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风紧揭疏帘,雨著春衣润欲粘。满眼阴云压平野,此时怀抱恶憎嫌。
篮舆风紧揭疏帘,雨著春衣润欲粘。满眼阴云压平野,此时怀抱恶憎嫌。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5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腻红匀脸衬檀(tán)¹。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²两眉颦(pín)³。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谁。
译文:红粉均匀地抹在脸上衬托着香唇,晚上的新妆刚打扮成,便暗暗去献春心。用手指搓转花枝,哪个能理解她为什么皱着眉头?绣有连理植物图的衣带,头上缀有双飞燕图案,等待留给心上谁。
注释:¹檀唇:檀香脂涂的嘴唇。²会:理解。³两眉颦:皱眉。⁴连理带:绣有连理植物的衣带。连理: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或两树枝条相连,俗称吉祥之兆,比喻恩爱夫妻或象征坚贞爱情。⁵头双飞燕:头上缀有双飞燕图案。⁶留待与:等待留给。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沉沉、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¹深,夜沉沉。谁道连理,能系得谁心。一自绿窗²偷见后,便憔(qiáo)(cuì)³,到如今。
译文:淡色的烟雾笼翠着月色,使得绣帘阴暗起来,只见殿堂进层很深,夜色也很深。哪个说爱情能够系入心上谁的心中?自从那一天绿窗暗暗地会面后,就烦恼起来。
注释:¹画堂:古代宫中彩绘的殿堂。²绿窗:绿色的窗子,这里指女子居室。³憔悴:烦恼,困顿,黄瘦。

  上片,披露宫廷侍妓“暗伤春”的“两眉策”神态。“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写侍妓浓抹“暗伤春”。“腻红”,“檀唇”,描艳妆,凭此香诱谁,可谓艳妆浓抹难相宜。“晚妆”,表明侍妓的夜时活动。这是不同凡女的举动,“暗”与“晚妆”照应,表明行为不是光明正大,而是偷偷摸摸的。“暗”字一用,侍妓的性格暴露无遗。“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特写侍妓的特殊举动。一是“捻花枝”招揽过客,一是“两眉颦”显得焦躁不安。最后三句“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谁”,特写侍妓的另一个特殊举动。一是身着“连理带”,象征忠贞于过客,永不改移,一是头缀“双飞燕”图,暗示跟随过客,永不分离。天涯沦落无故谁,可谓一厢情愿。苏轼在嘲讽中不免带有几丝同情。

  下片,回忆侍妓欲入宫中的偷情举动。“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沉沉”,写侍妓欲入宫中的阴沉气氛。“淡烟笼月”点明时间为灰蒙蒙的月夜,“绣帘阴”衬托侍妓的晦暗心态,“画堂深”想象所去之处的阴郁气氛,“夜沉沉”则点明长夜漫漫,心事沉重。“谁道连理,能系得谁心”?写侍妓的疑惑与企盼。“连理”,象征送过客传情之物,“系得”,表明为得宠之举动。这“难道”为怀疑词,即“连理带”之赠送谁说能“得谁心”、拴住过客之心?因为风月场上的侍妓已是多如牛毛了。为此,苏轼在最后三句“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中,发出同情性的感叹。妓女在风月场上,一般所遇是寻花问柳的男谁。一旦觅到稍有同情心的男子,便对天发誓,甚至以命相许,指望他能帮助自己跳出火坑。这个侍妓在宿室暗暗地会见心上过客之后,担心他不接受“连理带”或“双飞燕”信物,尽是烦恼,直到如今。如果连最后一线希望都破灭了,既成不了“连理枝”,更成不了“双飞燕”,而只能成为被侮辱的玩物而被抛弃,其痛苦就更为沉痛惨烈了。这真是可怜!可叹!可悲!

  全词凭借描写、记叙、回忆、烘托、象征之笔,刻画了一位“暗伤春”而“憔悴”的侍妓形象。由腻红、檀唇、晚妆、暗伤春、捻花枝、两眉颦、留待、系得谁心、偷见、憔悴,连续性的表现,表明侍妓是一位既艳情又失态的可悲而可怜的女性。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7-19
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
光绪己卯,楼基坼(chè)¹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塌费未集,而容²以考绩³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yíng),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zhì)(dié)亦加坚筑,以固吾圉(yǔ)焉!
译文:光绪己卯年,岳阳楼的地基裂开,大有倒塌的态势,中丞邵公命令修葺它,修建的经费没有募集好,张德容因为考绩北上了。不久回到岳阳,德化李公来到湘中,命令把茶厘作为修葺岳阳楼的资金,其中还不够,就劝说四邑的乡绅富豪补足。于是在原来地基的后面,增加修建六丈多,在上面建造正楼,左边是仙梅亭,右边则是三醉楼,都是借鉴原来的规模有所增加。前面对着洞庭湖,为它建造驳岸来抵御水,楼的左右两边各增加了两个房间,作为登楼的人休息的地方,楼前面雉堞也增加坚固的建筑,来巩固我的边疆!
注释:¹坼:分裂,裂开。²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³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⁴茶厘:对茶叶塌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⁵奇:零数。⁶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⁷雉堞: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⁸圉:边境,边疆。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前四句写早行所感。起早赶路,诗人没有明说早到什么时候,他只说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无力地垂着马鞭,而让马自己自由地前进;走过了数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还未听见鸡鸣。“林下带残梦”使人意会到诗人是由梦乡中被唤起来上路的。以致出发以后,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足见其赶路之早。“叶飞时忽惊”,是对上一句诗的承接和申述,进一步强调出“早行”来。“林下”和“叶飞”互文,只有在林下路过,才会被落叶所惊醒。这就把行旅者早行时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第五、六句是诗人通过自己身处的环境来写早行。“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正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此刻天时尚早,天宇大地还笼罩于一片迷蒙的夜色之中。这种情景,对于一个野旅行役者来说,是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之感的。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各种各样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孤鹤”与其说是真实之景,还不如说是作者的自况。诗人的心绪不宁、心神不定,不言而喻。因此,这两句诗明显地表达出诗人早行时的那种特有的悲怆、孤度寂莫的心理感受。至此,早行时的凄清气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绪,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出来。

