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5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一种¹(é)²,下弦³不似初弦好。庾(yǔ)未老,何事伤心早?
译文: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就像那愁苦之时下垂的眉毛不如欢乐时上弯的眉毛好一样。被滞留在北国的庾信年纪未老,为何过早地开始伤心呢?
注释:¹一种:犹言一样、同是。²蛾眉:此借指月亮。³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⁴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弯。⁵庾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骈文写得尤好,著有《伤心赋》,伤其女儿与外孙相继而去时的悲伤。词人二十三岁丧妻,故以庾信自况。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素壁(bì)¹斜辉²,郎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³欲晓,又下西楼了。
译文:白色墙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晖,竹影在窗棂间轻轻摇曳。相思的人独守空闺,直到乌鸦声起、清晓将至,月亮也落下来了,徒留一人对影凭吊。
注释:¹素壁: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²斜辉:指月光。³乌啼:乌鸦鸣叫。⁴又下西楼:指月落。

  这首词汪刻本有副题《对月》。从词中所抒写之情景看确是一首对月伤怀、凄凉幽怨之作。

  词的上阕从“一种蛾眉”写起,一语双关,既是言月,也是言人。从月解,蛾眉,自然指蛾眉月。“下弦不似初弦好”说的是下弦月不若上弦月出现在满月之前,它出现在满月之后,故而残缺,虽同是蛾眉,却是寄了无限的哀伤;另下弦夜半后现,自是词人伤心难寐,辗转反侧思念旧人的时分,从人解,此处便是说那下垂的眉毛不如上弯的眉毛好,即愁苦之时的眉毛不如欢乐时的好,意思是说此时的离怀愁绪不如欢聚之快乐。而此处下弦也所暗指词人续娶的妻子官氏,初弦则暗指死去的卢氏,体现词人对官氏的不满和对卢氏的痛惜与怀念。词人如此作法,可谓婉曲而哀怨。“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庾信因《伤心赋》而著名,而词人二十三丧妻,此处以庾信自比,感慨自己虽未老去,却过早的伤心了。故自问“何事伤心早。”

  词的下阕转以景语出之,化情思为景句,又含蕴要眇之至。“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这一句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物象并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却带出了深长而清淡的意境:冷冷清辉,清清素壁,窗前竹影横斜,深浅摇曳,似人有无尽心事。纳兰性德似乎一辈子都为心爱之人委婉缱绻,“空房悄”便是词人对死去的妻子卢氏的追思了。“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听乌啼,看残月西沉,空对素壁,孑然影吊。想蛾眉何在,下弦月残独凭吊,自然不如上弦月时,共剪窗烛罢。然而房空人去,只有独自叹息了。此句应为通篇词眼,流露出词人的满怀愁绪。

  这首词先是采用了联想和比喻两种艺术手法,用“蛾眉”、“下弦”、“初弦”等形象隐喻所思之人的情貌,清新而婉曲地表达了词人对所思之人的爱慕和怜惜。又自比古人,用庾信点出自己的哀痛和思念。而后以景语出之,化情思为景句,又含蕴要眇之至。结尾处又用“空房”、‘乌啼“、”又下西楼“等凄婉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寂寥与幽怨。

  同时该词的特点是短小而精致深长,言辞清淡而意蕴深远,这表现为词人所用的意象都是冷色调意象,带出的意境清素而凄婉,渲染的氛围凄清冷寂,处处点化出词人的思乡怀人之愁。

参考资料:
1、 子艮.纳兰词:万卷出版公司,2012-07-01:38-39
2、 纳兰容若.纳兰词全编笺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07-01:44
3、 子艮.一生最爱纳兰词:沈阳出版社,2009-11-1

diǎnjiàngchún··zhǒngéméi--lánxìng

zhǒngéméixiàxiánshìchūxiánhǎolángwèilǎoshìshāngxīnzǎo

xiéhuīzhúyǐnghéngchuāngsǎokōngfángqiāoxiǎoyòuxià西lóule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君为女萝¹草,妾作菟(tù)²花。
译文: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
注释:¹女萝: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²菟丝: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轻条不自引¹,为逐春风斜。
译文: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轻柔的枝条,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
注释:¹引:避开,退却。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百丈托¹远松,缠绵成一家。
译文: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
注释:¹托:寄托,依靠。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译文:谁说见一面很容易,我们各自在青色山崖的两边。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译文: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¹飘扬。
译文: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
注释:¹竞:争逐,比赛。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译文: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中巢(cháo)双翡(fěi)翠,上宿¹紫鸳鸯。
注释:¹上宿:指睡觉。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译文: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这是一首怨妇诗。李太白乃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细腻的描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作品不是太多。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古人常以“菟丝”、“女萝”比喻新婚夫妇,优美贴切,因而传诵千古 。冤丝花为曼生植物,柔弱,茎细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萝草为地衣类植物,有很多细枝。诗人以“菟丝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萝草」比喻夫君,意谓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即所谓“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大意可能是说,夫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我只想用一个字来理解——怨。过去,男主外、女主内。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妻妾向夫君表明态度: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海枯石烂不变心”吧!

