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接种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无。
饶阳接种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无。
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住东吴。
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住东吴。

shíyángméisānshǒusān--céng

ráoyángjiēzhǒngjiāngnánshǎoyuèshàngléngméitiānxiàméishúyīngtóngérbèichīyǒuxiōngshízhùdōng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5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昔时风景登临地¹,今日衣冠²送别筵(yán)
译文: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席。
注释: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¹登临地:指岘山。²衣冠:指士绅。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醉坐¹自倾彭泽酒²,思归长望白云天³
译文: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注释:¹醉坐:全唐诗校:“一作闲卧。”²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³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huò)¹²(jiē)³江岛
译文: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注释:¹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²空:徒然。³滞:久留。⁴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寄语朝廷当世人¹,何时重见长安道。
译文: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注释:¹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míngsòngzhèngshísānháijīngjiānzhīshén--mènghàorán

shífēngjǐngdēnglínjīnguānsòngbiéyánzuìzuòqīngpéngjiǔ

guīzhǎngwàngbáiyúntiāndòngtíngjīngqiūzǎohuòluòkōngjiēzhìjiāngdǎo

cháotíngdāngshìrénshízhòngjiànzhǎngāndào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dù)¹
译文: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
注释: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¹蠹虫:咬器物的昆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译文: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译文: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译文: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新丰¹老翁八十八,头鬓(bìn)眉须皆似雪。
译文:新丰有个八十八岁的老人,头发、胡子、眉毛全都像雪一样白。
注释:¹新丰:县名。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玄孙¹扶向店前行,左臂(bì)凭肩²右臂折。
译文:他的右皆已经断了,只得将左皆搭在他玄孙的肩上,由他的玄孙扶着向店前走来。
注释:¹玄孙:孙子的孙子。²左臂凭肩:左臂扶在玄孙肩上。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问翁(wēng)臂折来¹几年,兼问致²折何因缘³
译文:我问他右皆折断有多久了,又问他是因何折断的。
注释:¹来:以来。²致:招致。³因缘:缘故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¹无征战。
译文:他说:“我的籍贯就在新丰县,我出生在太平盛世,没有遭遇过战争。
注释:¹圣代:圣明时代。折臂翁大概生于开元中期,并在开元后期度过青少年阶段。开元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故称“圣代”。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惯听梨园¹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译文:经常欣赏梨园子弟的歌唱演奏,连什么是旗枪和弓箭都不知道。
注释:¹梨园:玄宗时宫庭中教习歌舞的机构。新丰是骊山华清官所在地,所以老翁能听到宫中飘出的音乐。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无何¹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译文:谁知不久就赶上了天宝年间朝廷的大征兵,有三个成年男子的家庭,就要抽取一个当兵。
注释:¹无何:无几何时,不久。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¹行。
译文:抽取这些壮丁以后,要驱赶着他们去哪儿呢?要在五月里远征万里之外的云南。
注释:¹云南:此处指南诏。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闻道云南有泸(lú)¹,椒花落时瘴(zhàng)²起。
译文:听说云南有一条泸水,夏季椒花凋谢之时,泸水就会烟瘴弥漫。
注释:¹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江流。²瘴烟:即瘴气,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大军徒涉(shè)¹水如汤²,未过十人二三死。
译文:大军徒步渡河的时候,河水会热得像滚汤一样,渡不过十个人就会有二三个死掉。
注释:¹徒涉:蹦水步行。²汤:滚开的水。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译文:当时村里到处都是儿子告别爹娘、丈夫告别妻子那哀痛的哭声。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译文:大家都说,前后几次远征云南的人足有千千万万,却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¹(dié)²中有名字。
译文:我那年二十四岁,名字也在兵部征兵的名册之中。
注释:¹兵部:唐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²牒:文书。此处指征兵的名册。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¹大石捶²折臂。
译文:我不敢让人知道,趁着夜深的时候,偷偷地用一块大石头捶断了自己的右皆。
注释:¹将:介词,以,用。²捶:敲击。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张弓簸(bǒ)¹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译文:于是,我就因为既不能拉弓也不能摇旗,得以避免被远征云南。
注释:¹簸:摇动。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¹拣退归乡土。
译文:我不是感觉不到伤筋碎骨的痛苦,只是希望能够在选征兵丁时被淘汰,从而留在家乡。
注释:¹且图:苟且图得。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此臂折来¹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译文:这条胳膊已经折断了六十年,我虽然残废了一肢,但保全了性命。
注释:¹此臂折来:一作“臂折以来”。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译文:如今每逢刮风下雨的寒夜,我的断皆都使我疼得彻夜难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译文:但我不但不后悔,还为自己能够活到现在而欣喜。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译文:否则我也会死在泸水旁,连尸骨都没人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¹上哭呦(yōu)²
译文:只能成为身死云南的望乡鬼,在万人坟里呦呦地哭号。
注释:¹万人冢:作者自注说,云南有万人冢,在鲜于仲通。李宓军队覆没的地方。²呦呦:形容鬼哭的声音。
老人言,君听取。
老人言,君听取。
译文:这个老人的话,你一定要认真地听一听。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¹,不赏边功防黩武。
译文:你难道没听说过,开元年间的宰相宋璟,为了避免边将穷兵黩武而不赏边疆的战功?
注释:¹宋开府:指宋璟(jǐng),开元时贤相,后改授开府仪同三司。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¹,欲求恩幸立边功。
译文:你难道也没听说过,天宝年间的宰相杨国忠,为了得到皇帝的恩宠而鼓励征战?
注释:¹杨国忠: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拜相。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译文:等不到建立战功,人民就会怨恨四起,若是不信,就请问问新丰的折皆老人吧。

