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两贤妇,妇夫莱与舆。宁随夫婿馌牛下,不愿夫婿专城居。
楚国两贤妇,妇夫莱与舆。宁随夫婿馌牛下,不愿夫婿专城居。
投畚却车驾,挈器采樵苏。呜呼今丈夫弃耕贪禄,粟万钟养孥。
投畚却车驾,挈器采樵苏。呜呼今丈夫弃耕贪禄,粟万钟养孥。
孥未养,身受醯菹祸及其夫,永为二妇笑鄙夫。
孥未养,身受醯菹祸及其夫,永为二妇笑鄙夫。
杨维桢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7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一驿¹过一驿,驿骑²如星流。
译文:一个驿站又是一个驿站,驿骑疾驰有如流星一般。
注释:¹驿:驿站,古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驿站,为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所。²驿骑:乘骡马传送公文的人。这里指乘马赴边的诗人。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平明¹发咸阳²,暮及陇山头。
译文:黎明时分从那长安出发,傍晚已经越过陇山之颠。
注释:¹平明:天亮的时候。²咸阳:秦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此借指唐都长安。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陇水明可听,呜咽¹令人愁。
译文:陇水声声令人不忍去听,呜呜咽咽多么使人愁烦。
注释:¹呜咽:流水声若断若续。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¹
译文:一路风沙尘土扑满马汗,晨昏雾气露水打湿衣衫。
注释:¹貂裘:貂皮袍子。貂,一种动物,皮料珍,最能御寒。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西来谁家子¹,自道新封侯²
译文:那西方驰来了谁家男儿,自说是新近里立功封官。
注释:¹子:男儿。²新封侯:指是时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前月¹发安西²,路上无停留。
译文:上月间从安西启程出发,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赶。
注释:¹前月:上月。²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今新疆库车)。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都护¹犹未到,来时在西州²
译文:都护现在尚未到达驻地,出发时还在那西州旁边。
注释:¹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²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十日过沙碛¹,终朝²风明休。
译文:十天间越过了浩瀚沙漠,狂风吹起沙土从早到晚。
注释:¹沙碛:指沙漠、戈壁。²终朝:从早到晚。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译文:战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鲜血洒在路间。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万里奉¹王事,一身无所求。
译文:置身万里之外报效朝廷,自己并无任何追求贪恋。
注释:¹奉:接受并执行。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也知塞垣¹苦,岂为妻子谋。
译文:并非不知边塞艰难辛苦,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
注释:¹塞垣:边关城墙。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¹城楼。
译文:边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关。
注释:¹关:陇山下有陇关,又名大震关。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¹
译文:溪水声声伴着松涛阵阵,在静夜里飕飕刮过耳边。
注释:¹飕飗(sōu liú):象声词。风雨声。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别家赖¹归梦,山塞多离忧²
译文:离家之仿只靠归梦排解,关山塞外离忧萦绕心间。
注释:¹赖:依靠。²离忧:别离之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与子¹且携手²,明愁前路修³
译文: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注释:¹子:这里指宇文判官。²携手:比喻互勉共进。³修:长。

  全诗大体可分为三层,开头六句叙述离长安西行情景;中间十六句叙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后八句叙述夜宿陇山情景。

  诗的开头从离京西上军起。一开始就写浑骑的飞奔。“一驿过一驿”写路程的遥远,也透露着行进的迅速;“驿骑如星流”,写行进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遥远。“如星流”这一比喻把飞驰的驿骑写得很形象。接着用“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对路程的遥远和行进的急切加以补充。以上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以下两句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写抵达陇山及产生的感受。关于陇水,《陇头歌辞》说:“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诗人途经陇山,自然要产生古今相通的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如诗人在《经陇头分水》中写到的:“陇水何年有,潺潺道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这正是“愁”的内容。以上点出题目“初过陇山”,写总的感受,以急迫而悲慨的情调引起全诗。

