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唯一室,高静若僧家。扫地留疏影,穿池浸落霞。
一身唯一室,高静若僧家。扫地留疏影,穿池浸落霞。
绿萝临水合,白道向村斜。卖药归来醉,吟诗倚钓查。
绿萝临水合,白道向村斜。卖药归来醉,吟诗倚钓查。

zèngchùshì--wéizhuāng

shēnwéishìgāojìngruòsēngjiāsǎoliúshūyǐng穿chuānchíjìnluòxiá

绿luólínshuǐbáidàoxiàngcūnxiémàiyàoguīláizuìyínshīdiàochá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3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齐有富人,家累¹千金。其二甚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译文:齐国有一富人,家累千金,财产无数,但是他的两个儿子甚是蠢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导他们。
注释:¹累:积攒、拥有。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一日,艾甚谓其父曰:“君之甚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hé)¹能克²其家?”
译文:一天,艾子对他们的父亲说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不通事务,日后怎么能够持家呢?”
注释:¹曷﹕何,怎能。²克:胜任。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父怒曰:“吾之甚敏¹而且恃²多能³,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译文: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聪明并且具有各种本领,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
注释:¹敏:灵敏,聪明。²恃:依靠,指具有。³多能:多种本领。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艾甚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甚,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¹之罪。”
译文:艾子说:“不如试一试他,只要问你的儿子,所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愿承担造谣的罪名。”
注释:¹妄言:乱说,造谣。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父遂呼其甚问之。其甚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¹布囊取来。”
译文:富人就叫他的儿子来问他,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米是从布袋里取来的。”
注释:¹以:从。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其父愀(qiǎo)然改容¹曰:“甚之愚甚²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译文:富人神情变得严肃,改变面容说:“儿子你真是愚笨!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
注释:¹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²甚:十分,很。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艾甚曰:“非其父不生其甚。”
译文:艾子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是他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愚不可及的儿子。”
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甚的道理,孩甚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
把酒直须判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
把酒直须判酩(mǐng)(dǐng)¹,逢花莫惜暂淹留。
译文:与好友饮酒就得痛痛快快地喝他个一醉方休,同道的人一起赏花赋诗也要尽兴不要匆匆忙忙,因为花期短暂不等人。
注释:¹酩酊:指醉得迷迷糊糊的。
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译文:我们即使能活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人生旅途中所经历的也有一半是忧伤和悲愁。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石梁¹度空旷,茅屋临清炯(jiǒng)²
译文:拦水的石坝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就坐落在溪水清明的小溪旁。
注释:¹石梁:石头堆成的拦水坝,用来捕鱼等。²清炯:清明,指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俯窥娇饶¹杏,未觉身胜影。
译文:俯看娇艳富丽的杏花,并不觉得花儿胜过水中的倒影。
注释:¹娇饶:即娇娆。娇艳富丽貌。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嫣如景阳妃¹,含笑堕宫井。
译文:巧笑嫣然如同窥阳宫的妃嫔,含笑落进宫井之中。
注释:¹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等。史载,隋军入台城。后主避之,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景阳宫井中。隋军窥井而呼,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丽华、孔贵嫔同乘而上。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chāo)(chàng)¹有微波,残妆²坏难整。
译文:水面涟漪,将水中佳人的容颜妆饰弄得残破难整,让人惆怅不已。
注释:¹怊怅:惆怅。²残妆:被损坏了的化妆。

  此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首联石桥跨过了空旷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这里用了两个形容词:“空旷”“清炯”,都借指水面,是用了修辞中所谓借代的方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遂令诗意丰满,形象鲜明,如直说石梁渡河,茅屋临水,则兴味索然了。

  颔联说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似乎并未觉得它本身比水中倒影更美,王安石很懂得水中之影的妙处。寻绎其原委,水中之影自有一种清莹而缥缈的美感,严羽《沧浪诗话》状诗之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就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王安石爱看水中之影,正是深知个中三味,意在追求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

  颈联以张、孔作比,说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以花比美人是诗家常语,这里以美人喻花则觉新警。

