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到盘洲,解冻东风至。便有浴鸥飞,时见潜鳞起。
高柳送青来,春在长林里。绿萼一枝梅,端是花中瑞。
正月到盘洲,解冻东风至。便有浴鸥飞,时见潜鳞起。
高柳送青来,春在长林里。绿萼一枝梅,端是花中瑞。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7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¹自通州司马授虢(guó)州长史²。又明年春³,各祗(zhī)之,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yì)¹⁰,微之反棹(zhào)¹¹送予至下牢戍¹²
译文:平定淮西之乱后的第二年冬天,我从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元微之从通州司马改任虢州长史。到了第二年春天,各自奉命到达任所,与弟弟白知退同行。三月十日,三个人相会于夷陵。第二日,微之调转船头送我至下牢关。
注释:三游洞:在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平淮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宪宗派兵加以平定,元和十二年(817)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平淮西之明年:即元和十三年(818)。¹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²长史:是州刺史属下官吏之长。³又明年春:即元和十四年(819)春天。⁴祗命:遵命。⁵之:往。⁶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⁷三月十日:据上文可知,当为元和十四年(819)。⁸参会:指作者、元稹、白行简三人相会。参:通“三”。⁹夷陵:今湖北宜昌。¹⁰翌日:明天,第二天。¹¹反棹:掉转船头。¹²下牢戍:即下牢关,在宜昌西边。其时元稹出川,已过下牢关;白居易入川,还未过下牢关;因此元稹陪同白居易重返下牢关。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¹者久之。酒酣(hān),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²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³,如垂幢(chuáng)。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shān)¹⁰(yì)(yì)¹¹,梯危缒(zhuì)¹²,休而复上¹³者凡四五焉。仰睇(dì)俯察¹⁴,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¹⁵,磷磷¹⁶凿凿¹⁷,跳珠溅玉¹⁸,惊动耳目。自未¹⁹(qì)²⁰(xū)²¹,爱不能去²²。俄而²³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²⁴,互相明灭²⁵,昌荧²⁶玲珑²⁷,象生其中²⁸。虽有敏口²⁹,不能名状³⁰
译文:到了第二天,想到将要分别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正喝得尽兴时,听到石间有泉水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到了崖岸缺口的地方。一开始就见到一块石头,如叠如削,奇怪的地方在于像张开的翅膀,又像下垂的旗帜。然后看到了泉水,如泻如洒,奇特犹如悬挂的白绢,又像绵延不断的丝线。于是我们一起把小船拴于岩石下,带着仆夫割倒杂草,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连休息带攀爬了四五次。上下察看,绝无人迹,只有水石相激,水清石明,跳珠溅玉,惊动耳目。我们从未时直到戌时,流连忘返。再过了一会儿峡山昏黑,云破月出,月华忽明忽暗,互相交替。晶莹奇幻,各种美妙的景象于此地展现。即便是口舌敏捷的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注释:¹引舟上下:是说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²初见石:开始见到的是石头。³引臂:张开的臂膀。⁴垂幢:下垂的旗帜。⁵次见泉:接着看到了泉水。⁶悬练:悬挂的白绢。⁷不绝线:绵延不断的线。⁸相与:一起。⁹维舟岩下:把船拴在岩石下面。¹⁰芟芜:割倒杂草。¹¹刈翳:清除障碍。¹²危缒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¹³休而复上:休息一会儿再向上攀登。¹⁴仰睇俯察:上下察看。¹⁵薄:碰击。¹⁶磷磷:通“潾潾”,水清澈的样子。¹⁷凿凿:石鲜明的样子。¹⁸跳珠溅玉:形容泉水溅石,像珍珠洒在玉石上那样跳跃四溅。¹⁹未:未时,当今午后一点到三点。²⁰讫:至。²¹戌:戌时,当今晚上七点到九点。²²去:离开。²³俄而:一会儿。²⁴光气含吐: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²⁵互相明灭:明暗交替。²⁶晶荧:透明闪光。²⁷玲珑:精巧细致。²⁸象生其中:是说在云气月光中出现种种美妙形象。²⁹敏口:巧嘴,指口才敏捷³⁰。名状:用语言形容出来。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仍命余序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既而,通夕不寐,迨(dài)¹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yáo)²,岁代³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讫(qì),矧(shěn)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¹⁰二十韵¹¹,书于石壁。仍¹²命余序¹³而记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¹⁴为三游洞。洞在峡州¹⁵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¹⁶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¹⁷其事。
译文:就这样,我们通宵未睡,直到天明,才准备离去,既怜惜于奇景又感伤于即将别离,边惊叹边说着话。知退说道:“这个地方如此美丽,天地间能有几处?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 ”我说:“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吗?”元微之说:“此话对极!况且我们难得相逢,如此地方也不易遇到。现在两件事凑在一起,岂能不记述一番?就请各自赋古体诗二十韵,写在石壁上。”并请我写一篇序以加以记叙。又因为是我们三人首先到此游玩,所以把题目取为“三游洞”。洞在峡州往北二十里北峰之下,两崖相衔接的地方。我们希望将来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所以详细地记载了这次游玩。
注释:¹迨:等到。²津繇:水航经由的渡口。繇:通“由”。³岁代:年复一年,谓长久以来。⁴寂寥(liáo):寂寞、冷落。⁵委置:抛在一边。⁶太息:同“叹息”。⁷矧:况且。⁸两偶于是:两件事(指上文所说“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都在这里实现了。偶:相遇。于是:在这里。⁹得无述乎:是说怎么能没有文章加以记述呢?¹⁰古调诗:即古体诗。¹¹二十韵:一韵两句,共四十句。¹²仍:同“乃”,于是。¹³序:同“叙”,记叙。¹⁴目:题目。¹⁵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西北。¹⁶廞:通“嵌”。¹⁷备书:详细地记载。

