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父昔所游,父老不能语。
孔父昔所游,父老不能语。
文章翠珉上,如此树高古。
文章翠珉上,如此树高古。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5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人,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䍡,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宣公夏滥(làn)于泗渊,里革断其罟(gǔ)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zhé)发,水虞(yú)于是乎讲罛(gū)(liǔ),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人,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jū)罗,矠(zé)鱼鳖(biē),以为夏槁(gǎo),助生阜(fù)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zhǔ)(lù),设阱鄂(è),以实庙庖(páo),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chá)(niè),泽不伐夭(ǎo),鱼禁鲲(kūn)(ér),兽长麑(ní)(mí),鸟翼鷇(kòu)卵,虫舍蚔(zhǐ)(yuán),蕃庶(shù)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gǔ),贪无艺也。”
译文: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网捕鱼,里革割破他的鱼网,把它丢在一旁,说:“古时候,大寒以后,冬眠的动物便开始活动,水虞这时才计划用鱼网、鱼笱,捕大鱼,捉龟鳖等,拿这些到寝庙里祭祀祖宗,同时这种办法也在百姓中间施行,这是为了帮助散发地下的阳气。当鸟兽开始孕育,鱼鳖已经长大的时候,兽虞这时便禁止用网捕捉鸟兽,只准刺取鱼鳖,并把它们制成夏天吃的鱼干,这是为了帮助鸟兽生长。当鸟兽已经长大,鱼鳖开始孕育的时候,水虞便禁止用小鱼网捕捉鱼鳖,只准设下陷阱捕兽,用来供应宗庙和庖厨的需要,这是为了储存物产,以备享用。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树枝,在水边也不能割取幼嫩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小鱼,捕兽时要留下小鹿和小驼鹿,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捕虫时要避免伤害蚂蚁和蝗虫的幼虫,这是为了使万物繁殖生长。这是古人的教导。现在正当鱼类孕育的时候,却不让它长大,还下网捕捉,真是贪心不足啊!”
注释:宣公:即鲁宣公。滥:这里是沉浸的意思。泗:水名。发源于山东蒙山南麓。渊:水深处。里革:鲁国大夫,断:这里是割破的意思。罟;网。滥:渍,浸。泗:水名,在鲁城北面。渊:深水。弃:抛弃。降:降下。土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这里指在地下冬眠的动物。发:奋起。这里是说醒过来,钻出土来。水虞:古代官名,掌管水产。讲:研究,练习。罛:大鱼网。罶:捕鱼的竹笼。大口窄颈,腹大而长,无底。名:大。登:通“得”,求取。川禽:水中动物,如鳖蜃之类。尝:尝新,古代秋祭名。寝庙:古代宗庙。古代宗庙分庙和寝两部分。供祀祖宗的前殿称庙,藏祖宗衣冠的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诸:“之于”的合音,其中“之”是前面动词“行”的宾语,代上文提到的“取名鱼,登川禽”。国: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国语》作“国”,不作“国人”,据改。宣:发泄,散发。气:指阳气。孕:怀胎。兽虞:古代官名,掌管鸟兽的禁令等。罝:捕兽的网。罗:捕鸟的网。矠:刺取。槁:干枯。这里指干的鱼。阜:生长。罜䍡:小鱼网。原选本作“罝”,今据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国语》改。阱:为猎取野兽而设的陷坑。鄂:埋有尖木桩的陷坑。蘖:树木的嫩芽。也指树木被砍伐后所生的新芽。泽:聚水的洼地。伐:砍伐。夭:初生的草木。鲲:鱼子。鲕:鱼卵。长:使成长,抚养。麑:幼鹿。麋:幼麋。翼:用翼遮护,保护。鷇:待哺食的雏鸟。卵:鸟蛋。虫:昆虫,虫子。舍:舍弃,放弃。蚔:蚁卵。蝝:蝗的幼虫,是古人做酱的原料。蕃:繁殖,滋生。庶物:万物。贪:贪欲。艺:限度。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shěn)。”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译文:宣公听了这些话以后说:“我有过错,里革便纠正我,不是很好的吗?这是一挂很有意义的网,它使我认识到古代治理天下的方法,让主管官吏把它藏好,使我永远不忘里革的规谏。”有个名叫存的乐师在旁伺候宣公,说道:“保存这个网,还不如将里革安置在身边,这样就更不会忘记他的规谏了。
注释:匡:纠正。过:过失,错误。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谂:规谏。师:乐师,名存。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保护生态的文章。文章强调利用开而大自然要顺时有度、适可而止。这样大自然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供给人类。绝对不可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方式无度、违时地开而。全文情节虽简,却极尽起伏变化之妙;事情虽小,却蕴含深刻的道理。

