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补过尽忠随进退,潜心高与古贤期。吾儒造次必于是,何用凭轩始再思。
赵抃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 56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¹登第²,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zhěn)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³画界堠(hòu),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zú),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nǎng)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jué)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hù)¹⁰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
注释:¹武选:通过科举中的武科举来选拔武术人才。²登第:特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³申:至,到。⁴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⁵迎:面对。⁶辄:就。⁷著:接触,挨上。⁸镞:箭头。⁹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前或退却。¹⁰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¹公刘,匪居匪康²。乃埸(yì)³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hóu),于橐(tuó)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¹⁰¹¹;干¹²戈戚¹³¹⁴,爰方启行。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不图安康和享受。划分疆界治田畴,仓里粮食堆得厚,包起干粮备远游。大袋小袋都装满,大家团结光荣久。佩起弓箭执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着前方开步走。
注释:¹笃:诚实忠厚。²匪居匪康:匪,不。句谓不贪图居处的安宁。³埸:田界。⁴积:露天堆粮之处,后亦称“庾”。⁵仓:仓库。⁶餱粮:干粮。⁷于橐于囊:指装入口袋。有底曰囊,无底曰橐。⁸思辑:谓和睦团结。思,发语辞。⁹用光:以为荣光。¹⁰斯:发语辞。¹¹张:准备,犹今语张罗。¹²干:盾牌。¹³戚:斧。¹⁴扬:大斧,亦名钺。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于胥¹斯原²。既庶既繁³,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zhì)则在巘(yǎn),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bǐng)(běng)¹⁰容刀。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察看豳地谋虑周。百姓众多紧跟随,民心归顺舒畅透,没有叹息不烦忧。忽登山顶远远望,忽下平原细细瞅。身上佩带什么宝?美玉琼瑶般般有,鞘口玉饰光彩柔。
注释:¹胥:视察。²斯原:这里的原野。³庶、繁:人口众多。⁴顺:谓民心归顺。⁵宣:舒畅。⁶陟:攀登。⁷巘:小山。⁸舟:佩带。⁹鞸:刀鞘。¹⁰琫:刀鞘口上的玉饰。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逝¹彼百泉。瞻彼溥(pǔ)²原,乃陟南冈。乃觏(gòu)³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注释:¹逝:往。²溥:广大。³觏:察看。京:高丘。一释作豳之地名。于时:于是。时,通“是”。处处:居住。庐旅:此二字古通用,即“旅旅”,寄居之意。此指宾旅馆舍。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¹,俾(bǐ)(yán)俾几²。既登乃依,乃造其曹³。执豕于牢,酌之用匏(páo)。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美酒。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注释:¹跄跄济济: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济济,从容端庄貌。²俾筵俾几:俾,使。筵,铺在地上坐的席子。几,放在席子上的小桌。古人席地而坐,故云。³乃造其曹:造,三家诗作告。曹,祭猪神。⁴牢:猪圈。⁵酌之:指斟酒。⁶匏:葫芦,此指剖成的瓢,古称匏爵。⁷君之:指当君主。⁸宗之:指当族主。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¹,相其阴阳²,观其流泉。其军三单(shàn)³,度其隰(xí)。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注释:¹既景乃冈:景通“影”。²相其阴阳:相,视察。阴阳,指山之南北。南曰阳,北曰阴。³三单:单,通“禅”,意为轮流值班。三单,谓分军为三,以一军服役,他军轮换。毛传:“三单,相袭也。”亦此意。⁴度:测量。⁵隰原:低平之地。⁶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⁷允荒:确实广大。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¹为乱²,取厉³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sù)其过涧。止旅乃密,芮(ruì)(jū)之即。
译文: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稠密,河之两岸再往就。
注释:¹渭:渭水,源出今甘肃渭源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今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²乱:横流而渡。³厉:通“砺”,磨刀石。⁴锻:打铁,此指打铁用的石锤。⁵爰众爰有:谓人多且富有。⁶皇涧:豳地水名。⁷过涧:亦水名,“过”读平声。⁸止旅乃密:指前来定居的人口日渐稠密。⁹芮鞫:芮,水名,出吴山西北,东入泾。鞫,水外也。

