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头晚风急,攲倒一丛芦。宿雁逢清泚,飞来作画图。
津头晚风急,攲倒一丛芦。宿雁逢清泚,飞来作画图。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7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译文:吴江女道士,头上戴着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译文:霓虹衣裳遇雨不湿,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译文:素足蹬着远游布履,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译文: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jiāngshàngsòngdàoshìchǔsānqīngyóunányuè--bái

jiāngdàoshìtóudàiliánhuājīn

湿shīyángtáiyún

xiàyuǎnyóulíngshēngchén

xúnxiānxiàngnányuèyīngjiànwèirén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qiè)¹在深宫那得知?
译文:后蜀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
注释:¹妾:花蕊夫人自称。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十四万人齐解(jiě)¹,更无²一个是男儿!
译文:十四万军士一起放下武器投降,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守家卫国的男子!
注释:¹解甲:解除武装,指投降。²更无:一作“宁无”。

  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shùguówángshī

huāruǐrén dài 

jūnwángchéngshàngshùxiáng qièzàishēngōngzhī 
shíwànrénjiějiǎ gèngshìnánér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长笑蛇医¹一寸腹,衔冰吐雹²何时足。
注释:¹蛇医:即蛇蜴,类似大蜥蜴,旧说蛇蜴与兴风作雨的龙为亲家。²衔冰取雹:意为蛇医求雨应验。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苍鹅无罪亦可怜¹,斩颈横时不敢哭。
注释:¹苍鹅句:苍灰色的鹅无辜被杀,横在时中作为祈雪的供品。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¹踏阴轴。
注释:¹雷车:传说中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前年太守为旱请¹,雨点随人如撒菽。
注释:¹前年太守句:指徐州前任太守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太守归国¹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²
注释:¹归国:回归京城。²淇园绿:显赫政绩的代名词。《诗经·卫风·淇奥》一诗是卫人歌颂政绩显赫、功德盖世、人品高尚、德才兼备的卫武公的诗,其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淇园就建在淇奥。淇园因竹子名满天下,也被称为卫国竹园。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我今又复罹¹此旱,凛凛²疲民在沟渎。
注释:¹罹:遭受。²凛凛:惧怕的样子。渎:dú,水沟。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¹仍携王子渊²
注释:¹坐客:苏轼自注曰,钦之时客惟舒在矣。²王子渊: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的又一位汉赋名家,他的《洞箫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看草中和乐职¹颂,新声妙悟慰华颠²
注释:¹草中和乐职:《草中》和《乐职》两部乐曲。²华颠:白头,指高龄,年老;此作者自指。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¹泣。
注释:¹蛟: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¹不量吾所及。
注释:¹险韵:同“怪词”,当指祷告词。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¹掀百蛰²
注释:¹春工:传说中春天之神。²掀百蛰:春雷惊醒各种冬眠的虫蛇。蛰,zh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的动物。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¹仍贯笠。
注释:¹汰辀:用力划船。辀,zhōu,车辕。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¹
注释:¹震失匙:震落手中的匙筋(筷子之类)。
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记述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也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祈雪虽为迷信活动,说明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性,但也体现了苏轼的忧国忧民思想。