  以下十六句写途中遇字文判官及双方交谈所得边地情景。诗中先以“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来勾划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像,为“谁家子”的出现蓄势;紧接着又用“西来谁家子”一向来强调,然后以“自道新封侯”来点明骑者的身份与心理。“沙尘”、“雾露”两句可见旅途之艰辛,而“自道”一句却又见骑者的兴奋与自豪,在上层“呜咽令人愁”的基础上,格调为之一转。“前月发安西”以下八句是骑者即字文判官叙述沿途情景。先以四句写路途的遥远,又以两句写天气的恶劣,再以两句写道路的坎坷艰难,从各个方面极写“塞垣苦”,描绘极为真切。边塞如此艰辛而逼出的却是极高昂的情调:“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这就直接揭示出骑者的内心世界,以身许国,公而忘私。这样,上面对边塞苦寒的极力铺写,就成为了突出骑者的必要铺垫。建安诗人曹植曾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哪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赴边战士的形象。在两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种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是古今相遇的。这些诗句,为“西来”的骑者所“自道”,是戍边将土坦率真诚的表白,也是诗人对他们的赞许,其中也表现了诗人的胸襟。

  诗的最后八句又收笔写陇山夜景和诗人心境。诗人以“山口月”写所见,以“溪流与松风”写所闻,构成苍凉荒寒的陇山夜景,用它来牵动、来烘托诗人的“离忧”。“别家赖归梦,山塞多高忧”承上两句夜景写愁怀,诗的情调为之一抑,真切传达出远离家乡的诗人的情怀,而最后两句:“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情调顿时一扬,扣应题目“呈”字,以昂扬情调结束全诗。

  全诗写初过陇山途中情景,时而有急促的行进,时而有深沉的乡思,时而有边塞的艰辛,时而有昂扬的斗志,使诗的情调如波浪汹涌,充分表达了初赴边塞的诗人复杂的情怀;而以“呜咽令人愁”开头,以“不愁前路修”结束,说明“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这种慷慨昂扬的格调乃是作品的主旋律。由于有深刻的切身体验,诗中写景写事写情都极为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08-110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70-175

chūguòlǒngshānzhōngchéngwénpànguān--céncān

驿guò驿驿xīngliú

píngmíngxiányánglǒngshāntóu

lǒngshuǐtīngyànlìngrénchóu

shāchénhànníngdiāoqiú

西láishuíjiāzidàoxīnfēnghóu

qiányuèān西shàngtíngliú

dōuyóuwèidàoláishízài西zhōu

shíguòshāzhōngcháofēngxiū

zǒusuìshízhōngjiēxuèliú

wànfèngwángshìshēnsuǒqiú

zhīsāiyuánwèizimóu

shānkǒuyuèchūxiānzhàoguānchénglóu

liúsōngfēngjìngxiāngsōuliú

biéjiālàiguīmèngshānsāiduōyōu

ziqiěxiéshǒuchóuqiánxiū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
(yuè)¹重关²二虎尊³,万龙轰斗事何存。
译文:大虎山、小虎山威风凛凛地雄踞虎门蹲守着海面,万众一心抗英激战,往事不见踪影。
注释:虎门:在广东珠江出海咽喉的穿鼻洋,东西有大、小虎山相对如门,所以称虎门,是海防要塞。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屡次挫败英国侵略军的进犯。¹粤海:指虎门一带的海面。粤,广东省的别称。²重关: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关天培在虎门一带设置三道防线,所以称“重关”。³二虎尊:是说大小虎山威风凛凛地蹲在那里监视着海面。尊,同“蹲”。⁴万龙轰斗:指林则徐指挥虎门炮台与侵略军展开激烈的炮战。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至今遗垒(lěi)¹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译文:旧时的炮垒只剩下一堆残垣,唯见雪白的浪花铺天过虎门。
注释:¹遗垒:留存下来的堡垒。

  诗中用虎门形势的雄壮险要和遗垒的残破颓败,当年抗击侵略军的激烈战斗和眼前侵略者的嚣张狂暴作对照,抒发出忧时伤世的愤慨心情。全诗文辞瑰丽,风格雄浑。

  “粤海重关二虎尊”写景,由远及近,由海及山,勾勒出虎门的地理形势。一个“重”字写出了侵略者难以突破的层层险峻防御关口,而一个“尊”字又写出了“二虎”不可侵犯的雄伟气势。在如此形势的战略要地作战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而且定能大获全胜。从字面看是写景,但在写出这样的景中已经包含和体现了诗人为什么这样写的主观情绪,“重关”与“二虎”的客观形势与勇猛必胜的主观信念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万龙轰斗辜何存”,不仅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为首的爱国将士抵抗英军侵略的英勇战斗最终未能抵御敌人的入侵,而且在此抵抗敌人的战斗业绩也永远成为过去,以后再也不会存在和发生。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致使虎门炮台被英国侵略者轰坏并拆毁防御工事。

