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未遭面主顾,萧何亲至此中追。君王有意争天下,不得斯人未可知。
韩信未遭面主顾,萧何亲至此中追。君王有意争天下,不得斯人未可知。

hánshī--wényàn

hánxìnwèizāomiànzhǔxiāoqīnzhìzhōngzhuījūnwángyǒuzhēngtiānxiàrénwèizhī

文彦博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圣达¹有去就²,潜(qián)³愚其德
译文:圣达之人或隐或显,喜欢晦光韬迹,莫辨智愚。
注释:¹圣达:才智高超的人。²就:归、趋、从。³潜光:指避世。⁴愚其德:有德而其貌若愚。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鱼与龙¹同池,龙去鱼不测。
译文:鱼龙同池,鱼知道何时龙将飞去?
注释:¹鱼与龙:鱼,喻一般人。龙,喻圣达。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fù)(yuè)¹
译文:当时和傅说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后会腾达吗?
注释:¹傅说情:傅说操筑于傅岩,殷高宗得之,命为相,致殷中兴。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一朝和殷羹(gēng)¹,光气为列星。
译文:可是当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赏识以后,不是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气冲斗牛吗?
注释:¹和殷羹:这是殷高宗命傅说作相之词,说他是国家极需要的人。为列星:相传傅说死后,其精神“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伊尹生空桑,捐庖(páo)佐皇极¹
译文:当尹据说是生于桑树间的,来历不明,寄养在厨房师傅那里,长大以后也能辅佐殷朝啊!
注释:¹捐庖佐皇极:《史记·殷本纪》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汤任以国政,致于王道。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¹
译文:当太子当皇帝以后道德败坏,当尹照样把他禁闭在铜宫中,自己毫无愧色担当起摄政的责任。
注释:¹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桐宫,位于商汤墓附近。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¹
译文:三年以后,太子改邪归正,当尹又重新立他为帝,而自己仍旧发誓担负辅翼的角色。
注释:¹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史记》:“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太甲,而授之政。”此二句说太甲三年后悔过改善,伊尹将其接回,重新掌管政权,自己继续辅佐。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¹
译文:这是件多么脍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万古英名。
注释:¹则:法则、榜样。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时命或大缪(miù)¹,仲尼²将奈何。
译文:当时运太背的时候,孔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
注释:¹时命或大缪:谓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命,命运。缪,差错。²仲尼:孔子的字。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luán)凤忽覆巢(cháo),麒麟不来过¹
译文:凤凰的巢穴也会颠覆,麒麟也不到来,喝水都塞牙。
注释:¹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孔子家语》:“孔子自卫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犨鸣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丘闻之,刳胎杀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凤皇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也。’遂还,息于陬。”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龟山¹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译文: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龟山的阴影蒙蔽鲁国一样,有才无权位,能起什么作用呢?
注释:¹龟山:在充州泗水县东北七十里。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归来归去来,宵济¹越洪波。
译文:还不如归来,隐居山林,等待时机。
注释:¹宵济:夜渡。

  李白这首长诗,主要以三位古代圣贤的事迹构作而成。诗人借古抒怀、以典述志,明晰地表达出诗人仕途“穷达”观,含蓄地透露出诗人晚年的悲愁幽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般尤为仕人遵奉的信条,李白亦不例外。这首诗中以傅说和当尹两典来写“达”。要“达”,一要仕人必须是一个人才,是池中之“龙”,要发圣贤之光,怀圣贤之德,具“佐皇极”之才能;要“达”,二要君主必须慧眼识贤才。殷高宗思贤若渴,梦得圣人,遍访天下,终于在从事筑墙劳动的努力中找到了贤相傅说;当尹不过是商汤妻有莘氏的奴隶,又当过厨子,商汤却不嫌其地位低贱,委以相位。这样,“达”者就能“兼济天下”,一展宏图。殷商时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说曾运筹帷幄,大兴殷室,死后亦化为天上星宿,他确是古来圣贤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当尹的治绩更为辉煌,他助汤攻击夏桀,又历佐卜丙、仲壬两王,当太甲无道时,他果断地将其放逐于桐宫,自己摄政,直至三年后太甲悔过修道,才复其帝位,忠心辅助。这种政绩,不由得使诗人无限虔诚地吟出了“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的赞美。由此可见,“达”既是有才、适才、用才、成才的过程,又是君臣相悦、共治国政的过程。因此,“达”成了有为仕人、贤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第三个孔子的典故是写“穷”。时世乘谬,运命不济,圣贤仲尼也无可奈何。孔子一生奔走于卫、陈、齐、楚等列国间,四处碰壁。他自卫入晋,闻赵简子杀二贤臣,曾感慨贤才求仕五路。他也曾登鲁国龟山,作《孔子龟山操》,视季桓子若龟山之蔽鲁,深感自己手无权柄,仕途窘穷,无法实现三代仁政,不得已而归来牑下,厄而著《春秋》。诗中三个典故均举名相大贤的事例,分析仕途甘苦,发穷达之论。

