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李涛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 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jì)庭萧瑟故人稀¹,何处登高且送归。
译文: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注释:¹稀:少。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¹飞。
译文: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注释:¹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jiǔsòngbié

wángzhīhuàn tángdài 

tíngxiāorén chùdēnggāoqiěsòngguī 
jīnzàntóngfāngjiǔ míngzhāoyīngzuòduànpèngfēi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译文:清风吹动着这满池塘衰败的荷叶,只散发出淡淡的荷叶余香,被风吹散的孤烟和那残缺不圆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广阔天际下相互映衬,共同生出那凄静又苍茫的夜色。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寒生晚寺波摇壁(bì)¹,红共(duò)疏林叶满床²
译文:入秋的夜总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顿生寒意,凄凉之感袭来,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摇撼着这楚国寺,屋外的红叶也在独自旋转、飘零落地,落满井台。
注释:¹壁:一作碧,碧波讲。²床:这里指井台。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起雁似惊南浦¹(zhào),阴云欲护北楼²霜。
译文:不知何处的棹声惊动了草丛中的睡雁,大雁纷纷从南浦中飞起,漫天的阴云笼罩在那高高的北楼之上,似乎是想要遮盖那瓦片上的冷霜。
注释:¹南浦:在古诗词中,南浦通常指水边的送别之所,如“长亭”等,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²北楼:不知何指,唐诗中,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句。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江边松菊¹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译文:江边上的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经枯败荒芜不见了吧,可怜了这八月的长安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
注释:¹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古人常用松菊代指品格高洁。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句意。

  通过上述“白话译文”的通读理解,我们对全诗有了大致上的了解。该部分主要对其中的意象、环境和情感进行分析解读。我们通过首联、颔联、颈链、尾联四大块进行鉴赏分析:

  首联中,诗人选用了冷风、衰荷、断烟和残月四个意象。衰荷一意象点明了此时已经到了夏末秋初的时节,“寂寞”一词在这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用来描写衰败荷莲的余香,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寂寞,飘零无依的伤感。“断烟”、“残月”两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秋意萧瑟,云雾飘渺,凄清苍茫的夜色,为全诗奠定下感伤、凄清的基调。

  颔联中较为突出的意象,便是“红叶”。独自飘零、旋转无依的红叶,从树上凋落,看似在写秋景,给人以悲秋之感,实则为诗人个人的象征,红叶即诗人,诗人即红叶。表明了诗人无人为伴的孤独,人生的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的伤感。见到此情此景,悲从中来,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

  颈联中不出意外的运用到了“大雁”、“阴云”、“南浦”和“北楼”意象,这一意象在我们所阅读过的诗歌中并不陌生,该意象的选取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那么此时独自借宿在楚国寺的诗人要和谁作别呢?为何要分别呢?分别后又将去向何处?这一系列问题才应当是本联的重点所在。首先我们知道如“词句注释”中第一个注释中写到,“楚国寺中有楚哀王等金身铜像”,再结合诗人的生平,诗人胸怀壮志,年轻时便四处游历,多次参加选官考试,为求功名而奔走。说明诗人是怀有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的。但是屡次考试的失意,无人问津的落寞,让他内心彷徨抑郁。此时作别的将是何物?既是作别楚国寺,更是作别过往,作别初心。大好年华的流逝,客游奔波的徒劳,孤寂艰辛的处境,凄凉迷惘的前景等等是否会让他做出别样的选择?

  尾联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江边松菊”的分析。如“词句注释”中对“江边松菊”的理解,指的是故园松菊,在漂泊途中,诗人回想故园的松菊,从中可以知道诗人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松菊又是品格高洁的象征,也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尾联中诗人再次点明时间、地点,漫漫长夜却无人交谈,内心孤苦、郁闷难解。

