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翘摇曳玉丁东,宾主依然醉笑同。
旧事忽随残漏断,新愁不逐晓云空。
挑灯旋拂穿帷雪,揽辔还禁逆帽风。
回首梦魂飞到处,壶公窟宅五云中。
金翘摇曳玉丁东,宾主依然醉笑同。
旧事忽随残漏断,新愁不逐晓云空。
挑灯旋拂穿帷雪,揽辔还禁逆帽风。
回首梦魂飞到处,壶公窟宅五云中。
陈造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19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千古涟(lián)(yī)¹清绝地。海岱(dài)²高,下瞰(kàn)³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què)人间世。
译文:千万年的涟漪仍荡漾在这片清净隔绝的地方,海岱楼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着天,天与水合为一体,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来看下面的人间一样。
注释:¹涟漪:实指涟水全境,涟水为水乡,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诸水。²海岱楼:在江苏涟水。词人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知涟水军二年。³下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⁴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⁵广寒宫:月中仙宫。中国古代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ǎi)¹春和一海市²。鏊(ào)戴三山³,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译文:雾色蔼蔼中出现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随着月亮一同出来。月亮圆的像宝珠一样的时候有很多异样的气息,现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颗夜明珠价值千金。
注释:¹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²海市:即海市蜃楼。³鳌戴三山:巨鳌在水底顶着三座山。系我国古代神话。⁴轮:指代月。⁵异气: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或大气中的蜃景影像。⁶夜光:月光。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似此词以健笔写景,而能大气包举,摄人心魂,观之词史,实为罕见。一字一句是真是实,又迷离惝恍如梦如幻。词境超迈,意象玲珑,令人佩服其凌云健笔。

  “千古”三句点出海岱楼的地理位置。首句将地名嵌入,有助于晶莹澄澈意境的塑造。李白《蛾眉山月歌》说:“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下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蛾眉山月”、“平羌”、“清溪”等词,均于地名中寓情境,米芾正是借鉴了李诗的这种手法。下阕则以想象、比喻等手法,描绘了明月初升、如梦如幻的下上奇观。作者描绘海市蜃楼、蓬莱仙山等人间仙境,都是为了营造气氛,衬托明月,则最后两句无疑就是点睛之笔,突出了题目“海岱楼玩月作”。词中写景之作,有柳永的《望海潮》,写月之作,有苏轼的《下调歌头》,但柳词重点在于摹写人间美景,苏词重点在于对月抒怀,米芾此作则是以想象的笔调,描绘了梦幻般的月色,在表现上自有其独特性。

  这首词的上阕,首先从海岱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手。“千古”一句,是对涟下全境的景色的总写。涟下为下乡,当时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诸下,是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必经之地,且东濒大海,北临运河,下乡清绝,故以“涟漪”称之。然后特出一笔,写海岱楼之高拔地而起,“下瞰秦淮尾”,形容楼高用了夸张手法。“下浸”二句承“下瞰”而来,转而描写碧天浸沉在下中,然后又由如下的碧天联想到“广寒宫阙”,这便引出一个“月”字,从而为下阕写月出作好铺垫。但“广寒宫”是由下中碧天联想到的虚写,作者的笔墨仍然是倾注于“人间世”,上阕的全部重点均在“人间世”,“广寒宫”也是为修饰“人间世”而出现的。

  词人在下阕所写“玩月”。但首句却不去写月,而是写“海市”。但这首词中的“海市”,并非实写,写海才是实际,从而再次为月出作铺垫。经过再三铺垫,曲曲折折,月亮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出海:“鳌戴三山,顷刻随轮至。”这两句写月出,表面看来是写“三山”随月轮而至,月未出时“三山”暗,月出则“三山”明,月亮似乎瞬间移至眼前。这实际上还是写月,“三山”只是作为月的反衬物出现的。看似“三山”至,实即月轮出,这种笔法实际是借此写彼。这两句不仅充满了神话色彩,而且写得神采飞动。“顷刻”一词,写出了月轮出海时的神气和凌厉。词中真正写“玩月”,只是最后两句:“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赞美圆月之可贵。这两句,前句重在其“异”,后句重在其“贵”,由于“异”所以“贵”。一轮明月,不知产生过多少神话,神奇之至,亦美妙之至,月也因此而提高了身价。月在古人眼中是群阴之宗,对其崇拜备至,所以这两句也包含着作者对于月的种种幻想与评价。

参考资料:
1、 姜钧.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128-129

diéliànhuā··hǎidàilóuwányuèzuò--fèi

qiānliánqīngjuéhǎidàilóugāoxiàkànqínhuáiwěishuǐjìntiāntiānshìshuǐ广guǎnghángōngquērénjiānshì