  古往今来,为人臣子的为匡救君主过失,敢于冒犯君威直言劝谏者不乏其人,但像里革那样,对宣公夏滥泗渊的做法,直接采取“断罟”的行动针锋相对地加以否定的,却不多见。所幸的是他不但未遭到宣公的任何责难或处分,反而还受到了褒扬。这实在得归功于里革借古讽今来巧妙开导宣公的一番谏词。

  这篇谏词的主要内容就是详细介绍了古人对捕鱼猎兽原则的规定,强调不管是捕捞还是狩猎都应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或取或蓄,必须有利于“助宣气”“助生阜”“蓄功用”“蕃庶物”,因此要避开鸟兽、水禽的孕娠成长期,严格遵守相关原则,使它们能够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所谓的托言古训,其实是直接指出宣公夏滥之非时,是贪得无厌的行为。古今鲜明的对比以及显而易见的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宣公听后深受启而,立刻觉醒认错,诚恳地接受了里革的意见。而良臣匡君,贤主纳谏,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值得注意的是,里革所论的“古之训”,比起后来孟子所讲的“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更显得完备而具体。里革可谓是古代中国那些最早注意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学者和政治家们的典型代表了。直到今天这些主张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古人对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视,以及那一整套传袭下来的规则,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光辉侧面,更值得今人借鉴。

  此外,此篇的结尾也颇为巧妙,当写到宣公听了里革的话后,令人将断罟收藏起来作为鉴戒时,却冒出一个师存来锦上添花:“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如此一下子就把主题升华到了纳谏不如用贤上来,不能不说这是本文的另一大亮点。

  而且这篇文章叙次井然,有宾有主,行文整饬中杂参差。极具错综变化之妙。又善用意外之笔,如开头写里革断罟,陡然惊人;当写到宣公诚恳纳谏时,又变惊为喜,颇带戏剧性。

参考资料:
1、 雅瑟主编.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2.04:69

duànkuāngjūn

míng xiānqín 

    xuāngōngxiàjiànyuān duànérzhī yuē  zhěhánjiàng zhé shuǐshìjiǎngliǔ míng dēngchuānqín érchángzhīqǐnmiào xíngzhūguó  zhùxuān niǎoshòuyùn shuǐchóngchéng shòushìjìnluó biē wéixiàgǎo zhùshēng niǎoshòuchéng shuǐchóngyùn shuǐshìjìnzhǔ  shèjǐngè shímiàopáo gōngyòng qiěshānchániè ǎo jìnkūnér shòuzhǎng niǎokòuluǎn chóngshěchíyuán fánshù zhīxùn jīnfāngbiéyùn jiāozhǎng yòuxíngwǎng tān  

