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
罗绮盛,轩窗窄。心已醉,肩须拍。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
罗绮盛,轩窗窄。心已醉,肩须拍。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7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dí)(lì)¹梅花草棘²间。
译文:春天来到,空幽的山谷,溪水潺潺。那色彩明丽的梅花,在草棘间生长。
注释:¹的皪:鲜明貌。²草棘: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一夜东风¹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译文:东风一夜吹来,将梅花赖以生存的石隙吹裂。可怜的落梅只得以随飞雪飘逝,度过关山险隘。
注释:¹东风:指春风。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译文:谁能来举杯与我共饮,慰藉我深深的忧愁?梅花开时便无所依靠,待化为落红时又是如此地让人哀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译文:我这一路走来无人陪伴,有幸能让这三百里绵延不断的澄澈的溪水,不辞辛劳地送我奔赴黄州。

méihuāèrshǒu--shì

chūnláiyōushuǐchánchándeméihuācǎojiān

dōngfēngchuīshílièbànsuífēixuěguānshān

rénjiǔwèishēnyōukāiliáoluògèngchóu

xìngyǒuqīngsānbǎixiāngsòngdàohuángzhōu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译文:以前我曾经在长安和扬雄一样献《长杨赋》,那真是天开日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译文:当时作为翰林待诏在承明殿里,朝廷中人都称赞我有扬雄之才,文章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译文:皇上还敕赐我两匹飞龙天马,黄金打的络头,白玉做的鞍,威风极了。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扬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译文:可是好日子不长,浮云蔽日,小人献谗,我一去不返;佞臣陷害,总像那萧瑟的秋风力摧紫色兰花。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译文:我头戴道士的角巾,向东出商山道去了洛阳;边采秀花,边行路,边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译文:路上人都笑说我是商山四皓。两君分手以来,情况还好吗?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译文:听说金陵是个虎踞龙盘之地,还可以与谢脁将军一同北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千峰夹水向秋浦¹,五松名山当夏寒。
译文:秋浦山峦重叠,千峰夹一水,更有五松名山四季清凉,可消夏寒。
注释:¹秋浦:水名,在池州,秋浦县依此水立名。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译文:铜矿井炼铜炉,热腾九天,仿佛当年黄帝在荆山前铸鼎。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译文:陶安公精神矍铄,呼唤赤电火神,神态跋扈,飞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译文:这里可不是久留之处,来这里是为了炼烧金丹,飞升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译文:我爱听松风且喜松下高卧,飕飕清风吹尽炎气。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译文:登崖独立,放眼望九州,欲奏阳春白雪,有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闻君往年游锦城¹,章仇尚书²倒屣迎。
译文:听说你往年游谒锦城成都,章仇兼琼尚书对你佩服得不得了,对你倒屣相迎。
注释:¹锦城:即蜀郡成都府城。²章仇尚书:章仇兼琼。《通鉴》:天宝五载,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宝刻丛编》:章仇兼琼,鲁郡任城人,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谥曰忠。《三国志》: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王粲在门,倒展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译文:并飞书奏章向明主皇上推荐你,天子还下诏天书降下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译文:可你却傲然不愿去当官,至今到处都传扬你高尚的名字。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译文:夫子你的文章举世奇绝,你在五松山的新作天下推举。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译文:吾可不敢说我是谢脁,你是袁宏,但异代风流各一时,各领时代风骚。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译文:和你相逢,其乐无穷,卷卷袖口,咱们拂着白云弹琴,先弹奏一曲《三峡流泉》的音乐。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译文:从此一别,我要去武陵山了。去那里以后,桃花春水深,恐怕难以再见了!