ǎiǎichūnhǎishìàodàisānshānqǐngsuílúnzhìbǎoyuèyuánshíduōguāngqiānjīnguì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二十年来¹万事同,今朝岐(qí)²忽西东。
译文: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注释:¹二十年来: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同时中进士,到作此诗时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²岐路:岔路。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皇恩¹若许归田去,晚岁²当为邻舍³(wēng)
译文:如果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允许你我归田隐居,那么我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
注释:¹皇恩:皇帝的恩德。²晚岁:晚年。³邻舍:邻居。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参考资料:
1、 葛晓音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9-920

chóngbiémèng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èrshíniánláiwànshìtóng jīnzhāo西dōng 
huángēnruòguītián wǎnsuìdāngwéilínshèwēng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汉帝重阿娇,贮(zhù)之黄金屋¹
译文:汉武帝曾经十分宠爱阿娇,为她筑造金屋让她居住。
注释:¹“汉帝”两句:汉武帝曾有语:“若得阿娇作妇,必作金屋贮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ké)(tuò)落九天,随风生珠玉¹
译文:武帝对她娇宠万分,即使她的唾沫落下,也会被看做像珠玉那样珍贵。
注释:“咳唾”两句:这里化用的是《庄子》里的故事。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¹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译文:娇宠到极点,恩爱也就停歇了,武帝对她的情意渐渐停歇淡薄。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译文:阿娇被贬长门后,即使与武帝的寝宫相距很近,武帝也不肯回车,在阿娇那里暂时停留。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雨落不上天,水覆(fù)难再收¹
译文:雨落之后再不会飞上天空,覆水也难再收回。
注释:¹水覆难再收:传说姜太公的妻子马氏,不堪太公的贫困而离开了他。到太公富贵的时候,她又回来找太公请求和好。太公取了一盆水泼在地上,令其收之,不得,太公就对她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¹情与妾²意,各自东西流。
译文:武帝与阿娇的情意,各自东西。
注释:¹君:指汉武帝。²妾:指阿娇。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昔日芙蓉花¹,今成断根草²
译文:往日美丽的芙蓉花,今日成为凄凉的断根之草。
注释:¹芙蓉花:指荷花。²断根草:比喻失宠。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译文:如果凭借姿色侍奉他人,能有多久的快乐,恩爱呢?

  这首五言古诗《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依题立义”,通过叙述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唾弛的悲剧命运。

  这首五言古诗《妾薄命》属乐府杂曲歌辞。李白的这首《妾薄命》通过对汉武帝皇后陈阿娇逃脱不了色衰而唾驰的悲惨终局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悲悯,悲悯当中又有一种启示。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热,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长。从“宠极唾还歇”以下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阿娇的失宠,俯仰之间,笔底翻出波澜。娇妒的陈皇后,为了“夺宠”,曾做了种种努力,她重金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李白《白头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术,“令上意回”。前者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后者反因此得罪,后来成了“废皇后”,幽居于长门宫内,虽与皇帝相隔一步之远,但咫尺天涯,宫车不肯暂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极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与《白头吟》所谓“东流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词旨相同。最后四句交代其中原因。

  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条规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发人深省的诗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以色事人”而暂时得宠者,也是一个警告。诗人用比喻来说理,用比兴来议论,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比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议论,而又高于议论,颇得理趣。由此可知靠美色取悦与皇上不能得到多少好处。唾是应该有距离的,不能距离为零,否则物极必反。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气韵天成,比喻贴切,对比鲜明,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比中见义。全诗半是比拟,从比中得出结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显得自然而又奇警,自然得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奇警处,读之让人惊心动魄。

qièmìng

bái tángdài 

hànchóngājiāo zhùzhīhuángjīn 
tuòluòjiǔtiān suífēngshēngzhū 
chǒngàiháixiē shēnqíngquèshū 
chángmén kěnzànhuíchē 
luòshàngtiān shuǐnánzàishōu 
jūnqíngqiè dōng西liú 
rónghuā jīnchéngduàngēncǎo 
shìrén néngshíhǎo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一钩初月¹临妆镜,蝉鬓(bìn)²凤钗³(yōng)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译文:一钩月牙儿斜缀在天边,正是一个春晴的早晨,发黑如漆鬓薄如蝉的她对着镜子而慵懒得无心妆扮。她独处深闺之中,在迢迢高楼上,还裹着重重帘幕。于是将重帘挑起,帘外所见,却是风吹花落,花落无凭,上下翻转,一地狼藉。
注释:应天长:词牌名。此调有小令、长调两体。各家用此调字数有增减。¹初月:新月,一说指愁眉。²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³凤钗:钗的一种,妇女的头饰。钗头如凤形,故名。⁴慵不整:指无心梳洗。慵,形容懒散的样子。⁵重帘:层层帘幕。⁶迥(jiǒng):深远,遥远。⁷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柳堤¹芳草径,梦断辘(lù)(lú)²金井³。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译文:忆当时在那长堤垂柳,芳草香径中,二人曾牵手漫步,那明净的井台,雕花的栏杆上,曾并坐谈心。而今只有梦中重见。昨夜夜深月残之时酒后醒来,梦中相聚的场景全部消失,对于春的伤愁更加深切,甚至远远超过了病痛的难受。
注释:¹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²辘轳:比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³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廷园林里的井。⁴更阑:夜深月残。⁵过却:超过,胜过。