    gōngwénzhī yuē  guòérkuāng shàn shìliáng wéi shǐ使yǒucángzhī shǐ使wàngshěn  shīcúnshì yuē  cángzhìzhīwàng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老父(fǔ)¹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²今江水。
译文: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老农眼看着荒芜的田地深深地叹息:那江水滚滚流过的地方,原来是岸边的高地。
注释:¹老父:老翁、老农。²高岸:防洪高堤。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佣耕(gēng)¹犹自抱长饥²,的知³无力租米。
译文:我替人干活仍然常常受冻挨饥,真的是没钱来交纳租米。
注释:¹佣耕:做雇农,为他人耕种。²抱长饥:经常遭受饥饿。³的知:确知。⁴无力:没有能力;无能为力。⁵输:交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自从乡官¹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²
译文:自从近年来新官上任,把皇上免税的诏书再不一提,到处贴出了征租的通告,衙役们挨家挨户催逼。
注释:¹乡官:地方官。²黄纸放尽白纸催:皇帝的诏书免除灾区的租税,地方官吏的命令仍旧紧催农民交纳。黄纸:豁免灾区租赋税的告示。白纸:地方官下令催收的公文。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卖衣得钱都纳却¹,病骨²虽寒聊³免缚(fù)
译文:前年把卖衣服的钱全部上交,多病的身子虽然寒冷,可免去了被绑缚受欺。
注释:¹纳却:纳了租税。²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³聊:姑且,暂时。⁴缚:绑缚,指被官府抓走。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去年¹衣尽到家口²,大女临歧(qí)³两分首
译文:去年衣服已经卖完,只好含泪把大女儿嫁出,各分东西。
注释:¹去年:刚过去的一年。²到家口:轮到卖家中的人口。³临岐:指在歧路上,引申为分别之处。“岐”通“歧”,岔道口。⁴两分首:相互分离。意即大女儿已被迫嫁给他人。分首,作分离讲,“首”一作“手”。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今年次女已行媒¹,亦复驱将换升斗²
译文:今年二女已托人作媒,也将送出去换上微薄的钱米。
注释:¹行媒:本指媒人介绍,这里是订婚之意。²亦复驱将换升斗:也只好把她卖了换来少量粮食缴租。驱将,赶出去,这里指卖掉;将,助词。升斗,指很少的粮食。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译文:明年不怕催租的上门,家中还有第三个女儿可以充抵!

  全诗是围绕着缴租展开的。

  诗的前四句,交代因遭灾而无力缴租。第一句说,秋雨淹田,颗粒无收;第二句写江洪泛滥,灾难深重重,难以恢复家园;第三句写不得不放弃家园,外出作佣,而佣耕又难以糊口。这样一层意思进逼一层意思,逼出了第四句;“的知无力输租米。”从上面陈述的诸般景况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无力缴租。对这一事实的坚定叙述,为下面描写纳租者的痛苦,批判官府的横征暴敛创造了前提。天灾与人祸古来是不单行的,而且天灾之年更能见出封建统治者的惨无人道,诗歌的后十句就分两步具体描写了缴租者的悲惨遭遇和凄苦心情。第一步,卖衣完租;第二步,衣服已尽,卖及人口。在写第二步时,诗人并没有粘着于今年,而是从跟前即将被卖的二女儿,联想到去年被卖的大女儿,又推知明年的三女儿。这种连年卖衣卖口的现实,就是对封建剥削的有力揭露。从去年、今年、明年,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的诉说顺序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诗人更深刻的言外之意。试想一下,明年卖了三女儿,后来呢?是否还有第四个女儿?诗歌戛然而止,留下一个顺势即可补足的想象空间,这里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悲惨结局。而这,也正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

  这首诗内容上的特点就在于揭露的深刻。诗人写出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农民生活的悲惨,还揭露了在征敛问题上“黄纸放尽白纸催”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是普遍的。租税问题是中唐以来尤其是宋代农村题材诗歌的重要主题,但是,像范成大这样揭露得深刻的诗作不是很多,这是范成大这一类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

  作为一篇揭露和讽谕的文字,诗人并没有像自居易新乐府“首章标目,卒章显志”那样直接点揭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老农自我诉说的方式展开内容。诗人极力不露声色,在一种平静的、客观的叙述中表现沉痛的揭露。开头四句,用极平静而又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语气诉述一个确凿的事实,对事实的认定就是对官府的有力指责。第二三两层次更是如此,卖衣卖口的事实就是最深刻的批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静的叙述中寄寓了反语的讥讽,诗人不渲染缴租的艰难,而是表现完租后的庆幸,把一个痛苦的经历以平静而略带庆幸的语气诉说出来,这是凄彻骨髓,痛入肺腑的表现。这种冷峻的嘲讽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揭露了官府催租的残暴。人们宁可忍饥挨冻,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忍受催租的苦难,由此可以想知催租时的种种暴力和农民的诸般惨状。这种把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寓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方法使批判具有更沉重的力量,反映了诗人严峻的批判态度。