  后两句写作者和僮仆的交流和行为。“僮仆休辞险”,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回答说“时平路复平”,当然,此“平”非彼“平”,作者结尾用这种与僮仆之间近乎玩笑般的对话作结,也正反映出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担忧。作为晚唐的一位诗人,杜牧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zǎoxíng--

chuíbiānxìnxíngshùwèimíng

línxiàdàicánmèngfēishíjīng

shuāngníngjiǒngyuèxiǎoyuǎnshānhéng

tóngxiūxiǎnshípíngpíng

忧蚕桑之费也
红线毯¹,择茧(jiǎn)(sāo)²清水煮,拣³丝练线红蓝染。
译文:红线毯,是南方女子经过采桑养蚕、择茧缫丝、拣丝练线、红蓝花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织而织就的。
注释:¹红线毯:一种丝织地毯。此类红线毯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所管织造户织贡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的“红线毯”。²缫丝:将蚕茧抽为丝缕。³拣:挑选。⁴练:煮缣使熟,又有选择意。⁵红蓝:即红蓝花,叶箭镞形,有锯齿状,夏季开放红黄色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¹,织作披香殿(diàn)²上毯。
译文:费尽了心血和汗水染成的红线比红蓝花还要红,织成的毛毯却被铺在宫殿地上当做地毯。
注释:¹红于蓝: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²披香殿:汉代宫殿名。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曾在此轻歌曼舞。这里泛指宫廷里歌舞的处所。“披香殿”原为汉代宫殿名,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曾在此地轻歌曼舞,这里借指宫廷歌舞之地。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yú),红线织成可殿铺¹
译文:披香殿广阔到足有十丈多长,这些红线毯正好与宫殿地面的大小适合而铺满。
注释:¹可殿铺:亦可作“满殿铺”解。可,适合。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róng)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shēng)¹物。
译文:红线毯松软的质地简直受不了任何东西来压,而幽幽的芳香、美丽的图案无人爱惜欣赏。
注释:¹不胜:承受不起。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译文:美人们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她们的纤纤细足陷没于毯内,随便踏践。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sè)¹(cuì)²缕硬,蜀都褥(rù)薄锦花冷。
译文: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花褥又太薄。
注释:¹涩:不柔润。²毳:鸟兽的细毛。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译文:都不如这种丝毯柔软暖和,于是宣州岁岁上贡线毯。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¹,自谓为臣能竭(jié)力。
译文:宣州太守为表对上位者的尽心竭力,令织工翻新花样、精织勤献。
注释:¹加样织:用新花样加工精织。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¹丝多卷不得²
译文:线毯线厚丝多不好卷送,费就千百劳力担抬入贡。
注释:¹线厚:是说丝毯太厚。²卷不得:是说不能卷起。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¹
译文:得享高官厚禄的宣州太守怎会想到,织就一丈毯,需费千两丝,多么劳民伤财。
注释:¹千两丝,不是实指,虚写所耗费蚕丝之多。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¹
译文:地不知冷暖,劳苦人民却靠这生存啊,不要再夺走人民赖以织衣保暖的丝去织就地毯了。
注释:¹地衣:即地毯。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导致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现象进行直接谴责,感情强烈。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年年玉镜台¹,梅蕊(ruǐ)宫妆²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³
译文:长年累月对着玉境妆台,都是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梅花宫妆,已经厌倦得毫无兴趣了。至今还不见心上人回来,极想收到他的书信,又怕那信里报告他在外遇到不测的消息。
注释:¹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²梅蕊宫妆:喻女子华美妆饰,或喻梅花。³江南信: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酒从别后疏(shū),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¹深,人远天涯近。
译文:自从和他分别以后,我酒也少喝了,而在秋思中流尽了眼泪。我朝朝暮暮都挂念着羁旅在江南的心上人,他去的地方可比“天涯”还要遥啊!
注释:¹楚云: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shēngcházi··niánniánjìngtái--zhūshūzhēn

niánniánjìngtáiméiruǐgōngzhuāngkùnjīnsuìwèiháijiājiànjiāngnánxìn

jiǔcóngbiéhòushūlèixiàngchóuzhōngjǐnyáoxiǎngchǔyúnshēnrényuǎntiānjì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