  尾联承上而来,也还是将人拟花,然而写微波荡漾,花影缭乱的景象,便令此二句翻出新义。诗说水面的涟漪,将水中这位绝代佳人的容颜妆饰弄得残破难整,令人惆怅不已。因为上文已将杏花比作景阳妃,所以这里的“残妆”也显喻杏花,只是前用明喻而此用暗喻。“残妆坏难整”一句写花影凌乱,形象生动而富有动态的美,情韵绝胜。

  此诗虽咏临水之杏花,然全诗不着一花字、水字,诗人像是有意避开坐实的刻镂描摹,而杏花的风姿神韵全以空灵比况之笔出之,给人一种含蓄深邃的美感。其实,写杏花临水及其水中倒影这一景象,在唐人的诗中也早已有过,如吴融的《杏花》诗“独照影时临水畔”,然而王安石之诗所以能超越前人,就在于他表现这种景象所用的手法巧妙新颖,造成了十分动人的艺术魅力,能引起读者无限美妙的联想。

参考资料:
1、 缪钺著. 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264-265.

xìnghuā--wángānshí

shíliángkōngkuàngmáolínqīngjiǒng

kuījiāoráoxìngwèijuéshēnshèngyǐng

yānjǐngyángfēihánxiàoduògōngjǐng

chāochàngyǒuwēicánzhuānghuàinánzhěng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zhōngqiū--liúrén

chénjiānchénwàixiánmíng

niánwéizhǎngkǒngyǒuyúnshēng

wēiāijǐnguāngshìqīng

lǎngyínkànzhènghǎochóuchàngyòu西qīng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¹彼柏(bǎi)舟,亦泛其流²。耿(gěng)³不寐(mèi),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áo)以游。
译文: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遨游。
注释:¹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²流:中流,水中间。³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⁴隐忧:深忧。隐:痛。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¹(jiàn)²,不可以茹(rú)³。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
译文:如心并非青铜镜,不可美丑全包容。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注释:¹匪:非,不是。²鉴:铜镜。³茹:容纳。⁴据:依靠。⁵薄言:语助词。⁶愬:同“诉”,告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dài)(dài)¹,不可选²也。
译文:如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如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决不屈挠和退让。
注释:¹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²选:屈挠退让貌。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忧心悄(qiǎo)¹,愠(yùn)²于群小。觏(gòu)³(mǐn)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wù)(pì)有摽(biào)
译文: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如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注释:¹悄悄:忧貌。²愠:恼怒,怨恨。³觏:同“遘”,遭逢。⁴闵:痛,指患难。⁵寤:交互。⁶辟:通“擗”,捶胸。⁷摽:捶,打。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日居(jī)¹月诸,胡迭(dié)²而微³?心之忧矣,如匪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译文: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注释:¹居、诸:语助词。²迭:更动。³微:指隐微无光。⁴澣:同“浣”,洗涤。

  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现出来。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次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用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话说,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意思是说: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其意之坚值得同情乃至敬佩。

  第四章诗对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从何而来的问题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语),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出语如泣如诉,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眼前了。对于女主人公是怎样的人以及小人指什么人等问题争议也很大,各家之说中,认为女主人公是贵族妇人、群小为众妾的意见支持者比较多。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0-52
2、 踪凡 家安.《诗经》之奇唱 百言之《离骚》——《诗经·邶风·柏舟》赏析.阅读与写作,2001,03.

bǎizhōu

shījīng·guófēng·bèifēng xiānqín 

fànbǎizhōu fànliú gěnggěngmèi yǒuyǐnyōu wēijiǔ áoyóu 
xīnfěijiàn  yǒuxiōng  yánwǎng féngzhī 
xīnfěishí zhuǎn xīnfěi juǎn wēidàidài suàn 
yōuxīnqiǎoqiǎo yùnqúnxiǎo gòumǐnduō shòushǎo jìngyánzhī yǒubiào 
yuèzhū diéérwēi xīnzhīyōu fěihuàn jìngyánzhī néngfènfē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