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二年余,中宵梦玉除。
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
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望阙二年余,中宵梦玉除。
忽闻天上诏。乍厌海边居。
归路寻芳草,空囊载旧书。
君恩何以报,零泪落尘裾。
陈尧佐

陈尧佐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陈尧佐明吏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今存词一首。 ▶ 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¹
译文:樵夫与隐士, 都在山林中活动,他们的目的与情趣,却完全不同。
注释:田南:指南山一带,在今浙江省嵊县西北。树:创建的意思。激流:筑坝引水。植楥(yuán),栽种树木充当篱笆。楥,篱笆。¹事不同:用臧荣绪《晋书》“胡孑明有言:‘隐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则同,所以在山则异。’”之意。
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
不同非一事,养疴(kē)¹丘园中。
译文:樵夫奔波在林间,砍柴谋生,隐士养病于园林,修身养性。
注释:¹养疴:养病。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中园屏氛杂¹,清旷²³远风。
译文:我在田南创建的林园,排除了一切世俗的污浊与喧杂,远方的清风,静静地吹进清幽空旷的园中。
注释:¹屏氛杂:排除尘氛和喧杂。²清旷:清幽空旷。³招:招引。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卜室¹倚北阜(fù)²,启扉(fēi)³面南江
译文:占卜择地,建几间茅屋,背靠着山冈,推开柴门,南向就面对着江水。
注释:¹卜室:古人动工造房之前,往往要占卜以问凶吉,此指开工建屋。²倚北阜:背面靠着山冈。³启扉:开门。⁴面南江:南向面对江水。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激涧(jiàn)¹代汲(jí)井,插槿(jǐn)²当列墉(yōng)³
译文:将毛竹连接起来,从远处引取涧水,代替汲井,栽种一圈木槿,当作护园的篱屏。
注释:¹激涧:将整根毛竹打通,一根根连接起来,从远处引取涧水。²插槿:栽种木槿。³当列墉:当做一排竖立的围墙。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群木既罗户¹,众山亦当窗。
译文:门前是排排绿树,窗外是座座山峰。
注释:¹罗户:排立门前。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mí)(yǐ)¹²下田³,迢(tiáo)(dì)(kàn)高峰。
译文:有时沿着蜿蜒的小路,到山下的田野中漫步,有时登上高高的山崖,俯瞰芸芸众生。
注释:¹靡迤:山路随坡势向下伸展的样子。²趋:向。³下田:低洼之处的田地。⁴迢递:绵邈高远的样子。⁵瞰:俯视,由上向下看。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寡欲不期劳¹,即事罕人功。
译文:我生性澹泊,欲望不多,创建园林,也不愿大兴土木。
注释:¹不期劳:不想做兴师动众的大举动。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唯开蒋生¹径,永怀求羊²踪。
译文:只想开几条幽静的小路,接纳品格高雅的友朋。
注释:¹蒋生:指汉代隐士蒋诩。蒋诩字元卿,隐居杜陵,他在住宅前竹林下开了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往来。后人遂以“三径”或“蒋生径”作为隐士居所的代称。²求羊:指求仲和羊仲。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赏心不可忘,妙善¹冀能同。
译文:不能忘怀的,是推心置腹的友谊,衷心希望的,是朋友之间互相勉励,共同进入妙善的佳境。
注释:¹妙善:至善至妙的超死生的境界,语出《庄子·寓言》郭象注。道家认为人的精神可以与世上万物达到无问的妙合,获得“物我合一”的超死生的境界。

  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开头四句为第一部分,用樵者作对照,以见出自己养疴丘园的不同凡俗。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田南园的环境及徜徉其间的快适。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隐居中的情趣。这首诗景物描写很精致,层次感极强,有些动词用得恰到好处,见出了作者的情致。

  诗开水就标明他归田的高情远致:“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是说他隐居在山野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别有追求。这是用了别人的话,臧荣绪《晋书》载何琦引胡孔明言:“隐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则同,所以在山则异。”都住在山间是相同的,而为什么住山、住山的用意则不相同。下面又说:“不同非一事,养疴丘园中。”意思是:不相同的不是一个方面,我现在是在山间田园里养病。说“养疴”是颐养情性的一种高雅说法,隐者在丘园中“养疴”自然不同于樵者的口腹之役。以上四句用樵者作对照,以见出自己养疴丘园的不同凡俗。