  诗中大部分篇幅写古时贤达者的丰功伟绩,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艳羡、赞美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而在孔子的典故中既对圣贤大德的儒家鼻祖一生窘穷寄于同情,还为自己与之类似的“穷”途末路悲愤不已。诗人所以举孔子为仕“穷”的例子,还因为孔子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追求从政理想的精神与自己产生了共鸣。综上所述,李白的仕途“穷达”观以“达”——入世济民为核心的,他的忧喜备份由此而来,他的进步、伟大也由此而来。

参考资料:
1、 汪嘉兴,浦引仲.铜都历代诗粹(铜陵文史资料第4辑).铜陵: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91:30-32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助秀色堪餐,向晓自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拟买断秋天,容易独步。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nìng)¹。细香²明艳尽天与³。助秀色堪餐,向晓明有真珠露。刚被金钱妒。拟(nǐ)买断秋天,容易独步。
译文:庭院被装点得非常雅致,黄色的花朵散发着清新明净的气息。细腻的香气与明艳的色彩都是大自然天生的恩赐。这秀色可助餐,快到天亮时,花朵上还沾着像珍珠般的露水。金黄色的花朵如此美丽,令金钱也嫉妒不已,它们打算夺走秋色的独特之美,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迷人风采。
注释:¹淡泞:清新明净。²细香:细细的香气。³与:给予,给。⁴拟买断:打算占尽。
粉蝶无情蜂已去。要上金尊,惟有诗人曾许。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粉蝶无情蜂已去。要(yāo)¹上金尊,惟有诗人²曾许³。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
译文:蜜蜂也离开了,粉蝶无情地飞走,我将菊花酒倒入酒杯。惟有诗人陶渊明曾经赞美过这盛开的菊花。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将倾吐心中美好的情感。陶渊明不久就会归来。这样做可以避免让东篱上的菊花凋零败落,遭受冷烟和寒雨的侵袭。
注释:¹要:同“邀”。²诗人:指的是陶渊明。³许:赞许,称赞。⁴芳心:心里美好的情意。

shòuēnshēnshídiào--liǔyǒng

zhìzhuāngtínghuánghuākāidànnìngxiāngmíngyànjǐntiānzhùxiùkāncānxiàngxiǎoyǒuzhēnzhūgāngbèijīnqiánmǎiduànqiūtiānróngfěndiéqíngfēngyàoshàngjīnzūnwéiyǒushīréncéngdàiyànshǎngzhòngyángnènshíjǐnfāngxīntáolìngqīnghuímiǎnqiáocuìdōnglěngyānhán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¹长云²(àn)雪山³,孤城(yáo)望玉门关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注释:¹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²长云:层层浓云。³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⁴孤城:边塞古城。⁵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 一作:不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¹楼兰²终不还³。(不破 一作:不斩)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¹破:一作“斩”。²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³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 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 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76-79页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14-118页