  第一段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而其背景、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到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用笔简妙,为下文抒写惜别之情预作铺垫。

  第二段写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临别之际,不忍分手,彼此牵引着船,久久地在江中来回航行,忽闻石间泉声,便下船上岸,步入缺岸寻找。他们一边循声探索,一边观赏景物。石则观其形状之“怪”,像人工着意堆叠和劈削而成;而石钟乳就像张开的臂膀和下垂的旗帜。泉则赏其势态之“奇”,像飞泻,像喷洒,像悬挂的白带,像不断的白线。动静结合,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又把船拴在岩石下,割杂革,除障碍,进洞游览。作者突出“险”、“惊”、“幻”三字。“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达四五次之多,攀登艰难,写出洞的险峭、滑溜;水石相击,发出“磷磷凿凿”的巨响,溅出如珠似玉的水花,作者以“惊动耳目”四字,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洞中黄昏,景色奇绝:“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寥寥几笔,便把洞中光彩变幻的景物如画般地展现,使人目夺神移。这“险”、“惊”、“幻”的景色,描绘得神奇美妙,作者犹有“虽有敏口,不能名状”的遗憾。

  末段因景伤情,抒写“怜奇惜别”的感慨,加深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爱景之奇,惜友之别,二者融为一体。三人的对话,“且叹且言”,尤其是作者的慨叹,借此喻彼,含英才被贬之意,意味更为深长。末了,以介绍作序原因、洞名来历及三游洞的具体位置作结,收笔从容自然。

  这篇文章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相互映衬、融合、生发,浑然成篇。语言凝炼精粹,晶莹润畅,且善用比喻,善于描摹,生动地写出景物的本质特征,写作技巧是很高超的。

参考资料:
1、 臧维熙主编,中国游记鉴赏辞典,青岛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197页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8,第196页
3、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上 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第987页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fān)¹(hù)叶,采之亨(pēng)²之。君子有酒,酌(zhuó)³之。
译文: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请客尝。
注释:瓠:葫芦科植物的总称。¹幡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²亨:同“烹”,煮。³酌:斟酒。⁴言:助词。⁵尝:品尝。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¹²,炮(páo)³之燔(fán)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注释:¹斯:语助词。²首:头,只。一说斯首即白头,兔小者头白。³炮: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⁴燔:用火烤熟。⁵献:主人向宾客敬酒曰献。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zhì)¹之。君子有酒,酌言酢(zuò)²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熏它成佳肴。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注释:¹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²酢:回敬酒。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chóu)¹之。
译文:野兔肉儿鲜又嫩,煨它烤它成美味。酌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注释:¹酬:劝酒。