xiùcáisōngjiànzèng--bái

xiànzhǎngyángtiānkāiyúnhuān

dāngshídàizhàochéngmíngjiēdàoyángxióngcáiguān

chìfēilóngèrtiānhuángjīnluòtóubáiān

yúnfǎnzǒngwèiqiūfēngcuīlán

jiǎojīndōngchūshāngshāndàocǎixiùxíngyǒngzhīcǎo

féngyuánxiàoxiàngrénliǎngjūnjiěláihǎo

wéndàojīnlínglóngpánháitóngxiètiǎowàngzhǎngān

qiānfēngjiāshuǐxiàngqiūsōngmíngshāndāngxiàhán

tóngjǐngyánxiāojiǔtiānzhùdǐngjīngshānqián

táogōngjuéshuòāchìdiànhuísuīyángyān

zhōngshìjiǔliúchù便biànshāodāncónglièxiān

àitīngsōngfēngqiěgāosōusōuchuījǐnyánfēnguò

dēngwàngjiǔzhōuyángchūnzòushuíxiāng

wénjūnwǎngniányóujǐnchéngzhāngchóushàngshūdàoyíng

fēijiānluòzòumíngzhǔtiānshūjiàngwènhuíēnróng

āngzàngnéngjiùguīzhìjīnkōngyánggāodǎomíng

zigōngwénjuéshìsōngxīnzuòtiānxiàtuī

fēixièshàngyāoyàndàifēngliúshí

shíxiāngféngzàijīnxiùbáiyúnkāiqíndànwèisānxiáliúquányīn

cóngbiélínghòutáohuāchūnshuǐshēn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其一年一度相会。《月令广义》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zhù)¹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锦河西牵牛郎,锦后遂废织衽(rèn)²。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其一年一度相会。《月令广义》
译文:天河的东面有一位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每年都织布劳动,织成了云锦天衣,导致自己都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容颜。天帝怜惜她一个人独处,允许她嫁给河西的牛郎。织女嫁给牛郎后便渐渐荒废了织布。天帝非常生气,责令织女回到河东,只允许她和牛郎一年见一次面。
注释:¹机杼:织布机。²织衽:指织作布帛之事。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失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续齐偕记》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¹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失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锦牵牛。《续齐偕记》
译文:桂阳有一个成仙的人叫成武丁,常在人间居住,有一天,他忽然对自己的弟弟说:“七月七日,织女要渡过银河,所有的神仙都要回到天宫;我已经被召集,不能在此停留了,与你告别。”他的弟弟问:“织女因为什么渡河?哥哥什么能时候回来?”成武丁回答说:“织女要嫁给牵牛,我离开后三十年就会回来。”第二天早上,成武丁消失在他的住所。世人至今还说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
注释:¹悉:全都;全部。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其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博物志》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chá)¹,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jī)²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其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博物志》
译文:很有以前,传说天河与大海相通。近世有一个居住在海边的人,每年都看见在八月有浮槎 出现,去来都很按时。有一个人有不平凡的志向,站立在浮槎上的飞阁上,带了很多粮食,乘坐浮槎去了。十多天后,在白天还能看见星月日辰,从那以后就只有芒芒忽忽,已经分不清白天黑夜了。又过了十多天,才到一个地方,有城郭的样子,屋舍排列整齐,远远看见宫中有很多织妇。看见一丈夫,牵着牛在水边饮水。牵牛人很惊奇地问:“你是因为什么到这里的?”这个人将来意详细说了,并问这里是哪里。回答说:“你可以到蜀郡,访问严君平就知道。”那人于是不上岸,如期回来。后来到蜀郡,问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星。”计算年月,正是那个人到天河的时间。
注释:¹浮槎:指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²赍:携带。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我昔南行舟击汴¹,逆风三日沙吹面。
译文: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
注释:¹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¹
译文:船上的舟子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
注释:¹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回头顷刻失长桥¹,却到龟灵²未朝饭。
译文:船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长桥失去了踪影,到龟山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
注释:¹长桥:在泗州城东。²龟灵: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至人¹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²
译文:最高尚的人从不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而欢欣。
注释:¹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²便:便利。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耕田欲雨刈(yì)¹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译文: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
注释:¹刈:收割。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若使人人祷(dǎo)(zhé)(suì)¹,告物应须日千变。
译文: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
注释:¹遂:如愿,顺意。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我今身世两悠悠¹,去无所逐来无恋。
译文: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
注释:¹悠悠:遥远莫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译文: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¹所营今已换。
译文: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
注释:¹澄观: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不嫌俗士¹污丹梯²,一看云灵绕淮甸(diàn)³
译文: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
注释:¹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²丹梯:指塔中的梯子。³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苏轼工于七古,汪洋恣肆,妙设譬喻,直逼唐代李、杜,同时又在记事写景中恰到好处地穿插说理,倾诉心情,语词往往诙谐风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公认为宋代第一作手。这首《泗州僧伽塔》诗,很能代表苏轼七古的风格。