  诗人用“万龙轰斗”四字追叙当年的英勇行为,表现了诗人对爱国将土抵抗侵略者的英勇奋战的赞颂和缅怀,而“事何存”的反问强烈地谴责了清王朝的卖国投降主义政策。纵使有英勇不屈的将土有虎门这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雄关,然而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投降主义政策只能导致引狼入室的结果,使侵略者倍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使中国的危机不断加深,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至今遗留下来的唯有残石断垣余垒,破败不堪,一派凄怆苍凉,只见白浪滔滔、汹涌而过,虎门似乎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雄风伟力,虎山完全被“白浪如山”的气势所吞没。抚今思昔,触景生情,感慨无限。但诗人并没有直言抒发,而是对清朝政府卖国投降政策的嫉愤、对当年辉煌抗战业绩高然无存的哀惋、对民族危亡深切忧患等等复杂情感都寄托在最后这两句眼前凋零残败景象的描述之中。

  全诗四句,只有一句言事,其余三句均写景。同是一个地方、一种环境,但战前的景象与战后的景象截然不同,形成虎虎生气与残败不堪的强烈对比,这就在于诗人移情于景所致。诗人对战与降的态度不同,对战前和战后历史的心情不同,就在不同的景象描写中即对景象的不同描写中蕴含着诗人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评价。虽然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发感情,但思想感情却表达得淋滴尽致,尽在景象描述之中,尽在不言之中。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08月第1版:第1487页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¹烧凡铅²
译文:东坡先生我不名一文,炼丹十年也没有成功。
注释:¹家火:家中炉灶之火。²凡铅:道家炼丹用的材料。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可霜鬓(bìn)无由玄。
译文:黄金能够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丹药不成只能任由头发花白。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龙丘居士¹亦可怜,谈空说可²夜不眠。
译文:陈季常自号“龙丘居士”,他也和“东坡居士”一样可怜,整日不睡觉地讲论佛学。
注释:¹龙丘居士:一作“龙邱居士”,陈慥的号。²谈空说可:讲论佛学。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忽闻河东¹狮子吼²,拄杖落手心茫然。
译文:陈慥学佛未领会其真义,还没有学佛的妻子领悟得深。
注释:¹河东:柳姓。杜甫《可叹》中可“河东女儿身姓柳”句。陈慥之妻姓柳。²狮子吼:佛教传释迦摩尼初生时“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景德传灯录》卷一)。另,佛藏中可《佛说长者女庵提遮狮子吼了义经》。苏轼用此两个典故,戏言陈慥与妻子都学佛,却没可妻子领悟得精深,这里并没可讽刺陈慥惧内的意思,后世相沿成说,与苏轼原意无关。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谁似濮(pú)阳公子¹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译文:谁能像濮阳公子吴德仁那样有才有德,饮酒吃肉仍能达到高深境界。
注释:¹濮阳公子:指吴德仁。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平生寓物不留物¹,在家学得忘家禅(chán)²
译文:他欣赏外物,但不贪恋外物和被外物所役,住在家中也能学得忘家之禅。
注释:¹寓物不留物:欣赏外物,但不贪恋外物和被外物所役。²忘家禅:即在家修炼如出家。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门前罢亚¹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译文:门前有种满水稻的上十顷田,还有一条清溪绕屋而过,屋前屋后鲜花连天。
注释:¹罢亚:稻穗实多而摇动的样子。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diān)
译文:他却在溪堂醉卧,喊也喊不醒,落花如雪片纷飞,随着春风在他周围飘散。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¹
译文:我穿上布袜、缠好绑腿,游了兰溪又访青泉。
注释:¹行缠:裹腿。与布袜均为行路的轻便装束。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jī)山不是无贺老¹,我自兴尽回酒船。
译文:前番未遇德仁先生,并不是如李白所言“稽山无贺老”,是我游兴已尽而开回酒船,且等来日再见。
注释:¹贺老:贺知章,东坡以归居会稽的贺知章自比。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恨君不识颜平原¹,恨我不识元鲁山²
译文:很遗憾德仁君不认识我,我也未睹您的真颜。
注释:¹颜平原:颜真卿。唐时人,曾为平原太守,为人正直耿介,率军作战勇猛,亦用心仙佛。这里用颜真卿比陈季常。²元鲁山:元德秀。字紫芝,曾为鲁山令。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译文:世事变化急速,我们以后定当相遇,到那时握手一笑,彼此都慨叹又已过了许多年!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黄州向好友吴德仁致意的简寄诗,以戏谑笔调,分别勾勒了吴德仁、陈季常和作者自我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深厚友谊。此诗写得机趣横生,风采华妙,音节琅然。全诗叙事挥酒自如,在叙事中插入景物描写,用典精切浑化,通篇兴会淋漓。