  这首词以重帘层楼里的思妇伤春伤别甚于作病的春愁,表达了作者深受后周胁迫、处境艰难、语多讳忌的深刻痛苦。词从女主人公早晨起来,懒于妆扮着笔,到她惆怅之情如风里落花一样,再追忆往欢不可再得,最后以春愁重压为结。她面对妆镜,无心打扮,风里落花,飘无所依。

  上片以“一钩初月”领起,描写少妇晨起对镜,然无心梳洗,鬓发不整,其情形与《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有相似之处,亦可知女为悦己者容是一个千年的理念。“重帘静,层楼迥”即写伤春人独处深闺之中,重重帘幕,高楼迢迢。这是由寂静和遥远的意境衬托人的寂寞和思念。“惆怅落花风不定”一句最佳,道出伤春人多少思绪。花落春去,美好在凋零。花犹如此,人何以堪。落了一地的不止是无凭的花,更有无依的心。这一如无法把握的身世,没有依靠的人生,有情之人不能不感伤和惆怅。此句意象美,意蕴深,将一位深闺女子面对春景而叹息青春、渴望珍惜却感慨无奈的心思微妙地传达出来,又不露刻画痕迹,充分显示了作者语言才能的高妙。

  下片紧承风吹落花而将画面展开,视界变得开阔,似有一种心情的舒展。换头“柳堤芳草”“辘轳金井”写过去游乐的美好时光,犹记当时,与友朋携手于芳草香径之间。这些充满温馨的画面,而今却是“梦断”。“梦断”二字下得很冷,一种被夺走的恨意与无奈。写到这里,作者才揭示出楼中人郁闷的原因:原来是感伤离别。结尾点明心思:为销愁,昨夜也曾饮酒,然而夜深酒醒,四周沉寂清冷,春愁却是更深。“更阑酒醒”四个字被柳永演绎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夜的相思终是落了个“为伊消得人憔悴”,“春愁”郁积于胸成为永远的悲哀与痛苦。“春愁过却病”是词之眼,春愁之甚甚于病,苦楚难忍。张爱玲的“长的是痛苦,短的才是一生”是对“春愁过却病”最好的注释。

  这首词之所以为人称道,甚至被误认为是后主李煜词,或冯延巳词,乃至欧阳修词,是因为词中意象的妙用,渲染了思妇的春愁,使春愁力透纸背,也浸透了看客的心扉。词人在词中主要使用了以下意象,一是“重帘层楼”,二是“落花风不定”,三是“柳堤芳草径”,四是“辘轳金井”。

  “重帘层楼”,既是思妇所处的与外界、与春天隔绝的实景,也是李中主孤独无依的艰难处境形象比喻;“落花风不定”,既写景又写人,既是景亦是人,春风不定而使人想到了落红无数,落红无数引起无限伤春情思,不停地伤春情思使人憔悴不堪,犹如春风不定而落红无数;“柳堤芳草径”,既是情侣惜别的实景,又是“杨柳依依”“天涯芳草”的伤心暗示;“辘轳金井”既是词人梦断之因的实景,又似在说,梦虽醒了但如辘轳金井般反复上下的情思却难以了断。这实与虚的反复出现、反复对应,大大渲染了春愁情绪,以致词人最后发出了春愁浓于酒、春愁之苦人且甚于生病的哀叹。

  全词写别离的苦痛。上片写晨起无心梳整,下片写昨夜醉醒愁浓,后者是因,前者是果;上片写风飘花落的惆怅,下片写柳堤芳草的情事,后者是回忆,前者是现实。上片立足于看,表现离情之痛;下片着笔于想,表现春愁之苦。上下两片层层推进,脉络清晰,结构严密。

参考资料:
1、 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1-3
2、 蒋 方 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13
3、 姜海锋.李璟与南唐及其词[J].许昌学院学报,1988(03).

yīngtiānzhǎng··gōuchūyuèlínzhuāngjìng--jǐng

gōuchūyuèlínzhuāngjìngchánbìnfèngchāiyōngzhěngzhòngliánjìngcénglóujiǒngchóuchàngluòhuāfēngdìng

liǔfāngcǎojìngmèngduànjīnjǐngzuógènglánjiǔxǐngchūnchóuguòquèbìng

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击此身。
红尘白日无闲人,况有鱼绯(fēi)¹击此身。
译文:世上无事可做的人很少,何况还有鱼袋与红色官府加诸于身。
注释:¹鱼绯:鱼袋与红色官服。是宋朝知州一级官员的配制。
关上罗浮闲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
关上罗浮闲送目¹,浩然心意复吾真。
译文:我登上罗浮山上观赏风景,放松双眼,浩然的心意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注释:¹送目:投以目光,注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