cóngjūnxíngshǒu ·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qīnghǎichángyúnànxuěshān chéngyáowàngménguān 
huángshābǎizhànchuān穿jīnjiǎ lóulánzhōnghuán  (zuò zhǎn )
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
忝职畿(jī)(diàn)¹淹,滥陪时俊后。
译文:我侥幸在京城郊区任职,地处偏远,大多数时间都在接待一些高官权贵,因此忙碌不已。
注释:¹畿甸:指京城地区,泛指京城郊外的地方。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译文:我自己的才能和策略都很平庸,势力单薄又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
牵役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sǒu)²
译文:我为俗务所拖累,心劳力薄,内心却向往幽静山野的隐逸之趣。
注释:¹牵役:为俗务所拖累。²岩薮:山泽;山野。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译文:宗族中的贤者在马嵬建造了新的居所,这里的风景优美,真是稀世罕见、古来少有的好地方。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qú)口。
译文:这片居所靠近清澈的渭水旁边,泉水正好流经白渠的出入口,景色十分清静幽深。
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qūn)¹期赏会,挥忽²变星斗。
译文:我曾期待着到这个地方来欣赏美景,但一转眼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注释:¹逡巡:徘徊不进;滞留。²挥忽:倏忽。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sǒu)¹
译文:现在我乘着自己闲暇的时候,来到这里寻找幽静的地方,并拜访隐居在这里的文人雅士。
注释:¹幽叟:隐居的老人。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¹
译文:进入这里,发现景色与以前大不相同,于是洗涤了心中的烦恼和尘垢。
注释:¹纷垢:纷多的污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译文:这片树林里很静谧,秋日景色十分宜人,池潭里的水非常清澈,月光皎洁得像白银一样。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译文:池塘里的莲花正在盛开,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新摘的瓜果味道鲜美。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滞拙(zhuō)¹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译文:我怀念曾经隐逸的生活,于是写下这些文字,并寄给自己的好朋友们。
注释:¹滞拙:迟钝笨拙。多用作谦辞。

wǎnxiàwéiqīngshūchítíngshìjīngdōuèrzhī--wángwān

tiǎnzhídiānyānlànpéishíjùnhòucáiqīnglièshìbáochángzǒu

qiānláofēngchénbǐngxīnzàiyánsǒuzōngxiánkāibiéxíngshèngdàiǒu

zhúràoqīngwèibīnquánliúbáikǒuqūnxúnshǎnghuìhuībiànxīngdòu

dǎichéngxiányīnér访fǎngyōusǒuláishūjǐngxíngfēngòu

línjìngqiūduōtánshēnyuèguānghòushèngxiāngliánjìnchāixīnwèiguāchūpōu

zhìzhuō怀huáiyǐnlúnshūzhīliángyǒu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sì)¹我于著(zhù)乎而²,充耳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qióng)乎而。
译文:我的郎恭谨等候在影壁前,冠上洁白丝绦垂在两耳边,缀饰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注释:著:通“宁(zhù)”。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¹俟:等待,迎候。²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³充耳:又叫“塞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ǎn),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⁴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⁵尚:加上。⁶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⁷“华”与下文的“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庭¹乎而,充耳以青²乎而,尚之以琼莹(yíng)乎而。
译文:我的郎恭谨地等候在庭院,冠上青绿丝绦垂在两耳边,晶莹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注释:¹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²青:与上文的“素”、下文的“黄”指各色丝线,代指紞。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俟我于堂¹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译文:我的郎恭谨等候在正堂前,冠上明黄丝绦垂在两耳边,精美的玉石悬荡在我眼前。
注释:¹堂:庭堂。

  此诗写男女结婚仪式,写新妇到男方家看到丈夫形象的情景。全诗写的只是一个小剪影,但有步骤,有层次,有色彩,有新妇微妙的心理状态,把华夏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新进门的妻子在憧憬与期待中慌乱而羞涩地抬起美丽的双眸,却只看见丈夫的一个背影,他在迎接她,引导着她一步步走近他们的洞房。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句法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句法,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述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乎而”二字甚妙,就好像后世民歌中“呼而嗨呦”类的衬词。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全诗每章只在三处换了三个字,就表现出新娘出嫁的喜悦和对新郎的满意与赞许。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90-191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90-191

zhù

míng xiānqín 

zhùér chōngěrér shàngzhīqiónghuáér 
tíngér chōngěrqīngér shàngzhīqióngyíngér 
tángér chōngěrhuángér shàngzhīqióngyīngér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