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夤缘有路攀,隔波楼影塔中间。才收梅溽经旬雨,已放莲峰几朵山。
绝境夤缘有路攀,隔波楼影塔中间。才收梅溽经旬雨,已放莲峰几朵山。
胜处得閒真阆苑,醉馀忘世即函关。诗高不饮妨何事,恐对湖光自忸颜。
胜处得閒真阆苑,醉馀忘世即函关。诗高不饮妨何事,恐对湖光自忸颜。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4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江城¹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晚 一作:晓)
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注释:¹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水¹夹明镜²,双桥³落彩虹
译文: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注释:¹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²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³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⁴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¹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译文:村落间泛起的薄薄水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注释:¹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谁念北楼¹上,临风怀谢公²
译文: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¹北楼:即谢朓楼。²谢公:谢朓。

  谢脁北楼是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登览的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真是“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这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这年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了宣城。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首联是说,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脁楼远眺晴空。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凭高俯瞰,这“江城”简直是在画图中似的。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的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这就是李白常用的“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颔联是说,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的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映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清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活泼空灵,又一次令人惊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颈联是说,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桔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我们不难想象,当时诗人的心情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练的语言,再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的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它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如果我们细心领会一下,就会发现它在高度的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

  中间两联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首联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关系来看,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尾联是说,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两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脁所建造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了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作者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政治上被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当秋风摇落的季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的旧游之地,现在他又来到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起谢脁,这不仅因为谢脁在宣城遗留下来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谢脁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脁楼上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脁所吟赏过的山川,缅怀他平素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的悲剧一生,虽然古今异代,然而他们的文化基因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感;正因为他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32-333

qiūdēngxuānchéngxiètiǎoběilóu

bái tángdài 

jiāngchénghuà shānwǎnwàngqíngkōng  (wǎn   xiǎo )
liǎngshuǐjiāmíngjìng shuāngqiáoluòcǎihóng 
rényānhányòu qiūlǎotóng 
shuíniànběilóushàng línfēnghuái怀xiègōng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秋风兰蕙(huì)¹化为茅²,南国³凄凉气已消
译文: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注释:郑所南:南宋遗民,画家,他的诗画多表现对故国怀念之情和坚贞的民族气节。¹兰蕙:兰草、蕙草。 ²茅:茅草。³南国: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⁴ 气已消:万物生气已经消失。这里比喻遗民的复国之志已经消失。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只有所南心不改¹,泪泉²和墨写离骚(sāo)³
译文:只有所南忠心仍不改,用泪泉磨墨抒发爱国情操。
注释:¹所南心不改:郑所南的复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²泪泉:泪水。³离骚: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篇。

  诗一开始就对郑所南所画的兰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郑所南所画的兰加以改造后而抒发的。郑所南画的是不着土地的兰花。而作者想象这画中的兰花,在肃杀的秋风里已变成了茅草。这里作者用了屈原《离骚》中“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诗意,以此手法,表明宋亡之后,不仅国土惨遭蒙古族统治者的蹂躏,而且许多人有的受到摧残,有的变节,有的抗元复国的意志消磨殆尽。而且是整个“南国”一片凄凉,毫无复国的生气了。这两句写出南宋灭亡之后,在蒙古族残酷统治下,抗元复国的斗争已逐渐消沉的情状。

  后面两句转而赞扬郑所南。说只有郑所南忠于南宋之心依然坚定不移,他用自己的泪水和着墨水画兰,以绘画的方式写出又一部《离骚》。从而表现了郑所南坚贞的民族节操和坚定的爱国信念。作者赞扬郑所南,实际也表达了自己绝不屈服于任何暴力的民族气节。

  全诗用反衬手法。前两句用比的手法表现在蒙元残酷统治下人们抗元复国斗争日益消沉的景象,后两句写郑所南坚贞之节依然不变,以前面两句反衬后面两句,见出所南坚贞之志和爱国精神的可贵。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
1、 潘人和.儒道释诗汇赏 儒诗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223-224

zhèngsuǒnánlán

zàn yuándài 

qiūfēnglánhuìhuàwéimáo nánguóliángxiāo 
zhǐyǒusuǒnánxīngǎi lèiquánhuóxiěsāo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秦望山¹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译文:秦望山山头依然挂着夕阳,伤心人,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注释:¹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之以望海而得名。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译文:今人没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霸越乡”的往事。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雨打乱花迷复道¹,鸟翻黄叶下宫墙。
译文:雨打乱花,落花遮住越宫的复道;鸟飞树间,黄叶飘下故国的宫墙。
注释:¹复道:楼阁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译文:故临高台,切莫向远处眺望,因为中原大地,正是烟树迷茫。

yuèwánggōujiàn--cháiwàng

qínwàngshāntóuyángshāngxīnshuíliáng

jīnrénjiànwángshìyóuchuányuèxiāng

luànhuādàoniǎofānhuángxiàgōngqiáng

dēnglínxiànggāotáiwàngyānshùzhōngyuánzhèngmiǎománg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¹上看,半壕(háo)²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注释:¹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²壕:护城河。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¹后,酒醒却咨(zī)(jiē)²。休对故人思故国³,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¹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²咨嗟:叹息、慨叹。³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⁴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⁵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其次,三、四句直说,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五句是说,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轼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65-666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54-255 .

wàngjiāngnán ·chāorántáizuò

shì sòngdài 

chūnwèilǎo fēngliǔxiéxié shìshàngchāorántáishàngkàn bànháochūnshuǐchénghuā yānànqiānjiā  (kànzuò wàng )
hánshíhòu jiǔxǐngquèjiē xiūduìrénguó qiějiāngxīnhuǒshìxīnchá shījiǔchènniánhuá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不寐(mèi)¹²长更³,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译文:更深夜长,疲惫至极却也难以入睡,披上外衣独自出门散步。清冷的月光拂过秋天萧瑟的竹,急风拍打窗户的声响在夜晚回荡。
注释:¹不寐:不能入睡。²倦:懈怠。³长更:即更长。⁴切:急迫。⁵窗声:风吹在窗户上发出的声音。

  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的小词。

  起句“不寐倦长更”中“不寐”二字异常醒目,耐人寻床,是全词的根。“倦”字借“不寐”自然生发出来,揭示出因无眠而生倦怠的逻辑关系,可以想见词人心绪的烦闷了。第二句又从时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谈,却是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过渡。第三、四两句,笔锋一顿,停留在出门所见所感上面。“月寒”句在点明季节之余,更以“寒”、“冷”二字借物传心,将心中抑郁愁闷之情隐隐带出,是这首词重心所在。最后一句着笔于月寒竹冷,被疾风拍打的窗户在深夜回想,以景结情,自然收束,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妙笔。

  此词是典型的即景即情之作。全诗尽透作者的愁苦之情,夜不能寐更添几番寂寥之意,风呼啸体现了作者的一路坎坷,寒月凄凄,心中的苦闷只有随秋竹落落归寂罢了。

参考资料:
1、 张旭泉编著.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精品词鉴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第106页

sāntáilìng--

mèijuànzhǎnggèng

chūxíng

yuèhánqiūzhúlěng

fēngqièchuāng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