  开头四句自述境况,自嘲中感慨华年流逝而难返。

  接下四句戏语陈季常,言其尚清谈和惧内情况。东坡善诙谐,诗中亦可略见一斑。自嘲已之烧丹无功,好友陈慥学禅不得真义。谈到陈慥与妻子的学禅情形,既生动诙谐,又表达了对老友宽厚亲切的感情。“河东狮吼”之语由此而来(本意并非后世所传)。诗中的诙谐实有两方面,一面是对自己和好友的戏笑,充满生活本真的趣味;另一面却又是沉痛的。

  再下四句调侃吴德仁,说他酒肉自得仙,家修忘家禅。又下四句描写吴德仁的隐居生活,即有田不用己种的清闲,清溪花屋的幽静,醉卧落花的洒脱。最后八句有几层意思:一是说自己曾游清泉寺,打算去访问吴德仁(准备好了布袜行缠),但不胜酒力(饮酒过多),只好兴尽回船。

  “稽山不是无贺老”作者施以概括,则有了两层含义:一是指贺知章辞相归隐会稽山事,二是指与吴德仁彼此不识面而感到遗憾,相信来生铜驼陌上少年相会,定要一笑千年。

  末尾四句感慨人生的机缘,蕴含丰富的哲理。惟伤心人方能豁达,在这充满机趣的嬉笑里面,深隐着他对人间如梦的体会,也蕴含着他在参禅学道中悟得的哲理。诗人写吴德仁为主,写陈季常和自我为辅,结尾又自然将三人绾合。

  全诗妙笔生趣,挥洒自如,风采华丽,意韵深远,读来琅琅上口,痛快淋漓。

参考资料:
1、 彭勃等编著.落花时节又逢君·中国古代的社交名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4:第153页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船下广陵(líng)¹去,月明征虏(lǔ)²
译文:船顺流而下朝广陵驶去,明月照亮了征虏亭。
注释:¹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²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山花如绣颊(jiá)¹,江火²似流萤(yíng)³
译文:远望山花如娇艳似绣颊,江上万家灯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注释:¹绣颊: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²江火:江上的渔火。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³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绣颊。”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称“绣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这句诗是说,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江火似流萤。”意思是说,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全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作者选取江船、明月、古亭、山花、江火这些景物,把征虏亭一带的夜色描绘得既妩媚动人又生机勃勃。夜色,在一般诗人的笔下多是宁静的,呈现出倦倦睡意的,但在李白的笔下却是生动的,精神十足的。他用少女的风姿来比喻岸边的山花,一下子给江岸增添了无限的生气与活力。夜晚江船的渔火本来是静止的,但是作者却从自己行船的感受角度去写,把静止的渔火写成动态的,使江面的景象活泼起来,飞动起来。作品中的景观,归根到底,是作者性格的反映,这首小诗使我们感受到李白那种飞扬跃动的性格特征。

参考资料:
1、 何庆善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36 .

xiàzhēngtíng

bái tángdài 

chuánxiàguǎng广líng yuèmíngzhēngtíng 
shānhuāxiùjiá jiānghuǒliúyíng 
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灯前双舞蛾,厌生¹何太切。
译文:两只飞蛾在烛光前盘旋飞舞,他们何必如此厌弃人生,急切地向往死亡呢。
注释:¹厌生:厌弃人生。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想尔¹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译文:想来在飞向烛火的你们心中,也是厌倦了光明而向往黑暗。
注释:¹尔:你;你们。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译文:若是苍穹只有百尺之高,它们应该会去掩映明亮耀眼的月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