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至德充绵宇,翼翼宸心临兆庶。覆育怀生动法天,讲求茂典皆师古。
巍巍至德充绵宇,翼翼宸心临兆庶。覆育怀生动法天,讲求茂典皆师古。
协和神化踵唐尧,彬蔚颂声踰吉甫。赫奕皇威振八荒,清夷王度绥中土。
协和神化踵唐尧,彬蔚颂声踰吉甫。赫奕皇威振八荒,清夷王度绥中土。
丰年朝野正欢康,溢牒充图福纪祥。睿圣继明恢大业,祯符锡祚降穹苍。
丰年朝野正欢康,溢牒充图福纪祥。睿圣继明恢大业,祯符锡祚降穹苍。
省方展寀宣邦职,登岱铭功举国章。睢上埋牲专事地,汉唐故实存闻记。
省方展寀宣邦职,登岱铭功举国章。睢上埋牲专事地,汉唐故实存闻记。
精灵昭感果潜通,瑞应昭臻知所自。飙羽光临神告彰,洪源肇启仙游暨。
精灵昭感果潜通,瑞应昭臻知所自。飙羽光临神告彰,洪源肇启仙游暨。
濑乡旧壤辟珍词,款谒斋庄敦睿意。
濑乡旧壤辟珍词,款谒斋庄敦睿意。
谯都奏牍达彤庭,耆耋云趋共沥诚。顺考皇仪尊妙道,再修盛节徇舆情。
谯都奏牍达彤庭,耆耋云趋共沥诚。顺考皇仪尊妙道,再修盛节徇舆情。
声明文物当兴运,申命群儒究礼经。秩秩德音咸布惠,穰穰景福必求成。
声明文物当兴运,申命群儒究礼经。秩秩德音咸布惠,穰穰景福必求成。
恭虔毖祠为斋久,企仰真风志克勤。肃奉萧芗嘉荐备,广覃庆赐湛恩频。
恭虔毖祠为斋久,企仰真风志克勤。肃奉萧芗嘉荐备,广覃庆赐湛恩频。
式扬丕烈心弥洁,祗上鸿名道益伸。将睹虞巡陪法从,幸同凫藻乐昌辰。
式扬丕烈心弥洁,祗上鸿名道益伸。将睹虞巡陪法从,幸同凫藻乐昌辰。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2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十里长亭¹无客走,九重天²上现星辰。
译文:数十里的长亭无人走过,九重天上现出明亮的星辰。
注释:¹十里长亭: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²九重天:古人认为天有九层,故言之。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¹尽关门。
译文:八河里的船只尽数收归船港,七千州星城的门都关了。
注释:¹州县:州与县的合称。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六宫¹五府²回官宰³,四海三江罢钓纶
译文:官员都回了府邸,江面上已无人垂钓。
注释:¹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²五府:古代五个官署的合称,具体指代不明确。³官宰:官员。⁴钓纶:钓竿上的线。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¹
译文:两座鼓楼的钟声响起,一轮明月照满乾坤大地。
注释:¹乾坤:指天地。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所写,从各个方面描述了明月当空之时,世间万物归于沉寂的景象,且诗中从十到一的数字排列,也给此诗带来了独特的趣味。

  首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便有恢宏气势,从一个广大的视角来开篇。大地上的十里长亭已经没有旅途中的人过往,浩瀚的九重天繁星点点。诗人承题写夜晚之景,先以远景来铺排气势,从茫茫大地到万里苍穹,尽是夜景。

  颔联“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转入对城池、河港的描写。各色河港里的船只都停止活动,回港休整;各府各县也都紧闭门户,不再办公。这里“八河”“七千”皆是虚数,极言河港、府县众多。

  颈联“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融合了四个数字,写出了万物俱寂的景象。并承接上联。州县之外、皇宫之内、五府之中皆是休息的时候,大小河流里也都没了垂钓的人儿。这样就与颔联结成一体,对人世间各种人的活动都交代了一遍,体现出夜晚来临人们都不再活动的特点。

  尾联“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交代了上述景象产生的缘由,钟鼓声响起,休息的时间已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而世间已经没了动静。两声清脆的钟鼓辉映托升出一轮美好的明月,整个意境也就形成了。

  整首诗大气磅礴,从各个角度来写寂静的夜色,景物布置构思精妙,颇具匠心。数字的加入,使得诗歌更有韵味和节奏感。

lúnmíngyuèmǎngānkūn--chéngēn

shízhǎngtíngzǒujiǔzhòngtiānshàngxiànxīngchén

chuánzhǐjiēshōugǎngqiānzhōuxiànjǐnguānmén

liùgōnghuíguānzǎihǎisānjiāngdiàolún

liǎngzuòlóutóuzhōngxiǎnglúnmíngyuèmǎngānkūn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¹,方²北面³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而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而曰:“吾马良。而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而曰:“吾用多。而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而曰:“吾御者善。而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而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而他说:“我的马很精良。而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而他说:“我的路费很多。而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而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而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注释:¹大行:大道。²方:正。³北面:向北方。⁴驾:指马车。⁵之:往。⁶奚为:为什么。⁷用:资金,路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岳阳楼¹上日衔(xián)窗,影到深潭赤玉幢(chuáng)²
译文: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注释:¹岳阳楼:中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上,面临洞庭湖。²赤玉幢:指岳阳楼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犹玉楼,指神仙居处。幢,佛教的柱状石刻,柱上有盘盖。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怅望¹残春万般意²,满棂(líng)³湖水入西江
译文: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注释:¹怅望:寂寞失时的想望。²万般意: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万般,犹言各种况味。³棂:窗格,这里指窗。⁴西江:这里指长江。