  此诗写了一位在天宝年间逃过兵役的老人,当时,宰臣“欲求恩幸立边功”,发动对南诏的战争,无数被强征去当兵的人冤死异乡,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残命。这位命运悲惨的老人,却以欣喜口吻自庆侥幸,让人读来更觉得悲哀,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目的不仅在记叙一桩往事,而是反映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苦难。

  此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首句至“兼问致折何因缘”,主要是描绘折臂翁的外观形象,并向第二段过渡。第二段是全诗的主体,自“翁云贯属新丰县”至“万人冢上哭呦呦”,长达三十四句。此段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事,不仅使诗产生了真切自然之感,而且增强了诗叙事内容的可信程度。第三段自“老人言,君听取”至结束,诗人又直接出面,发表议论。

  这位老人的籍贯属于原来的新丰县。他本是幸运的,因为他生逢圣明的朝代,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开元时期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他不懂得旗枪弓箭为何物,而听惯了宫苑梨园中传出的歌舞管弦之声。可是好景不长,天宝时期,云南一带烽烟四起,朝廷大肆抽丁,在凄惨的哭泣声中,儿子告别母亲,丈夫告别了妻子。因为他们听说云南泸水一带,瘴气迷漫,更何况还要徒步渡过那热如沸汤的大河呢!据说前后奔赴战场者,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这一年,他二十四岁。很不幸,征兵的名册上赫然列着他的名字。夜深人静,他偷偷地用石头将自己的手臂砸断。从此他变成了残废,但也由此逃脱了远征云南之苦。作为一个断臂的残废人,他是不幸的,因为六十年来,伤痛时肘折磨着他;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又是幸运的,他没有做云南万人冢上的望乡鬼,他毕竟还活着,虽然活得并不舒服。

  作品最后一段“老人言,君听取”云云,旗帜鲜明地表白了自己的观点。开元时的贤相宋璟,为了防止边将为邀功而滥用武力,对于杀敌有功的天武军牙将郝灵佺并没有论功行赏,仅在次年授他为郎将,这样做防止了与少数民族的纠纷,保证了边境的安宁。而杨国忠之流为达到个人邀功固宠的卑鄙目的,不惜开边寻衅,视数十万人的性命为儿戏,驱赶他们到环境极为恶劣的边远地区去作战,造成千万个家庭的悲剧,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作者把宋璟与杨国忠作了鲜明的对比,其褒贬倾向不言自明。他对宋璟的行为是赞赏的,他反对不义战争,希望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显示出诗人的宽大胸襟和善良的愿望。