  中间写田南园的环境及徜徉其间的快适。“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中园无氛杂,远风送爽,这本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这里用了“屏”“招”两个动词,说尘杂是他屏除的,远风是他招来的,真是挥之即去,招之即来,他就是江山风月之主了。“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他在北山之阳建造新居,一打开窗户就对着南江。背山面江,他选择的地方既清幽、又开阔,是个多么好的所在。“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引来溪涧里的水就可以灌溉,可以省却汲井之劳了,插上槿木围成篱笆,就可以当作围墙了。面前是南江,引水很方便,槿木极易成活,不高不矮,作篱笆当围墙再好不过了。这既写他对环境的整治,又见出生活的简朴、自在。以上四句所写也就是诗题所标示的情事。经过整治之后,这里的环境更优美了:“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蜂。”栽种的树木都长起来了,与众山交互映衬,打开门窗林秀山色扑面而来,“当窗”的“当”情态可味。诗人向下走去是广阔的田野,向上又望见高耸的山峰。上下周围,目接之处无往而不开怀惬意。这个环境有点类似陶渊明诗里描写的情形:“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饮酒》)。陶诗的描写是分散的,这里则很集中。

  最后写隐居中的情趣。“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这两句说,修建田庄不想劳人动众,只是顺应自然、因势就便,如上面写的“卜室”、“激涧”、“插槿”就是。“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这两句是用典。蒋生指汉代隐士蒋诩,他在自己庄园里开辟了三条道路,只与志同道合的羊仲、求仲相往还。作者这样写是表示:他时时都在准备接待那些高人逸士,而杜绝了世俗之交。“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这两句意思是说:希望朋友们常来欢会,聆听你们的高论妙语。按作者在始宁时,隐士王弘之、孔淳之常来聚会,又有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之,常与作者作山泽之游,这些人就是诗中提到的求、羊之徒。作者隐居中的情趣可以用刘禹锡《陋室铭》中下面的句子来表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他在这片天地中暂时解除了官务的纷扰、得失之念的刺激,心情得以放松了。写到这里,读者就清楚了他在开头说的那几句话的实在含义了。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678-680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秋山敛(liǎn)余照¹,飞鸟逐前侣。
译文:秋山收敛了落日的余晖,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
注释:木兰:落叶乔木,叶互生,倒卵形或卵形,开内白外紫大花。¹敛余照:收敛了落日的余晖。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彩翠¹时分明,夕岚²无处所³
译文:此时鲜艳翠绿的山色分外明显,傍晚山林的雾气丝丝缕缕飘忽不定。
注释:¹彩翠:鲜艳翠绿的山色。²夕岚:傍晚山林的雾气。³无处所:飘忽不定。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tuí)¹²前驱³,连鼓(hòng)后殿
译文:天空中先是布满阴沉低垂的浓云,随后传来一阵阵如连鼓轰响的惊雷。
注释:含山:地名,一在今安徽省巢县、和县之间,一在浙江崇德(今桐乡),诗中指后者。霆奔:雷声疾驰。龙挂:古人以为龙可行雨,故夏日有时见远方骤雨急至。雷起云簇,浓云开合变化,便以为是龙爪龙尾蜿蜒屈伸,俗称这种景象为龙挂。¹隤云:阴沉低垂的浓云。²暖:昏暗。³前驱:前行,走在前面。⁴连鼓:指雷,形容雷声如连鼓轰响。⁵讧:争闹,溃乱。⁶后殿:即殿后,最后。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qīn)¹失高丘²,扰扰³暗古县
译文:阴云很快地吞没山峰,阴云也将含山县城笼罩。
注释:¹骎骎:马行很快的样子,引申为疾速。²失高丘:指山峰隐没于阴云中。³扰扰:纷乱的样子,这里指变幻无常的阴云。⁴古县:指含山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白龙起幽蛰(zhé)¹,黑雾佐²神变³
译文:神龙从幽静的冬眠状态中苏醒,腾空而起,黑雾加剧神龙的变幻。
注释:¹起幽蛰:从幽静的冬眠状态中苏醒并活跃了起来。²佐:辅佐、帮助。³神变:古人迷信,以为龙是神物够兴云行雨,变化莫测,所以称为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盆倾¹耳双聩(kuì)²,斗暗³目四眩(xuàn)
译文:瓢泼般的大雨令人耳欲聋,突然变得昏暗,四望迷茫,看不清楚。