  此诗共六章,每章六句,均以“笃公刘”发端,从这赞叹的语气来看,必是周之后人所作,着重记载了公刘迁豳以后开创基业的史实。

  诗之首章写公刘出发前的准备。他在邰地划分疆界,领导人民勤劳耕作,将丰收的粮食装进仓库,制成干粮,又一袋一袋包装起来。接着又挽弓带箭,拿起干戈斧钺各种武器,然后浩浩荡荡向豳地进发。以下各章写到达豳地以后的各种举措,他先是到原野上进行勘察,有时登上山顶,有时走在平原,有时察看泉水,有时测量土地。然后开始规划哪里种植,哪里建房,哪里养殖,哪里采石……一切安顿好了,便设宴庆贺,推举首领。首领既定,又组织军队,进行防卫。诗篇将公刘开拓疆土、建立邦国的过程,描绘得清清楚楚,仿佛将读者带进远古时代,观看了一幅先民勤劳朴实的生活图景。

  整篇之中,突出地塑造了公刘这位人物形象。他深谋远虑,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在邰地从事农业本可以安居乐业,但他“匪居匪康”,不敢安居,仍然相土地之宜,率领人民开辟环境更好的豳地。作为部落之长,他很有组织才能,精通领导艺术。出发之前,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必待兵精粮足而后启行。既到之后,不辞劳苦,勘察地形,规划建设,事无巨细,莫不躬亲。诗云:“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他身上佩带着美玉宝石和闪闪发光的刀鞘,登山涉水,亲临第一线,这样具有光辉形象的领导者,自然得到群众的拥护,也自然会得到后世学者的赞扬。

  诗中不仅写了作为部落之长的公刘,而且也写了民众,写了公刘与民众之间齐心协力、患难与共的关系。诗云:“思辑用光。”又云:“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是说他们思想上团结一致,行动上紧紧相随,人人心情舒畅,没有一个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人用了一组排比句,讴歌了人们在定居以后七嘴八舌、谈笑风生的生动场面。

  看来在公刘的时代,似乎既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也有一定的民主自由。诗云:“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在欢庆的宴会上,人们依次入座,共享丰盛的酒肴。在酒足饭饱之际,人们共同推举首领,这中间似可窥见先民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

  此诗的特点是在行动中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在具体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无论是“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的行进行列,无论是“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的勘察情景,都将人与景结合起来描写,因而景中有人,栩栩如生。微感不足的是写勘察的地方较多,二、三、五、六四节虽各有侧重,然重复之处亦在所难免。这大概是由于当时部落的生活还比较单纯,其他无甚可写所致。然而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史诗,确也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69-574

gōngliú

shījīng··shēngmínzhīshí xiānqín 

gōngliú fěifěikāng nǎinǎijiāng nǎinǎicāng nǎiguǒhóuliáng tuónáng yòngguāng gōngshǐzhāng gānyáng yuánfāngxíng 

gōngliú yuán shùfán shùnnǎixuān éryǒngtàn zhìzàiyǎn jiàngzàiyuán zhōuzhī wéiyáo bǐngběngróngdāo 

gōngliú shìbǎiquán zhānyuán nǎizhìnángāng nǎigòujīng jīngshīzhī shìchǔchǔ shìshì shìyányán shì 

gōngliú jīng qiāngqiāng yán dēngnǎi nǎizàocáo zhíshǐláo zhuózhīyòngpáo zhīyǐnzhī jūnzhīzōngzhī 

gōngliú cháng yǐngnǎigāng xiàngyīnyáng guānliúquán jūnsānshàn duóyuán chètiánwéiliáng duóyáng bīnyǔnhuāng 

gōngliú bīnguǎn shèwèiwéiluàn duàn zhǐnǎi yuánzhòngyuányǒu jiāhuángjiàn guōjiàn zhǐnǎi ruìzhī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依依脉(mò)¹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译文:曾经依依不舍,含情脉脉相知相惜的情意又怎样呢,像轻盈的柔丝那样细小,像细微的波浪那样渺小。
注释:¹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译文:月亮不能经常圆满,却却很容易凋落,一生的爱恨情愁因为你才变得绵绵不绝。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译文:饿了就吃松果,渴了就喝山泉,偶而从山后漫步到山前。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相伴眠。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mí)¹相伴眠。
译文:向阳的山坡上的草儿又软又厚像床褥一样,困了便同小鹿相伴而眠。
注释:¹麛:幼鹿。

