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草中香,灵均咏药房。行山踏蛇虺,系肘有名方。
为爱草中香,灵均咏药房。行山踏蛇虺,系肘有名方。

yǒngxiàzhǐ--hóngshì

wèiàicǎozhōngxiānglíngjūnyǒngyàofángxíngshānshéhuīzhǒuyǒumíngfāng

洪适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7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孟子见梁襄(xiāng)¹。出,语(yù)²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注释:¹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²语:告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cù)¹然问曰:‘天下恶(wū)²定?’
译文:(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注释:¹卒:通“猝”,突然。熹《集注》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²恶乎:怎样,如何。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吾对曰:‘定于一¹。’‘孰能一之?’
译文: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
注释:¹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译文: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孰能与之?’
‘孰能与¹之?’
译文:“谁会归附他呢?”
注释:¹与:此处为归顺,随 从之意。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gǎo)矣。天油然¹作云,沛(pèi)²下雨,则苗浡(bó)³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shì)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注释:¹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²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³浡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⁴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⁵领:即脖子。⁶由:通“犹”。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中,孟子先以天上雨水比喻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喻民心,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这不仅鲜明地表明了孟子的观点,还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¹,则喜。禹(yǔ)闻善言²,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³。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gēng)(jià)、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文: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向人拜谢。舜帝更是伟大,他总是与别人一起做善事,舍弃自己的不足,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乐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他从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成为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所以对君子来说,最伟大的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注释:¹过:过失,错误。²善言:有益之言;好话。³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⁴与人为善: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黄叶西陂水漫流,籧篨风急滞扁舟。
黄叶西陂(bēi)¹水漫流,籧(qú)(chú)²风急滞(zhì)³(piān)舟。
译文:黄叶纷纷飘坠,西河水漫流。风太急,粗席作的篷帆簌簌地响,没法卷收,小船被吹到湖滩里,搁浅了。
注释:小寺:小庙。阊(chāng)门:在今江苏苏州。¹陂:此指湖泊。²籧篨:竹子或苇子编的粗席。这里指粗席作帆。³滞:停留不动。
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夕阳暝(míng)¹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²
译文:我在小寺里向外眺望,只见夕阳西下,夜色从千里以外悄悄袭来,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注释:¹暝色:指暮色。暝:天色昏暗。²一丘:本指土坡,这里也指“一丘之貉”语意。这句是说,此地乱糟糟的,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chāngménwàixiǎo--kòuguóbǎo

huáng西bēishuǐmànliúchúfēngzhìbiǎnzhōu

yángmíngláiqiānrénshēnggòngqiū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不信芳春¹²老人,老人几度³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译文:我不相信春天会讨厌老年人,老年人还能送走几个残春?尽情地惜春行乐吧。且不要嫌沉溺行乐太多太频。
注释:¹芳春:指春天。²厌:厌弃,抛弃。³几度:几回,几次。⁴莫辞频:不要因太多而推辞。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巧笑¹艳歌²皆我意³,恼花颠酒拚(pàn)君瞋(chēn),物情惟有醉中真
译文:美丽的笑容,艳情的歌曲,都特别符合我的情味。我爱花爱酒简直要爱得发狂,也不怕你嗔怪责备。因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纯真实惠。
注释:¹巧笑:娇媚的笑容。²艳歌:美妙的歌喉,有说指描写有关爱情的歌辞。³皆我意:都合我的意思。⁴恼:引逗撩拨。⁵颠:癫狂。⁶拚:宁愿,甘愿。⁷瞋:同“嗔”,指怒目而视。⁸物情:物理人情。⁹真:真情,纯真。

  这首小令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表现了年老心不老、珍惜春日、及时行乐的豪情。但是在佯狂的腔调中,似也有愤懑不平的声音,寄寓着无尽的壮志难酬之情。

  上片写暮年惜春的情怀,寓有垂老之叹。起笔写“不信芳春厌老人”言辞耿直率真:“我不相信春天真的会讨厌老人,其实年华已逝的老人,还能拥有几个春天呢?”率性的表白韵味十足。 “厌”字将春天拟人化,形象生动。“老人几度送余春”写老人每年都是依依不合地送走了春天,深入地表达了老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惋惜。“惜春行乐莫辞频”写老人要用实际的行动来珍惜春光,在春天里要及时行乐。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快乐。在倡导及时行乐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的愤慨和无奈。

  下片写惜春行乐之态。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嗔”,写作者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风流快活,听歌观舞,赏花饮酒,不亦乐乎。 “恼”、 “颠”, “拼”三个字则表现出了作者在行乐中癫狂的状态,以至于忘乎所以,直到赏花赏得花恼,饮酒饮得酒颠。这种忘我的状态暗喻着作者对现实的失意,借行乐饮酒麻醉自己,更添了几许无奈与悲凉。末句“物情唯有醉中真”一句点明自己醉酒癫狂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超脱于尘俗的乐趣。这是呼吁人们去从酒杯中寻找感情释放的乐趣。但透过词人表面上沉溺于醉乡的佯狂姿态,不难体会其内心升腾起的一股愤懑不平之气,不难看出他对人生不得志的无奈和挣扎。

  这首词没有委婉曲折的隐晦之语,句句都是直抒胸臆,豪放而洒脱,给人一种疏旷之感。

  全篇情致优美,语简意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作者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上彊村民选编;李森等编译.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5-298
2、 (清)上彊村民选编.宋词三百首:哈尔滨出版社,2012:174
3、 程帆主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72
4、 张巨才主编.宋词一万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222

zuìzhōngzhēn ·xìnfāngchūnyànlǎorén

zhù sòngdài 

xìnfāngchūnyànlǎorén lǎorénsòngchūn chūnxíngpín 
qiǎoxiàoyànjiē nǎohuādiànjiǔpànjūnchēn qíngwéiyǒuzuìzhōngzhēn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山近月远觉¹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译文: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觉得月亮很小,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
注释:¹觉:感觉,觉得。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译文: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