  登楼鸟瞰洞庭湖,碧波连天,遥望君山,气象万千。此楼历有兴废,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但是从此诗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关篇目的题序看,当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颇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诗即不像其他诗文那样着意描绘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首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次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阳楼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龙君的龙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

  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

  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参考资料:
1、 马斌编. 诗中日[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8.02.第154-155页
2、 全性尧,高章采,汪贤度,仓阳卿,邓长风,选注. 古诗选读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01.第199页

yuèyánglóu--yuánzhěn

yuèyánglóushàngxiánchuāngyǐngdàoshēntánchìchuáng

chàngwàngcánchūnwànbānmǎnlíngshuǐ西jiāng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¹,余邀左世琅(láng)²一青,张若兆³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lěi)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dī)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dēng),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译文: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日?我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一同进入北山,到双溪游览。一青的弟弟仲孚本来应邀同游,但因突然生病没有来。一青又先回去。我便和张应宿一起住在了张太傅文端公墓地旁边的庐舍里。天降大雨,双溪的溪流猛涨,我们便滞留在那里好几天。大概龙溪水从西北方向滚滚而来,在快要进入两座山崖之间的入口时,又有椒园之水汇入,因为两水汇聚,这条溪便被称为“双溪”。茂盛的松树恰如堤坝在双溪内环绕,双溪外,苍绿色的山岩交错分布,整个情形像双环状。我们处于环状的中间向四处观望,恰好目睹烟雨的聚合与消散,树林和石头簇拥着交错呈现,在烟雨中这些 景致变化万千。夜晚坐在同一灯光下,倚靠几案默听,所有的自然音响都汇入耳畔,我们便有一种孤寂冷清的萧然之感。
注释:¹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即公元1775年。²左世琅:字一青。³张若兆:字应宿。⁴双溪:位于今安徽桐城龙眠乡境内龙眠河与椒园小河汇流处,故称“双溪”。⁵张太傅文端公:即清朝名相张英(1637~1708),桐城人,卒后谥号“文端”,赠太子太傅。⁶镫:同“灯”,指油灯。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¹,登²为辅相,一旦³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méi),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hōng),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jí)去,蚤(zǎo)匿于岩窭(jù),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miǎo)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译文:文端受仁德的皇帝恩宠,登上宰相的高位,一朝告老还乡,皇帝亲笔题写“双溪”两字赐赠,回乡以后将御笔题匾悬挂在此处的门楣上,在这里过了几年优游闲适的日子才去世,世人都说这是一件盛事。我因为不贤,不堪为世所用,急忙离去,早早隐居在山崖的深底,在风雨之夜与友人一起,远思文端的风范,觉得遥不可及。但是,不知现在我游览双溪的感受,与昔日文端游山玩水的快乐,是有某些相同之处呢,抑或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注释:¹仁皇帝:即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谥号“大清圣祖仁皇帝”。²登:加封。³一旦:一天之间。⁴楣:门框上边的横木。⁵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⁶邈:遥远。

  全文不过三百来字,熔描绘景物、凭吊前贤、抒发感慨于一炉。篇幅虽短,情韵生动,充分体现出姚鼐散文记事明晰、文字雅洁,惜墨如金而又余味悠长的风格特点。

  作者首先扼要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双溪张英墓舍的缘由。由于“大雨溪张,留之累日”,故得以从容观赏双溪景色:“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茂密的松树郁郁葱葱,苍绿色的山岩重重叠叠,互相掩映,蔚为壮观。加之云气弥漫,烟雨朦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情态。在作者的笔下,双溪一带景色犹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山水画,令人陶醉。

  置身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情不自禁地凭吊起乡人引为骄傲的前贤张英宰相。想当年,张英以自己的才干辅佐康熙帝,深受器重,退休归乡颐养天年,康熙帝亲赐“双溪”二字,优游自适,寄情山水。君臣遇会,谓为盛事。

  文末,作者联系自己的思想、抱负抒发情怀,流露出对乡先辈遣风的无限钦慕之意。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¹荣谢²色常同。
译文:月季花应该是从天上而来,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都有一般好颜色。
注释:¹四时:四季。²荣谢:指草木茂盛与凋零。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译文:可惜在西风吹拂中摇落,却又在枝头绽放出几抹红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