  综上所述,在本诗的鉴赏分析中,笔者主要对字词、意象和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对诗人在诗中的情感抒发做出鉴赏,该观点仅为笔者个人看法,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不断完善。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¹冲。
译文:月夜,装载着明月清光的船在水上飘浮,好像沉浸在虚空中一样。平静澄澈的江水,散发着秋夜逼人的寒气。
注释:¹夜气:夜间的清凉之气。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夜摇曳(yè)橹声中。
译文:我的诗兴在浮沉的帆影中起伏,梦魂恍惚在不定的橹声中动荡。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liǎo)¹风。
译文:碧潭水中静静地映照出天上星辰,蓼草风声伴随着鸿雁悲鸣。
注释:¹红蓼: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译文:古来停船靠岸的地方闪耀着几点渔家灯火,梧桐叶上坠落下来的露珠滴在断桥上。

huángyánzhōuzhōng

dài sòngdài 

mǎnchuánmíngyuèjìnkōng 绿shuǐhénchōng 
shīchénqiángyǐng mènghúnyáoshēngzhōng 
xīngchénlěngluòtánshuǐ hóng鸿yànbēimínghōngliǎofēng 
shùdiǎndēngàn duànqiáochuítóng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古剑寒黯(àn)¹,铸(zhù)来几千秋²
译文: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的古剑,铸成以来,已经历了几千个春秋。
注释:¹黯黯:光线昏暗;颜色发黑。²几千秋:即几千年。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白光纳日月,紫气¹排斗牛²。
译文:那白色的剑光可掩日月,那紫色的剑气上冲斗牛。
注释:¹紫气:旧时以为宝物的光气。²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有客光一观,爱之不敢求。
译文:有一位客人想借来观赏,只因剑主珍爱它,不敢请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zhàn)¹玉匣(xiá)²中,秋水澄不流。
译文:在玉匣中它清澈发亮,好像澄明的秋水止而不流。
注释:¹湛然:清澈貌。此诗中形容剑光。²玉匣:指剑鞘。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至宝¹有本性,精刚无与俦(chóu)²
译文:最珍贵的宝物自有它的本性,那份精纯和坚刚,并世无俦。
注释:¹至宝:最珍贵的宝物。²俦:同辈,伴侣。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¹
译文:虽然可以使它一寸寸地折断,却不能使它化作绕指弯柔。
注释:¹绕指柔:宝剑乃百炼成钢,刚者不可化为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愿快直士¹心,将断佞(nìng)²头。
译文:希望它让正直的人士大快心意,将用它来斩断奸臣的人头。
注释:¹直士:正直、耿直之士。²佞臣:谄上欺下的奸臣。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译文:不希望它被用来报复个人小怨,在半夜的时候去刺杀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¹羞。
译文:劝你使用时务须谨慎,不要让神兵利器为你而抱愧蒙羞。
注释:¹兵:神奇的兵器。谓宝剑。

  白居易的讽喻诗,善于运用变化万端的比兴手法,塑造各种真实的受迫害者的艺术形象,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不合理现象,因而这些诗不少成为反映现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名篇,《李都尉古剑》就是其中一首十分出色的咏物诗。这首诗所运用的比兴手法是很高明的,通篇只光用一把李都尉古剑作为描写对象,但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意思极为明确,虽然着墨不多,而出语却纡徐委婉,具有无穷转折之妙,耐人寻思。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从开始至“ 秋水澄不流”八句主要是表现古剑外表的不同凡俗。首句写“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是用“寒黯黯”三字描绘古剑寒光闪闪,灼烁不定的形态,刻画剑的不凡,不从剑的锋利入手,而仅表现其剑光闪。

  烁不定,正是该诗的高明之处,未睹剑先见其寒光凛凛,足以说明这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几千秋”上承“古剑”的“古”字,古而且利,则此剑为至宝就毫无疑问了。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柄宝剑,诗人进一步写道:“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据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曾以白牛白马祀昆吾山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其一名为掩日,用其指日,日光尽暗。其三曰转魄,指月则蟾兔为之倒转。诗人光用这个典故,极力夸张表现宝剑的非同凡俗之处。这四句是从诗人的角度描绘宝剑的不凡,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下面四句又用旁观者的评价加以证实。客人看到宝剑“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东汉袁康《越绝书》:“太阿剑,视之如秋水。”用秋水形容剑光,由来已久。诗歌继描绘古剑“寒黯黯,可以“纳日月”、“ 排斗牛”之后,又以“湛然秋水”形容,更进一步表现古剑的威光四射,非同一般。因此客人有观之者,即使很喜欢它,也不得不自叹是凡夫俗子,不敢奢望得到它,还是让这把古剑去完成其应有的使命吧。

