹¹屈桥:形容壮捷,昂首前进。¹²嘻嘻旭旭:形容自得。¹³秦神:传说秦文公时有个怪物化入丰水,被称为神。¹⁴跖魂负沴:魂跳出水中,躲在水边的高地旁。跖,跳跃。沴,原指水流不畅,引申为阻挡水的高地。¹⁵河灵:河神。¹⁶矍踢:形容受到惊动。¹⁷爪:古“掌”字。¹⁸华:华山。¹⁹襄:襄山,《汉书》作“衰”,但“蹈襄”与“矍踢”协韵,所以“衰”字不确。²⁰五位:五方之神。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于豁渎兮,播九河于东濒。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宁。汩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垓下与彭城。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崝。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泛沛以丰隆。叱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参天地而独立兮,廓汤汤其亡双。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乎介山。嗟文公¹而愍(mǐn)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²于豁渎(dú)³兮,播九河于东濒。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瞰(kàn)帝唐之嵩高兮,眽(mò)隆周之大宁。汩(gǔ)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nì)(gāi)与彭城。濊(huì)南巢之坎坷兮,易豳(bīn)(qí)¹⁰之夷平。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yáo)(zhēng )。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wěng)泛沛以丰隆。叱(chì)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参天地而独立兮,廓汤汤其亡双。
译文:这时天子缓缓步行,四处游览,悠然自得,观看臣山。于是就嗟叹晋文公奖赏功臣而怜悯臣子推,又觉得大禹治水时凿通龙门山十分辛勤,他疏通河道,分流洪水,把分散的黄河九道的水都引到东海之滨。接着登上历山向远处嘹望,姑且漫游往来。很高兴地看到古代留下的好风尚,在这虞舜耕作过的地方游玩。再远望唐尧的高大形象,并注视昌盛的周王朝所出现的太平岁月。真是越向前越留恋而舍不得离去,又斜视项羽兵败的垓下与他曾建都的彭城。看到了夏桀的流放地南巢荒芜而坎坷不平,也高兴地看到周王朝的发祥地豳地与岐山十分平坦。乘着翠龙马而过了黄河,登上了高峻的华山。云朵涌起而来相迎,雨露淅淅沥沥地向下降,云层聚集,四周寂寞清泠,幽暗不明,云神布起了浓厚的乌云。在此呵叱风神向南向北,还吆喝雨神向东向西,皇上与天地三者相等而独立于世,在这空阔旷大中是独一无二的。
注释:¹文公: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²沈灾:洪水。³渎:江、河、淮、济四渎。⁴九河:古人将黄河自孟津以下分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九道。⁵眽:视。⁶垓下:项羽失败处,在今安徽省灵璧市东南。⁷彭城:项羽之都,今江苏省徐州市。⁸南巢:汤放逐桀之处。⁹豳: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东北。¹⁰岐: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建乾坤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逾于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建乾坤¹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丽钩芒与骖蓐(rù)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逾于穆之缉熙²兮,过《清庙》之雝(yōng)雝;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既发轫(rèn)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
译文: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归来,再包容整个中华民族史中的汉王朝,那么前人又哪里够得上与汉王朝比功业。从“乾”、“坤”二卦得吉兆,亦获得“乾”的六爻全部吉兆。让东方之神与西方之神并驾拉车,让玄冥与祝融也陪着拉车。勉励众神领先开路,发扬六经的精义,用以颂扬帝业的伟大。汉王朝的功德已超过了昌盛的周王朝,超越了五帝在远古年代的业绩,追随着上古三皇的崇高功绩。既然我们已经在这平坦的道路上启动车子,有谁说路远而不能跟上?
注释:¹乾坤:《周易》中的两卦名。²缉熙:光明。

  《河东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是作者“四大赋”之一。此赋先写赴祭的壮观,再叙汉成帝的游历,最后才通过夸赞大汉圣皇丰功伟业而勉励汉成帝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向唐尧虞舜学习。全赋虽较短,但与“四大赋”其余三赋一样用意曲折而铺陈委婉。

