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建安县,始识韩荆州。
一见辰知遇,许我尝从游。
寻幽访赤壁,买笑陪青楼。
有酒即命驾,夜饮忘觥筹。
雪香飘梅花,归驾仍迟留。
送君城北隅,岁事希一周。
告德虽未久,有怀奚所投。
客来自锦溪,知为蓝田游。
抠衣欲趋隅,其奈风马牛。
方图拜尺纸,文此不敏羞。
乃复三不缄,获戾于君侯。
谪客干典刑,宜尔餐吴钩。
幸不畀我死,残喘延俘囚。
搜索遍中外,释缚良无由。
始思鹍鹏翼,庇我反手犹。
嘘烛拂毫楮,尺素驰星流。
荷公三复还,恻然添我忧。
许我京阙间,与我为良谋。
于今秋复冬,俟命犹置邮。
西风掠于宇,鱼雁俱沉浮。
未审恩波中,许我共济不。
我材袜线短,愿公广甄收。
他日宾幕府,鏖战当焚舟。
公兮不我援,复驾言焉求。
前年建安县,始识韩荆州。
一见辰知遇,许我尝从游。
寻幽访赤壁,买笑陪青楼。
有酒即命驾,夜饮忘觥筹。
雪香飘梅花,归驾仍迟留。
送君城北隅,岁事希一周。
告德虽未久,有怀奚所投。
客来自锦溪,知为蓝田游。
抠衣欲趋隅,其奈风马牛。
方图拜尺纸,文此不敏羞。
乃复三不缄,获戾于君侯。
谪客干典刑,宜尔餐吴钩。
幸不畀我死,残喘延俘囚。
搜索遍中外,释缚良无由。
始思鹍鹏翼,庇我反手犹。
嘘烛拂毫楮,尺素驰星流。
荷公三复还,恻然添我忧。
许我京阙间,与我为良谋。
于今秋复冬,俟命犹置邮。
西风掠于宇,鱼雁俱沉浮。
未审恩波中,许我共济不。
我材袜线短,愿公广甄收。
他日宾幕府,鏖战当焚舟。
公兮不我援,复驾言焉求。
华岳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2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译文:九月十五日,宾客们在西园练习射箭,我却因病不能练习,客人明显可以取胜。岳德将领,弓的力量比二石五斗还要多,仍能三发连中,观看的宾客都很吃惊。因此写下此词展示给宾客,前一天晚上还是大风,第二天就开始寒冷了。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上片九句,押四平韵,48字,下片十句,押四平韵,47字,共95字。上下片中的两个六言句,宋人常兼押仄声韵,也可平仄互韵或句句押韵。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霜降碧天静,秋事¹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声(kàn)高城回望,寥(liáo)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diāo)弓。
译文: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活动。半夜初听隐隐轻寒的风声,摇撼着潇潇落叶梧桐。强支病体登上高高的城墙上俯视顾望,唯见萧瑟的关山河水无边无际,拚上一醉与君辈豪饮乐同。阵阵战鼓闹醒了清晓,练兵场上骏马飞奔驰突,矫健的骑士个个拉满雕弓。
注释:¹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上片,首四句写与客习射西园的时间,深秋霜降,望天清澄,西风暂起,寒意阵阵,夜半时分,直入梧桐。西风凄紧,冬之将至,词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方将士,该是为他们准备过冬的粮饷,赶制棉衣御寒的时候了。他曾兼总四路漕计补给馈响,军用不乏,全力支持抗战,冬季来临,自然使他因关切前方而心绪不宁。“起瞰高城”三句,心事重重的词人起身离座,登上城楼,向中原望去,却见千里关河、寂寥冷落,他虽致力于抗战,无奈宋廷坚持苟和,抗金事业沉寂无着。面对冷落的关河,山河破碎、国土沦亡之悲涌上心头,沉痛难耐,只能借酒浇愁,故曰与客同醉。在宴饮之后,天之将晓,军中鼓声响起,习武场上,武士们手持雕弓,走马飞驰,好一派习武驰射的豪壮场面,令人振奋不已。

  下片写西园习射。面对众人驰驱习射,六十开外的词人深感自己年老力衰,当年的豪气现在已经消失,哪能像虎士岳德那样,挥手弦响,双箭落地。这里有对虎士的赞许,更有对自己衰老的感叹。敌虏未灭而己身已老,不能驰骋疆场,使他深感遗憾,最后以“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作结,直抒胸臆。词人虽因无力报国而惭愧,但他身老志不衰,心系“云中”,情结边防,在垂暮之年,还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己任,表现了一个老年抗金志士的壮伟胸怀。

  本篇笔力雄杰,沉郁苍健,具有豪放风格。

  《乐府雅词》此首题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这里转录《全宋词》,以便鉴赏本篇时作参考。

  吟读本篇,深深地被作者的爱国热忱所感动。在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病登城巡视,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不能收复,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怅,那又怎么办呢?一味地借酒浇愁吗?不,他还要“与客习射”,走马练武,于是就出现了“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的场面,“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词作者曾为抗击金兵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以振当年雄风,却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报效祖国于疆场,只好回首长望北方的云中郡,那魏尚和李广奋勇抗击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叹病老,而是热切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因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而抱愧和感喟。虽有力不从心的悲慨,却仍然豪气逼人,给人以激励和振奋。