  接下来则是描写古剑的卓越品质。它不仅剑光闪烁,锋利无比,具有华美的外表,而且品质端正,也非平常刀剑可比。“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说明它的纯度和硬度都是无与伦比的。这并非夸张,因为它“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宝剑乃百炼成钢,其刚强之性,不能使它变成软弱,犹如士之可杀而不可辱,极力表现其质地坚硬。西晋诗人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里是反用其意,表现出古剑刚硬,不能化柔,不屈从外力的品质。但是,一旦有用武之地,它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拼杀。正所谓“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它愿意刚直之士高兴,去斩断奸臣的头颅。它愿意充当杀伐谄佞的先锋,为国为民除掉奸邪。这几句诗乃以咏物而喻志,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刚直之性、浩然之气及欲为朝廷荡涤污秽、铲除奸邪的抱负,铿锵有力,正气凛然。“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至于区区个人恩怨就不是宝剑所乐于效命的了,它不屑于做那些需要半夜行动,见不得人的丑事。这一段从宝剑的精纯无比和愿斩佞臣两方面揭示出宝剑的内在品质,它比漂亮的外表,凛凛的寒光更重要,更能展现出古剑之所以为至宝的本质所在。

  最后两句点明此诗的主旨,也是白居易“卒章显其志”方法成功的运用。“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的意思是说:这样锋利的兵器,应该使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不要玷辱了我“神兵”的光辉称号。

  这也就是告诫包括自己在内的谏官们,应该不怕得罪权贵,去弹奏国家大事;而不应该只议论一些无关重要的小事,来敷衍塞责。

  此诗是通过表现一把宝剑的不同凡俗及其优秀品质,光以塑造一个刚正不阿、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重臣和谏官的形象。此时诗人身为左拾遗,自然也有表明自己作为谏官的正直态度之意。然而,诗的主旨并没有明白直接地说出来,而是紧紧扣住宝剑的特征来表现,全诗没有一句话不是围绕着这把古剑写的,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古剑的超凡和刚直不阿。咏剑与赞人,自然融合为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赞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也芳。”反之,人们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即因其称物芳,故其志洁。

  比喻新颖,精用典故,妥帖自然,不着痕迹,也是这首诗的鲜明特点。诸如“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都有化用前人诗语之处。这些典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使诗句内涵更深刻、丰富。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23
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7-119

wèijiàn

bái tángdài 

jiànhánànàn zhùláiqiānqiū 
báiguāngyuè páidǒuniú 
yǒujièguān àizhīgǎnqiú 
zhànránxiázhōng qiūshuǐchéngliú 
zhìbǎoyǒuběnxìng jīnggāngchóu 
shǐ使cùncùnzhé néngràozhǐróu 
yuànkuàizhíshìxīn jiāngduànnìngchéntóu 
yuànbàoxiǎoyuàn bànchóu 
quànjūnshènsuǒyòng zuòshénbīngxiū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楚塞(sài)巴山¹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cān)²去棹(zhào)³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译文:楚地边塞与巴蜀山峰横亘在临江渡口,行人啊请不要登上江边高楼。我远行的车马和你即将远去的客船相隔越来越远。只能隔着江水远望,独自一人登上孤舟。
注释: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为双调小令,平韵格,上下片共六十字。戍:守卫边疆。此为谪戍,即充军。江陵:今湖北江陵。内:内人,妻子。¹楚塞巴山:指江陵渡口一带。楚塞,指的是江陵西面的南津关,因江陵在春秋时是楚国的郢都,南津关扼守西陵峡口,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巴山,指高耸夹峙在巴东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两岸的巴蜀山峰。²征骖:驾车远行的马,也指旅人远行的车。杨慎自己将骑马南下云南。³去棹:即将远去的客船。杨慎妻子黄娥将乘舟西上巴蜀。⁴悠悠:远貌。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¹。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²好,偏照别离愁。
译文:还是羡慕沙滩上多情的鸟儿,在河中的小岛上双宿双飞。今天晚上的明月是为谁留下的呢?圆圆的月亮,清朗的月光固然美好,却偏偏照耀着这有着离愁别绪的人。
注释:¹河洲:河中的小岛。²团团清影:圆圆的月亮,清朗的月光。

línjiāngxiānshùyúnnánjiānglíngbiénèi--yángshèn

chǔsāishānhéngkǒuxíngrénshàngjiānglóuzhēngcānzhàoliǎngyōuyōu

xiāngkànlínyuǎnshuǐshàngzhōu

quèxiànduōqíngshāshàngniǎoshuāngfēishuāng宿zhōujīnxiāomíngyuèwèishuíliú

tuántuánqīngyǐnghǎopiānzhàobiéch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