  “身世悠悠”等语,反映他当日心情;但其中较多地讲的是祷风于神的事。妙在即事说理,灵巧地揭露了神灵之虚妄,“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这首诗先写昔日(治平三年(1066)护父丧归蜀)南行过泗祷风于神,有求辄应的事。“逆风三门沙吹面”,极写风阻之苦;“香火未收旗脚转”,极写风转之速;“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朝饭议”,极写风转后舟行之快。诗说自己的船在这里受阻,听从舟子的劝说,去向僧伽塔祈祷,果然“香火未收旗脚转”,变了顺风,得以顺利前进。梅尧臣《龙女祠祈风》:“舟人请余往,山庙旗脚转”,“长芦江门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饭”,写在苏轼诗前,苏诗构思当受梅诗影响。苏诗写得生动流畅,胜于梅诗。

  特到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因祷风得遂而赞颂神灵之力;相反,他却由此发出一通否定神力的议论。“至人无心何厚薄”,看来好象抬高神沸,实则目的在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为道家以“至人无己”为修养的最高境界;而佛家讲“无人我相”,也是以“无心”为妙谛的。既本“无心”,即当无所厚薄;而“有求必应”,就不是“无我”而是有所厚薄了。妙在并不点破,反而说“我自怀私欣所便。”这意思是说,当时得风而欣喜,不过是自己私心,而神佛本来并无厚此薄彼之意。就行船来说:南来北往,此顺波逆,“若使人人祷辄遂”,风向就要一“日千变”了。这是一个极寻常的眼前事实,但从来无人从这里想到神佛之妄。孔灵符《会稽记》所言樵风泾故事,是讥“人心不足”的,与苏拭用意并不相同。“耕田欲雨刈欲晴”,是用来为下句作警。后来张耒在《田家词》中把它加以铺写,但归结为“天公供尔良独难”,亦显与苏轼原意相悖,点金成铁。用比较法讲古诗,不应看其形式之似,还应就作者用心细加区析。

  宗教,总是宣扬神力,鼓吹以祷祀求福佑的,所以苏轼这一点破是很有意义的。苏轼早年便认为“天人不相干”(《夜行观星》)其对佛、道,只是取其“至人无心”,超然自得,并非迷信;他后来一些求雨祷雪之诗,大抵皆视神灵如朋友,以“游戏于斯文”(黄庭坚语)。既有这样思想基础,又善于捕捉形象,且带着感情说话,故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一个很深奥的哲理命题,他写得如此生动有趣,这是很不容易的。