  诗中的叙述语言比较平实朴素,但也时见细致之处。如“病骨虽寒聊免缚”,不经意中交代了老农的疾病。大女、二女同是被卖,写来情况也见不同。虽然哪一个被卖都是惨痛的事,但大女儿年岁大一点,终能体察家境父情,在一诀别之泪后默默地走上了牺牲的路,而二女儿年岁稍小,又有婚约,在生活中多了一份留恋和牵连,只是在父母的驱遣下才接受了被卖的现实。一种况味,两种情样在这些地方,从平淡的叙述之中都可以见出用笔的细致和练达。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1018-1020页

hòucuīxíng

fànchéng sòngdài 

lǎotiánhuāngqiū jiùshígāoànjīnjiāngshuǐ 
yōnggēngyóubàocháng zhīshū 
cóngxiāngguānxīnshànglái huángzhǐfàngjìnbáizhǐcuī 
màiqiándōuquè bìngsuīhánliáomiǎn 
niánjìndàojiākǒu línliǎngfēnshǒu 
jīnniánxíngméi jiānghuànshēngdǒu 
shìzhōnggèngyǒusān míngniáncuī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天下之事以利¹而合²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³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shuì)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武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jù)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tì)(tuò),亦武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译文: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在站着说话的短暂功夫里把郑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了,不仅仅使秦军撤退,秦军撤退时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改变的多么快啊!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丢下强援、依附弱国;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将来要是有比烛之武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注释:¹利:利益。²合:聚合,聚集。³连兵:联合兵力。⁴亡:灭。⁵说: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⁶立谈:站着谈话。⁷涕唾:鼻涕和唾液。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松下茅(máo)¹五月凉²,汀沙³云树晚苍苍
译文: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注释:¹松下茅亭:放眼亭外。²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³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⁴云树:高大的树木。⁵苍苍:深青色,幽暗。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行人无限秋风思¹,隔水青山似故乡。
译文: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远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注释:¹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稚JII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前后相映,构成一幅意境淡远的松亭晚眺图,含蕴着稚川山水给予异乡“行人”的快感和美感。

  三四两句,抒发“行人”于松亭晚眺之中突然唤起的一种油然而生的乡情,实际也在表达对于稚川山水的盛赞。“行人无限秋风思”,是稚川山水给予“行人”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发。“行人”二字,在此点出,补明上两句均是“行人”眼中之所见;“秋风思”代指乡愁归思,唤起诗人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

  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主编.《山水田园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4:第217页
2、 萧涤非等撰写.《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4,:第676页

zhìchuānshānshuǐ

dàishūlún tángdài 

sōngxiàmáotíngyuèliáng tīngshāyúnshùwǎncāngcāng 
xíngrénxiànqiūfēng shuǐqīngshānxiāng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
本作一行书,殷(yīn)¹道相忆²
译文:原本要写一行字,表达我对你深切的思念。
注释:¹殷勤:情谊深厚。²相忆:相思;想念。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译文:写了一行又一行,写满一纸情未尽。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
瑶台¹有黄复,为报青楼人²
译文:玉砌的台上有黄鹤飞,它能带信慰问青楼人。
注释:¹瑶台:仙人居处,在昆仑山。²青楼人:指诗人思念的女子。
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朱颜¹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译文:年轻美好的面容已经老去,白发不断的长出来。
注释:¹朱颜:年轻美好的面容。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
自知未应还,离居¹经三春。
译文:我知道,归来无期,而分离已经三个春秋。
注释:¹居:一作“君”。
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桃李今若为¹,当窗发光彩。
译文:故园的桃李现在开得怎么样了?它们应当正在窗前争奇斗艳吧。
注释:¹若为:如何。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译文:不要让那花香随风飘散,留住盛开的红花把我等待。

yuǎnshíèrshǒu ·sān

bái tángdài 

běnzuòhángshū yīnqíndàoxiāng 
hángháng mǎnzhǐqíng 
yáotáiyǒuhuáng wèibàoqīnglóurén 
zhūyándiāoluòjìn báixīn 
zhīwèiyìnghuán jīngsānchūn 
táojīnruòwèi dāngchuāngguāngcǎi 
shǐ使xiāngfēngpiāo liúhóngfāngdà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