  此赋篇幅虽短而结构极有层次,正文前的序曲为叙述而用长短自如的散体,委婉地指出了汉成帝到汾阴的目的。正文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天子帅群臣,仪队威盛而庞大,前往汾阴宫,极尽夸张之能事,显出大汉天子之威灵,以描写带出叙述,其句法本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而尤为谐整,读之如见一路逶迤情状。

  第二、三部分为抒情而借用骚体,颇有一唱三叹之致。其中,第二部分写汉天子浮游周览,役使群神,观览古圣帝王的遗迹而发为嗟叹,而“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跖魂负沴;河灵矍踢,爪华蹈襄”数句铸词奇崛,遂成模式,时地人物,无施不可。

  第三部分就汉天子归来,极力赞颂汉德广大,以为前古未有,尧舜禹汤周皆不在话下,直可追蹑三皇,希踪五帝,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汉代的隆盛和士大夫的自豪与信心。

  全赋变飘缈沉郁为欣然欢快,以喜悦之情怀古,已非汉成帝出行和祭祀前后的壮观场面的直接再现,显示了远古帝王的行为及其治理下层的社会局面,而又无形中虚化了成帝的心境,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了汉成帝对唐尧、虞舜风习的向往,勉励汉成帝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向唐尧虞舜学习。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2 汉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254-263
2、 别山.汉赋五大家.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年:104-105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南枝¹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²³些。
译文:早春时节,南面朝阳的梅枝才开了两三朵花,正好又下了一场雪,我在月下雪地里体味梅花散发的清香味,赏玩梅花洁白的颜色。
注释:¹南枝:向南的梅枝。²弄:赏玩。³粉:白色。此处指梅花的白颜色。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淡淡著¹烟浓著月,深深笼²水浅笼沙。
译文:那初开的白梅花,浓淡深浅有别,夜雾和月色附着在那色浓的花朵上,犹如笼罩着寒冷的水一般,附着在色淡的花朵上,就像笼罩着明净的沙子一般。
注释:¹著:附着,穿着。²笼:笼罩。

  此诗是通过梅花来歌咏早春的,因为梅花在春天开得最早。首句写梅花之早。“南枝”,因为向阳,所以南枝上的梅花最早开放。“才放”,刚刚开放,也是说花开得早。“两三花”,只开了两三朵花,还是说花开得早。

  次句写花香花色。“雪里”仍然说明花开之早,因为春天到来了,稍晚一点,就没有雪了。“吟香弄粉”是说诗人在雪中仔细吟诵与赏玩着梅花的香气以及花蕊、花瓣的形状与颜色,这四个字显然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些”虽无实在意义,但是起了押韵的作用。

  后两句写梅花开放的环境,它们显然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创造出一种朦胧美,同时又将花、雪、烟、月、水、沙连成一片。诗人不仅欣赏梅花,也欣赏了梅花周围诗情画意的环境。换句话说,诗人在诗情画意的环境里欣赏梅花,自然会别有一番情趣。这两句在对仗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不仅三、四两句相互之间对得非常工整,而且各句又分别采用了句中对的形式,这就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说了个一字师的故事:“时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也,不如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从强调“早”的角度来说,郑谷无疑是正确的,但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从欣赏梅花的角度看,“南枝才放两三枝”既强调了“早”,同时更有观赏价值,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此诗也自有它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76-477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286-287

zǎochūn

báichán sòngdài 

nánzhīcáifàngliǎngsānhuā xuěyínxiāngnòngfěnsuò 
dàndànzhuóyānnóngzhuóyuè shēnshēnlǒngshuǐqiǎnlǒngshā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休舞银貂(diāo)¹小契(qì)²,满堂宾客尽关山³。从今嫋(niǎo)(niǎo)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译文:不要再舞那穿着银灰色的貂皮衣服的“小契丹”了,满堂宾客完全来自边防前线。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的舞姿呢?
注释:¹银貂:银灰色的貂皮衣服。²小契丹:契丹族(古代居住在西辽河七游的一个少数民族,曾建立辽,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为金所灭)的一种舞蹈。³尽关山:完全来自边防前线。关山:边防关塞。⁴嫋嫋盈盈:形容舞姿摇曳美好。⁵谁复端端正正看:谁还有心思去仔细欣赏。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模泪易,写愁难¹。潇湘²江上竹枝斑³。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译文:表演时模仿流泪容易,要抒发悲愁就难了。潇湘江上的斑竹枝,人们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泪痕,这泪痕所表示的内心无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
注释:¹模泪易,写愁难:这两句是说,表演时模仿流泪容易,要抒发悲愁就难了。²潇湘:湘水在湖南零陵县西和潇水会合,称为潇湘。³竹枝斑:有斑文的竹。名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舜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县东南),舜的两个妃子泪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纹。⁴寥落:寂寞。