注释:¹盆倾:瓢泼般的大雨。²聩:耳聋。³斗暗:陡然昏暗。斗,通“陡”。南宋辛弃疾《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⁴目四眩:四望迷茫,看不清楚。眩,眼花。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帆重¹腹逾饱²,橹(lǔ)³鸣更健
译文:帆已被风雨浸湿灌饱,船橹摇起的声音更响。
注释:¹帆重:帆被雨打湿,所以更重。²腹逾饱:又因风大,所以张得更满。³润:指被雨打湿了。⁴鸣更健:响声更大。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圆漪(yī)¹²雨点,溅滴走波面³
译文:雨点打在水面上形成圆形的涟漪,溅起的水滴向四面扩散。
注释:¹漪:波纹。²晕:日月周围形成的光圈。³波面:水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líng)(pīng)¹愁孤鸳,飐(zhǎn)²乱饥燕。
译文:成对的鸳鸯被打散孤独无依,饥累的燕子四散奔逃。
注释:¹伶俜:孤单,孤独。²飐闪:在风中颤动、摇摆。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麦老枕¹水卧,秧稚与²风战。
译文:渐渐成熟的麦子横卧水中,幼嫩的秧苗承受着狂风。
注释:¹枕:卧。²与:向、对。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牛蹊(xī)¹(jí)城沉²,蚁隧(suì)³汹瓴(líng)
译文:田间小路如水中危城,蚁穴般的水沟已被冲毁。
注释:¹牛蹊:田野间小路。²岌城沉:田间水满,仅余小路,远看去恰像城镇被水淹没,只见城墙,形势十分危急。岌:危险的样子。³蚁隧:纵横交错的水沟。犹如蚁穴。隧,地下道。⁴汹瓴建:形容雨流汹涌,有高屋建瓴之势。瓴,高屋之瓦。水从高处急流而下,称为“高屋建瓴”。建,倾倒。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水车竞¹施行,岁事²³休宴
译文:各家各户都争着车水,农事正忙怎么敢停歇。
注释:¹竞:争着做某事。²岁事:农事。岁,收成、年景。³敢:怎敢。⁴休宴:犹停歇。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咿哑¹啸簧(huáng)²,轣(lì)(lù)³连锁转
译文:水车声像吹簧般作响,此起彼伏连续不间断。
注释:¹咿哑:形容水车的声音。²啸簧鸣:像吹动簧乐器一样作响。³轣辘:也是譬状水车转动的声音。⁴连锁转:不断地转动。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pián)¹立妇子,列舍²望宗伴³
译文:母子一起并肩站立车水,家家邻里宗族守望相助。
注释:¹骈头:并头,指并肩站立。²列舍:各家、家家。³宗伴:一家人、族人。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东枯骇(hài)¹西溃,寸²(hé)惊尺³淀。
译文:车干东边西边又决口,排干小块又淹了大片。
注释:¹骇:震惊。²寸:指小块的田地。³尺:指大块的田地。涸:水干。淀:沉在水底,指被水淹没。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jiē)余岂能贤¹,与彼²亦何辨³
译文:我也不比他们强多少,与农民又有什么区别?
注释:¹岂能贤:哪能就胜过他们。²彼:指农民。³亦何辨:又有什么区别呢?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piān)¹风露熟²,半世江湖³遍。
译文:虽一叶扁舟栉风沐雨,半生间走遍四面八方,
注释:¹扁舟:小船。²熟:习惯、常常。³江湖:四方各地。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不知忧稼穑(sè)¹,但解²加餐饭。
译文:但却不懂稼穑的艰难,只知一味地加餐加饭。
注释:¹稼穑:种谷和收谷,农事的总称。²解:懂得。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遥怜¹老农苦,敢厌游子倦²
译文:想想农家的艰难辛苦,还敢厌倦漂泊之苦吗?
注释:¹怜:哀怜。²游子倦:飘泊生活的劳累。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大雨中劳作的情景,并抒发了诗人同情、自惭的感情。全诗以时间为序,由写景到抒情,此诗前八句描绘暴雨骤至情景;第九至十八句描写所见诸物遭受风雨袭击的情状;第十九至二十六句描绘农民冒雨车水抢救稼穑的情景;最后八句写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继承了白居易新题乐府的传统,以景抒情,诗境宽阔壮丽,语言雄奇纵恣。

  诗的前八句描绘暴雨骤至情景。只见乌云开道,轰雷殿后。原野间浓雾很快地吞没了高丘,古城内霎时变得天昏地暗。神龙自幽栖之地腾空而起,黑雾迷茫,更加剧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刹那间倾盆大雨自天而降,令人双耳欲聋,目眩神惊。诗人分别以 “暖”形容阴云低垂遮天蔽日之状;“讧”状述雷声纷乱之景;“骎骎”描画雷霆来势之猛;“扰扰”渲染乌云弥漫之乱,情景生动无比。这八句,将暴雨骤至时“霆奔龙挂”的赫赫威势渲染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