  上半阕前四句写“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气候已经开始寒冷起来。“起瞰”三句,写作者年老偶病,在大风之后的寒夜,登上高城,遥望北方大片沦陷了的土地,无奈与客同饮,借酒浇愁,说的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活动。“叠鼓”二句写武士操练、演习骑射的热闹场景:天将破晓,鼓棰小击,声声细密而急促;闹鼓声中,武士飞马上场,拉弓搭箭,射向目标。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和跃跃欲试的场面啊!以上写的都是客观的景物和事象,却又处处表现着作者的内在心情和心理。如:写秋寒以表现作者的老病忧国;写“起瞰”、夜饮等活动,以表现作者的国愁;写骑射活动场面,以表现作者的爱国豪情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景中有情,象中有意,所以才能写得情景历历,意象生动,境界鲜明。

  下半阕抒发议论,但那议论都被情感化、形象化了的,而且设客争笑问难,生活气息极浓。所发感慨,同上半阕写出的时令、气候、活动场景紧密相连,所以毫不感觉突兀。“岁将晚”以下七句,说作者已到垂暮之年,有位客人同他说笑话,问他这个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迈气概跑到哪里去了?你往昔奔马骑射为谁争雄,还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举手拉弓,弦声响处,便见有双雁从远空堕落。结尾“老矣”二句,作者回答了自己因年老力衰而不能为国效力,抒发了“真堪愧”的悲凉、痛苦心情,然而他还在“回首望云中”,向往历史上抗击异族侵略者的爱国志士。

  关注《题石林词》评说叶词,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这篇《水调歌头》系梦得晚年作品,用关注的话来评判,是符合实际的。毛晋《石林词跋》也说作者叶梦得晚年“不作柔语殢人,真词逸品也。”

shuǐdiàotóu ·jiǔyuèwàngshè西yuánǒubìngnéngshè

mèng sòngdài 

shuāngjiàngtiānjìng qiūshì西fēng hánshēngyǐnchūtīng zhòngtóng kàngāochénghuíwàng liáoluòguānqiān zuìjūntóng diénàoqīngxiǎo fēiyǐndiāogōng 
suìjiàngwǎn zhēngxiào wènshuāiwēng píngshēngháoānzài shěnlǐngwèishuíxióng dāngyánshì huīshǒuxiánshēngxiǎngchù shuāngyànluòyáokōng lǎozhēnkānkuì huíshǒuwàngyúnzhòng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故关¹(shuāi)²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译文: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
注释:¹故关:故乡。²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路出寒云外¹,人归暮(mù)雪时。
译文: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
注释:¹“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少孤¹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译文: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注释:¹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 一作:掩泣)
掩泪空相向,风尘¹何处期。
译文: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注释:¹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duāngōng

lún tángdài 

guānshuāicǎobiàn biékānbēi  (kānbēizuò zhèngkānbēi )
chūhányúnwài rénguīxuěshí 
shàowéizǎo duōnànshíjūnchí 
yǎnlèikōngxiāngxiàng fēngchénchù  (yǎnlèizuò yǎn )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huǐ)¹,蟠(pán)²而护之,民不敢采伐(fá)³。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qíng)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译文:剑门左边的峭岩之间,有一棵大树,生长在石缝中,好几围粗,枝干纯白色。人们都传说这是一棵白檀树。树下常常有一条大毒蛇,盘曲在那里守护着,村枝不敢去砍伐它,又说西岩壁的半腰处,有志公和尚的影像。路人从这里走过的时候,都要朝西方擎起双手顶礼膜拜,就像亲眼见到了如来一样。
注释:¹虺:一种毒蛇。²蟠:盘曲;盘结。³采伐:砍伐。⁴擎拳:拱手,致礼时的姿势。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王仁裕(yù)(guǐ)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lè)(pèi)¹移时²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zhān)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lì)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³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jiā)(shā)之文也,上有苔(tái)(xiǎn)(bān)(bó),即山水之毳(cuì)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
译文:王仁裕于癸未年进入蜀地。他走到那岩下时,尤其注意地观察了一番,来判断向来的传说是否属实。这时候正赶上天气晴朗,溪谷青翠,就像用水洗过的样子,于是他就勒住马辔久久观望。那白檀,原来竟是一棵白枯树!道路被夹在溪谷中,这类情形特别多,哪有什么毒蛇盘绕香檀树的事。他又向西看那志公和尚的影像。在岩间有圆柏一棵,那就是志公戴着竹笠的头;两边有上下走向的石缝,画出了志公的身形;斜向的石缝,就是袈裟上的花纹了;那上面有斑斑驳驳的苔藓,就勾勒描画出山水图案来。这才审定,那树不是白檀树,那影也不是志公的留影,弄明白了,才知道人们的误传没有边际呢!
注释:¹勒辔:勒住马的缰绳。²移时:一段时间。³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⁴毳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一个犁牛¹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也甜,晚也也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译文:半块田地,一头耕牛,收成好,收成坏,全凭老天说了算。虽然粗茶淡饭,但每顿都能吃饱,早晚吃的都很香甜。粗布的衣服比丝绸的穿着暖和,长也能穿,短也能穿。有三两间草屋,住着舒服,出去放心。雨过天晴,驾着小船去钓鱼,边钓鱼边喝酒,生活坦然。晚上回来,与儿女在灯前谈古论今,其乐融融。睡觉睡到日上三竿,快活赛过神仙。到南山无人的空谷读书,想疯就疯,不怕人笑话。
注释:¹犁牛:耕牛。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译文:江两岸怒放的山花洁白如雪;村庄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zhāo)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¹外踏青来。
译文: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女子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注释:¹永安宫: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蜀汉章武二年(222),蜀先主刘备自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
本首诗是《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