--bái

jūnwèiluócǎoqièzuòhuā

qīngtiáoyǐnwèizhúchūnfēngxié

bǎizhàngtuōyuǎnsōngchánmiánchéngjiā

shuíyánhuìmiànzàiqīngshān

luóxīnxiāngduànréncháng

zhīzhīxiāngjiūjiéjìngpiāoyáng

shēngzizhīgēnyīnshuígòngfēnfāng

zhōngcháoshuāngfěicuìshàng宿yuānyāng

ruòshíèrcǎoxīnhǎicháoliàng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上国¹随缘²³,来途(tú)若梦行。
译文: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注释:¹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²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³住:一作“至”,一作“去”。⁴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浮天¹(cāng)²远,去世³法舟轻
译文: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注释:¹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一作“浮云”。²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³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⁴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法舟:指受佛法庇佑的船。一作“法船”。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水月¹通禅(chán)²,鱼龙听梵(fàn)³
译文: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注释:¹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像水中月那样虚幻。²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³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惟怜¹一灯²影,万里眼中明。
译文: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注释:¹惟怜:最爱;最怜。一作“惟慧”。²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一作“一塔”。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此诗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此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全诗前半部分写日本僧人来华,后半部分写日本僧人回国,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充满宗教色彩,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并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全诗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23-224

sòngsēngguīběn

qián tángdài 

shàngguósuíyuánzhù láiruòmèngxíng 
tiāncānghǎiyuǎn shìzhōuqīng 
shuǐyuètōngchán lóngtīngfànshēng 
wéiliándēngyǐng wànyǎnzhōngmíng 
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
吏部¹信才杰,文峰²振奇响。
译文:尚书吏部郎谢脁确是才杰,在文坛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注释:¹吏部:指谢脁,谢脁曾为尚书吏部郎。²文峰:即词峰。峰,一作锋。
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调与金石¹²,思³逐风云上。
译文:音调铿锵声律工稳谐金石,才思高华如追逐风云之上。
注释:¹金石:指钟磬等乐器。²谐:和谐。³思:才思。⁴风云:形容高超。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
岂言陵霜质¹,忽随人事²往。
译文:哪想到不畏严寒高洁品性,忽然卷入了人事纠纷死亡。
注释:¹陵霜质:指谢脁不畏强暴的品质。²人事:指新陈代谢、生死存亡的现象。
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尺璧(bì)¹尔何冤,一旦同丘壤(rǎng)
译文:像尺璧一样的珍宝蒙大冤,构陷成狱死于非命归丘壤。
注释:¹尺璧:径尺之璧。指谢脁是稀有的人才。

  这首诗以诗的形式,正确评价了谢脁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对这位文坛奇才过早地死于非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感伤。诗人沈约雅爱谢脁的五言诗,他经常赞叹:“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南齐书·谢脁传》)此诗前四句就是这一高度评价的具体化。诗人沈约认为,谢脁才华杰出,荦荦独占文坛鳌头,具有很高的地位。这是因为,其诗之“调”与“思”都与众不同。诗思高华,追风逐云,灵秀而飘逸,固非常人可以攀比;而诗的铿锵音调,优雅动听,都堪与音乐之声媲美,犹令人赏心惬意。这里的“调”,已不仅仅是指诗的自然音节,也兼指沈约、谢脁等人率先追求的诗的人工音律,即声律。诗人沈约醉心于追求诗的声律之美,他著《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谢脁、王融等人积极响应,身体力行,把沈约的声律说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风靡一时的“永明体”。沈约和谢脁都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而“永明体”实际上成了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桥梁。由此可见,在对诗的“调”的认识与追求上,他们是灵犀相通、默契一致的。所以,沈约这里称赞谢脁诗“调与金石谐”,确是知音之评。

  后四句对谢脁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沈约这里先盛赞谢脁品质高洁,接着一曰“忽随人事往”,“人事往”指非自然死亡,而“忽随”二字更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意味,暗示谢脁是死于非命;二曰尺璧之质而与丘壤同污,埋没于地下,实在可叹可惜。这样,诗人便在这里着意造成了品质之优秀和生命之短暂的反差,由此发抒出对谢脁不幸遭际的无比惋惜之情,感情激烈、发露,溢于言表。

  爱其美才而悲其横死,是此诗的主旋律。全诗评骘公允,不谀不贬,因而成为品评谢脁的千古不易之辞;真情率意,不假雕饰,因而又是千古悼亡怀友的传诵之作。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丁未¹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注释:¹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hàn)¹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chóu)²在,一例差池双剪³。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注释:¹瀚海:浩瀚的海。²俦:同辈之人。³差池双剪:燕尾如剪。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故巢(cháo)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¹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lán)²春寂寂,隔蓬山³、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注释:¹断红:指落花。²十二曲阑:《阑通栏》。³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沪沪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jīn··dīngwèiyuèguīguóxuándōngquèshàngzhūjūnzi--liángchāo

dīngwèiyuèguīguóxuándōngquèshàngzhūzi

hànhǎipiāoliúyànzhàguīláinánrènjiùjiātíngyuànwéiyǒuniánshífāngchóuzàichàchíshuāngjiǎnxiāngduìxiàngxiéyángyuànchóusuànxìngwángguànkōngjiànrěnpāolèi线xiàn

cháoshìrénliúliànzuìduōqíngniánháizhuìluòpiànpiànyīnqínxiánláizhēnzhòngduànhóngyóuruǎnyòushēngkǒngzhòngliánjuǎnshíèrlánchūnpéngshānchùkuīrénmiànxiūgèngwènhènshēnqi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