  “帆重”以下十句,描写所见诸物遭受风雨袭击的情状。船帆已被风雨浸湿灌饱,船橹摇起来声音更大更响;雨点打在水面,形成圆圆的波漪,向四面扩散;成双成对的鸳鸯被暴雨打散,孤独无依,喜好高飞燕子被淋得四散奔逃,又饥又累,渐熟的麦子横卧在水中,幼嫩的秧苗承受着狂风的袭击,田间小路就象即将沉没水中的危城,蚁穴般纵樌交错的水沟已被汹涌的洪流冲毁。

  这十句铺叙遭受风雨的诸般景物,行舟、河面、禽鸟、庄稼,一一写来,历历在目,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见出诗人观察的细腻,笔力的健拔,又隐隐透露了诗人对骤雨成灾的焦急忧愁心情。

  “水车”以下八句,是描绘农民冒雨车水抢救稼穑的情景。虽雨骤风狂,“霆奔龙挂可骇”,但是劳苦的农民却在竟相车水,因为正是收获季节,农事鞅掌,他们不敢休息。因而遍地水车响,老少齐出动。车水的人,母子并肩,邻里宗族相望。虽拼命快干,毕竟水势过大,东边地里的水车干了,西边的水又冲决了畦埂,刚排干了一小块地面,又淹没了一大片庄稼。“惊”“骇”二字准确地写出了劳苦农民顾此失彼、焦急恐慌的心理活动,也反映了诗人对涝灾的关切。

  “嗟”字领起八句,是写诗人的感慨。他见景生情,很自然地以自身的境遇与辛苦的农民相比。从而想到自己并不比农民优越,同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一叶扁舟,栉风沐雨,走遍江溯,但却不懂稼穑艰难,只管一味消费,想想农家的艰辛,再不厌倦漂泊之苦了,“岂”“何”二虚词,无疑而问,加强肯定语气,强调与农民之同。“不解”“但解”则突出彼此之异。

  这首诗继承了白居易新题乐府的传统,结合描写农民冒雨车水的艰苦劳动情景,抒发诗人的悯农之意。诗篇从暴雨骤至开笔,以“前驱”、“连鼓”作比,以“龙起幽蛰”的神话传说加以渲染,以“耳双聩目四眩”加以夸张,极力描写骤雨簇云挟雷而来的赫赫威势和令人惊骇的气氛。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饱”“健”“愁”“饥”等,依次铺叙遭受风雨的诸般景物。这些描写并非闲笔,它们既为冒雨车水提供了现实的环境,又衬托了车水农民的艰辛以及既惊且骇的痛苦心情,突出了游子与农民的差异,使结末“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的感慨更为深沉有力。

参考资料:
1、 顾志兴主编.范成大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1年02月:第21-23页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何事沉吟¹?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²,青衫³人老,一样伤心。
译文:为什么这样沉思不语?对着小窗外的斜阳,立在背阴之处。在春寒时节,想起这位翠袖美人,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是垂垂老矣,与她一样有着伤心的往事。
注释:¹沉吟:沉思。²翠袖天寒: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³青衫: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¹,半分腰带²,憔悴而今。
译文:重新检点十年前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回首之间,处处是壁立的高山和渊深的涧水。她两点眉峰紧蹙,我也是腰带宽了半分,如今都是一副憔悴的模样。
注释:¹眉峰:对女子眉毛的形象描写。《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²半分腰带:《梁书·昭明太子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男女间的情事,最凄清感人的,莫过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一剪梅》)。人间的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历来是文人笔下常写常新的不朽命题。清代彭孙遹的这首《柳梢青》词,以惊才绝艳的笔墨,抒写了自己对一位绝代佳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情韵兼胜,洵为佳作。

  “何事沉吟?”劈头自问,警醒有力,猛地攫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小窗”,“斜日”,点明地点,酿造一种静谧清雅的环境氛围。“立遍春阴”,盖指整个春天,极写驻足沉思之久。暮春时节,夕阳下,小窗前,词人独自一人,悄然伫立。入春以来,他日复一日,一直这么凝神地眺望远方。他久久地陷入沉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翠袖天寒”,语出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一位孤寂冷艳的佳人形象如在眼前。“青衫人老”,取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语意,一个泪湿青衫的词人自我形象跃然纸上。原来,一个在天边,“日暮倚修竹”;一个在窗前,泣下青衫湿。两地相思,一样伤心。难怪词人“立遍春阴”,沉吟不已!“寒”,固然指天气,但心理上的凄寒似乎更明显;“老”,自然有生理上的表征,但更多的则是精神遭受折磨的外现。