shānzhōng--tóng

shísōnghuāyǐnquánǒucóngshānhòudàoshānqiányángruǎncǎohòuzhīkùn鹿xiāngbànmián

束髮怀耿介,逐物遂推迁。
束髮¹怀耿介²,逐物³遂推迁
译文:我童年就怀抱耿介之志,但因追求名利未能守住。
注释:始宁: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南部及嵊州市北部,县署驻地在嵊州市三界镇,现尚存始宁钟鼓楼。谢灵运之祖晋车骑将军谢玄所建。始宁墅:谢灵运家的庄园。在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县东南),一名西庄。¹束髮:古人童年时束髮为饰,这里指童年。²怀耿介:抱有守正不阿的节操。³逐物:指追求世俗名利之事。⁴推迁:变化移易,即未能守住耿介节操。
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
违志¹似如昨,二纪²及兹年³
译文:违背耿介之志出仕似乎如在昨天,实际上至今已经二十四年。
注释:¹违志:违背耿介之志。²二纪: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³及兹年:到今年。
缁磷谢清旷,疲薾惭贞坚。
(zī)¹²清旷³,疲薾(ěr)惭贞坚。
译文:变黑变薄愧对清旷列祖,疲倦不堪只怪自己意志不坚。
注释:¹缁磷:语出《论语·阳货》:“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淄。”缁,黑色;磷,薄。此喻意志不坚贞。²谢:惭愧。³清旷:指清旷之人。⁴疲薾:困惫。亦作“ 疲苶 ”。《庄子齐物论》中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¹²相倚薄³,还得静者便。
译文:既不会迎合又有病两相依附,却使我乘便利回到故园。
注释:¹拙:指不善于做官,不会逢迎。²疾:疾病。³相倚薄:相互依附。⁴静者:化用《老子》“归根日静,是谓復命”之意,说明得便归故园。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剖竹¹守沧海²,枉帆³过旧山
译文:朝廷委任我去远守海滨,弯航线绕点路经过此间。
注释:¹剖竹:古代以竹为符信,剖而为二,命官时分一半与之,一半留中央。故剖竹为委任官职的意思。²守沧海:时谢灵运被任为永嘉太守,永嘉郡临海,故曰守沧海。³枉帆:弯一下帆船的航线,即绕点路之意。⁴旧山:犹故居,指始宁墅。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山行穷¹登顿²,水涉尽洄(huí)沿³
译文:走山路无不是上上下下,依水行也尽是曲曲弯弯。
注释:¹穷:尽。²登顿:指上山下山。³洄沿:逆流而上日洄,顺流而下日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岩峭岭稠(chóu)¹,洲²(yíng)³(zhǔ)连绵。
译文:山险峻岭重叠密密层层,洲萦绕渚相连连绵不断。
注释:¹稠叠:密密层层。²洲:水中大块陆地。³萦:旋绕。⁴渚:水中小块陆地。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白云抱幽石,绿筱(xiǎo)¹媚清涟²
译文:白云拥抱着高耸的巨石,绿竹倒映于清清的水涟。
注释:¹筱:细竹。²涟:风吹起的细微波纹。
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
(qì)¹宇临回江,筑观²基曾巅(diān)³
译文:房子建造在逆折的江畔,台榭修筑在高高的山巅。
注释:¹葺:修治。²观:台榭。³曾巅:高山顶上。曾,同“层”。
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
挥手告¹乡曲²,三载期归旋³
译文:挥手告别我亲爱的乡邻,三年期满后将归隐故山。
注释:¹告:告别。²乡曲:乡邻。³“三载期归旋”句:古代地方官大都以三年为一任,所以说隔三年以後回来。
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
且为树¹(fén)(jiǎ)²,无令孤³愿言
译文:暂且栽种些白榆和楸树,不要辜负我归隐的志愿。
注释:¹树:种植。²枌槚:白榆树和楸树,可做棺木。³孤:辜负。⁴愿言:指上面所说归隐的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