  筵席前歌舞正欢,又奏起了“番乐”,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数民族的歌舞。作者另有《次韵宗伟阅番乐》诗是这样描写的:“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跳这种舞大概是着胡装的,“银貂”,白色的貂裘,与“绣靴”皆为异族装束。应当说,这样歌舞是很能助兴的,但是,对于别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词起句即是:“休舞银貂小契丹”。如此起笔,读者可以想见:宴会上的歌舞已进行较长一段时间了,作者一直在克制自己,此时实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满堂宾客尽关山”。“宾客”,指送别的僚属、幕士。“尽关山”,即为“尽是他乡之客”的意思(《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据孔凡礼《范成大年谱》考证,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当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带的。他们之间的离愁别绪更加深了。

  这个别筵真是太叫人惆怅了啊。“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尽端端正正。”“嫋嫋盈盈”,形容舞姿、舞容的摇曳美好。这两句意思是: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的舞姿呢。这进一步写出了他们的惆怅,也写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别,也大有柳七郎那种“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细体会这两句,还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歌女也是怀着深深惜别之意的:目前的轻歌曼舞,以后谁还能看到呢。这样的情意在下阕表现得更明显。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模”、“写”互文义同。这里意思是:表现流泪是容易的,把愁充分地表现出来就很难了;潇湘江上的斑竹枝,人们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泪痕,这泪痕所表示的内心无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刘禹锡的《潇湘神》写道:“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这里用湘妃泪洒斑竹典故,表现了离别时难以言状的痛苦。用这个典故,也切合将来的行程,暗示舟行潇湘时也会有这样的相思之苦。“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这是写别后的相思。“碧云日暮”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两句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最后一句亦兴亦比,很有意境;途中景况的苍茫、清寒,正映见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来书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单。真是“横泪易,写愁难”,作者下片写愁并不直写愁的具体情况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启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个“愁”就变得更具体可感了。这不是避难从易,而是因难见巧。

  离别的愁绪,从歌舞场面的感触和旅途景况的拟想中可见出很耐人寻味。与“宾客”分别的怅惘中又揉和了对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体现了这首词的婉约风格。这些,大抵是阅读此词的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1-1412页

zhètiān··xiūyíndiāoxiǎodān--fànchéng

xiūyíndiāoxiǎodānmǎntángbīnjǐnguānshāncóngjīnniǎoniǎoyíngyíngchùshuíduānduānzhèngzhèngkàn

lèixiěchóunánxiāoxiāngjiāngshàngzhúzhībānyúnshūliáoluòyānzhōngyànhán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¹。长记平山堂²上,欹(qī)³江南烟雨,杳(yǎo)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译文: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注释:¹湿青红:谓漆色鲜润。²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³欹枕:谓卧着可以看望。⁴醉翁:欧阳修别号。⁵山色句:出自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¹。忽然浪起,掀舞一叶²白头翁³。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lài),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译文: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注释:¹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²一叶:指小舟。³白头翁:指老船夫。⁴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⁵天籁:是发于自然的音响,即指风吹声。⁶刚道:“硬说”的意思。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陆永品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07-608

shuǐdiàotóu ·huángzhōukuàizāitíngzèngzhāngquán

shì sòngdài 

luòxiùliánjuǎn tíngxiàshuǐliánkōng zhījūnwèixīnzuò chuāngshī湿qīnghóng chángpíngshāntángshàng zhěnjiāngnányān yǎoyǎohóng鸿 rènzuìwēng shānyǒuzhōng 
qiānqǐng dōujìngjìng dǎofēng ránlàng xiānbáitóuwēng kānxiàolántáigōng wèijiězhuāngshēngtiānlài gāngdàoyǒuxióng diǎnhàorán qiānkuàizāi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