  “翠年旧事重寻”,过片飞越时空,将思绪切入翠年前两人相处的往事。翠年了,整整翠年,过眼的情事不知有多少!其中有甜蜜,有酸楚,有苦涩,如今重新寻绎,怎不叫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然而,回望天边,山岳高峻,遮挡了视线,江河深远,阻隔了道路。有情人天各一方,无由重逢,这是何等令人黯然神伤的憾事啊!“翠年”,人生旅途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山高水深”,地理位置上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自打分手以后,一直苦苦地相思,深深地煎熬。远方的佳人一定愁眉不展,黛眉锁成两点,如柳永《雪梅香》词所言“别后愁颜,镇敛眉峰”,而自己,就像梁朝的沈约那样,“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梁书·沈约传》),终年多病而瘦损腰肢。然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词人对而今的憔悴并无悔意。

  这首词题为“感事”,当有一段真实的情事铭心,抑或是袭用香草美人的传统手法,发抒心中郁闷。但本事无考,不妨将它作为一首艳词来读。词中,天涯“翠袖”,窗前“青衫”,人相隔,心相连,两地相思,“一样伤心”;一个“两点眉峰”紧蹙,一个“半分腰带”渐宽,同样憔悴到而今。思致幽渺,神味绵远。难得的是利用时空切换,将两处离愁一并表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具感染力。神态的描摹细致入微,心情的刻画淋漓尽致,而总体表现则是纯用赋法不假比兴。谭献谓这首词“不嫌太尽”(《箧中词》),正是激赏词人这种语愈质直而情愈深婉的艺术表现。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锦袖歌残翠黛(dài)¹²,楼台塌尽曲池³(yān)
译文: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注释:旧院:明末金陵(南京)妓院所在地。《板桥杂记》:“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对沙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清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¹翠黛:翠色的画眉,指代美人。²尘:用如动词,谓化为灰尘。³曲池:园林中曲折围绕的水池。⁴湮:填塞填没。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荒园一种瓢(piáo)儿菜¹,独占秦淮²旧日春。
译文:当年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让一种普普通通的青菜独占春色。
注释:¹瓢儿菜:旧时南京春初的著名蔬菜,菜叶如瓢。²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西北流贯南京城,又西北入大江。秦时所凿,故名。

  金陵本是六朝古都,明朝初年和南明福王也曾建都于此。秦淮河畔的金陵旧院,当年曾是歌舞繁华之地,温柔旖旎之乡。多少达官贵人车马喧阗,曾到这里寻欢作乐,纵情声色:白日里沉溺于歌妓舞女的欢歌醉舞中,晚上则倚翠偎红,眠花宿柳。可是当诗人如今来到此地,见到的却是另一番境况: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头两句诗以“残”、“尘”、“尽”、“湮”四字,突现出一幅人去楼毁、荒凉败落的景象。按说怀古诗写到此处,下面该抒发两句感慨了。诗人却出人意料地继续写景,他把笔触转向南京特产的一种蔬菜——瓢儿菜,借此深寓了历史沧桑之慨。当年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让一种普普通通的青菜“独占秦淮旧日春”,可见往昔的一切都风流云散,这一带只剩下种菜人家了。

  抚今追昔,怎不发人深思?秦淮的衰败乃是南明王朝覆灭所致,而南明王朝的覆灭不正是由于当年统治阶级在秦淮一带荒淫奢靡、醉生梦死所致么?诗人将深沉的感慨藏而不露,让历史的教训化作引人遐想的艺术形象,以小见大,富有情韵,从而使全诗更显出蕴藉含蓄之美。本诗实写现状,虚写往昔,但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还是不难想象当年秦淮河一带清歌阵阵、舞影翩翩的繁华热闹情景,并与荒残冷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故沈德潜评此诗曰:“极浓丽地偏写得荒凉如许,感慨系之”。

jīnlíngjiùyuàn

jiǎngchāo qīngdài 

jǐnxiùcáncuìdàichén lóutáijìnchíyān 
huāngyuánzhǒngpiáoércài zhānqínhuáijiùc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