  此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完全符合诗人《新乐府序》所谓“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要求,有如常山之蛇,首尾照应。在表达作者的主观倾向时,仍不忘以新丰折臂翁的悲惨遭遇作为富有说服力的活见证。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491-495页

xīnfēngzhéwēng

bái tángdài 

xīnfēnglǎowēngshí tóubìnméijiēxuě 
xuánsūnxiàngdiànqiánxíng zuǒpíngjiānyòuzhé 
wènwēngzhéláinián jiānwènzhìzhéyīnyuán 
wēngyúnguànshǔxīnfēngxiàn shēngféngshèngdàizhēngzhàn 
guàntīngyuánguǎnshēng shíqiānggōngjiàn 
tiānbǎozhēngbīng yǒusāndīngdiǎndīng 
diǎnjiāngchù yuèwànyúnnánxíng 
wéndàoyúnnányǒushuǐ jiāohuāluòshízhàngyān 
jūnshèshuǐtāng wèiguòshírénèrsān 
cūnnáncūnběishēngāi érbiéniángbié 
jiēyúnqiánhòuzhēngmánzhě qiānwànrénxínghuí 
shìshíwēngniánèrshí bīngdiézhōngyǒumíng 
shēngǎnshǐ使rénzhī tōujiāngshíchuízhé 
zhānggōngkān cóngshǐmiǎnzhēngyúnnán 
suìjīnshāngfēi qiějiǎntuì退guīxiāng 
zhéláiliùshínián zhīsuīfèishēnquán 
zhìjīnfēngyīnhán zhídàotiānmíngtòngmián 
tòngmián zhōnghuǐ qiělǎoshēnjīnzài 
rándāngshíshuǐtóu shēnhúnshōu 
yīngzuòyúnnánwàngxiāngguǐ wànrénzhǒngshàngyōuyōu 
lǎorényán jūntīng 
jūnwénkāiyuánzǎixiàngsòngkāi shǎngbiāngōngfáng 
yòuwéntiānbǎozǎixiàngyángguózhōng qiúēnxìngbiāngōng 
biāngōngwèishēngrényuàn qǐngwènxīnfēngzhéwēng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他时¹雨夜²³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译文:旧时每当夜雨绵绵,我总是烦恼着频频移床,因为厌憎添人愁闷的雨声滴在我满是客愁的心上。
注释:¹他时:指旧时、昔日。时,一作“年”。²雨夜:一作“夜雨”,一作“雨后”。³困:指困扰。⁴坐:介词,因,由于。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wù)¹小荷香。
译文:如今一听雨打在南堂的新瓦上,似乎已闻到东坞中池塘里的阵阵荷花香。
注释:¹坞: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此处指坞中池塘。

nántángshǒu ·sān

shì sòngdài 

shíkùnchuáng zuòyànchóushēngdiǎncháng 
tīngnántángxīnxiǎng wéndōngxiǎoxiāng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¹压城城欲摧²,甲光³向日金鳞(lín)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注释:¹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²摧:毁。³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⁴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⁵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jiǎo)¹声满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zhī)凝夜紫²。(塞上 一作:塞土)
译文: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战场上的血迹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注释:¹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²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临¹易水²,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³
译文: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注释:¹临:逼近,到,临近。²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³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¹君黄金台²上意³,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译文: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注释:¹报:报答。²黄金台: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其真正的故址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遗址尚存。用来形容招纳贤才的地方或人才荟萃之地。³意:信任,重用。⁴玉龙:宝剑的代称。⁵君:君王。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战争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胜利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这两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感人: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金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金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画面抹金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金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报君黄金台金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金,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金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参考资料:
1、 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6-997

yànméntàishǒuxíng

 tángdài 

hēiyúnchéngchéngcuī jiǎguāngxiàngjīnlínkāi 
jiǎoshēngmǎntiānqiū sàishàngyānzhīníng  (sàishàngzuò sài )
bànjuǎnhónglínshuǐ shuāngzhònghánshēng 
bàojūnhuángjīntáishàng xiélóngwèij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