yùnshūyáowénxuězhūquán--shì

zhǎngxiàoshécùnxiánbīngbáoshí

cāngézuìliánzhǎnjǐnghéngpángǎn

zhīquánxiàyǒuzhūlóngzhěnléichēyīnzhóu

qiánniántàishǒuwèihànqǐngdiǎnsuírénshū

tàishǒuguīguólóngguīquánzhìjīnrényǒngyuán绿

jīnyòuhànlǐnlǐnmínzàigōu

quèxúnjiùkòushénquánzuòréngxiéwángziyuān

kàncǎozhōngzhísòngxīnshēngmiàowèihuádiān

xiǎoláiquánshàngdōngfēngshàngbīngzhūlǎojiāo

guàilóngfēixiǎnyùnliàngsuǒ

xíngkànxuěhòumáiniúshuíchūngōngxiānbǎizhé

shíháijièjūnshītàizhōuréngguàn

huīháoluòzhǐyánjīnglóngzàizhènshīshi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渔舟逐(zhú)¹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²
译文: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
注释:¹逐水:顺着溪水。²古津:古渡口。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¹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²。(不见 一作:忽值)
译文: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
注释:¹坐:因为。²见人:遇到路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山口潜行始隈(wēi)¹(yù),山开旷(kuàng)²³平陆。
译文: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
注释:¹隈:山、水弯曲的地方。²旷望:指视野开阔。³旋:不久。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遥看一处攒(cuán)云树¹,近入千家散花竹²
译文: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注释:¹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²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qiáo)¹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译文: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
注释:¹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居人共住武陵(líng)¹,还从物外²起田园。
译文: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
注释:¹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²物外:世外。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月明松下房栊(lóng)¹静,日出云中鸡犬喧(xuān)²
译文: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
注释:¹房栊:房屋的窗户。²喧:叫声嘈杂。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惊闻俗客¹争来集,竞引²还家问都邑(yì)³
译文: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
注释:¹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²引:领。³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平明¹(lǘ)²扫花开³,薄暮渔樵乘水入。
译文: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
注释:¹平明:天刚亮。²闾巷:街巷。³开:指开门。⁴薄暮:傍晚。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初因避地¹²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译文: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
注释:¹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²去:离开。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译文: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不疑灵境¹难闻见,尘心²未尽思乡县³
译文: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
注释:¹灵境:指仙境。²尘心:普通人的感情。³乡县:家乡。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yǎn)¹
译文: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
注释:¹游衍:留连不去。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自谓¹经过旧不迷²,安知峰壑(hè)³今来变。
译文: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
注释:¹自谓:自以为。²不迷:不再迷路。³峰壑:山峰峡谷。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¹
译文: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
注释:¹云林:云中山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来遍是桃花水¹,不辨仙源何处寻。
译文: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注释:¹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蕴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在诗中都成了酿“酒”的原材料,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幽曲的山口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像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读者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酒”的醇味,也就蕴含其中了。接着,读者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然后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惊闻”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画面,不过画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感情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故土的关心。“平明”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和生活之美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文势活跃多姿。

  最后一层,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离开桃源、怀念桃源、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这时,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令读者感喟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诗笔飘忽,意境迷茫,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说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这些,在诗中都没有具体写到,却又使人可以从诗的意境中想象到。诗中展现的是一个个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

  王维这首诗中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现代的人多有非议。其实,诗中的“灵境”,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照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它反映了王维青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题思想,与散文《桃花源记》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游刃有余,颇为后人称道。清代王士禛说:“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王维)、韩退之(韩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极高的评价。翁方纲也极口推崇说,这首诗“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这正是结论性的评价。

táoyuánxíng

wángwéi tángdài 

zhōuzhúshuǐàishānchūn liǎngàntáohuājiājīn 
zuòkànhóngshùzhīyuǎn xíngjìnqīngjiànrén  (jiànzuò zhí )
shānkǒuqiánxíngshǐwēi shānkāikuàngwàngxuánpíng 
yáokànchùcuányúnshù jìnqiānjiāsànhuāzhú 
qiáochūchuánhànxìngmíng rénwèigǎiqín 
réngòngzhùlíngyuán háicóngwàitiányuán 
yuèmíngsōngxiàfánglóngjìng chūyúnzhōngquǎnxuān 
jīngwénzhēnglái jìngyǐnháijiāwèn 
píngmíngxiàngsǎohuākāi qiáochéngshuǐ 
chūyīnrénjiān zhìchéngxiānsuìhái 
xiáshuízhīyǒurénshì shìzhōngyáowàngkōngyúnshān 
língjìngnánwénjiàn chénxīnwèijìnxiāngxiàn 
chūdònglùnshānshuǐ jiāzhōngchángyóuyǎn 
wèijīngguòjiù ānzhīfēngjīnláibiàn 
dāngshízhǐshānshēn qīngdàoyúnlín 
chūnláibiànshìtáohuāshuǐ biànxiānyuánchùxún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yǐng)¹,故其地之民良一人良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²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³!”外方人曰:“尔垒(lěi)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译文:南岐这个地方在四川的山谷中,这里的水甘甜却水质不好,凡饮用它的人都会患上颈瘤病,所以这里的居民都没有不得颈瘤病的。 当看到有外地人来,就有一群小孩妇女围观取笑他,说:“外地人的脖子好奇怪,(脖子)细小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地人说:“你们在脖子那肿大是得了病,你不去寻找药来祛除你的病,反而认为我的脖子是细小的呢?”取笑他的人说:“我们乡里的人都是这样的,不用去治的!”最终没有谁知道自己是丑的。
注释:¹瘿: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²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³焦而不吾类:(脖子)细小一点也不像我们。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类,类似。⁴垒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