  接下去,用“我今”与“我昔”相对照;但如径直地写今日求风不遂,那就平弱了。他且不言风,而说心倩。“身世两悠悠”,就是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讲的“世与我而相遗”之意,亦即是说:世俗既不能了解自已,自己也不肯降心从俗。这是由于与王安石“议论不协”而引起的。就事论事,苏轼当时对新法认识不足,他后来也承认这一点。诗中好在一带而过,措词也还有分寸。正由“身世悠悠”,所以来去无心,去留任便,因而得行固好,留亦“不恶”。自己对去留无所谓,神也就懒得应其所求。明明是求风不验,却说“神亦倦”,给神开脱,语极微婉。明明由“议论不协”,心情苦闷,却“极力作摆脱语”(纪昀评语),不失豪放本色。这诗中有些话是很不容易措词的,他能说得如此明朗、如此自然、如此有趣,“纯涉理路,而仍清空如话”(纪昀评语),其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层层波澜,一齐卷尽,只就塔作结”,洵属“简使之至”(纪昀评语)。但“简便”也不是简单。他用“退之旧云三百尺”(韩愈《赠澄观》诗)凌空插入,笔势奇妙。僧伽是高僧,塔为喻浩设计的著名建筑(见《中山诗话》),其中有很多可写的话,他只用“澄观所营再修今已换”一语,将其一带而过,很快转入登塔看山。“百尺”“丹梯”,“群山”在望,着墨不多,境界开阔,且与上文“留不恶”遥遇相应,结构绵密。“无心”于仕途得失,有意而于大好河川,襟怀之豁达、趣味之高尚,皆意余言外。正由豁达豪迈,才敢于否定神权;复由其观察入微,“刻决入里”,故深探妙理,趣味横生。“姑知豪放本精微,不比凡花生容慧”(苏轼《题吴道子画》),可谓“夫子自道”。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34-336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5-86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仆持节朔(shuò)¹,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落南使过,骈(pián)²引颈³,气哽(gěng)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tì)(dàn)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mǐn)国难者云。
注释:¹朔庭: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²骈肩:肩挨着肩。³引颈:伸长颈项。⁴挥涕:挥洒涕泪。⁵惮:怕,畏惧。⁶悯:哀怜。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妾在靖康¹初,胡尘²蒙京师。
译文:我的一生是多么地不幸:靖康初,金虏包围了京城。
注释:¹靖康:宋钦宗年号(1126-1127年)。²胡尘:指金国军队。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译文:城被攻破后,金兵蜂拥而入,把我掳到了这北国。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忽落南使过,羞顶羖(gǔ)羊皮¹
译文:今天忽然听说宋朝的使节要从这里经过,看看这身胡人打扮,心中羞惭难遏。
注释:¹羖羊皮:此指羊皮帽。羖,黑色公羊。据洪皓《松漠纪落》,金国“妇人以羔皮帽为饰”。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¹
译文:我立在最高的山坡,尽力想看清楚宋使的仪仗面目。
注释:¹汉官仪:此指南宋官员的仪仗。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数日望回骑,荐¹致临风悲。
译文:宋使过去了,我又悄悄地计算着他回程的时间,想再次看到他,在西风中满怀伤心,涕下滂沱。
注释:¹荐:再次。

  诗用乐府体,用第一人称写,选取了陷身金虏的一位妇女的经历及行事,表现广大金统治区宋遗民不屈服金人统治,渴望能得到解放、脱离苦海的心情。

  诗前四句写这位女子失陷敌国的经过,追述她原本是京师良家女子,靖康初金人攻陷汴京,把她掳到北地的辛酸遭遇。四句写得平平,但其中强烈压抑住的悲痛,仍可体会出来。

  接下四句写女子见到南方来的使节的反应,说她听到宋使经过,由于自己穿戴着金人装束,心中深以为耻,不敢挤过去看,可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国来人的亲切感,又驱使她不能不去看,所以她远离人群,爬上最高处,去瞻望使者的队伍。这四句刻画心态妙到毫末,“立向最高处”极其形象地反映了她羞惭、悲愤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图见汉官仪”一句,涵意也十分丰富:一是要见见故国的使节仪仗,抒发自己对宋朝的热爱,寄托思归情绪;一是暗用刘秀典,希望能早日获得解放,重见大宋军队收复国土。末两句是使者过后,诗说那女子仍然计算着日子,盼着使者回程从这里过,得以再次一洒伤心泪。这两句把前四句的心情更加推进了一步,写得意味很浓,感人肺腑。

  清代赵翼题元好问《遗山集》有“国家不幸诗家幸”句,说国家沦陷,蒙受不幸,即因此而造就了一大批诗人,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了忧国忧民的杰出篇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曹勋就是如此。他本来是个平庸的诗人,因为见到家国沦陷,人民受难,心中愤愤难安,所以能把亲身经历提炼出这样一首好诗来。全诗写的充满着抑郁,凄凉感人,可以与后来的范成大出使金国所写的《州桥》等诗媲美,也是以这类内容为主题的爱国诗篇中较早的一首。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74-87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43-344
3、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4-20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