  这是一首描述普通人家热情待客的小诗。全诗共分四章,形式上全用赋法,颇具雅诗特点,然诗中反覆咏叹者多,渲染描绘者寡,又与风诗相近,故龚橙《诗本谊》谓此《小雅》“西周民风”之一。

  诗首章取瓠叶这一典型意象,极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瓠叶味苦,则所食非美味佳肴可知,但主人并没有以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并取酒相待,请客人一同品尝。诗中多用代词,加快了节奏,情绪显得欢快跳跃,而首章“亨”、“尝”押韵,属阳部,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热烈高昂的基调。

  诗后三章以白头小兔为叙赋对象,从另一面极言菜肴简陋。“一物而三举之者,以礼有献酢酬故也,酒三行而肴惟一兔首,益以见其约矣。”(《传说汇纂》引张彩语)《诗经》时代,关于荤菜,有“六牲”之说,即豕、牛、羊、鸡、鱼、雁(见《礼记·内则》),在正式宴请客人的场合,据礼当备“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谚语所谓“狗肉端不上台面”一样。明了这一点,便可看出同是宴饮之诗,《小雅·伐木》有“肥羜(音zhù,小羊)”“肥牡”,《小雅·鱼丽》有“鲿”“鲨”“鲂鳢”“鰋鲤”,和《小雅·瓠叶》中仅有“瓠叶”“兔首”相比,厚薄奢简尽显。正如第一章所叙述的那样,主人并没有因小兔之微薄而废燕饮之礼,而是或炮或燔或炙,变化烹调手段,使单调而粗简的原料变成诱人的佳肴,复以酒献客、酢客、酬客,礼至且意切,在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中,可以看出主宾之间确实“有不任欣喜之状”(陈延杰《诗序解》)。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来看,《小雅·瓠叶》确实算不上雅诗中的上品,但它却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这首诗既表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又表现出礼仪之邦所独有的尚礼民风和谦虚美德。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9-510

míng xiānqín 

fānfān cǎizhīpēng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chángzhī 

yǒushǒu páozhīfánzhī júnyǒujiǔ zhuóyánxiànzhī 

yǒushǒu fánzhīzhì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zuòzhī 

yǒushǒu fánzhīpáozhī jūnyǒujiǔ zhuóyánchóuzhī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年年玉镜台¹,梅蕊(ruǐ)宫妆²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³
译文:长年累月对着玉境妆台,都是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梅花宫妆,已经厌倦得毫无兴趣了。至今还不见心上人回来,极想收到他的书信,又怕那信里报告他在外遇到不测的消息。
注释:¹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²梅蕊宫妆:喻女子华美妆饰,或喻梅花。³江南信: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酒从别后疏(shū),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¹深,人远天涯近。
译文:自从和他分别以后,我酒也少喝了,而在秋思中流尽了眼泪。我朝朝暮暮都挂念着羁旅在江南的心上人,他去的地方可比“天涯”还要遥啊!
注释:¹楚云: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shēngcházi··niánniánjìngtái--zhūshūzhēn

niánniánjìngtáiméiruǐgōngzhuāngkùnjīnsuìwèiháijiājiànjiāngnánxìn

jiǔcóngbiéhòushūlèixiàngchóuzhōngjǐnyáoxiǎngchǔyúnshēnrényuǎntiānjìn

玉楼缥缈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玉楼¹(piāo)(miǎo)孤烟际。徒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译文:夜晚独自登上小楼,烟雾朦胧,忧愁漫上心头就像醉酒似的。大雁飞来了,可是爱人却远走了,想到这更加惆怅。窗帘边一钩新雁,这凄凄黄昏最是难熬。
注释:¹玉楼:华丽的楼阁。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¹
译文:所爱的人心音全无,我这幽恨何时才能除去呢。那绕着花儿飞舞的蝴蝶若是懂我的心的话,麻烦到我的梦里去,飞去我爱人的地方,寄去我的相思。
注释:¹相亲:互相亲爱;相亲近。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shuāng)欲结¹
译文: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注释:¹结:凝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译文: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这首小诗,必须反复吟味,才会觉得意趣深长。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quán

yuánzhōngdào míngdài 

shānbáiniǎomíng shílěngshuāngjié 
liúquányuèguāng huàwéixuě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